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发生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5
地震灾害发生前有征兆这句话对吗?

这种说法是对的。这里网页截图参考一下:

1 引言
2014年6月20日凌晨1时,江西省宜黄县神岗乡党口小学后山发生滑坡,造成党口小学教学楼1栋4间倒塌、4人遇难,并损毁学校厕所1间、居民杂物房2间、移动基站1座、民房4栋8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2 地质灾害特征
2.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滑坡地段属低山丘陵地貌,山顶标高420m,相对高差约140m,斜坡原始坡度约35°。地层岩性为燕山早期( )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含斑黑云花岗岩以及细粒含疏斑二云花岗岩,表部风化剧烈,呈松散砂性土状,局部夹强风化碎块。区域内发育有2条断裂带,1条为压扭性,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5°左右;1条为压性,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6°左右。
滑坡区域雨量充沛。近30年年平均降水量达1907.0mm。灾害发生前一周累计降雨量约400mm,发生前3小时累计降雨量107.5mm。
根据建设部频发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江西部分)(建标〔2001〕156号)、《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及《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用图》,滑坡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相应于地震烈度为Ⅵ度区。
2.2 灾害地质体特征
滑坡发生于其龙台山西坡、距坡脚约70m高处,滑坡体斜长约50m、宽约30m、厚约1.5m、体积约2250m3,主滑方向310°,滑体以粉、砂土(含碎块石)为主,碎块石含量5%,直径5~30cm。
滑坡体顺坡滑下,冲向党口小学,造成教学楼1栋4间倒塌,导致4人被压埋遇难死亡。该滑坡同时还损毁学校厕所1间、居民杂物房2间、移动基站1座,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照片1~2)。

照片1 滑坡体全貌


照片2 滑坡体冲毁的房屋

3 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趋势判断
滑坡地段位于低山丘陵区,其龙台山西坡自然斜坡坡度约35°,表层为残坡积含砂粉质黏土,厚0.5~2.5m,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表部风化剧烈,地质环境条件较差。
滑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其龙台山西坡局部斜坡高陡,表层结构松散的全风化砂性土、残坡积粉质黏土饱水后与下伏基岩面摩擦力显著降低,在自身重力和饱水压力作用下易产生滑动,脆弱的自然地质环境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在因素。
(2)灾害发生前一周累计降雨量约400mm,是多年平均降雨量(1600mm)的四分之一,土体含水量趋于饱和;灾害发生前3小时内又降100mm以上大暴雨,雨水快速入渗降低了坡体土的抗剪强度和摩擦力,增加了下滑力,短时间汇聚的坡面流对斜坡表部形成强力冲刷,是滑坡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
综上,由于山体坡度较陡,表层土体松散且含水量高,在降雨作用下其龙台山西坡发生滑坡及坡面泥石流。
4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灾害发生后,宜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及时划定危险区,拉设警戒线,树立警示牌,并安排人员开展监测,积极组织当地群众避灾,妥善处理善后及临时安置工作。国土资源局系统及时主动介入调查。灾害发生后的当日,宜黄县国土资源局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救灾;随后,抚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工作组赶到灾害现场开展调查;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带队赶赴现场指导,接到报告1小时内,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组成的首批地灾应急调查专家已从南昌出发。6月21日,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抚州市地质队等根据乡镇提供灾情,联合对党口小学山体滑坡及其周边开展了地灾隐患应急排查。
5 经验与启示
(1)地质灾害应急机构健全。出现地质灾害灾情后,相关责任单位、人员能迅速行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2)信息渠道畅通,反应迅速。灾情发生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能及时得到信息,派出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3)加强对丘陵、山区、学校、医院、集镇等人口密集区、居民住房后自然斜坡的调查,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定遭遇突发极端天气的避险预案。

(一)危机态度

为了避免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极大破坏,许多灾害多发国家和地区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健全机制,从思想和机制上同时防范灾害发生,或尽量将灾害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一旦灾害发生,积极主动抢险救灾,与强大的自然作顽强的斗争。

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2010年8月11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上,就坚持不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给地质灾害防治思想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并做出指导性部署,他提出:一是思想工作必须广开门路,群策群力,加强抗击灾害知识学习,建立检查报告制度;引入科学的防治方法,建立纵横链接的立体化信息传导机制,要发动群众全员预防,学习掌握抗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发现情况及时科学处置,随时报告。二是要加强预案演练,不断改进手段和方法,增强实际工作的有效性;营造高度警惕,有序组织,沉着应对的抗击环境。三是必须宽展渠道,用人类不断战胜自然灾害的辉煌历史,消除群众对灾害的片面认识,理性面对灾害;防止过度渲染,过度恐慌,增强抗击地质灾害的理智性;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心理咨询组织的作用,对群众实施正确的心理疏导,及时矫正侥幸、恐惧、惊慌、盲从等心理,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做好受伤群众亲朋好友的思想工作;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灾后防灾治灾的决心和正确部署;要高度重视反敌对势力的破坏和捣乱,及时揭露敌对势力散布的谣言,保证群众不听信谣言。

在预防灾害的机制体制方面,日本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我国一样,日本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长期以来日本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灾害应对体系,各级政府、机构分工明确,国民普遍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丰富的应急知识,能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具体做法如下。

1.机制健全

日本内阁府设有名为中央防灾会议的常设机构,会议主席是首相,成员有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有关大臣和有关专家。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决定防灾基本方针,制定防灾基本计划。各都道府县分别设有地方防灾会议,由知事任主席,负责制定地方防灾计划,此外,还有市町村防灾会议,负责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防灾计划。

重大灾害发生时,日本政府会在30分钟内成立紧急灾害对策总部,由首相亲自挂帅,总部副部长、部长助理由首相任命,迅速确定灾害对策,指挥有关机构立即投入救援工作。地方政府在灾害发生或有可能发生时也成立灾害对策总部,由知事任部长,即时向首相报告情况。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县中越地区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各级灾害应对机制在应对此次地震灾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潟地震发生4分钟后,日本首相官邸便设立“官邸对策室”,负责收集地震信息,调查灾情。24日一早,日本政府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设立以防灾相村田吉隆为首的“非常灾害对策本部”,成员则由相关省厅局长级官员组成,负责调查灾情,指挥救灾。“非常灾害对策本部”决定动用储备的约9万份救灾食品,运往灾区,政府还决定编制2004年度补充预算案,拨款用于新潟地震灾区的重建。

2.各司其职

在地震发生后很短时间内,各级政府、机构就能迅速做出反应,分工合作,投入抗灾和救灾工作中。

2007年7月16日,日本中部地区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尚未从2004年地震中完全复原的新潟县再一次成为重灾区。地震发生后半小时,自卫队就派出救援队伍赶赴受灾现场。自卫队在救灾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现场,搜救遇难者和看护伤员,之后慢慢转向运输救援物资、供水、发放食物和安排灾民洗澡等。在水、气和食物恢复供应之后,自卫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当地政府提供的盒饭发放给避难所里的灾民以及那些煤气管道尚未修复不能开火的居民。

中部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新潟县向消防厅发出紧急救援要求,消防厅长官立刻向仙台、东京、富山、福岛等地发出派遣紧急消防援助队的命令。此外,警察厅也向受灾的新潟县和长野县的周边地区的警察本部发出紧急支援命令,要求派遣救援队奔赴地震现场。

近年来,我国各地本着科学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积极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年,江西省根据本省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督促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全面落实防灾责任制,周密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多次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灾工作督查,全面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全省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2起,避免人员伤亡118人,并且积极制定下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二)麻痹态度

许多人平时对于灾情隐患麻痹大意,不作预防,遇险之后避险意识不强,心存侥幸,或者惊慌失措,致使灾害发生并丧失最佳逃生机会。

福建省安溪剑斗山体滑坡中,有多位村民及外地民工遇难,其家属追悔莫及。其实以前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山体滑坡的危险,但总是以为那不会降临到自己或家人的头上。2000年8月26日晚6时45分,福建省永春县锦斗镇村民徐某屋后发生山体滑坡,导致其房屋倒塌,徐某觉察到山体即将滑坡,不仅没有马上撤离,反而招呼家人、邻居、亲戚前来抢运东西,房屋就在此时倒塌,徐某及亲友逃离不及,被埋入泥土中。

专家指出,发生山体滑坡时,不可留恋财物,应立即脱离现场,因为危险发生只是一瞬间的事。例如,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仙岭村芒斗角落半天尾山发生的一起山体滑坡,事故的发生过程快得惊人,在不到10秒的时间内,高山上的泥石飞速下滑,压倒了7座民房。即便是在抢险过程中,这里又发生了3次滑坡,一名武警战士被滑下来的泥石掩埋近30秒。

(三)短视态度

许多地区经济发展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只顾一时一事一村一户的收入和好处,对于环境破坏熟视无睹,等到灾害发生追悔莫及。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除了地质地貌、气象等自然原因外,当地经济发展之重效益,不重长远的短视态度也不可忽视。由于当地为了经济发展而砍伐大量森林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终于酿成了大灾。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甘南舟曲县向来以山清水秀闻名于世,滔滔白龙江横穿全县,宛如飘逸的哈达,穿林海,越深谷,增色不少。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加剧,舟曲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白龙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恶性变化,由此诱发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不断,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安全!据当地老人介绍,以前舟曲虽然四面环山,但山上全是郁郁葱葱的大树,从来没发生过泥石流。从1958年“大跃进”时期开始,这里的森林资源遭受到掠夺性破坏。据统计,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 ,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近年来舟曲也是生态灾害不断,但防治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森林的措施,森林植被每年都在遭到进一步破坏,终于导致了这次灾难。

(四)补救态度

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能够意识到潜在的环境危机将会对居民造成的危害,客观分析并积极谋划补救措施,虽然是亡羊补牢,也将遏制灾害的再次发生。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矿区是煤炭的“国家重点项目”区,清光绪年间石拐煤炭开始批量交易,煤炭产业形成。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这块煤田进行了掠夺性开采,煤田遭到破坏。由于历史的积累及包头矿务局的大规模高强度开采,还有20世纪80年代小煤窑无序采挖保安矿柱等开采活动,致使石拐区地质灾害频发。石拐矿区6个沉陷区主要是阿刀亥、河滩沟、长汉沟、五当沟、白狐沟和大磁,沉陷区地表塌陷、山体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其中大发滑坡、大发平硐滑坡、山体裂缝等3处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后果惨重。多户居民房屋因为地处采空区而产生裂缝,有些居民在家里经常听到地下传来剧烈的声音,有些裂缝处还能感觉到冷气从地下往上冒。

多年来,积累形成的严重矿山环境问题已经使有关方面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面对这样的境况,当地政府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抱着亡羊补牢的态度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分析救治。据了解,对地质灾害的防治,石拐矿区采取的主要措施:在灾害点设立警示牌;建立汛期值班、险情巡视、灾情快报等一系列制度,并对主汛期监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群众提高防灾意识并能掌握必要的避险知识;投入一定资金对重点地质灾害点进行必要的治理,暂时缓解地质灾害的威胁。专业勘测单位在对该区地质灾害进行全面勘测后,预算治灾总投入高达4亿多元,按照彻底根治的原则做出了治理规划,从根本上改变该区的环境。



  • 地震前天空的征兆 地震发生前天空的预兆
    答:地震来临之前人们可以看见天空发光的现象,并且颜色各异,有红、黄、蓝、白、紫等,这就是地光,震前地光现象是非常突出的。汶川地震来临时天空上就出现了地光,但大家都没在意只当是好看的景象后来就真的地震发生了。临震前的很短时间里,大地常会突然发出彩色的或强烈的地光,还可能发出轰隆隆的或像...
  • 减灾所提前70秒发出地震预警,这样的预警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第一,提前预警,拉响警报,给予人黄金逃生时间。如果有预知未来发生的能力,可以在大灾大难之前,选择逃生,给予人们黄金逃生时间。减灾所提前70秒发出地震预警,警醒人们,自然灾害的来临,让人们抓住黄金逃生时间,减少了人员的伤亡发生。第二个,发出预警,撤离高危地区,前往安全地带。提前发出灾情预警,...
  • 灾情发生前
    答:周密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多次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灾工作督查,全面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全省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2起,避免人员伤亡118人,并且积极制定下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 汶川深夜发生4.8级地震,此次地震是否提前收到了预警?
    答:在地震发生前,四川省成都市预警系统在地震波到达前约19秒发出了预警信息,帮助当地居民做出了及时的避险反应。许多汶川县居民,如映秀镇的居民陈女士,感受到了地震的摇晃,并迅速采取了安全措施。灾情发生后,阿坝消防救援支队迅速行动,派遣人员前往震中核查灾情。同时,救援队伍已做好准备,随时待命。目前...
  • 防洪防汛措施方案(集锦4篇)
    答:1.灾害发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动; 2.汛期灾害发生后,要迅速查明灾情,并报告当地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和上级领导部门。同时,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 3.汛情发生后,要做好善后工作 汛期灾害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应立即自动按照本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全司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为主的思想,在出现汛期灾害事件的危急时刻,要发扬...
  • 为什么地震来临之前没有人能预测出来?
    答:2.地形变异常: 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3.地球物理变化: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
  • 地震的前兆是什么?
    答: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2、生物异常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
  • 北斗监测系统提前预警到山体滑坡,是否避免了人员伤亡?
    答:幸好有你——北斗系统,多亏北斗检测系统提前预警到山体滑坡,当地便迅速组织14户人家33人提前撤离,当山体滑坡时没有人员伤亡。在灾情发生前,当地便已经接到北斗卫星检测系统发布的橙色预警,当地的滑坡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监测到了滑坡点有发生位移的现象,再加上当地连续遭遇强降雨,所以提前...
  • 防洪防汛措施方案(集锦4篇)
    答:1.灾害发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动;2.汛期灾害发生后,要迅速查明灾情,并报告当地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和上级领导部门。同时,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3.汛情发生后,要做好善后工作。四、汛期灾害行动1.接到上级汛期灾情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听取上级有关汛期灾害情况和实情的通报,向上级报告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