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具体要求,重要意义分别是什么

(一)“关键阶段论”.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必须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二)“社会转型论”.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由此带来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信访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三)“问题依据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领域都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是要出事的.
(四)“内外依据论”.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就国内而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五个多样化”.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就国际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来自国内国际这两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五)“阶段性特征论”.认为要准确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一定要从我国所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入手.只有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等阶段性特征出发,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
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一)“关键阶段论”。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必须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二)“社会转型论”。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由此带来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信访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三)“问题依据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领域都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是要出事的。

(四)“内外依据论”。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就国内而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五个多样化”。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就国际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来自国内国际这两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五)“阶段性特征论”。认为要准确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一定要从我国所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入手。只有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等阶段性特征出发,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
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于2005年2月20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即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近十几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不是群众意见最少的时期。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在2006年10月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全面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2003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现时期”,经济社会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党中央在这样一个重要阶段到来之际,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适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这次四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从而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化。
相比而言,社会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些年来有的地方血吸虫病等疫病死灰复燃,艾滋病、吸毒等现象呈现蔓延之势,特别是2003年发生的SARS事件,2004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生的水灾等,已经给了我们许多深刻的教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利益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各自的利益必然带来权利意识,权利意识必然导致政治诉求,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出现。并且,由于中国正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也是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易发多发,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是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四个尊重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既要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各方面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的发展愿望。社会公正是社会政策的灵魂。当前,一是要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经济生活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把公平放在第一位。二是要从制度上保障竞争机会的平等。当前,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会的平等特别是竞争起点的平等。三是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以改革的办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建设,重点支持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制度的完善,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困难群体的利益。
妥善协调利益关系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往往会出现有些政策前后矛盾、互相打架的情况,导致一部分群众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改革发展成果。这种现象必须努力克服。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高度重视和落实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特别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群体。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工人阶级中产业工人阶层、农民尤其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呈现经济社会地位下降的趋势。要继续采取有效扶贫帮困的社会政策,确保作为我们党最广泛执政基础的工人、农民享受到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同时,还要认真解决改善就业环境和劳动者权益维护中的实际问题。
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当前,要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建立规范的对话和协商机制,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国际经验表明,群众团体、利益集团等社会组织作为公众利>益的重要代表,比公众个人具有更强的政治表达能力。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中国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但社会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要求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分别明确了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社会组织协同的功能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特别是“社区人”转变,大量与公民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要由社会各种组织来承担。但由于社会组织的不健全,社会功能的不完善,许多公民的各种公益性的需求并不能得到全面满足。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有各种社会团体14.2万多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2.4万多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社会团体的发育还很不健全,法制还不完善,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 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曾经出现过和尚未出现过的各种突发事件。当前,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显现。在做好传统领域工作的同时,对卫生、信息、能源、粮食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对防范恐怖主义威胁、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工作,必须切实予以加强。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信息采集和自动汇总机制、网络应急指挥机制、资源动员机制、社会治安保障机制等。设立调查制度,公正甄别突发事件的诱因。把应对突发灾难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突发灾难应对基金监管、物资储备、民间援助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的制度。中国已经制定了戒严法、国防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具体的紧急状态法律。但这些单行法律只能适用于一种紧急状态,并且对紧急状态下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规>定也不够清晰。因此,应当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研究制定统一的国家紧急状态法,把各种突发事件的管理纳入到统一的程序和制度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下的政府应急机构和机制,明确公民、志愿者、专业团体、社会组织等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用法律来调整紧急状态下的社会关系。
进一步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
去年以来,到各级信访部门反映农村征用土地、城镇居民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的明显增多,重复上访和集体上访现象比较突出。要解决信访问题,首先要从源头上抓起,认真解决导致信访产生的各种问题。同时,要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畅通信访渠道为主线,以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为核心,以基层信访工作为重点,依法保护群众正当的信访权利,依法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和群众上访行为。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和领导干部下访制度,不断完善常年接访、定期约访制度,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抓住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于早发现、抓苗头,把各类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 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是什么时间提出来的
    答: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将其列为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谁提出的?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答: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间:进入21世纪后,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
  •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
  • 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属于什么的范畴
    答: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畴。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它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同时...
  •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党的几大几次会议上提出的
    答: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进入21世纪后,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作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十六届...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何日提出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实践。历史将记住这一刻: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明了构建...
  • 详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
    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界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自觉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对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