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机房建设标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一、中心机房场地技术指标

1、选址:机房必须具备防尘、防潮、防雷、抗静电、阻燃、绝缘、隔热、降噪音等物理环境,防盗设施齐全,应避开强磁场的干扰,应选择设在建筑物的中间层,方便管理和布线。避免设在最高层、地下室和用水设备下层。

2、组成:中心机房包括主机房和辅助房。主机房是存放各类服务器、网络设备、机柜等重要设备的专用房间;辅助房用于存放UPS电源、维护工具等设备,辅助用房根据实际情况可与主机房合并使用。

3、面积:根据学校规模和实际应用需求确定网络中心机房大小,主机房原则上面积不小于20m2,层高不低于2.8m,能满足现有各类设备的存放要求,并为今后的发展预留可扩展的空间。

计算公式:S=KA(S-指机房面积;K-指系数,取4.5-5.5m2/台(架),A-指设备台(架)总数)

4、管理员办公室必须与主机房分离,面积根据人员、设备及需要而定。

二、中心机房装修工程

1、吊顶:中心机房应采用金属天花板吊顶,梁、顶应做防尘处理。

2、墙体:墙面应进行隔音、防火、防水、防尘、防辐射和屏蔽处理,墙面刷高档防火乳胶漆。

3、隔断:机房内区域间隔墙应采用12mm防火钢化玻璃隔断。

4、地面:机房地面必须平整。并做防水处理。地板采用架空防静电可拆卸地板,高度为15cm至35cm之间。

5、门窗:在主机房进出口应安装防火防盗门,机房窗户应安装防盗防护窗,同时外窗安装防水雨棚来防止雨水溅入,窗帘采用双层结构,外层应采用防光隔热窗帘材料,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6、照明:


(1)、主机房的平均照度不低于300lx(距地面0.3m处);


(2)、基本工作间、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不低于150lx(距地面0.3m处)。平均照度(Eav)=单个灯具光通量Φ×灯具数量(N)×空间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K)÷地板面积(长×宽)。


三、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


1、供电:供配电系统是机房整个工程的重点,采用双回路供电(照明、空调等通用设备由市电供电,服务器等专用设备经UPS后供电,所有线路分相独立走线)。机房采用独立接入的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电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为中心机房配备独立的发电机。


2、配电柜:机房应分别设立市电和UPS配电柜,配电柜应显示各相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强度等基本信息,标明各开关的用途。


3、UPS配置:UPS作为中心机房建设的基本设备,各校应采购UPS设备为机房提供稳定、持续的供电,并在断电情况下保障机房一定的供电时间。UPS容量应是总用电功率的1.5倍进行预留,在线备用时间应大于2小时(ups放电时间计算公式:负载的有功功率×支持时间=电池放出容量×电池电压×ups逆变效率)。


4、插座:固定插座分为UPS插座和市电插座,移动插座应采用标准的220V,16A防浪涌插座。机柜采用UPS供电,机柜之间插座不能共用。所有插座都必须独立分相走线。原则上每个机柜应配备两个UPS插座和一个市电插座。


5、电缆:电缆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高质量铜芯线缆,主干进线截面积至少达10平方毫米,UPS插座电源线截面积为4平方毫米,照明用电源线截面积可用2.5平方毫米,3P空调插座电源线截面积至少达4平米毫米。线缆应置于桥架或PVC管内,防止电磁干扰设备,并标明去向和功能,方便维护。


四、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1、布线:应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布线,线路铺设可采用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上走线还要采用线路固定架,走线要全部经桥架或PVC线槽。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采用超五类或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管理子系统采用RJ45配线架及光纤终端盒,统一管理。主干线路要有冗余。强电、弱电单独走线,彼此尽量不要交叉。


2、KVM:对服务器操作原则上采用KVM或集成远程管理端口进行统一管理。


3、机柜:中心机房采用机柜方式统一管理,网络设备、服务器、配线架等设备统一安装到机柜里面。机柜应整齐排放,机柜与墙体的距离不小于0.6m(如房间面积允许,宜留1m),方便管理和维护。服务器机柜标准:1000*650*2000,交换机机柜标准:800*600*2000。


4、标签:机房所有设备和线路都必须贴标签,明确去向和作用。


五、中心机房设备配置指标


1、交换机:中心机房应至少采用可网管快速以太网交换机,能满足整个校园网的数据交换,设备的日常负载应保持在其最大负载能力的20-40%之间。


2、路由器:作为校园网的总出口设备,其路由转发能力满足学校各种应用所需的带宽要求,设备的日常负载应保持在其最大负载能力的10-30%之间。该设备也可由三层交换机或防火墙代替。


3、服务器:中心机房的服务器应至少满足学校各种应用所需的计算能力和承载空间,应用需求应占服务器最大负载的40%以内。


4、存储:中心机房的实际数据使用空间应保持在总存储空间的50%以内,重要的数据应采用实时备份,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高速、大容量设备实现集中存储。


5、软件:中心机房基本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流量监控系统、病毒防治系统等,应尽量采用正版软件。


六、中心机房信息安全配置指标


1、防火墙:中心机房可采用硬件或软件防火墙,配置防火墙的原则是根据网络规模、实际并发连接和流量选择设备的类型。


2、入侵防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配置入侵防护系统,入侵防护系统必须与防火墙保持联动,形成一个防护体系。


3、上网行为管理:中心机房必须具有可控制本区域用户上网行为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采用本地或远程(区域统一平台)的方式,可实现网络行为监测、记录、控制等功能。


4、杀毒软件:中心机房做为本区域病毒防治的核心应选用网络版杀毒软件,并设置准入门槛来规范和约束网络用户的客户端使用行为。


七、中心机房安防系统


1、门禁系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装门禁系统,通过感应卡或密码能够自动识别持卡人身份,自动记录人员进出的时间、地点和卡号等信息。


2、监控系统:学校必须安装网络监控摄像机和温湿度监控系统等设备,构成一套完整、先进的全数字化安全防范和监督系统。


三十四、消防设备:配备应急照明设备、维修工具和气体灭火器(严禁使用干粉和泡沫灭火剂)。


3、电磁辐射防护:中心机房管理人员必须配备专业的电磁辐射防护服。


八、中心机房空调系统


1、温度:中心机房必须达到恒温、恒湿等基本运行条件,机房温度不高于25℃,同时必须配置温度报警系统。


2、湿度:中心机房相对湿度应保持45%-65%,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标准A级水平。


3、空调:中心机房必须安装两台以上空调设备,并配备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确保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有条件的学校可配置精密空调。


九、中心机房防雷系统


1、接地:建设大楼必须安装室外的独立接地体,机房机柜必须接地,接地可单独接地或与同大楼共用接地体。


2、防雷:主要包括建设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外部防护由建设物自身防雷系统承担,网络中心机房金属线缆必须作防浪涌处理。由于机房设备的特殊要求,为了消除雷击和过电压的危险影响,必须在机房的配电柜内单独安装灵敏度高的电源二级防过电压防雷保护系统,机房电源系统至少二级防浪涌处理,重要负载末端防浪涌处理。




服务器机房建设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机房位置选择:机房应远离水源、油库、化工厂、高压线等危险场所,不应建在易受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

  • 建筑设计和装修:机房墙面应采用防火材料,地板应防静电,天花板应平整,门窗应防火防盗,机房内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灰尘和湿气。

  • 供电系统:机房应有双路电源供电。

  • 空调设备: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标准-GB50174-2008和《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 2887-89)中规定机房的温湿度要求,夏季温度23±2℃,冬季温度20±2℃,夏季湿度55±10%,冬季湿度55±10%,洁净度粒度≥0.5μm个数≤18000粒/分米3,温度变化率≤5℃/时。

  • 机房面积:一般三级以上信息中心的主服务器机房面积配置在75-100m2较为适宜,不能少于60m2;二级或以上的信息中心至少应大于50m2。其他机房面积,如汇聚设备机房、一般设备间、UPS机房、电池室等也需要合理规划。

  • 服务器设备:服务器的选择和配置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例如考虑服务器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能耗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环境。

  •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需要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安全设备:包括入侵检测系统(IDS)、安全事件信息管理(SIEM)等设备,需要合理配置以保证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备份和应急响应计划: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需要制定备份和应急响应计划,包括定期备份数据、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

  • 总之,服务器机房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位置选择、建筑设计和装修、供电系统、空调设备、机房面积、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备份和应急响应计划等,以确保服务器机房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 数据中心idc机房建设标准
    答:IDC机房需要符合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确保机房的结构稳固、安全可靠。建筑物必须具备防火、防水、抗震等功能,并考虑到机房承载能力和灾害防范。2.电力供应:IDC机房的电力供应必须稳定可靠,能够满足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设备的需求。机房需要配备双路供电系统、UPS(不间断电源)和发电机组等设备,以应对可能的...
  • 数据中心idc机房建设标准
    答:数据中心机房的建筑设计应遵循相关标准,确保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建筑需具备防火、防水、抗震等特性,同时考虑机房的承重能力和灾害预防措施。2. 电力供应系统 机房电力供应必须保证稳定和可靠,以满足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的需求。应配置双路供电、UPS和发电机组等设备,以防备可能发生的电源中断。3. 空调...
  • 最详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解决方案【附清单】
    答:风险识别:进行现状评估,明确安全需求与差距。设计构建:基于安全域,定制全方位安全保障方案。实施建设:严格遵循设计,确保安全需求与等级达标。持续运维:监控、预警与维护,确保安全常态运行。机房环境:温湿度、洁净度与通风,具体标准见相关指南。系统建设:二级等保标准要求的装修、电源与照明系统。六、...
  • IDC机房建设标准有哪些
    答:IDC机房建设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装饰要求:包括抗静电地板铺设、微孔天花和机房墙板装修、天棚及地面防尘处理、防火门窗门窗等。供配电系统要求:包括供电系统、配电系统、照明、应急照明、UPS电源。空调新风系统要求:包括机房精密空调、新风换气系统。防雷接地系统要求:包括电源防雷击抗浪涌保护、等电位连接...
  • 服务器机房建设标准?
    答:服务器机房建设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机房位置选择:机房应远离水源、油库、化工厂、高压线等危险场所,不应建在易受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 建筑设计和装修:机房墙面应采用防火材料,地板应防静电,天花板应平整,门窗应防火防盗,机房内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灰尘和湿气。 供电系统:机房应有双路电源供电。 空...
  • 计算机机房建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答: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通道的宽度及门的尺寸应满足设备和材料的运输要求,建筑入口至主机房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
  • 数据中心idc机房建设标准
    答:数据中心IDC机房建设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数据中心IDC机房建设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旨在确保机房在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达到高效、安全、稳定和节能的目标。它涵盖了从选址规划、建筑设计、设备选型、系统集成到运维管理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机房能够为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和系统提供可靠的运行环境。在...
  • 浙江高校机房建设标准
    答:浙江高校机房建设标准包括以下方面:建筑设计:机房必须具备防尘、防潮、防雷、抗静电、阻燃、绝缘、隔热、降噪音这些物理环境,防盗设施齐全,避开强磁场的干扰,选择设在建筑物的中间层,方便管理和布线。避免设在最高层、地下室和用水设备下层。楼层选择:中心机房的位置最好选择在整幢建筑的二层或三层。
  • IDC数据机房建设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网络设施:在机房中,通过网络远程连接到不同的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所以需要注意数据中心内网架构设计和相应的应用程序,而相应数据安全防护也需要在网络设施方面考虑。此外,IDC数据机房的建设还需要遵循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以确保未来IDC业务发展的需要;除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
  • 机房建设和网络建设主要包括什么?如何做?
    答:实现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接入,提高网络的便捷性和可用性。总之,机房建设和网络建设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需要考虑设备运行环境和网络架构的需求和特点,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具体实施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详情可以咨询:柏睿网络,并确保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