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是什么?怎么处理信仰与理性之间的矛盾?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是什么?怎么处理信仰与理性之间的矛盾?

  感性与理性没有矛盾,与理性发生矛盾的是非理性。理性的相信是理性,非理性的相信是自以为理性,理性与自以为理性差别在“自以为”。区别是否“自以为”在人与自然关系结论从自然及其规律来还是从主张定义来……  不过一般来说人在认识自然及其规律、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参考他人结论未尝不可;人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很难达到人人通透人与自然关系,因此信仰未必需要理性,只要可以排除非理性、非理性所可能引发的矛盾即可。而一些自以为理性造成矛盾与损害不自知,之后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无迷信之名行迷信之事而已……  回答:2007-10-01 18:07

“一个真实的、诚实的头脑总是知道理性的限度,总是知道理性在某个地方结束了,任何一个真诚的理性的人都不得不来到一个能感觉到非理性的点。如果你用理性向着终极前进,那个界限就会被感觉到。”奥修的这番话是在说明理性并非万能,理性的界限是人在严格的追问下最终会被发现的。即便是崇尚理性的科学家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有着无法证明的东西,而科学却要拿着它去用,并向着终极真理前进。上面提到的爱因斯坦便是如此。虽然哲学家用逻辑对思想加以严格的推理论证,但也总有无法达到的地方。例如,现象与实在,休谟说在我们的感觉的背后是否真正有着一个实在的世界,这是不可知的。我们对此只能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也是同样的态度,他认为理性在超过一个点之后就什么也说不出了。

这些目前历史上最富有理性的头脑也在诉说着理性的局限,虽然不能因此就断定理性真的就有着一个界限,即便是有却也不能说清楚它到底在哪里,但至少可以说明理性向着终极前进的艰难。就现在的情况来看,科学没有达到它的终极目的——“一套能描述宇宙中任何东西的完整统一理论”,哲学也还在寻找着它的真理,理性仍然在发挥着它的作用,但是目前理性所无法达到的地方,该怎么办呢?这一块地域难道就这样真空着?人不会允许这样一块真空地带的出现,而用来填补这块空白的便是信仰。哲学和宗教的产生反映出人有着终极探索欲。当人的疑问沿着理性走下去却找不到答案的时候,人会感到恐慌。最为实际的便是上面那个关于生存意义的例子。此时,人会在理性的尽头填补信仰。这里说的理性的尽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思维水平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理性的尽头,而且这个尽头会随着人的思维水平的提高而向前推进。信仰当然也是相对的,每个人的信仰大概很不一样;即便都是基督教徒,在他们心中的上帝的形象是怎么样的,谁又知道呢?《圣经》中所描述的也不过很笼统,如果论及上帝的细枝末节,也许每个基督教徒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他自己的上帝。

从上面的分析看,信仰和理性看不出有什么人们通常所感觉到的那种矛盾。信仰的管辖区是理性管不着的地方,又何谈去阻碍理性。但有一种情况会出问题:当理性向前推进时,否定了原来的某种信仰,如果持原来那种信仰的人无法接受,那么就会发生冲突。典型的例子便是布鲁诺的悲剧。不过,注意这不是信仰与理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的无知或者是某种阴谋与理性之间的矛盾。一个诚实而不愚笨的人,带着平和的心态,是一定会接受理性的否定,重新建立新的信仰。

总而言之,信仰虽是非理性的,但不反理性。随着人的智力的发展,信仰会为理性让位,但终极的信仰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理性所认识的。

信仰的涵义,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把其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与指南,或者说自我认定的信条。 理性的涵义,是指进行冷静的判断、逻辑的推理与理智的控制自我行为的思维表现。在哲学范畴中,与感性相对应。 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性的联系,但是又具有相互渗透的关系。也就是说,具有信仰的人,不一定是理性的,可以凭朴素的情感;而理性的人,却一定具有自我认定的信仰或信条。 信仰具有自由性、可改变性,可以从感性进入,并可经过培训转为理性者。而理性者却要具有一定的学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如是理性的信仰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与信念一定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

  •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探究
    答:中世纪哲学争论的重点就是哲学与神学的关系,延伸出来就是理性和信仰的关系,一部分经院哲学家认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也就是说理性应该服从信仰,用哲学来为神学服务。一部分认为信仰是绝对的,比如德尔图良,就是用绝对的信仰来维护神学的权威,“惟其荒谬,故我信仰!”。后来的一部分经院哲学家开始将...
  • 贝尔是如何论述理性与信仰、道德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的。
    答:【答案】:(1)贝尔从怀疑论出发,针对宗教神学的问题和争论展开了批判。贝尔认为神学问题如恩典抑制自由、恶的起源和上帝的全能等教义教条都是没有理性的确定性的。他说,怀疑论对科学和社会并没有什么危害,而仅仅对神学有害。(2)但是贝尔的怀疑论并不是要用理性否定信仰。他认为我们不能用信仰来否认...
  • 为什么基督教哲学家们对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别
    答:什么是理性?理性是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 所以理性与信仰并不是分开的,我们不需要宗教狂热,因我们的神是要我们真认识他,既是如此,理性的信仰就是应该的,但请你区分理性与信心,我们信仰中有时候会认定一些常人认为不...
  • 如何理解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答:当他遇到真理的时候他怎么能认出那是真理呢?理性能判断的只是他认识范围内的食物。当理性不能验证神的时候,就需要信心来跨越最后的一段鸿沟。这就是信仰,二者并不矛盾。而且,神会用一些你能接受的方式向你显明,使你知道他,只要你愿意寻求,就能知道他是超理性,而不是反理性 ...
  • 基督教信仰与人的理性是什么样的关系?矛盾吗?
    答:应该这样说,人的理性对基督教信仰来说很重要,不矛盾,但不是全部。神的属性有一部分是超越理性的。因此认识神不能只靠理性。感性认识也同样重要。
  • 请简单说明中世纪关于哲学和神学或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答:早期经院哲学:达米安“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哲学必须服从神学。安尔瑟谟“信仰,然后理解”用奥古斯丁“信仰寻求理解”的口号概括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信仰是理解的出发点,没有信仰就不会有理解。另一方面,有了信仰不一定总会有理解,理解不会因信仰而自发发生,而是信仰积极寻求的产物。阿伯拉尔“真理不会反对...
  • 论述理性与信仰的关系
    答:爱因斯坦说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宗教与科学同根同源,都是追求对宇宙和人生的大彻大悟,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宗教是在道德层面上规范人类的行为,科学是在自然层面上指导人们的实践。宗教与科学就像油和醋,简单混合无法相容。但若是用来“做菜”,则两者缺一不可。这也是此...
  • 阿奎那调和信仰与理性冲突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答:阿奎那强调教会和国家的关系,论证教权高于世俗权力,维护基督。2、信仰与理性关系上,奥古斯都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阿奎那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3、教会和国家上,奥古斯丁否认国家是正义的组织,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拯救计划的工具。阿奎那承认国家的合理存在。4、教权和世俗...
  • 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能否和谐统一?
    答:] 理性与信仰是人类社会两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精神现象,其区别在于:理性重现实和科学,信仰(这里特指宗教信仰)则重“天国”和盲从。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上说,欧洲古代哲学的发展过程,也可以概括为由古希腊罗马时期自发地对理性作用的肯定,到中世纪神学信仰占统治地位,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及近代理性的新自觉。中世纪理性与信仰...
  • 应该是信仰高于理性,还是理性高于信仰?
    答:如果这些人在这个问题上不是愚昧的,那么,他们信奉某种宗教,理性在其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同时,对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的回答,实际上也是对宗教在人类生活中究竟居有什么样的地位的问题的回答。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着艰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