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果你是带班老师,你如何创设你们班良好的班级精神环境?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如何营造温馨和谐的幼儿园班级精神环境

幼儿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和谐的精神环境。创建温馨和谐的班级精神环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一个一线教师的视角,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建立团结友爱的幼儿关系;建立团结协作的教师关系;建立和谐交流的师长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了。[关键词]和谐关系精神环境 良好的精神环境能让人心情放松、精神愉快、心理健康。记得一位幼教名人在她的报告中曾这样说:我和我的老师们战斗在一起,大家都亲切的喊我“园长妈妈”,我们“累并快乐着!”她在列举了许多事例后,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也都被深深的感染。因为,我们感到了“爱”的温暖、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老师如此,更何况幼儿呢?孩子们一颗颗纯洁的童心,更需要一个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大家都有着同样的需求,那就是“爱”和“被爱”的需求,对健康、和谐精神环境的需求,有时它比对物质环境的需求更加重要。怎样才能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精神环境呢?我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的幼教工作经验,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一周的七天中,幼儿有五天是和教师在一起的,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有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记得有一次,我由于心情不好随便对孩子说了一句:“烦死人了!”早操后,我带领孩子们在院子里活动,看到几个小朋友围在嘉嘉身边转来转去好像在玩游戏,可他却生气的说:“烦死人了!老跟着我干吗?”开始我还觉得好笑,可后来一想突然意识到孩子这是在模仿我呀!这提醒了我今后应该以怎样的态度、言行去影响孩子,怎样和孩子们交往。首先,教师应尊重、接受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这是建立师生间积极关系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行为的基本条件。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背景环境,教师要善于理解和满足每个幼儿的各种情绪情感的需要,例如:对发脾气的幼儿给他一个发泄的场所和发泄方法;对爱哭闹的、不招喜欢的和有攻击行为的幼儿多一些关注和理解;对善于表现的幼儿给他(她)一个点头表示承认;善于对幼儿的积极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和做出反应等等。其次,教师应当以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幼儿,善于疏导而不是压制或以权威的命令去要求幼儿。《纲要》指出:教师应是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幼儿会经常“犯错误”,教师应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幼儿的“错误”,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疏导、引导。例如:我用讲故事的方法帮助了我班宁宁小朋友认识到霸道、不讲理是不好的行为;并用赏识、对照、鼓励的方法帮助他逐渐改掉了这些毛病。现在宁宁变成我班守纪律、爱帮助人的小模范了,老师和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他。我始终认为不对幼儿用粗暴的呵斥和严厉的指责,这样的教育方式能使幼儿理解和接受,使幼儿能够相信老师,同时,自我接纳和自我控制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另外,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中,要尽量采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例如,点头、微笑、注视、肯定性手势抚摸、轻拍脑袋、肩膀等。这种身体接触、表情、动作表示着教师对幼儿的关心、接纳、爱抚、鼓励或者不满意、希望停止当前行为等。“此时无声胜有声”,幼儿会很好的接纳,感到教师亲切、可爱、关注自己。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恰当的眼神、表情的使用也能使幼儿对教师的情绪状态和对自己行为的反馈有更为明确、深刻的体会。二、建立团结友爱的幼儿关系。虽说幼儿与幼儿间的交往态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群体的自身特征决定的,但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交往的背景,从而有效地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和社会行为。根据我国目前幼儿独生子女占多数的实际,由于家长溺爱等造成的种种问题,教师应当让幼儿在交往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共同交流思想与感情,同伴间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玩具共享,礼貌待人等。为此,我设计了《对不起,真神奇!》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为幼儿创设一定的仿社会性交往的机会,使孩子们增进了解、加深沟通,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并注重及时在情感上加以引导。(一)引导幼儿学会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存在自我中心的倾向,对他人的思想感情、需要等不善于察觉。教师在平时应让幼儿相互说说对班级某件事情的感受,在教育教学中引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活的教育,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他人喜怒哀乐的感情,较多的把班级孩子的喜怒哀乐介绍给全班的幼儿,以引起情感的分享与共鸣,有利于同伴了解别人的各种需要,进而产生帮助、合作等行为。(二)建立同伴间相互关心、友爱的氛围幼儿园的班级应该有一种相互关心、友爱的氛围。这是创设良好精神环境、帮助幼儿产生各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基础。这样的教育应贯穿于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中。例如,游戏时要玩具共享不抢夺;不小心碰倒别人时赶紧把他(她)扶起来,并帮着掸掸土,说“对不起”;而当自己被人撞时,要知道原谅别人;相互间交往时应习惯说“请”、“谢谢”、“对不起”等用语;教师要鼓励缺乏交往技能或过分害羞的幼儿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鼓励其他幼儿与其交往,以增强其自信心和积极、愉快的情感等。我们经常为班里的孩子们举行集体生日和打电话看望生病的小朋友等活动。此种活动,既增进了孩子们的友爱、关心还会在孩子一生中打下与人为善的良好烙印。三、建立团结协作的教师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具有多重的影响。首先,班级教师间的交往是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榜样。教师间的团结、合作、抚慰、友善等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孩子就更容易产生这种行为方式并且长期稳定下来;反之,如果教师之间是漠不关心、人情冷漠,那么教师再怎么强调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其效果势必也会大打折扣。其次,全园教师间的交往不仅涉及到班级,更显示出幼儿园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氛围。教师间相互关心、帮助,会给全园带来一种温情的气氛,容易激发出积极性的社会性行为。幼儿也会从中耳闻目染,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情感,也能学会正确、适宜的行为方式。所以,在创设精神环境时,主班老师与配班老师、园内领导和全体教职工之间的交往,都应当成为幼儿良好社会性发展的榜样。四、建立和谐交流的师长关系。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始终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同样要建立良好的精神环境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教师要经常和家长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教育好幼儿。实际也表明家园共育,比幼儿园单方实施教育效果更快、更好、更巩固。(一)教师应达成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一致。教师和家长在对幼儿实施教育时教育理念要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巩固。如:幼儿园里要求小朋友之间不能打架、互相谦让,而回到家做父母却教育孩子:咱可不能受气,要是打了人,爸妈替你撑着。依照这样的道理,就产生1+1等于0的效果,孩子虽然在幼儿园受到了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可回到家后却接受了家长错误的思想教育,师长教育互相抵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和家长的教育理念相统一,然后再对幼儿实施教育,形成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二)、教师要多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我们虽然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也难免有疏漏,多的交流和沟通,能避免许多误解,增进了解、理解;多的交流沟通能实现家园资源的共享;多的交流沟通能使得家长间更加团结、友好;多的交流沟通能使我们听到家长们不同的声音,更多了解孩子的各种表现等等。便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精神氛围,给孩子以良好的隐形教育环境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因为我们想要一棵树长成材,那么从最开始的时候就要对它进行呵护,修剪枝叶。
树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当我们还是一棵小树的时候,如果说有人对我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我们整个人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常说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实际上现在很多时候幼儿园的老师也在扮演这样的角色。
幼儿园的老师不仅要教导孩子们学习,还要教导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品德的培养,他们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任务也非常重,承担的责任很大。
很多人觉得幼儿园老师仅仅就是陪孩子玩耍这么简单,那绝对不是这样的,他们的工作我们接下来细致的分析一下。


教学工作幼儿园的老师同样承担着教学责任,天然式老师他们在教学工作上面的工作与其他阶段的老师基本是相同的,只不过教导幼儿园的学生要更费精力。
教导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其实就是在哄孩子的基础上教他们一些知识。所以对于老师的耐心要求非常的高。


生活习惯幼儿园老师同时还要承担教导孩子们生活习惯的责任,孩子们通常是要在幼儿园进行吃午饭午睡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教导他们怎样去正确的用餐,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哪些习惯,这都是幼儿园老师的责任。


思想品德而且当小朋友与其他的朋友产生了冲突的时候,幼儿园老师也要及时的去化解,并且和小朋友沟通,正确的引导他一个做人的方向,所以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他们的工作相对于其他阶段的,例如说中学大学的老师来说要求更高。
这是因为一个孩子他就是一个小数,方方面面你都需要去照顾他去引导他,所以做好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其实是挺难的。

1、教师风貌,淡妆马尾。2、以身作则,说话、做事有条理清晰。3、正能力一方展示出来。

  • 幼儿园如果你是带班老师,你如何创设你们班良好的班级精神环境?
    答:1、教师风貌,淡妆马尾。2、以身作则,说话、做事有条理清晰。3、正能力一方展示出来。
  • 幼儿园班主任带班管理经验
    答:幼儿园班主任带班管理经验 一、 创设如家环境,建立温馨氛围 首先,我们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每天早上我们会微笑着面对每个孩子和家长,让他们来园见到的是一张亲切友善的笑脸,听到的是一声甜美的问候。在幼儿面前,我们努力树立在他们心中的威信,和他们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做任何...
  • 幼儿园如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答:《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活动与表现提供机会与条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儿童发展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实现的。环境是幼儿活动的凭借,也是幼儿活动的对象,环境的影响伴随幼儿身心成长的全过程,对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对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有着重要...
  • 幼儿园教师个人计划
    答:认真备课,并且做到备教一致,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争取每一节课都能达成目标;带班过程中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抓好各环节的常规,让孩子快乐地在幼儿园生活,并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幼儿园教师个人计划 篇4 在教育理论改革的大潮下,在新纲要精神的指导下,在园...
  • 幼儿教师个人经验分享
    答: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课堂布置首先要做到整洁舒适,小朋友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课堂桌椅整齐,窗明桌净,一走进课堂便有心情舒畅之感,学习园地中贴出一些学生优秀的书画,美化课堂能启迪心智;充分利用黑板报进行心声交流和解难释疑;建立生物角,近似于幼儿园,让孩子们感到熟悉又亲切,优美舒适的环境是学生无声的良师...
  • 幼儿教师个人计划
    答:多和幼儿园的党员老师沟通,吸收一些比较上进的、比较新颖的思想和教学理念,多多向党靠拢! 二、 业务工作方面 1、 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利用空余时间练习钢琴或画画等专业技能,多看一些文学书籍,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 2、在活动中,学习新课程标准中的改革要求,大胆尝试、创新,使教育教学有新的突破。 3、努力争取多一点...
  • 托班学期工作计划
    答:1、早上来园时,注意孩子的健康状况,稳定孩子情绪,特别是个别喜欢往外跑的孩子,注意不让他们往门外跑,不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 2、来园时要注意孩子是否带有危险物品,如:别针、纽扣、小刀、硬币、铁丝、玻璃器皿等到幼儿园。如果有,教师要及时将其收藏,以免吞进肚里或刺伤其他孩子。 3、带班老师在带班时,每天都...
  • 带班教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答:一、重视班级管理,认清班主任工作的职责。这几年来,我园都强调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每月所举行的精神文明先进班评比,其目的是通过评比活动,使各班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同时经过师生的努力,共同创设安全、和谐的幼儿园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对不同岗位教师的管理(如...
  • 幼儿园工作实施方案
    答:8、集体研讨:“如何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互动的环境”。(中心发言:xx) 9、针对已经形成的“评课基本要点”进行活动观摩后评析,选择过程中“教师提问和即时回应”的问题展开讨论。(中心点评:) 10、进行学期教研总结工作,鼓励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讨论下学期教研工作重点。 幼儿园工作实施方案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