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陆地地形中人口稠密的是平原和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5-05-23
五种陆地地形中人口稠密的是平原和盆地。陆地地形有五种类型,分别是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例如青藏高原。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例如长白山地区和武夷山地区。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例如四川盆地。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例如长三角平原。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例如青藏高原海拔在1000米以上。
相关知识:
人口的密度问题是由综合因素共同所影响的,现在影响人口密度的因素有:人文因素: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宗教、交通、政策等。
自然因素: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 影响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气候与地形地势,这是两个影响人口密度的最重要的自然条件。因为气候与地形地势决定食物产量,食物产量决定客观养活的人口数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陆地地形
五种陆地地形中人口稠密的是平原和盆地。陆地地形有五种类型,分别是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例如青藏高原。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例如长白山地区和武夷山地区。盆地:四周高中...
陆地地形多种多样,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这些地形各有特色,但就人类居住而言,平原无疑是最佳选择。平原拥有较为平坦的地势,气候温和,有利于农业生产,从而吸引大量人口聚居。相比之下,高原地区虽然地势较高,但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如寒冷、干燥等,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山地和丘陵地带则面临...
2. 南亚次大陆:涵盖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地。这一地区总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总人口约15.46亿,占全球人口的很大比例,平均人口密度超过220人每平方公里。3. 欧洲:特别是在西欧、中欧、北欧和南欧的中部和水体沿岸地带,这里虽然整体面积不大,但由于历史、经济和...
亚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8.9%,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洲。人口平均密度仅次于欧洲而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部和南部是人口稠密区,人口密度高达300~500人每平方千米,其中,新加坡是亚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平均每平方千米约4061人。而北部、西部和中部广大地区,人口稀疏,人口密度一般不...
陆地上人口密度最大的高度:海拔为0~200米的陆地上人口密度最大。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 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 社会经济条件也必然影响人口的分布。1.自然条件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海拔高度对人口分布的...
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横断;四川;(2)33;(3)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4)种植业;林业和牧业;(5)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内陆推进,形成降水;(6)平原地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平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人口占56%左右。第(2)题,从纬度看,人口集中分布于温度适宜,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南半球,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气候严寒,不适宜居住或海洋面积广大,缺少大面积的陆地。第(3)题,图3中,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
总体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1、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2、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3、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4、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5、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其中,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而...
东欧平原与波德平原、西欧平原等相似,都是属于有一定波状起伏的平原,造成这种波状起伏的原因,主要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在第四纪冰期时期,东欧平原地区曾经遭受到了四次的冰川侵袭。与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不同,东欧平原是一个人口相对稠密的区域,也是俄罗斯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其首都莫斯科就位于东欧平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