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肾病,练什么气功或者做什么运动对我身体好呢?谢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什么是气功

气功本来是中医学的一部分,介绍气功实际上就是在介绍中医,只是换一个角度而已。由于气功健身治病不用药物,也不用任何器械,简便易行,它走向世界的速度要先于和快于中医的其他疗法,例如快于针灸和中药。目前,气功已经存在于许多国家,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些影响。但也由于它的简便易行,容易被模仿,容易出现假冒现象,在此介绍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气功,有助于提高人们辨别真假的能力。中国高等中医院校气功教科书上关于气功的定义很简单,只是一个简单的判断句,但是包含有丰富的内涵。其表述是: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一体的心身锻炼技能。其中调心是指调节心理活动;调息是指调节呼吸运动;调身是指调节肢体活动,三调合为一体的状态叫做气功状态。这个定义首先说明了气功修炼包含有三项操作内容,即三调,也就是调节心理活动、呼吸运动和肢体活动。然后指出三调操作的目的是要合为一体。这一点非常重要,说明了三调操作所要达到的特定状态。接下来,定义说明气功修炼包括了心身两个方面,其中调心是心理方面,调身是生理方面,调息介乎于心身二者之间。定义最后指出气功是一种技能,强调了气功修炼的实践性、操作性,说明学练气功光读书听讲不行,必须要练习。整个定义说明了气功这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而依据其基本性质和特征,可以区分气功与体育锻炼、气功与心理疗法、气功与宗教。气功与体育锻炼的区别在于三调是否合一。一般体育锻炼也包括三调,但其中的三调没有合为一体。例如,跑百米的时候,开始要先做个起跑姿势,两手扶地,一脚前一脚后,这是调节肢体运动,属于调身;然后要憋一口气,这是调节呼吸运动,属于调息;最后要竖起耳朵听发令的枪声,准备一听到就跑,这是调节心理活动,属于调心。可以看到。起跑过程中三调都具备,但三调是分开做的,先调身,后调息,再调心。三调都具备但分别操作正是一般体育锻炼的特点。气功修炼就不同了,同样是这三调,但三调要合为一体。而一旦三调合一,就合成为一种境界,即气功境界,这是气功修炼特有的状态。气功境界不大容易用语言表达,因为它是内在的状态,外表上一般看不出来。但气功境界是活生生的,练功者自己能够体验到。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说明境界。几十年前,大约是上世纪30年代,有一个欧洲射箭冠军到日本去学习“箭道”,这里“道”的意思就是修炼,“箭道”可以理解为用气功的方法射箭。到日本之后,他找到了当时最有名望的箭道老师,说明要学习箭道。师徒二人来到训练场,老师说我先射几箭给你看。射了几箭之后,当过冠军的徒弟发现老师根本不注意射靶心,十箭有七、八箭射在边上,甚至脱靶。于是他心里想:我跟他学什么呀,他的箭法还没我的好呢!我起码十箭有九箭能射中靶心,他十箭只能射中一二箭。老师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你到我这里学射箭,我不是教你怎样把箭射中靶心,这个你比我强,不用我教你。我要教给你的是如何把射箭运动和你自己融为一体。”他听了这话觉得很新鲜。他从来不知道射箭还会有这样的射法,于是决定留下来学。一学就学了三年,可什么也没学会。他感到非常失望,找到老师说不想学了。老师瞪了他一眼,说要他再学一年,说如果到了第四年还什么都学不会,就请走人,因为他太笨了,朽木不可雕。他听了以后就留了下来,决定再学一年。就在接近第四年末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去找老师说:“老师,我学会了!”老师问他:“你学会了什么?”他说了这样一番话:“原来我射箭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我在射箭;现在我射箭的时候,我的感觉是,箭自然来到我手上,弓自然张开,箭自己射出去,整个过程就像是自动完成的,我没有做什么,一切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就像一个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下一样。”老师拍拍他肩膀说:“好,就是这个,你确实学会了!”体验到所做的事情如同自然完成的境界,就是三调合一的气功境界,也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境界。气功与心理疗法的区别在于气功是三调,心理疗法是一调。心理疗法中的一些治疗技术与气功调心的方法很相似,有些可以互用。但在本质上,二者有很大区别。除了气功还包括调身和调息的技术之外,即使仅从调心角度考虑,也有根本区别。心理疗法往往从解决具体心理问题出发去设计治疗方案,而气功如同中医一样,着眼于整体的、内在的调节,并不强调具体问题。而且,心理调节状态也不同,气功讲究达到上述三调合一的境界,而心理疗法并无此项要求。气功与宗教的区别也很明显。气功的定义说明气功是一种技能,也就表明了气功是一种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的知识。技能是一类不同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性知识。从教学角度考虑,掌握这类实践性的知识主要靠熟练,即反复地练习。宗教则不同,宗教也具有知识性,但宗教的修习主要靠信仰,而不是熟练。气功的学习不需要信仰,只需要熟练。如果把信仰放入气功的学习中,由于丧失了客观性,反而加大了出现气功偏差的可能性。宗教的修习则以信仰为核心,一个人即使熟读了宗教经典,也熟悉宗教仪式,但如果心中没有信仰,未必是一位合格的宗教信徒。一个气功教师如果要求学生信仰他,那么他已经将气功染上了宗教色彩;而如果一位传教士不谈信仰,只教授信徒冥想,那么其宗教也就带上了一些气功意味。了解了气功修炼中的调身、调息和调心的操作内容,懂得了三调合一的气功境界,知道了气功与体育、气功与心理疗法、气功与宗教的区别,就大体具备了学练气功的基础知识,以及区别真假气功的能力。这对于初学者尤其重要,如果一开始就没有选好正确道路,以后的学习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摘自:《养生大世界》文/刘天君

实现声明:气功不会有气的
气功这个事物,在几乎所有新闻媒介的宣传参与下,在我国几乎已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然而,如果问一下“您能回答什么是气功吗?”则很多人又突然感到模模糊糊,说不清楚,或者错误地认为气功是练“气”的。这一方面说明多年的宣传在帮助人们科学理解气功方面,并没起多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今的气功定义存在让人们不容易理解的地方。那么,究竟什么是气功呢?

两千年前成书的中医最早最权威的经典著《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心理健康,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才协调,按照这种规律养生才能长寿;心理不健康,则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就紊乱,按照这种规律养生必生病变。通过这段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人非常重视心理在养生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气功恰恰是对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和实践的学科。

《黄帝内经》中有一段当今气功领域公认的关于气功的论述是这样写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话说,当一个人的意识进入到一种非常宁静非常愉悦的虚无状态时,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会随之变得协调。长期坚持这种排除杂念放松心理紧张的锻炼,就会增强机体免疫抗病能力,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由此可见,气功是一项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使自身生理功能协调的锻炼方法。《黄帝内经》中其它论述气功的条目还有诸如“精神内守”、“独立守神”、“传精神”、“通神明”、“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净神不乱思”、“占神往来”、“专意一神”、“必一其神”、“御精神,收魂魄”、“精神专直”、“心和调”、“安心定气”等这么多专一内容的练功要求,清楚地证明了“调神”(心理调整)才是气功的本质特征。

古人不仅理论上如此论述,在创编功法时也紧紧地联系着心理调整的核心,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以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的一段记载为例:“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援,斯须,则自达于涌泉。”懂得心理学知识的人从这段论述中可清楚地看出,这一练功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围绕着自我暗示核心,聚精汇神地自我想象、自我注意、自我感知的自我心理调节过程。这一过程中“想见”的“太和元气”及其运行途径,也完全是以自我想象的内容进行自我暗示的结果。通过这种想象,摈除杂念,忘却烦恼,将自己带入一个令自己心旷神怡的意境中,形成一种美好的心理情绪状态,亦即气功入静状态。

入静,是气功锻炼本身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气功区别于其它健身方法的重要特点。入静是练功者通过采用集中注意力方法排除思想杂念,使意识从普通清醒状态逐渐过渡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状态。此时,大脑除自知自己是在练气功这一点上保持清醒外,其它部位都处于一种主动性的休息抑制状态。气功术语称之“一念代万念”。

心理学将处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意识状态称为催眠状态。气功入静状态在实质上属于催眠状态。在形式上稍有区别的是气功造成的催眠使用的是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手段。大量实验室研究及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处于入静状态时,主观上练功人会感到全身舒适、心情愉快、心胸开阔。这种美好情绪状态,使心理紧张得以充分放松。客观上,可以检测到这种良性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的功能活动,进而影响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向着协调有序化的方向发展。长期坚持气功锻炼,进一步可使诸如炎症、溃疡等实质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修复。这种通过自我心理调整来协调自身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形态实质的过程,就是气功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当然,也是气功具有消除心身疲劳、增强免疫能力健身防病,以及治疗心身疾病作用之所在。

综上可见,气功不是练“气”的。如果用中医术语可将气功定义为:通过调神来协调气机,达到平衡阴阳、防治疾病目的的锻炼方法。如果用现代科学语言可将气功定义为:气功是使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入静)状态,通过良性的心理调整,使体内各系统生理功能趋向协调,甚至使病变的形态实质得以修复,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类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建议做保肾操(第一节左手捏右耳朵,右手捏左耳朵;第二节用手按摩耳朵,以手为工具让耳朵扇风,第三节拉扯耳朵30下),太极没十年八年功夫是起不到作用的,但到那时候你肾病发展的都没影了,内功这东西我只在小说上看到,我也想学啊,哈哈,其实肾病最重要的是好的治疗方法,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康复的根本,也是避免其发展为尿毒症的重要因素,因为西医通常都是激素治疗,而现在流行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据我了解,目前在这方面陕西省比较权威的是陕西中医肝肾病医院,是属于正规的省级肾病专科医院,而且冯雪学亮确实是挺牛逼的一个,还有个王彦杰中医也差不多,再说西安相对医疗条件也比较发达,可信度也要高一些,你不妨多了解一下, 祝你早日康复!

练《易筋经》带内功的,新华书店有很多种,将几种版本都挑出来!选你认为最好的!
勤练,有计划的联系!坚持数年,可疗众多疾病!

六字决很好,方便实用。

  • 肾积水练郭林气功什么功好?
    答:练好郭林气功就得做到“掌握功法、潜移默化、松静自然、火候适宜”,这样就可以运用郭林气功来帮助我们战胜疾病,不但能够活下来,而且能够活的质量很高。一、运用功理,掌握功法 要想练好郭林气功,必须对郭林气功的功理功法有一个真正的了解,真正吃透精神,才能够正确运用。掌握功法的含义就是明理知法。
  • 我有肾病,练什么气功或者做什么运动对我身体好呢?谢谢
    答:建议做保肾操(第一节左手捏右耳朵,右手捏左耳朵;第二节用手按摩耳朵,以手为工具让耳朵扇风,第三节拉扯耳朵30下),太极没十年八年功夫是起不到作用的,但到那时候你肾病发展的都没影了,内功这东西我只在小说上看到,我也想学啊,哈哈,其实肾病最重要的是好的治疗方法,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
  • 肾病专家的进!
    答:你目前情况蛋白尿不是很多(不知有没有24小时定量),但也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因为劳累的话,肾病容易加重和复发。应以耐力运动和适量的肌力锻炼为主。如走路、慢跑、太极拳、气功(动功)、各种健身操以及中等强度的羽毛球或乒乓球等可增强耐力。增强肌力的运动有持轻物(1~2.5公斤)做健身操,每次做1...
  • 各们好,气功对慢性肾炎有治疗作用吗?慢性肾炎患者适合练哪种乞功呢?
    答:站桩是绝佳的健肾妙法!!!练功界有“百炼不如一站”的说法!我现在就每天都在体验站桩带来的效果,效果极好!站桩时间可以由5分钟慢慢的延长至1小时2小时甚至更多,不过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治病效果来看一小时还是基本勉强可以的,如果能2个小时会更好,我嘛,每天三个小时!!!不过初学者不要觉得...
  • 气功对肾脏病的作用有哪些?
    答:功法不同,其适应范围各有侧重。但其总的作用机理都是通过炼津化精,炼精化气,以调动人体元气,强肾固本,平秘阴阳,疏通经络,扶正抗邪。是康复强身的最为积极有效的整体疗法,对多种疾病皆有较好疗效。肾脏病的临床表现相当于“水肿”、“腰痛”、“虚劳(注: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
  • 为什么肾病患者需要多运动锻炼?
    答:泌尿系统结石的病人,应多做运动以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尿液的排流,防止感染及结石形成;结石已形成者,则有利于结石的排出。除可选择各类运动项目之外,宜选择有跑动或跳跃式的项目。多饮水和运动是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措施。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坚持体育锻炼,对扶正气、祛邪愈病有好处,运动的项目与...
  • 肾病 可以做强健腰背动作的运动吗
    答:可以 但最好还是练太极或气功
  • 肾病可以打乒乓球吗
    答:慢性缓解期可以适当运动。慢性肾炎病人的运动项目,应以耐力运动和适量的肌力锻炼为主。如走路、慢跑、太极拳、气功(动功)、各种健身操以及中等强度羽毛球或乒乓球等可增强耐力。增强肌力的运动有持轻物(1-2.5公斤)做健身操,每次做1-2套,每天做2-3次。也可做拉力器拉力器练习,根据自己体力,由少...
  • 肾病患者可以锻炼吗?
    答:肾炎的话 青岛市静康医院专家提醒,慢性肾炎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有效地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减少感染,通过体育运动还可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促使体内损伤部位的修复及代谢废物的排出。 运动疗法多种多样,如慢跑、太极拳、散步、骑车、游泳、体操、武术等。患者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当的运动,并要在医生...
  • 打太极拳对糖尿病肾病有帮助吗?
    答: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选择的锻炼方式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健美操、气功等。但不宜选择运动量过大、身体摆动过大、运动频率过大的运动。如果你每天散步,你应该不会感到累。它适合老年人和重病患者。患者最好不要在清晨做户外运动。清晨气温低,冷空气的刺激可促进血管收缩,会加重糖尿病,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