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翻译赏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翻译赏析

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翻译赏析 ,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陈与义的作品,《登岳阳楼》有两首,这是其中一首,表达了诗人辗转江湘,颠肺流离之苦。

原文:
登岳阳楼其二
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登岳阳楼其二字词解释:
1.晴不风:晴空万里,波澜不惊。
2.杪(miǎo)秋:晚秋。
3.君山:全称君山岛,位于湖南岳阳东部的洞庭湖中。
4.白首:白发。这里指为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色草。
5.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


登岳阳楼其二翻译: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夕阳下小舟悠悠游过,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晚秋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色的草,往南边可以看到红色的枫叶。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登岳阳楼其二创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其一赏析:
  第一首写登楼,而第二首转写景和归途。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是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这就描绘了多种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表面上晴不风三字略显俗套,但这正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同韵味,不加修饰,只是写的是湖水之壮美,这更显手法独特。第二联写人亦写景,而且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第三联起,开始写诗人的'归途了,而且又再一次将诗句引向了景物,向北看,见白草稀稀,向南望则见枫叶红红,这一联的描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对仗工整,别有韵味。最后两句就是写诗人只顾观景,写着的诗到了江陵还未完,这就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整首诗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样,是忧的,因为两首诗记述的为同一系列的事,其感情也是相同的,只是被隐藏了,这首诗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


个人资料: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登岳阳楼 陈与义 诗词理解
    答:这是我的读书笔记,不知道合不合适 《登岳阳楼》译文: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
  • 谁知道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一诗的译诗
    答: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注释】①羁心,羁旅之心,即客心。②永昼,整天。③扰扰,纷乱动荡的样子。④悠悠,形容忧思不尽。⑤夕霁,傍晚的晴晖。【简析】大自然的...
  • 陈与义登岳阳楼全诗 登岳阳楼赏析
    答:1、登岳阳楼二首 宋代: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
  • 登岳阳楼 陈与义 赏析
    答: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
  • 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
    答: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6、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7、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8、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登岳阳楼朝代:宋代作者:陈与义洞庭之东江...
  •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翻译
    答:江风很大,波浪涌动,我的心不知所措。注释:1.观: 景象。2 阴: 水之南山之北。3 堤绵绵: 形容堤坝很长。原文: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宋]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 登岳阳楼 二首 陈与义 翻译
    答:赏析找不到的。翻译一下意思还是可以的: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 ,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一路欣赏着美丽的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 陈与义 登岳阳楼中还的读音
    答:您好,是指陈与义《 登岳阳楼(其二)》中的最后一句“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中“还”字的读音吧。这句话翻译为: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所以这个字读“hái”。有疑问可追问,望采纳,谢谢:)
  • 关于岳阳楼的诗句古诗
    答:3、《登岳阳楼·其二》宋代: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释义: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 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
  • 登岳阳楼的翻译
    答:登岳阳楼 陈与义(其一)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①.登临吴蜀横分地②,徙倚湖山欲暮时③。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④。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