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称制,为什么群臣不反对?汉朝的功臣们都在做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吕雉,中国封建王朝有记录的第一位皇后,不到二十岁时嫁给四十多岁的刘邦。原本吕雉算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可刘邦生性“好酒及色”。在经历过无数磨难后,戚夫人成为了刘邦最宠爱的妃子。

从此之后,吕雉心性大变,开始了追逐权力的生涯。刘邦在世时,吕后诛杀彭越、韩信等功臣,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威望。



吕后称制

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刘盈即位,吕雉成为了皇太后。刘盈生性仁弱,吕雉的权力也不断地提高。她为了报复戚夫人,杀了赵王刘如意,将戚夫人做成人了人彘,使其残暴之名,千古流传。

或许是受到了惊吓,又或许是汉惠帝对母亲的残忍极其害怕,汉惠帝在位七年后,年仅二十三岁的他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按照惯例,皇帝去世,应该选择皇帝的儿子作为继承人。可是,汉惠帝并无嫡子,这就成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此时的吕后有两个选择,第一是选择刘邦的其他儿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当时刘邦的儿子死了三个,分别是庶长子刘肥,汉惠帝刘盈以及被吕后害死的赵王刘如意,就还剩下五个儿子。而这五个儿子不可能成为吕后选择的目标,因为一旦这些人即位,就会意味着吕后的地位将大打折扣,这是她不愿看到的。因此吕后只能选择第二条路。

吕后的第二个选择就是汉惠帝刘盈的儿子。刘盈的皇后是张嫣,张嫣是鲁元公主的女儿,也就是刘盈的亲侄女,吕后的亲外孙女。刘盈与鲁元公主年纪相仿,张嫣应该年龄很小,因此汉惠帝并无嫡子。汉惠帝虽无嫡子,却与宫女生了几个儿子。因此,吕后就将其中一个儿子认张嫣为母,杀了其生母,对外谎称是刘盈与张嫣的儿子。这个人就是前少帝刘恭。

从此以后,吕后就全面掌握了汉王朝的核心权力,小皇帝也只是一个傀儡。后来,刘恭稍微长大一些,知道吕后杀了他的母亲,怨恨母亲被杀,说长大后一定要为生母报仇,结果被吕后囚禁,最后被杀。

刘恭死后,吕后立汉惠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弘为帝,是为后少帝,继续临朝称制。



那么,吕后为什么能直接掌握朝纲呢?第一个原因,吕后的权力欲望非常强

吕后作为一个女人,一个皇后,能够直接掌握朝纲,接见大臣,处理朝廷事务,只是中国古代皇权史上是第一次。

权力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东西,特别是最高统治权,它不仅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吕后深深地懂得权力的好处,因此,不顾一切的想要抓住权力。

从吕后开始掌权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不会或者说不敢再把权力交出去了。就拿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为例,连他的亲儿子汉惠帝都看不过去,更何况天下人?只不过她现在掌握着权力,所以没人敢说什么。可一旦这个权力失去,她将会面临什么?所以她不敢。

历史上几百位皇帝,几乎没有人愿意提前将权力交出去,就是因为权力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接受不了失去权力后的落差。



第二个原因,吕后极有政治才能

这个原因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分析过,比如吕后在太子之争,面对戚夫人以及诛杀韩信、彭越中都显示了她极强的政治才能。

所以,当刘邦要废除刘盈的时候,群臣一片反对之声,而吕后称制后,群臣鲜有提反对意见的极强的政治才能是吕后能够称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吕后的政治资源

汉初宫廷主要有三方面的势力。第一是刘氏皇族,第二是外戚势力,第三是汉初功臣集团。

先说说刘氏皇族。刘氏皇族主要是以刘邦剩下的五个儿子为首。这五个人虽然不是吕后所生,但是当他们见到吕后时,还得称上一声嫡母。这样一来,吕后与这五个人就有了母子和君臣关系。

虽然吕后在立刘恭,刘弘时,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总的来说,她毕竟没有将刘氏皇族赶下皇位,还在这些刘氏皇族能够接受的底线之上。

再说说外戚势力。吕后是皇后,这里的外戚势力也就指的是吕氏一族。这些人能够上位,全凭吕后的地位,因此外戚势力肯定是与吕后站在捅一战线的。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汉初功臣集团。

吕后一开始对这些功臣非常不感冒,也最不放心,因此她杀了韩信、彭越。因此她最初对功臣集团是能杀一个杀一个,能多杀一个就多杀一个,能早杀一个就早杀一个。

在刘邦死后,吕后连续四天秘不发丧,她与宠臣审食其商量,要将那些手握军权的人全部杀掉。

这时候审食其一个朋友叫郦商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让审食其告诉吕后,这个事情千万做不得。这时周勃、樊哙,陈平、灌婴这些人都还在带着大军在外,一旦动手,恐怕天下又会大乱。吕后这才向天下宣布,刘邦驾崩了。

可以说,一开始吕后与功臣集团的关系非常紧张,后来才做了一些调整。她将功臣集团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掌握军权的大将,一派是文臣。

吕后对这些将领非常忌惮,而对文臣如萧何,张良,陈平等这些人还是非常信任的。



那么吕后称制后,没有人反对她吗?

其实是有的。这个人就是右丞相王陵。

汉惠帝死后,吕后一心想要立吕氏族人为王,遭到了王陵的强烈反对,并且搬出了汉高祖刘邦曾经立下的白马之盟,即“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吕后当然非常不高兴,于是就问陈平和周勃,他们说,“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于是吕后大喜。

王陵后来质问陈平,陈平就说,“于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言以对。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后人认为陈平是明哲保身,谋身而不谋社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时候的汉初功臣集团,以陈平等人为首的人已经站在了吕后一边。而吕后虽然称制,却并没有废除刘氏皇族,其他人即便持反对意见,也再难以与吕后相抗衡。






  • 吕后称制,为什么群臣不反对?汉朝的功臣们都在做什么?
    答:所以,当刘邦要废除刘盈的时候,群臣一片反对之声,而吕后称制后,群臣鲜有提反对意见的极强的政治才能是吕后能够称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三个原因,吕后的政治资源汉初宫廷主要有三方面的势力。第一是刘氏皇族,第二是外戚势力,第三是汉初功臣集团。先说说刘氏皇族。刘氏皇族主要是以刘邦剩下...
  • 吕雉不过小小女子,为何没人公开反对她执政?
    答:第四:临朝称制在吕雉当政期间,吕雉狠狠的打击了刘姓诸王以及朝堂中的反对派,刘邦的很多儿子不幸遇难。丞相王陵曾坚决反对加封吕氏子弟为王,结果丞相的职权被夺,只好告老还乡。吕氏子弟也得到了重要的任命,不仅出将入相,还经常耀武扬威,一时之间朝堂之上无人敢于反对吕后。就这样吕雉在刘邦死后,...
  • 吕后把持朝政长达15年,为何天下不乱反而欣欣向荣?
    答:之所以吕后干了这么多利国利民的事还被朝臣和后人骂,主要是因为刘邦曾经说过非刘氏称王者,天下诛之。所以当吕后执政的时候,朝臣完全看不到她的业绩,只是盯着吕后所做的坏事,比如除去戚夫人母子。而这些打击情敌的事,完全成为吕后的污点,即使吕后做了任何事,那些人也只认为吕后是狼子野心。因此如果...
  • 汉朝吕后这么残暴,没人反她?
    答:吕雉比我们想象的势力大的太多了,刘邦生前打算把皇位传给三子刘如意,吕雉和张良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刘盈,这让刘邦很是惊叹,自己曾经几次邀请都不来,吕雉邀请就来。我们试想一下,第一次是不为金钱名利所动,第二次不来可能就有危险了。吕雉能请来,说明不仅势力广泛,手腕也有一套。一旦把皇位传给刘...
  • 吕后把持朝政长达15年,为何天下不乱,反而欣欣向荣?
    答:因为吕后本来就是一个很有能力也很有野心的女人。而且他的儿子刘盈性子比较软弱,吕后又是他的母亲,再经历人彘事件后,刘盈就开始任由吕后做事,朝中大臣在刘盈没有表态之前更是不敢对吕后动手的,只能看着吕后一步步控制整个汉帝国。而且虽然吕后已毒辣著称, 掌权后却没有杀死前朝老臣,吕后在儿子刘盈...
  • 汉朝初年,功臣云集,吕后为何能够一一摆平?
    答:吕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在初掌大权的时候,必然会遭到权臣的反对,吕雉是如何解决这些汉朝初年的功臣的呢?吕后和武则天不同,他并没有想要篡夺刘氏的皇位,只是临朝称制,换句话说她的诉求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吕后的主要斗争对象并不是朝中忠于刘氏的重臣,而是戚夫人和她的儿子...
  • 汉朝初年,功臣云集,为何吕后能一一摆平?
    答:吕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在初掌大权的时候,必然会遭到权臣的反对,吕雉是如何解决这些汉朝初年的功臣的呢?吕后和武则天不同,他并没有想要篡夺刘氏的皇位,只是临朝称制,换句话说她的诉求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吕后的主要斗争对象并不是朝中忠于刘氏的重臣,而是戚夫人和她的儿子...
  • 汉朝初年,功臣云集,为何吕后能够一一摆平?
    答:吕后和武则天不同,他并不想篡位而只是临朝称制,也就是说她的诉求是使儿子成为皇帝。 吕后斗争的主要目标不是忠诚度刘氏,而是戚的妻子和她的儿子。吕后是和刘邦在一起受苦,夫妻俩为刘邦牺牲了两次,释放了第一个看到刘邦的人,在芒砀山上奔跑。家庭吕雉直接去了让朝。第二个事件是向羽与父亲刘邦在...
  • 吕雉要杀刘如意和戚夫人,陈平和张良为什么不阻止呢?
    答:一是当时的儒生势力太小,不是主流,就一个叔孙通,圆滑得跟陈平有得一比。第二个原因就是儒家最看不起戚夫人这种,靠宠魅惑主的女人。嫡长子继承制是儒家思想基石之一,只有吕雉和刘盈的嫡系身份,才符合儒家的要求。所以,老滑头叔孙通当初在刘邦面前,旗帜鲜明地反对更换太子。估计有人会反对:你说功臣...
  • 刘邦早就对吕后有所忌惮了,为什么却一直没有动她呢?
    答:就是因为吕后的权力一直是很大的,如果这个时候动她的话,可能会导致自己的皇位不保,他不敢冒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