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3)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A.学生中心B.生活中心

  C.活动中心D.课堂中心

  E.教师中心

  7.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的策略有(  )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E.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8.说服的方法包括(  )

  A.讲解B.谈话

  C.报告D.讨论

  E.参观

  9.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有(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理念和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0.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  )

  A.必要的规章制度

  B.正确的班级舆论

  C.共同的生活准则

  D.优良的班级传统

  E.一定的活动节律

  11.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

  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D.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E.集体成员间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氛围

  1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阶级性B.道统性

  C.专制性D.多样性

  E.刻板性

  13.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形式是(  )

  A.制度文化

  B.活动文化

  C.学校环境文化

  D.设施文化

  E.形态和体系文化

  14.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  )

  A.性别差异

  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C.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15.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

  A.废科举、兴学校

  B.《钦定学堂章程》颁布

  C.《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D.壬戌学制颁布

  E.六三三制的实行

  三、判断题(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是错误的用F来代替,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所以教育只能完全依附于政治经济制度。(  )

  2.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还有练巩固,从课的类型上分这是一节综合课。(  )

  3.考试时为照顾部分落后学生,应尽可能降低试题难度和分量。(  )

  4.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所以教育目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

  5.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6.教育目的只对受教育者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

  7.教学方法是教师上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

  8.教育先行,就意味着教育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

  9.一个班的学生群体就是班集体。(  )

  10.教师职业是普通职业。(  )

  11.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是: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

  12.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  )

  13.教师的专业性就是指精通所教学科。(  )

  14.拓展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

  15.学生因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可以打骂或罚站。(  )

  16.西周以后我国的学校教育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骑士七技教育。(  )

  17.教育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而引起社会变革。(  )

  1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赞科夫提出来的。(  )

  19.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

  20.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杜威。(  )

  四、材料分析题(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某同学说:“我们村里的小学有一个民办教师,今年59岁了,他从来没有学过教育学,可他的课上得很好,班主任工作也做得很好,今年还被评为县优秀教师。看来,学不学教育学都无所谓。”

  问题:你认为该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

  A.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书育人的实践经验也是管用的

  B.教育学理论超越了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了教育问题,有助于教师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C.学习教育学没有多大的用处

  D.教师教书育人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不掌握也行

  2.一女孩幼时聪明伶俐,做教师的父亲从不强迫她背诵唐诗宋词,却想方设法让她玩,从玩中学。“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她入学前已达到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入学后这孩子不适应学校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反反复复的灌输教学,考试成绩倒数几名,被认为“弱智”致使退了学。退学后,由父亲亲自教育,她父亲大胆调整学科教学程序,打破教材范围,结果,女孩用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小学五年级到初二的课程,一年多的时间又读完初三和高中的所有课程,12岁参加高考,竟以544分的成绩跨入大学校门。

  问题:该案例主要体现了现代教育学发展中的哪个重要流派的观点?(  )

  A.实验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传统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3.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我国先秦时期的《学记》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还提出了一些教育原则,如教学相长;温故知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等等。


更多教育学知识相关文章推荐:



  •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6)
    答:15.BC【解析】后两项是近代学制产生以后才出现的,A项是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三、判断题 1.F【解析】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2.T【解析】一节课内完成两项以上任务的课就是综合课。3.F【解析】考试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提...
  •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2)
    答:5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A.童年期B.少年期 C.青年期D.成年期 5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 C.荀子D.韩非子 54.以别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A.说服法B.榜样法 C.锻炼法D.陶冶法 55...
  •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3)
    答:1.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所以教育只能完全依附于政治经济制度。()2.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还有练巩固,从课的类型上分这是一节综合课。()3.考试时为照顾部分落后学生,应尽可能降低试题难度和分量。()4.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 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答:(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20. 美育的途径是___、___、___。(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曰常生活实施美育。21. 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__,培养__,发展学生的___。(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智力)22...
  • 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分析试题及答案(3篇)_百度...
    答: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试题及答案1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课堂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但实际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 2011年教育学考研及答案?
    答:2011年教育学考研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1.以教育理论自身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A.教育学 B.比较教育学 C.元教育学 D.教育哲学2.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实施了A.补偿教育 B.义务教育 C.终身教育 ...
  • 08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答: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怎么样?
    答:Ⅰ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考试内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考试目标 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
  • 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题一(含解析)
    答:【答案】B。解析:A项中“亡”通“无”,C项中“帖”通“贴”,D项中“扳”通“攀”,B项没有通假字,故选。7.学生们学完《威尼斯商人》后,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请教师补充相关知识。教师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戏剧以表演性为基础,与绘画艺术紧密结合 B.戏剧三个主要特点...
  • 2014年考研试题及答案(教育学)
    答:第一,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学生学习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所存在的那些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 间和空间的要素,即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学校的课程计划要保证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第二,教学过程必须是一种训练智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