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措施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就像我们可以把核酸提取这样一类分子生物学实验粗暴地划分成细胞裂解和核酸纯化两个步骤一样,植物组织培养也有两个核心的步骤,那就是野生材料驯化和组织形态建成。

野生材料的驯化
很多时候,需要使用植物组织培养往往是出于遗传转化受体的需要,抑或是进行不同条件的培养以提取代谢物进行差异分析,出于这样的前提,实验者往往只是搬照文献里给出的培养条件或者做出明确的改动,缺乏的只是材料。

因此,无菌培养是这一类组织培养实验的保障,而将野生材料驯化的过程,即是无菌操作与外植体消毒等一系列与污染作斗争的集中体现。

野生材料驯化的具体措施如下:

1. 灭菌:

通常,我们需要对使用的培养基、培养皿、镊子、解剖刀、去离子水和滤纸进行彻底的灭菌,这样可以彻底杀死器材和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其中,培养基、镊子、解剖刀、去离子水等液体和金属器皿通常采用121℃ 20-30min的湿热灭菌法,玻璃器皿常用180℃ 2h的干热灭菌法,而抗生素、激素等不耐高温的试剂常用过滤灭菌法。

2. 消毒:

消毒是指外植体和操作台面的消毒,目的是在不伤害植物的前提下,抑制和杀死大部分微生物。其中,外植体消毒的方式主要分为表面消毒和侵入消毒两种,对于操作台面的消毒通常是指超净工作台使用前进行的的30min紫外灯消毒和操作过程中的空气滤过消毒,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超净台之前用70 % 酒精擦拭台面会有一定效果。

对于大部分种子、陆生植物的茎叶等,表面消毒足以杀死可能会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导致污染的微生物,比如70 % 乙醇、5 % 过氧化氢,均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杀死表面的微生物;

但对于一些生长在潮湿阴暗环境中的植物来说,通常有着大量的组织内生菌,而这些内生菌往往不是表面消毒可以杀死的,一些侵入式消毒剂会比较有效,如升汞、次氯酸钠等。

3. 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即杜绝一切来自操作者的污染或因操作者失误导致的其他污染,一些常见的操作手法如下:

a) 设立单独的组培间,并设立与外界污染区的缓冲间,在缓冲间内更衣进入组培间;

b) 进入组培间前要在缓冲间内进行全身的酒精喷雾消毒,同时换上组培室专用拖鞋;

c) 操作过程中,佩戴手套或肢体不从一切开口器皿的上方经过;

d) 器皿不要遮盖超净台出风口,超净台不要开口太大;

e) 在超净台中点燃酒精灯,操作尽量在酒精灯火焰周围进行;

f) 使用的金属工具和玻璃器皿每进行一阶段的操作后及时进行灼烧灭菌;

g) 镊子、枪头等接触培养基的工具在接触到其他固态表面后立即灼烧灭菌或更换;

h) 做其他分子实验的超净台应与进行组织培养接种的超净台分开;

  • 如何解决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污染问题
    答: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污染问题要从本质上解决,具体如下:在建组培室的时候就要考虑厂房位置(如不要靠近污染源,不要建在下风处等)厂房结构(如风淋室、缓冲室等)日常管理过程要注意,如员工进出要穿特定的洁净工作服,定期消毒等 如果发现污染就要尽早移出污染瓶,防止污染其他植物 纯手工打字哦,欢迎...
  • 植物组培污染防治的污染类别与污染防治
    答:污染一般分为真菌性污染和细菌性污染,其来源可分成3大类:材料带菌,接种污染,培养过程感染。污染是桉树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难题,特别在春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组培苗的污染率相当高,对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如何控制桉树组培的污染问题已成了桉树组培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外植体消毒与接种 诱导培养的关键...
  •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答:(1) 培养基及各种使用器具灭菌不彻底 (2) 外植体消毒不彻底 (3) 接种时不严格无菌操作 (4) 接种和培养环境不清洁 (5) 培养容器原因,包括盖子和封口膜等。 材料带菌或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 怎样预防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污染
    答:③灭菌效果。外植体灭菌是组织培养的关键,灭菌效果直接决定了组织培养的成败,灭菌方法和灭菌剂处理不当导致灭菌效果差,使外植体带菌。1.2 组织培养过程中各技术环节操作不规范①培养基。使用长菌的母液配制培养基;培养基pH值高、添加的有机成分均可导致细菌污染;培养基分装好后没有及时封口或封口后没...
  • 给外植体消毒时为什么要用洗衣粉
    答:同时,培养瓶在使用之前要洗净(包括瓶内瓶外),灭 好菌的培养瓶不要放在空气中太久,一般出锅后 1~2 天内接完种最好,以减少培 养瓶表面的微生物引起的污染。 2 内源性污染的控制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于材料内部的内生菌不能被一般的表面消毒方法所 2.1 内源性污染的含义清除,随着材料进入培养过程,引起的污染...
  • 组培的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答: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户外风大,菌类进屋机会多。有风就有沙,有沙就有尘,有尘就有菌,菌尘共存,这是菌类进屋的主要原因之一。(2)屋内太潮,菌类繁衍多。需保持室内空气干燥,如使用空调“除湿”功能,也可减少真菌生长繁殖。(3)人员带菌多。在整个操作室内,人员可说...
  • 如何减少植物微繁殖过程中的污染
    答:如何减少植物微繁殖过程中的污染 (1)植物的组织培养 (2)繁殖速度快,周期短,不受季节、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并可实现工厂化生产 (3)茎尖分生组织 (4)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 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 6s~7s 1min~2min 污染问题 (5)种类 浓度 使用的先后顺序 用量比例...
  • 组织培养育苗时环境条件怎样调控?
    答:环境条件的调控是组织培养育苗的关键措施,一点也不能疏忽大意。(1)温度。应和植物原来生长的温度相一致,培养原产热带的植物控制在26~27℃,培养生长在冷凉地区的植物20~23℃,一般控制在23~27℃能适应绝大多数的植物生长。多数可在恒温下培养,也可变温,夜间比白天低几度,如白天25℃左右,夜间...
  • 4.请简述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答:关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玻璃苗、褐化和污染是组培的3大难点。1、玻璃化现象 在进植物组织培养时,经常会发现试管苗呈半透明状,植株矮小肿胀、失绿;叶片皱缩或卷曲、脆弱破碎;叶表无角质层蜡质,没有功能性气孔,仅有海绵组织,没有栅栏组织。这种试管苗生长异常现象被称...
  • 植物组织培养污染问题
    答:- 取材时期和部位:雨季由于菌类繁殖旺盛,材料带菌较多。阳光强烈时紫外线杀菌效果好,带菌较少。选择不清洁或生长不旺盛部位的材料也容易污染。- 灭菌效果:外植体灭菌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灭菌方法或灭菌剂处理不当会导致灭菌效果差,使外植体带菌。1.2组织培养过程中各技术环节操作不规范 - 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