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铁骑是怎样成为董卓的靠山,曹操的噩梦?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在封建社会中,血统和出身都是极其重要的存在,尤其是对于黄河以北的一些游牧民族,由于文明开化程度比较落后,所以在两千多年的古代历史中,这些游牧民族一直不被中原认可,以"蛮夷"相称。但是在三国时期,却有这么一支极其特殊的军队,"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曹操的这句话就是在说这支由马超带领的西凉军队非常强悍,令中原人闻风丧胆,西凉铁骑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既成为了董卓的靠山,又成为了曹操的噩梦。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曹操的虎豹骑以外,还有西凉铁骑,西凉铁骑并不是只有一支,除了曹操口中马超率领的西凉铁骑外,还有韩遂所属的八部,但这些其实都是西凉铁骑的起义军,董卓手中还有一支西凉铁骑,董卓的西凉铁骑是东汉军队编制内的,不论哪个西凉铁骑,都曾经让东汉王朝鸡犬不宁,闻风丧胆,害怕不已,西凉铁骑究竟为何如此厉害,还得是那句古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西凉在哪,顾名思义,在中国西部,位于我国甘肃省四周,自从汉朝建国以来,西凉对于首都长安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丝绸之路中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凉州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地势平坦辽阔,是河西最大的平原,自古就是汉羌边界,水草丰盛,马儿肥壮,是一块极其富庶的地方,历史上评价西凉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西凉骑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就是当地的老百姓,分别囊括了汉人、胡人、羌族等多个民族,但是这些人并不是杂牌军,更不是民兵。凉州曾是古代大月氏生活的地方,后来匈奴来袭,一部分大月氏人被驱逐,还有一部分和匈奴一族逐渐融合在了一起,这就是西凉生活的。羌族祖先属于三苗,世人盛传是炎帝后裔,古代的羌族人世代放牧,民风彪悍,极其擅长山地作战,但是当时的羌族并没有形成比较大规模的政权,大多数人都以放牧为生,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成为了雇佣兵,散居生活。

汉武帝时期汉军击败了匈奴,西凉就成为了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自古凉州就被称为是"金关银锁"。说实话,西凉地区并不是什么经济发达,适宜居住的好地方,但是这一片的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再加上长期处于关外,战事频发,当地民风极其彪悍,形成了一股好武争斗的民风,因此,有这些人的组成的西凉骑兵战斗力极其彪悍。


为了保护农田聚集起来的西凉铁骑

为何在这个地区会形成西凉铁骑这样的一股势力,很大一部分原因与东汉的一项政策有关。凉州民众虽彪悍,但其实都是乌合之众,都是只顾自己生活。但是在东汉时期,颁布了一项叫做边地屯田的政策,当时东汉统治者是为了巩固边关地区的安宁,所以将这些羌人生活地区纳入了屯田之地。

《汉书》中记载:

"是以其俗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此政宽厚,吏不苛刻之所致也。"、"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这句话间接说明了凉州地区的水草丰茂,发展农耕业还是很有前景的,本来凉州地势恶劣,并不适宜种植,全靠这些羌人自己开垦,久而久之,就成为了羌人赖以生存的资本。


但是东汉的屯田政策却让当地人落入了无地可种、无地放牧的境地,无奈之下逼得羌人只能去开垦新的荒地,这件事也就导致羌人联合其余部族形成了"羌人之乱",就是西凉铁骑的前身——西凉起义军。一些武力值极高、擅长骑射之术的少数民族骁勇集结在了一起,对汉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到了东汉晚期的时候,统治者早已无力治理凉州地区。但是凉州是异国要塞,再紧张也不能丢了凉州,在高度透支的状况下,东汉统治者还是平定了西凉起义军的叛乱。


在羌人起义中,选择了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才作为首领,于是

马腾、韩遂

等大族族长就成了西凉起义军的领导人物,被东汉招诚之后的西凉起义军成为了东汉手中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队伍,没想到东汉这一出却正好收复了一支极其强力的队伍,造就了这支中国历史上极其强悍的骑兵部队。最开始的时候西凉骑兵主要的领导者就是马腾和韩遂,总共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超过五万人,但就是这五万人却险些要了曹操的命,还一度攻破了长安城。

西凉铁骑为何如此强大

有虎豹骑护身的曹操在遇到西凉铁骑以后依然自顾不暇,要不是曹操擅长计谋,挑拨离间马超和韩遂等人的关系,马超降汉,导致西凉铁骑力量分化,才被曹操逐一拿下,曹操是决计拿不下西凉铁骑的,在曹操和马超的潼关之战中就可以看出,西凉铁骑极度擅长骑射,当初曹操亲自率军从潼关北上,马超突然率领下西凉铁骑精锐部队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曹操几乎无力招架。当时多亏了曹操的部下虎将许褚以命相搏,才拼死救出了曹操。一群被皇室瞧不起的

"蛮夷"

为何能够组成如此强大的西凉铁骑?


1、

凉州马大,横行天下。

这句话生动形象的还原了西凉铁骑的雄伟,从东汉武威汉墓出土的铜马可以看出,西凉铁骑的马匹的确非常的健壮庞大,比起我们常见的马也要更加高大。甘肃变成现在这个贫瘠的模样其实是从隋唐时期开始,在南北朝时期,凉州水草丰茂,四季如春,是天生的马匹蓄养场所,

尤其是从河西走廊到凉州段的草场最为丰盛。

当年汉武帝名震天下的

大宛马、乌孙马

一类的,就放在凉州、武威等地饲养,足以证明此地的草场有多么丰盛,所以西凉铁骑的马匹要比其他军队的更加健壮。


胡人和羌人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每个人到了成年礼的时候都会选择一匹适合自己的马儿培养感情,所以骑兵和马匹之间默契性更高,服从性更强,这一点在作战过程中尤其重要,大大的提升了西凉铁骑的机动性。优质的马匹奔跑速度更快,续航能力更强,适合长距离和山地作战,从这一点上也证明了西凉铁骑面对各种地形都可以完美的适应,并且迅速的进入战斗状态!

蒙古平原虽然是平原,但其实并非是我们熟悉的一马平川的大平原,而是由非常密集的山地所组成平原,群山纵横,自幼羌人就非常熟悉山地的地形,《资治通鉴》中记载朝廷其实多次前往凉州作战,但是因为地形不熟的原因屡战屡败,羌人骑兵可以自由的穿梭在山岭峭壁之间,聚散如风,汉人骑兵根本无力招架,在曹操和马超会战的时候,曹操看到人越多心里越高兴,这是因为西凉骑兵擅长山地作战,如此大规模的出现必然是要进行平原正面战,这样子两边也算是站在了同一个出发点,曹操不至于被单方面吊打。


2、

血性野蛮,悍不畏死。

因为西凉当地风俗文化的影响,西凉骑兵的每一个士兵自幼就擅长骑马作战,武艺精湛,骁勇善战,但是汉人的尚武精神逐渐退化,优渥的生活也让汉人从小的生活就比较丰厚。但是生活在边境线上的西凉战士本来自幼就饱受压迫,从小生活水平就比较艰苦,为了生存下去学习了很多的保命技能,耐力惊人,拥有如此优越的先天条件西凉铁骑可以说是赢在了起跑线,后来在马超的带领下,装备配置日渐完善,延伸出了轻重装冲击

骑兵、骑射手、步弓手

等多种兵种,适宜各种作战类型,近战远程都占尽了优势。

除此以外,凉州地区一向难以管理,百姓为了生计延伸出了雇佣兵这个职业,本来生计就已经足够艰难,又被夺去了农田,新仇旧恨加在一起的西凉铁骑上了战场就跟不要命一样冲锋,为了夺回自己的家园和赖以生存的农田拼了命,从士气而言又胜一筹。所以西凉铁骑本身就成为了勇武的符号,无论是董卓手下的西凉铁骑,还是马超韩遂等人带领的西凉铁骑作战能力都极其出色。


我们前面说过,保留了野性的西凉铁骑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是缺乏教化同样也给西凉铁骑带来了许多的苦恼。本身西凉铁骑的组成成分就比较复杂,各族势力杂乱,在面对一致强敌的时候,大家还可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但是等到董卓死后,西凉铁骑的内部势力就迅速瓦解,分为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段煨、董承

等多部,过度蛮化,难以教服的西凉铁骑最后还是瓦解了。也许武力能够逞一时之勇,但是治国平天下靠的可不仅仅是绝对的武力。



  • 司马家族虽取代了曹魏,但曹操生前留下什么计谋,害苦了司马懿子孙?_百 ...
    答:当时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后,就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有三匹马在一个食槽里面吃东西,这让他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暗示,以后会有三个带马字的人去侵占他的家产。于就这样他想了想,也就将目光放在了西凉,当时的西凉的实际掌控者是马腾,再加上这时的西凉铁骑天下闻名。所以他也是认为西凉的马家是对...
  • 地表最强的6支三国军队,都立下过哪些不世之功?
    答:1.虎豹骑,北征乌恒。2.白马义从,公孙瓒靠此震慑塞外。3.西凉铁骑,六战渭水。4.陷阵营,击败关羽张飞刘备。5.白耳兵,抵挡吴军。6.无当飞军,射杀曹魏名将。
  • 《三国演义》中,马超庞德马岱带一千西凉铁骑守华容道,曹操会多惨呢?
    答:曹军众将不愿意上去厮杀主要是因为这个时候真的已经是人困马乏,无力再战。即使许褚这样的猛将,此时最多也就剩下了两三成的本领。扣除曹操和那些谋士,两三百曹军残兵败将真打起来别说关羽,就是关羽手下的校刀手,都未必杀的过去。题主现在很慷慨的给了一千西凉铁骑那就更不要说了,直接冲过去曹军...
  • 为什么董卓敢自称相国曹操却不敢的?
    答:赤壁之败,刘备入蜀,汉中失守,然后天下三分,曹操怎么可能在局势不明的时候,急冲冲称帝,走袁术的老路呢?这是形势因素。许都的耿纪案,邺都的魏讽案,政治圈中,他自己都不知道还有多少潜伏的反对力量。这是政治因素。等到临死前几个月,孙权把投降信交到曹操手里,孙权劝曹操称帝,曹操置之不理。
  •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可以成功,董卓为何却遭天下人憎恶?
    答:公元167年,董卓因作战勇猛而升任羽林郎,开始统管元郡的羽林军,手中有了自己的一支队伍。在随后的镇压羌乱、黄巾军起义的过程中,他有拉起了一支汉羌混合的西凉兵,通常以西凉汉人为骑兵精锐、羌人为辅兵,称之为西凉铁骑,从此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及至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刘辩即位后朝局发生重大变化...
  • 仅仅占据西凉一个小地方的马超为什么敢和曹操抗衡?
    答:第二点,就是马家赖以成名的西凉铁骑。 现在提到的西凉军其实主要分两部分,一个是董卓的西凉军,另外一部分是马超韩遂所部的西凉军。但是董卓和马超又有所不同,董卓是正儿八经的东汉王朝的官员,也就是说他是吃皇粮的;而马超韩遂等人则一直是东汉王朝的心腹之患,他们时常在西凉地区作乱,搞得东汉朝廷好不头疼。
  • 曹操被马超的古罗马军团吊打,结局输的究竟有多惨?
    答:其攻击力远胜弓弩。当时的战斗,连中数箭死战不退的场面时有所见,中标枪者则立即失去战斗力。难怪曹军望风披靡。可惜的是身为如此威名的西凉铁骑首领,马超在投靠了刘备之后却一再被打压,最后郁郁而终。而这支曾经打的曹操落花流水、割须弃袍的强悍部队也不知所云,消失在了历史中。
  • 西凉马超为何如此痛恨曹操?
    答:马超的父亲是马腾,西凉自从董卓走后,就牢牢掌握在马家手里,当时马家在西凉可谓如日中天一时无二,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引起了马家的不满,马腾是汉室的忠臣所以自然要想方设法的将实权还给汉献帝,但曹操的实力太过强大并不是马家能惹得起的,并且曹操当时还有想要招安马腾。曹操深知西凉铁骑的厉害,...
  • 曹操为什么要执意去追击挟天子西迁的董卓?
    答:在分析曹操为什么要执意去追击挟天子西迁的董卓之前,不妨先分析下各诸侯(曹操除外)为什么不愿意前去追击。 其一,追击成本太高。 即使董卓之前与盟军交战,损兵折将,但主力未损,尚兼有吕布、李傕、郭汜等大将和二十多万西凉铁骑,实力也是杠杠的。 其二,追击好处不大。 追击董卓,救出天子,是要付出...
  • 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而且曹操起兵的时候也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吸引的荀彧,就算曹操不想归汉荀彧也会归汉,这样汉献帝带着刘关张和大才荀彧,还有西凉铁骑做后盾怎么招也能平定天下。在我眼里的曹操是为了天下百姓,而不是为了哪一家,这才是大忠臣,话说天子为什么叫天子,只有在愚昧人的眼里才是上天之子,你要这样认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