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文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布朗族的文化艺术 布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诗和抒情叙事诗,题材广泛。歌舞颇受傣族歌舞影响,跳舞时伴以象脚鼓、钹和小三弦等乐器。布朗山一带的布朗人擅长跳“刀舞”,舞姿矫健有力。少男少女爱跳“圆圈舞”。墨江布朗族逢年过节或婚娶佳期,盛行“跳歌”。布朗族的歌舞颇受傣族歌舞影响。其民歌分为“拽”、“宰”、“素”三种:“拽”为近似说唱的叙事歌,多在婚礼中于室内演唱;“宰”是近似山歌的传统民歌;“索”是即兴编词的旋律性较强的抒情对唱歌曲。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民歌则分为“甩”、“宰”、“索”、“缀”四类,曲调几乎不变,内容即兴编唱。

如何弘扬云南省独有民族布朗族文化 第一是先保护;第二是增及资金投入,加大宣扬;第三和开展旅游参观,增加收入,进一步提高开发建设的经济能力;第四是在上述基础上进行挖掘开发和建设。

侗族和布朗族的生活习俗、饮食文化 侗族的饮食文化自成一体,大致可用“杂”(膳食结构)、“酸”(口味嗜好)、“欢”(筵宴氛围)三个字来概括。在其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神奇的内容。侗族多数住居在山谷坝子上,以种植水稻,特别是糯稻为主。嗜食糯食是侗家人的显明特征,侗族历来自称“糯米人”。 侗族建房,糯米饭和糯米粑是少不了的。
侗族饮食习俗四大奇:
一奇:杂异的食源
二奇:无菜不酸
三奇:欢腾的宴席
四奇:谢厨师
侗族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不可坐在门坎上吃饭,忌讳看别人吃东西;正月初一不生火;祭祀期间不许外人入寨;丧期孝子忌荤吃素,但鱼虾不限等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布朗族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荞麦、豆类、薯类、小红米等副食品,喜吃糯食。纳布朗族食物的烹制方法有煮、炒、烧、烤、腌、生食、舂食等几种。除了嚼茶,布朗人还有嚼烟的嗜好,布朗人爱吃生食和酸食
煮类食品以清煮为主
炒类食品多用在肉食上
烘烤类食品主要有烤肉、烤鱼
油炸类食品有油炸鸡蛋糕和油炸花蜘蛛等
干菜类常采集柳蒿晒干储存
生食类有各种生肉食品和生牛血。
以前布朗族使用的食具是圆形桌和圆形矮凳,用竹篾编制而成。

布朗族的名人 百度知道 松溜曼峨(1894―1969),俗名岩叫温,云南勐海人。爱国宗教人士。1910年,年方16岁的松溜曼峨就成了一个出家人。由于他的聪明好学,很快,他的佛学造诣就达到了其他僧人望尘莫及的深度。这使得他在佛寺中的地位得到了迅速的提高。21岁时,他升为二佛爷;22岁时,又升为大佛爷(都比龙);32岁时,他已经是帕听(第三级);38岁时,他升为沙弥(第四级)。1952年,松溜曼峨最终升为“松溜”(第六级教阶)。1956年11月,他成为西双版纳佛协分会筹委会副主任。同年12月,他又被中国佛协会佛寺护寺团立为“阿呷木里”(最高教阶)。松溜曼峨是个爱国高僧。他爱教、爱国,在僧众和当地傣族、布朗族群众的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1969年6月,松溜曼峨圆寂,终年75岁。 岩香兰(1952―),云南勐海人。建国后布朗族出现的第一位当代文学作家。岩香兰生于勐海县布朗山乡老曼峨寨,是布朗族农民的儿子。1974年入云南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相继在勐海县文化馆、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工作,担任领导职务。岩香兰从孩提时代起就受到布朗族民间文学的熏陶,熟悉布朗族民歌和故事。他7岁开始学习汉文,直至大学毕业,阅读过大量的文学作品。1974年开始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岩香兰的散文散发着布朗山的气息,流淌着布朗人的血脉。他的散文《土壤和花朵》以清新的笔调抒发出作者对新生命的礼赞;《别致的婚礼》采用诗化的对话展示出布朗族文化的丰厚积淀。《养蜂老人》和他的第一篇小说《南州赶街》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换、传统心理与现代意识的无声碰撞。 岩香兰在1979年发表了他搜集、整理的《小蛤蟆智斗三大王》。通过他十余年的辛勤努力,许多布朗族民间文学作品浮出河面,向世人展现出布朗族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其中《金鹿姑娘》荣获云南省首次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事实上,对布朗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过程,也就是岩香兰对传统文化汲取文学创作养分的过程。 俸春华(1952―),布朗族文学作者,乳名艾迪,笔名山仔。云南双江人。1952年生于云南省双江县邦协寨,1971年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 *** ,1976年复员,1978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语言文学系,1982年毕业后,先后在临沧地委农村工作部、双江县委工作。同其他大多数布朗族作家相比,俸春华有着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首先,他采用了多样化的文学形式。诗歌、散文、小说和电视剧都成为他施展文学才华的广阔天地。其次,他的作品更注重揭示社会--文化转型过程对布朗族人的影响。如《感谢菩萨》一文通过布朗山寨“食”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以小见大的构思,与作者淋漓酣畅的笔墨溶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最后,他的作品常常直指民族文化的深层,带有一定的厚度。小说《猎头恨》描述了一个艾拉兄弟因猎取到救命恩人的头而精神崩溃并最终双双自杀的悲剧。作者的文化反思精神从始至终贯穿全文,取得了一种震撼性的艺术效果。有人说,俸春华的每一篇散文都具有鲜明的自传色彩。其实,他的每一篇文字中都融注着他鲜明的个性。

布朗族有哪些特点 布朗族的丧葬习俗各地基本相同。人死后,请佛爷或巫师念经驱鬼,三日内出殡。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并以家族或姓氏划分开来。通行土葬,但凶死者,有的地方施行火葬。 布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用歌舞来欢度隆重的节日。并用各种乐器伴奏,同时还有武术、杂耍来助兴。 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唱各种曲调,弹奏各种乐器。布朗族的乐曲曲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种。其特点是甩调激扬抒情;宰调欢快活泼;索调适合唱习俗歌曲,以小三弦伴奏;缀调颂扬民族英雄人物,以及蓬勃向上的新生活,用于盛大歌会中的对唱。领唱者常根据场面即兴编增歌词内容。 布朗族舞蹈有喜庆舞蹈和佛礼舞蹈。舞蹈称呼各地不同,西双版纳称“跳摆”,施甸、镇康称“打歌”,云县、景东、墨江称“跳歌”。“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之意。由于布朗族男子多喜好武术,因此,武术又常常和歌、舞融为一体。如长刀舞、甩棍舞、拳术舞等等,动作利索,刚劲健美。西双版纳布朗族的《象脚鼓舞》、《拍手舞》、《猴舞》、《采茶舞》等多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舞姿优美、欢快,生动逼真。 布朗族的舞蹈是全民性的,白发老者、少年儿童只要闻听竹笛响,便会翩翩起舞。而年轻人特别喜欢跳“圆圈舞”。先由能歌善舞的小伙子领舞,伴随着锣、象脚鼓的节奏,姑娘们、小伙子们围成一个圆圈,双膝微微起伏。柔软的双手在肩两侧或前或后轻盈翻舞,边舞边向反时针方向移动脚步。同时,一群小伙子在圈内有节奏的作虎步跳跃。时而分散到姑娘面前与姑娘轻声对歌,时而又聚拢,作虎跳状。如此循环反复,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

布朗族民居有什么地域特征 每个民族的成立基本的条件就是有居住环境,在布朗族文化中,没一个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布朗族是一个跨境民族,所以它的许多传统文化也都由多种文化相结合而来,对于布朗族的民居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为您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布朗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对其有不同的称呼。中国布朗族全部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其余散居于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保山市境内。布朗族民居形式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一种是茅草屋,一种是木瓦房。
干栏式建筑
俗称竹楼,有上下二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牛马猪鸡,安置舂碓,还可以堆放干柴及其他杂物,不砌围墙,四周有栅栏,设进出口。竹楼屋顶为歇山式,分为四面,脊短坡陡,下有披屋面,呈项用草排或瓦片覆盖。楼室门口一方安置木梯一架,一侧设有阳台。

中国的布朗族源自哪里? 主要源于云南省的保山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布朗族邮票人口91,891人(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保山等地区。主要从事农业。有本民族语言,西双版纳、思茅等地的布朗族兼通傣语,多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保山市的布朗族有8500多人,主要分布在施甸县和昌宁县。
我国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澜沧、墨江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人口数为91882。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会汉文、傣文。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的布朗族。

布朗族服饰的介绍 布朗族妇女织的“青婆罗缎”为澜沧江两岸群众所喜爱。而怒江两岸的布朗先民用木棉纺织的“桐华布”则以洁白柔软闻名。

布朗族人爱吃酸有什么历史吗? 布朗族的饮食别具民族特色,是布朗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要,特别喜欢吃酸性食品,还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笋、酸肉、酸鱼等,制作方法同当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体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时最上面放一层米饭。西双版纳的布朗人还喜食生肉。
布朗人有嚼烟的嗜好。嚼烟的方法是将槟榔叶包上少许的草烟丝,再加入沙基、芦子、槟榔果、红石灰等一块放进口中慢嚼,每次可嚼20多分钟,吐出的烟渣呈紫红色,布朗人嚼烟日久,连牙齿都被染成黑色。
布朗族喜欢饮酒,且大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
居住在西双版纳布朗山的布朗族妇女,尤其是怀孕妇女嗜食当地红土,据说此红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布朗族人有食鼠和蚁卵的习惯。布朗族人喜欢食鼠,无论田鼠、家鼠、竹鼠均为所食佳肴。将捕获的鼠烧光毛,去皮和内脏,洗干净后煮食。布朗山有一种黑蚁,每窝有一只蚁王,能产卵数千,布朗人常挖食蚁卵。
布朗族人善于种茶制茶,也很喜欢饮茶。姑娘们采下春茶后,制成散茶,又叫“大叶子茶”。她们还能制作一种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竹筒子茶”。就是先把粗竹子砍成一个个竹节筒,将新采摘下来的茶叶炒熟,趁热装进竹筒塞紧,用芦叶密封好,并用藤条扎紧,放在火塘边烘烤,去掉它的水气,等到竹节表皮烤焦的时候,就制成了竹筒茶,储存数年也不会变味。这种茶喝起来香味极浓,布朗族人常用做送礼佳品。
布朗人喜吃酸茶,将茶叶按酸菜制法制成酸茶,放在口中嚼后咽下,能帮助消化。
布朗族人品茶有烤茶和泡茶两种。泡茶就是用开水冲泡,而烤茶则是在一个特制的小茶罐里放些茶叶,放在火塘边烘烤,等冒出香味时再倒入开水,水开之后倒进小茶盅,称为“浓茶”。
饮食

  • 布朗族的风俗和文化
    答:布朗族的风俗和文化布朗族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土著民族。布朗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无文字,习汉文,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布朗族有什么风俗和文化 布朗族的服饰文化别具一格。以其独特的方式装扮自己,注意突出个性。
  • 布朗族的风俗 布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答:布朗族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风俗习性。布朗族有从妻而居的习惯,男孩和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串姑娘”是传统的恋爱方式。求婚时,男子把采来的鲜花献给姑娘,姑娘在花束中挑选最美丽...
  • 《世界十大神秘怪兽》布朗族文化布朗族的手工艺有哪些?
    答:朱布朗人盛产竹藤,家用电器和生产工具偏爱竹制品。每个布朗族成年人都会编织各种竹制器皿,如竹签、饭盒、簸箕、竹席、篮子、竹席、针线盒等。这些手工艺品大部分是自用的,其余的在大坝市场交换。也有一些人以制作竹制品为生。布朗族的男人和女人用稻草做筏子来盖房子。布朗族妇女擅长纺纱,她们在业余时间...
  • 与茶叶密不可分的布朗族,这里面有着什么文化?
    答: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与茶叶密不可分的布朗族的文化吧。布朗族人一生与茶密不可分。茶树是家庭财富的标志,茶叶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茶是布朗族社会生活和人们交往的重要媒介。布朗族同茶的亲密关系,生动地反映在布朗族村村种茶、家家采茶、户户制茶、人人喝茶、迎宾敬茶、送客给茶上。布...
  • 布朗族的风俗和文化有哪些?
    答:1、服饰:布朗族的服饰文化别具一格。生活于群山和森林之中的布朗族,以其独特的方式装扮自己,注意突出个性。从各地布朗族男子的着装来看,差别不大。男子上身着黑色或青色无领或圆领长袖对襟短衫,下着黑色宽裆裤,裤腿短而肥大,头裹黑色或白色布料包头。布朗族妇女的服饰则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特色。
  • ?布朗族的风俗和文化布朗族在哪
    答:服装文化确实有些别具一格,凭借着独特的方式去装扮自己,可以凸显出个性。另外,民歌的内容比较丰富,还拥有多种不同的曲调,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喜欢唱队歌。布朗族主要是以什么为主食主食是大米,会加上一些杂粮,包括小麦、玉米、豌豆、黄豆。很喜欢用罗锅将稻米全部焖成米饭,其中比较擅长的是竹筒饭...
  • 墨江布朗族茶文化
    答:墨江境内的新抚、景星乡镇居住着布朗族,虽然这里的茶文化不如澜沧、勐海等地浓厚,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茶却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两则与茶相关的布朗族习俗。首先,是祭龙活动中体现的茶文化。每年农历二月龙日,景星、新抚的布朗族会举行祭龙仪式,男子们携带大米、黄豆、茶叶等...
  • 布朗族的古朴酸茶文化
    答:在思茅和西双版纳,吃酸茶的习俗被视为一种古朴的趣味传统,被称为“敏宋”。布朗族人在特定的时间段享用酸茶,通过围着簧火,传递竹筒的方式,共享这一独特体验,酸茶还具有解渴、提神等多种功效。在布朗族文化中,酸茶不仅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更是重要的社交媒介。赠送酸茶被视为最高贵的礼物,...
  • 布朗族文化
    答:布朗族的文化艺术 布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诗和抒情叙事诗,题材广泛。歌舞颇受傣族歌舞影响,跳舞时伴以象脚鼓、钹和小三弦等乐器。布朗山一带的布朗人擅长跳“刀舞”,舞姿矫健有力。少男少女爱跳“圆圈舞”。墨江布朗族逢年过节或婚娶佳期,盛行“跳歌”。布朗族的...
  • 布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答:摘要: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拥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在饮食方面,布朗族也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布朗族的饮食习惯是以大米为主食,喜种蔬菜,吃饭用手抓。布朗族的特色饮食有哪些?布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以下就和小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