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 几个环节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1、坐巧:

乞巧活动的组织者们早在一月前就从集市上买来巧娘娘的头像,并用柴纸扎糊成完整的巧娘娘的像供奉在愿意接受巧娘娘的家里,这户人家就叫做坐巧点。从七月初一开始,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都要在他们家里进行。

2、迎巧:

迎巧是乞巧活动的第一个仪式。六月三十日午后,礼县、西和一带的姑娘们就要以村为单位,排成长长的队伍前往西汉水边迎接巧娘娘。她们认为,巧娘娘是在西汉水边下凡的。

而唯独文家村从村旁的一座小庙内迎巧,他们则认为巧娘娘在庙里下凡的,迎巧后,巧娘娘就有了神灵。

3、祭巧:

祭巧分为集体祭巧和个人祭巧两种,几乎是贯穿于乞巧活动的全过程的。姑娘们每天早、中、晚、都要跪拜在巧娘娘像前,燃香、烧纸,献上香花水果以示对巧娘娘的虔诚。

4、拜巧:

乞巧过程中,相邻的乞巧点之间要开展你来我往的相互拜巧活动,当地人又称为行情。以前,闺女大多不让出门,而拜巧活动却给姑娘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5、娱巧:

娱巧又叫唱巧,是乞巧活动最基本的形式,因为整个活动始终都是在歌舞当中进行的。但在专门的唱巧仪式中,姑娘们会尽情载歌载舞、展示才艺,抒发自己的感情。

6、卜巧:

姑娘自己碗底的投影图案被大家确认为心灵、手巧、吉利、祥瑞时,心中十分高兴,一定要将碗中的水猛喝一口,其意是使虔诚乞巧得来的这一切真正为自己所有,长期在身上显灵,照瓣乞巧活动在期待、兴奋、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着,历时两三个小时方告结束。

7、送巧:

在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姑娘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将巧娘娘像送到西汉水畔。在西汉水边,姑娘们将自己的纱巾解下来和红头绳一起绾成了一条长线为她们心目中的巧娘娘搭成天桥,让她去与牛郎七夕相会。

巧娘娘被点燃,姑娘们个个流露出悲伤的神色。听年龄大一些的妇女说,每到这时都会放声啼哭,悲痛之声,撕心裂肺,年年如此,乞巧活动总是在悲壮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