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大学如何走向世界一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我是今年的贵州高考生 填志愿的一点问题

填报志愿不是可以再网上填么。
成绩单也可以别人帮你领,得有你的准考证和身份证、
不领也行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解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答记者问: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目标,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这个“总体方案”。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政策措施、出台背景、落实细则和具体要求等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是什么。
答: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推动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带动提升了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重点建设道路,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迅速缩小了国与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为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当前,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中全会深刻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实施内涵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四项原则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必须坚持四项原则:第一,坚持以一流为目标。
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
第二,坚持以学科为基础。
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第三,坚持以绩效为杠杆。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建设活力。
第四,坚持以改革为动力。
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
实行建设与改革并重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
建设任务有5项: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三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的能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
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
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改革任务也是5项: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
三是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加快推进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体制机制、资源募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四是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模式。
五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周期如何安排。
答:国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总体规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
“总体方案”确定每5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资金分配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如何引导和支持。
答: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建设。
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和投入支持:一是总体规划,分级支持。
进行顶层设计、宏观布局。
中央高校主要由中央财政给予引导支持,地方高校主要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
鼓励地方政府支持中央高校建设,中央财政也会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对地方高校建设给予引导支持。
二是强化绩效,动态支持。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资金分配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更加突出绩效导向。
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根据建设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
三是多元投入,合力支持。
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鼓励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加强与高校合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高校要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
瞄准“世界一流”久久为功务院5日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绘制出顶层设计。
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中国高校迈向新征程。
近年来,国内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但在大学科研创新、制度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创新等“软件”上,中国大学与学科却与世界一流尚有差距。
重点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激发高校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
瞄准世界一流的目标,中国大学应汇聚优势资源,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实现关键环节的突破。
必须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集合资金、政策、资源形成合力,提升院校水平、突出学科优势,从而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培养一流人才,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科教协同育人。
应当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并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产出一流成果,必须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发起冲击。
学术发展当以国家重点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并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国际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瞄准世界一流,中国高等院校必须努力跻身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与推动者的行列。
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到跨区域性的重大科学计划与科学工程中,扩展对话,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发出属于中国的一流声音。
2016年开始,总体方案将与国家新的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必须坚持久久为功,从而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世界年轻大学排行榜”是《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推出的六大排行榜之一。从2012年开始,该榜单每年发布一次,对国际范围内成立时间少于50年的大学进行排名,主要考察年轻大学的教学、国际化、科研、引文和产业合作五项指标。

伴随着2016年排行榜的出炉,世界大学排名再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热议。纵览整个排行榜,从数量上看,欧美和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表现较为“抢眼”,其中英国(25所)、澳大利亚(19所)、法国(15所)占据了榜单的前三甲;从质量上看,中国香港、韩国、瑞士的大学牢牢占据榜单的前列,部分甚至已经发展为世界顶尖大学。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大学整体呈现年轻化的特征。当下,学习世界一流年轻大学的发展经验,有助于优化我国大学的发展战略,提升大学发展水平。那么,世界年轻大学的发展特征是什么?它们战略发展的突破口是什么?我国的年轻大学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冲向世界一流大学?希望本文的解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政府的强力支持
19世纪末,约翰·洛克菲勒和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埃利奥特在谈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时说,“需要6000万美元和200年的时间”。但是,在20世纪初叶,芝加哥大学在短短20年时间就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并且花费不到1亿美元。今天,创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可能需要几十亿美元。没有国家的财政和政策支持,新兴大学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发展。

以韩国来看,韩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较短,但成效明显,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政府的强力支持。20世纪90年代末,韩国启动了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计划。1999年至2012年,该国推出了“面向21世纪的智力计划”(BK21),共投入1.3亿韩元,重点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2008年,该国又推出了“世界一流大学计划”(WCU),共投入8250亿韩元。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有效地促进了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到了2012年,韩国已经有7所大学荣登世界前400强,2所大学跻身世界100强,分别为年轻的浦项科技大学和韩国科学院大学。

韩国政府对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力支持促成了年轻大学的发展,这也成为年轻大学实现后发赶超的关键要素。从泰晤士报年轻大学排行榜来看,超过90%的大学是公立性质,这些年轻大学在获得政府的强力财政投入和优越政策支持下,能够拥有足够的资源吸引人才、改进教学和实验设备、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小而精”的发展战略
康斯坦茨大学校长鲁迪格表示,“年轻大学难以在传统的大学组织模式中获益,它们必须是采取小而精的发展方式,这样才能更加灵活”。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在资金、校友、声誉等方面存在短板,难以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战略。因此,集中资源办出特色成为年轻大学的战略首选,这也使得它们在面对易变的社会环境时更加积极和灵活。

与传统世界名校相比,世界年轻大学校均学生规模少5000人,教师少500人,部分高校的学生规模仅为1000多人。除了在人数上较少外,年轻大学的机构设置也非常精简,往往集中在某几个学科领域,如浦项科技大学只设立了11个工程与自然科学领域的专业。通过严格控制规模,为开展精英教育和重点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高度自主选择性的招生保证生源质量。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增加教师和学生交互学习机会,通过各种教学评价保障教学质量。在科研上,密切联系社会需要和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发展重点学科。如英国邓迪大学抓住学校地理位置的优势,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集中力量发展生物化学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邓迪大学的生物化学研究中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顶尖的生物化学研究中心,目前拥有来自60个国家的900多名科学家。在注重科学研究的同时,世界年轻大学也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社会效益。有的大学通过建立与企业的合作研究,或是成立校办企业,推动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学校的经费来源,另一方面也可以错开与传统一流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竞争,扩展应用研究的优势。

塑造国际化的合作意识
对比泰晤士报2016年的榜单来看,年轻大学在国际化指标的平均得分57.6分,传统大学平均得分48.5分。国际化视野是年轻大学赢得排名优势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为例,在2000年时该校的海外教师和学生比例分别为37%和27%,到了2015年则分别上升到70%和50%,师生国际化程度发展迅速。再以韩国浦项科技大学为例,该校从2008年至今,聘请了10位诺贝尔奖或菲尔茨奖获得者,91%的教师来自海外或具有海外博士学位。

国际化发展战略一方面为学校带来了资金收入,如澳大利亚年轻大学的20%收入来自国际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学者,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和项目合作,为提升学校的科研实习和引文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浦项科技大学通过引入国际人才实现了科研实力的巨大提升,从2010年到2014年,该校的师均科学引文索引(SCI)的论文数量和平均影响因子分别由5.25和2.95增长到6.49和3.99,大幅提高了该校的世界排名。

国际化水平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指标上,更需要年轻大学塑造国际化的合作意识。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大学影响力。2015年,泰晤士报年轻大学排行榜发布之际,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召开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年轻大学峰会上,一个新的大学联盟组织——欧洲年轻研究型大学联盟成立。该联盟由18所大学组成,重点关注成员间的科学研究、国际化、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合作。这些合作将进一步提高大学的国际化分数,提升国际化影响力,从内在看,将有助于进一步塑造追求国际视野的学校文化和组织战略。

世界年轻大学的发展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系统的稳定性和衔接性,也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成效的重要标志。通过研究发现,越是那些处于高等教育“雁阵”领先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其年轻大学发展活力与冲击力就越强,也就越能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那么,中国在冲击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发展世界年轻大学呢?
首先,国家政策上应该惠及年轻大学。从我国现有的国家政策来看,过多地倾斜于传统知名大学,而新兴大学则获益较少,难以共享国家的“政策红利”。因为年轻,它们难以搭上“政策便车”。因此从国家层面而言,应该重视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大学,注重高等教育的梯队建设,适当地在政策上鼓励年轻大学的发展。

其次,从大学自身来看,要充分利用当前我国推进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机遇,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世界名校”的目标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从学校的规模和质量出发,提升办学质量;积极寻求发展特色,展开错位竞争,重点发展社会需求的学科领域;着眼长远,把学校的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战略性工作来谋划,追求外在指标的同时要积极提升学校的内在品质;有开放的心态和国际化的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既要引进国际经验,也要进行自我宣传。

  • 年轻大学如何走向世界一流
    答:世界年轻大学的发展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系统的稳定性和衔接性,也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成效的重要标志。通过研究发现,越是那些处于高等教育“雁阵”领先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其年轻大学发展活力与冲击力就越强,也就越能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那么,中国在冲击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又该如何...
  • 为什么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答:大一:尽可能地多参加社团活动,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建立自己在学校的关系网。学好数学,为将来的专业课打好基础。积极学习英语,为英语过级做好准备。大二:继续深造,努力学好各门必修课和选修课,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加深对专业的...
  • 如何学习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答:——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
  • 大学怎么过才有意义
    答:十二,"我请你吃饭"之类的话不要乱说,因为所有人都会当真,不管你自己怎么想,大学里请人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几乎连请一个自己不怎么认识的人吃饭都很正常. 十三,尊严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大学里,要懂得利用这个空间锻炼自己,要让自己的尊严有足够大的承受力,要知道,社会是一个最喜欢打碎人的尊严的地方,除了你自己,...
  • 如何推动中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答:答:必须坚持四项原则:第一,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第二,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
  • 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才是最号的?
    答: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程,做做MIT的网上试题。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你...
  • 双一流什么意思
    答:双一流建设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总体来说,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向世界一流的重大战略举措,旨在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建设措施,推动中国大学在某些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国内大学教育,在未来有什么发展空间?
    答:所以说国内的大学教育必须要走向世界化,必须要成为双一流高校,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学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才能让学生接受到更多的知识。所以说大学的教育必须让学生真的能学到知识,让让学生真的能专注于学术学术,并且要让学生真的能够发表出有价值的论文。要让学生能够钻研于科研并且能够进行不断的...
  •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大学区别
    答:1、建设目标的区别: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是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世界一流的学科,需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则注重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2、建设方式的区别: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方式是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大学整体建设和重点建设,...
  • 当代大学生应该做什么?
    答: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程,做做MIT的网上试题。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