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凉州和在凉州的胡人究竟是什么样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唐朝著名诗人岑参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的诗句。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当时四十岁的岑参在去北庭都护府(唐王朝设立在天山以北的政府机构)任职途中,途经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时,与朋友们欢聚夜饮时所作诗句。当时的大唐是强盛的大唐,而凉州是河西地区的中心城市。

历史背景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穷奢极欲,再加上频繁发动战争,弄得天怒人怨,引发全国各地农民大起义。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隋唐时期北方著名的大都会)起兵反隋,仅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便攻占了长安,迅速控制了整个关中地区,并于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朝代——唐朝。之后,唐朝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武则天的“任用贤臣、休养生息”,为后来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将唐朝建立至唐玄宗统治时期的唐朝称之为“盛唐”。

凉州七里十万家:盛唐时期繁华的凉州

凉州又称雍凉之都、天下要冲、梦幻之城,历史悠久,是雍凉文化的发源地。东晋十六国之一的前凉政权、后凉政权、南凉政权、北凉政权,以及隋末李轨大凉政权均在此建都,是河西地区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曾一度成为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繁华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唐朝建立之初,朝廷在姑臧城(凉州城的别称)设立凉州总管府,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改凉州总管府为武威郡,辖姑臧、神鸟、天宝、昌松和嘉麟5县,郡政府驻地在姑臧城,当时的武威郡是河西地区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

盛唐时期,唐王朝疆域空前辽阔,并且包容各国(族)文化,在国际社会上声誉很高,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而当时的凉州(武威郡)是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也是河西地区的中心区域,自然繁华无比。“凉州七里十万家”意思是说“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户人家”,方圆七里住十万户人家的城市规模在当时算是一线城市,跟当时的大都市扬州、益州一个水平。岑参做此诗句时,正值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仍处在“盛唐”时期,岑参用此诗句大笔淋漓地勾画出凉州地区的繁华与气派。

胡人半解弹琵琶:盛唐时期的凉州胡人

凉州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和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居住着很多胡人(当时称唐王朝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而这些胡人能歌善舞,大多数还会弹奏琵琶。“胡人半解弹琵琶”意思是“这里的胡人大多数懂得弹琵琶”。结合整首诗,意思为夜晚的凉州城里传荡着一片片琵琶声,一片歌舞升平的迹象,岑参用此诗句写出了凉州城的繁华与和平以及别样的边地风情。

北朝至隋朝末年,由于各朝皇室家族都与周边少数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他们对于周边少数民族采取了一种包容的态度,这就使得这一时期有大量的西域胡人进入中原。这里所说的西域胡人,主要是指西北地区各民族,主要包括塔里木河流域于阗、龟兹、疏勒、鄯善等国,以及中亚的“昭武九姓”粟特人和来自西亚的波斯人等。到了盛唐时期,西北成为胡、汉各族杂居之地。而凉州是当时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也是河西地区的中心区域,自然也就成为了胡人们的首选居住地之一。当时,凉州的胡人占凉州总人口的比重很大,唐代诗人笔下就有好多提及凉州胡人的诗句,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等等。

如今的凉州(武威)

武威市境内名胜古迹非常多,如:出土铜奔马的雷台汉墓、世界上唯一一座以鸠摩罗什命名的寺院——鸠摩罗什寺、全国闻名的天梯山石窟、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等等。并且武威地理位置优越,东靠兰州、南接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同时拥有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同时拥有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 南北朝时期胡人姓名简化现象普遍吗?
    答:南北朝时期,胡人姓名的简化现象是否普遍?当时,胡人自称是盘古的后裔,主要生活在今天的武都县和凉州地区。羌族,又称西戎,与中国人关系密切。例如,在西周时期,羌族人被命名为蒋和冀戎。羌族散居在凉州,较早采用汉族姓氏。北魏分裂后,形成了北齐和北周两个政权。在那个时代,这两个政权的领导人为了...
  • 凉州在哪
    答:凉州自古多安定。古谣云:“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凉州百姓爱好和平,从不排外,能忍辱负重,讲究“吃亏是福”,商贾往来,从不欺凌,渐成经济文化重镇,在唐代,就有“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之说。 凉州历史悠久,据考证,原始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就在这儿活动。四千多年前,这儿就开始使用铜器...
  • 关于凉州的诗句及意思
    答: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扩展资料 《凉州行》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乐府诗。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在盛唐时期是河西节度使的治所。唐大历年间,州城为回纥所侵踞,此诗即描写当时的边防情况。 《凉州行》中,胡人在汉化,汉人也在...
  • 古代的凉州如今是哪里?
    答:甘肃凉州。自汉朝建郡以来,“凉州”的名字换了多次,有时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西凉”,有时叫“前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最大时,把大半个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省,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 凉州词(唐朝曲调名)详细资料大全
    答:帮助的人:55.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今武威市,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凉国故地,天下要冲,国家蕃卫,雍凉文化的发源地。元明清时,武威又被称西凉,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晋书 地理志》:“汉改雍州为...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的注释翻译
    答: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半解:半数人懂得。解,懂得,明白。萧萧:象声词。此处形容风声。漫漫:形容黑夜漫长。河西:汉唐 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此处指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故人:旧交;老友。花门楼: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贫贱:...
  • 旧时凉州是现今的何处
    答:历史上的“凉州”,是今天的甘肃
  • 西凉铁骑是怎样成为董卓的靠山,曹操的噩梦?
    答:甘肃变成现在这个贫瘠的模样其实是从隋唐时期开始,在南北朝时期,凉州水草丰茂,四季如春,是天生的马匹蓄养场所, 尤其是从河西走廊到凉州段的草场最为丰盛。 当年汉武帝名震天下的 大宛马、乌孙马 一类的,就放在凉州、武威等地饲养,足以证明此地的草场有多么丰盛,所以西凉铁骑的马匹要比其他军队的更加健壮。 胡人和...
  • 姜维与五胡乱华有什么关系?他真的推迟了五胡乱华么?
    答:而凉州的河西部分则因为曹军鞭长莫及,金城麹氏、敦煌索氏、酒泉黄氏等豪族不断叛乱,直到曹丕时代才消停下来。整个凉州地区的羌族、氐族、卢水胡等族,也始终在魏蜀之间摇摆。凉州的汉胡各族对曹魏政权相当不服,这就给了蜀汉争取他们的空间。刘备攻打汉中时,派马超深入祁山道上的氐族居住区,一次就招降了氐族七个...
  •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翻译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翻...
    答:5、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半解:半数人懂得。解,懂得,明白。6、萧萧:象声词。此处形容风声。漫漫:形容黑夜漫长。7、河西:汉唐 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此处指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故人:旧交;老友。8、花门楼: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