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格中看出1号试管和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是1号试管有唾液和2号试管无唾液.因此1、2号试管是以唾液的有无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是否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其探究的问题是:搅拌对唾液的发酵作用有影响吗?3试管虽然加入的是2ml唾液,但是不进行搅拌,馒头碎屑不能与唾液充分混合,试管中的淀粉只有一部分能被唾液淀粉酶消化,还有剩余的淀粉.因此加入碘液后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故答案为:(1)唾液;(2)搅拌对唾液的发酵作用有影响吗?;变蓝.

(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2)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1号试管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3)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4)设置4号试管是多此一举,因为1号试管和3号试管已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况且4号试管的设置若与1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会出现两个变量(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设置原则.故答案为:(1)2mL清水;对照;(2)淀粉被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3)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4)无.

(1)1、2号试管是以唾液的有无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就要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实验中,把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因此,以1、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除对馒头块不做处理外,加入唾液后还不能进行搅拌.
(3)1、4、5号试管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温度对唾液发挥作用有影响么?
(4)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浴时间不够长,试管保温时间不够,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搅拌不充分,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也可能导致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唾液的量太少也可能导致淀粉的消化不充分.
故答案为:(1)唾液的有无(唾液;有无唾液)     (2)不搅拌;变蓝
(3)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馒头)有影响吗?(温度是否影响唾液消化淀粉?)
(4)馒头碎屑与唾液未充分混合(搅拌不充分;试管保温时间不够;唾液中唾液淀粉酶量不够;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
    答:(1)从表格中看出1号试管和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是1号试管有唾液和2号试管无唾液.因此1、2号试管是以唾液的有无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是否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其探究的问题是:搅拌对唾液的发酵作用有影响吗?3试管虽然加...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时,进行了以...
    答:说明淀粉被唾液分解成麦芽糖了.C正确.D、3号试管在37℃的温度下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与温度有关.D正确.故选:A.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
    答:(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2)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3)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
    答:(1)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和1号试管可形成对照实验.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ml清水,作为对照组.(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选用表中的1号试管和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③号试管为...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
    答:应取1和2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2号试管不搅拌,淀粉糊和唾液不能充分混合,影响了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试管中还有一部分淀粉,滴加2滴碘液会变蓝色.因此其中2号试管中的物质会变蓝.(2)1试管加入的是唾液,3试管加入的是清水,其它量都相同.因此实验变量是唾液,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
    答:(1)1、2号试管是以唾液的有无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就要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实验...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
    答:都会影响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而出现“滴加碘液后,三个试管都变蓝色”.故答案为:(1)清水;1;(2)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3)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4)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利于淀粉的消化;(5)搅拌不充分;温度过低或过高;水浴时间过短.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
    答:(1)1与2若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唾液;1试管中有2ml唾液,为保证变量的惟一性,2试管中要加入2ml清水.(2)1试管加入的是馒头碎屑,且与唾液充分混合,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全部变成了麦芽糖,遇碘不变蓝.(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在体温环境下...
  •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
    答:甲装置中的叶片变蓝,乙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4)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如果石灰水有变浑浊,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故答案为:(1)淀粉;(2)二氧化碳;(3)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4)产物.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
    答:(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2)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