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铁矿供需形势分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1
年铬铁矿供需形势分析

我国铬铁矿资源匮乏,长期以来矿山产量在20万吨的水平上徘徊。但是,随着近年我国不锈钢工业超高速发展,对铬铁矿需求快速增长(2009年表观消费量达700余万吨)致使其供需缺口迅速扩大,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我国铬铁矿进口量676万吨,对外依存度达到97%以上。而国外铬铁矿资源市场几乎被国际矿业巨头瓜分殆尽,为打破西方跨国矿业公司对铬铁矿在资源、生产及国际出口市场等环节的垄断格局,在世界资源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改变我国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在价格等方面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必须加快建立国外资源基地的步伐,应当逐步减小铬铁矿的进口规模而加大铬铁合金进口量。本文采集数据时参考不同文献,数据之间略有差别。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铬铁矿资源状况
截至2009年,世界铬铁矿(商品级矿石,下同)储量超过3.5亿吨,资源量超过120亿吨。铬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哈萨克斯坦、南非、印度、津巴布韦、芬兰、巴西、土耳其、俄罗斯及阿尔巴尼亚等(图1),其中,95%以上的基础储量分布在南非和哈萨克斯坦。
长期以来,世界铬铁矿市场供过于求,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目前,世界铬铁矿资源可保证全球100年以上的需求。
(二)我国铬铁矿资源状况
据《2009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铬铁矿区67处,查明资源总量1151万吨(矿石,下同),资源量628.5万吨,基础储量522.5万吨(其中,可采储量122.4万吨),按照“可供年限=(基础储量×0.85+资源量×0.6)×0.8÷产量”的公式计算,我国铬铁矿保有资源储量可以开采约37.3年。我国铬铁矿基础储量分布见图2。

图1 2009年世界铬铁矿储量分布


图2 2009年我国铬铁矿基础储量分布

二、国内外生产状况
(一)世界铬铁矿生产状况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2009年世界铬铁矿产量2300万吨(矿石量,下同),比2008年减产3.4%(表1)。主要的铬铁矿生产国包括南非(960万吨)、哈萨克斯坦(360万吨)和印度(390万吨),三国产量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的74.3%。
表1 2004~2009年世界铬铁矿(精矿)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7,4;ICDA,Statistical Bulletin,2009;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1
据国际铬发展协会(ICDA)数据,2009年世界铬铁产量645.2万吨(其中,高碳铬铁592.5万吨,中低碳铬铁52.7万吨),比上年的818.8万吨减产21.2%(图3)。其中,南非铬铁产量231.7万吨,减产28.5%。

图3 1990~2009年世界铬铁矿及铬铁合金生产情况

据ICDA统计,2010年1~9月份全球铬铁矿产量1584.4万吨,同比增长40.9%。由于2010年年初开始,全球铬铁产量回升,铬矿需求随之回暖。2010年上半年全球铬铁产量总计466.1万吨,比2009年同期的255.4万吨大幅上升82.5%。其中,南非铬铁产量180万吨,同比增产250.3%。
(二)我国铬铁矿生产状况
我国于1958年开始开采铬铁矿以来,铬铁矿生产一直处于低水平。据统计,铬铁矿原矿产量1958年为1.6万吨,此后铬铁矿年产量一直在10万吨左右徘徊(图4),1995年以后每年产量在15~20万吨之间,2001年产量为18.19万吨,比上年下降12.55%,2009年产量22万吨。

图4 1990~2009年我国铬铁矿生产与消费情况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铬铁矿消费状况目前,世界铬铁矿消费的94.5%用于冶金工业,2%用于化学工业,0.7%用于耐火材料工业,2.8%用于铸造工业(表2)。南非、美国、西欧、日本、中国和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是铬铁矿的消费大户。
表2 近年世界铬铁矿消费量及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ICDA,Statistical Bulletin,2009
据国际钢铁协会(AISSF)统计数据,2009全球不锈钢及耐热钢粗钢产量约2457.8万吨(表3),同比减产133.5万吨,减产5.2%。全球有四大地区(西欧、非洲、中东欧、美洲)减产,只有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9.9%,达到880.5万吨。
据英国商品研究机构(CRU)数据,2009年世界高碳铬铁消费量为663万吨,同比减少2.2%,供应缺口达84.6万吨,占消费量的12.8%,而全球市场库存高达117.2万吨(表4)。
表3 近年世界不锈钢及耐热钢粗钢产量统计


表4 2008~2010年2季度世界高碳铬铁市场供需平衡情况


资料来源:CRU
而据日本经产省(METI)数据,2009年日本不锈钢产量234.6万吨,同比减产26.9%;铬铁消费量57.4万吨(高碳铬铁54.3万吨,低碳铬铁3.1万吨)。
(二)我国铬铁矿消费状况
我国铬铁矿消费结构是:90%的铬铁矿用于冶金工业冶炼不锈钢,其他用于制造耐火材料、化工制品及有色金属合金。我国1990~2009年间共消费铬铁矿4480万吨(年均消费224万吨),而国内的年产量仅约20万吨。
由于我国铬铁产量只能满足50%~60%的国内需求,不锈钢厂商不得不增加进口。因此,未来几年内,我国能否满足不锈钢行业对铬铁的需求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铬铁和铬铁矿的国际价格及市场供给以及硅铁、锰铁和铬铁的国内售价。
2009年我国高碳铬铁表观消费约419万吨,同比增长104.3%(表5)。
表5 2000~2009年我国高碳铬铁生产消费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四、国内外贸易状况
(一)国际铬铁矿贸易状况
世界铬矿产品贸易主要以铬铁合金为主。世界铬铁矿主要出口国为南非、哈萨克斯坦、印度、津巴布韦、菲律宾、越南等;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日本、中国及瑞典(表6)。世界铬铁合金主要出口国为南非、哈萨克斯坦、印度、津巴布韦、俄罗斯等;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日本和西欧等。据ICDA数据,2008年,世界铬铁矿进口贸易量1021.5万吨。
表6 近年世界铬铁矿主要进口国贸易情况


资料来源:ICDA,Statistical Bulletin,2009
2008年,南非铬铁矿出口量410.9万吨(表7),其中,出口中国300.1万吨(占南非出口总量的73%),德国15.9万吨,美国14.3万吨,土耳其11.3万吨,荷兰11.1万吨,日本9.8万吨,英国7.8万吨,其他40.6万吨。20年来,南非铬铁矿的出口占其产量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从1987年的34%下降到2007年的不足10%),因为更多的铬铁矿在南非国内生产铬铁合金,南非一直是世界上铬铁合金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据ICDA数据,2008年世界铬铁合金出口量545.1万吨,其中南非出口297.2万吨(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4.5%),哈萨克斯坦出口128万吨(占23.5%),伊朗出口38.2万吨(占7%),津巴布韦出口19.6万吨(占3.6%),荷兰出口10.9万吨(占2%),俄罗斯出口10.8万吨(占2%),土耳其出口8万吨(占1.5%),芬兰出口8.2万吨(占1.5%),瑞典出口7.2万吨(占1.3%),其他国家出口17万吨(占3.1%)。
2009年土耳其出口铬铁矿171万吨,与2008年出口总量相比下降5.3%。中国2009年从土耳其进口铬矿149万吨,占其全部出口的87.1%,而2008年这一比例为59%。
表7 2000~2008年南非铬铁矿及铬铁合金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DME,Mineral Economics
(二)国内铬铁矿进出口贸易状况我国从2002年起成为铬铁净进口国,这几年随着不锈钢粗钢产量大幅增长,铬铁进口量成倍增长。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对铁合金等“两高一资”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其中,铬铁出口关税由15%调整为20%;对铁合金产品的出口实行出口许可制度。由于我国政府持续加大对铁合金等高能耗产品的宏观调控力度,2008年我国铁合金
出口22.5万吨,同比减少48.6%。2009年我国高碳铬铁产量为222.2万吨,净进口量为197.1万吨,国内高碳铬铁表观消费419.3万吨,占世界铬铁总消费量的63.2%。2009年中国铬铁进口主要来自南非(95.6万吨,占44.2%)、哈萨克斯坦(62.5万吨,占28.9%)和印度(33.7万吨,占
15.6%)等国家,从上述国家进口合计191.8万吨,占当年进口总量的88.7%。2009年,我国铬有铁矿进口量为676万吨(图5;表8),价值13.1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1.2%和51.8%;进口依存度97.1%。进口主要来自南非、土耳其、阿曼和印度,合计占当年铬铁矿进口总量的67%以上,平均价格为193.8美元/吨,同比下降51.3%。

图5 1990年~2009年我国铬铁矿进口情况

表8 2000~2009年我国铬铁矿及铬铁合金进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3~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海关统计月报,2009.12
2010年1~7月我国进口铬铁矿513.1万吨,价值14.2亿美元,平均价格为276.4美元/吨,比2009年均价上涨42.6%;净进口铬铁95.2万吨,价值10.6亿美元,平均价格为1109.4美元/吨。表8中铬铁与矿石平均进口单价比值呈逐年下降趋势,考虑到铬铁冶炼环节的严重环境污染因素,今后应该加大铬铁合金的进口而逐步减少矿石的进口规模。
五、铬铁矿价格走势分析
2008年下半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不锈钢市场进入持续低迷运行态势,需求疲软;2009年铬铁矿价格走势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一季度在低价区运行,然后逐渐回升,当年我国进口均价为193.8美元/吨,同比下降51.2%;从2009年10月~2010年4月这段时间看,铬铁矿现货价格呈逐月上涨趋势(表9)。
表9 2008年~2010年4月铬铁矿现货价格数据单位:美元/吨


六、结论
从世界铬铁矿的市场供需看,总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世界铬铁矿资源高度集中于南非和哈萨克斯坦。2009年世界铬铁矿生产和消费基本平衡。世界铬铁矿产品贸易主要以铬铁合金为主,原矿贸易规模基本保持在当年产量的30%左右。
铬铁矿是我国短缺矿产之一,国内消费需求的90%以上依赖国际市场已成定局。2009年我国进口铬铁矿676万吨,比2008年减少1.2%,进口依存度达97%;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铬铁矿市场价格大幅回落,我国铬铁矿平均进口单价193.8美元/吨,比2008年下降51.2%。
(胡德文)

在铁矿石暴力的诱惑下,2012年来除去世界三大矿山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公司积极扩建产能,以继续从高矿价中谋取暴利。与此同时,新兴矿山不断崛起,试图从繁荣的铁矿石市场中分一杯羹。三大矿山发布的产能扩建计划,到2013年三大矿山新增铁矿石产能估计为1亿吨,2014年和2015年新增产能预计分别达到3.38亿吨和1.65亿吨,2012-2015年三大矿山总新增产能预计达到6.26亿吨。与此同时,FMG、中信泰富、Cliffs、Onesteel、Ironclad、Atlas、Jupiter、Cazaly、Mineral资源公司、非洲矿业、昆巴及伦敦矿业等新兴矿山的产能扩建计划若如期完成,到2013年这些矿山的新增铁矿石产能将达到7700万吨,2014年和2015年新增产能预计分别达到1.98亿吨和4300万吨,2012-2015年新兴矿山新增产能为4.31亿吨。 从上述主要矿山的扩建计划中来看,全球铁矿石新增产能投产的高峰期是在2014-2015年。若上述矿山扩产计划全部按计划完成,到2015年矿石新增产能达到10.6亿吨,则全球海运铁矿石供应量预计增加7.6亿吨,国际铁矿石供应过剩苗头显露。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铁矿资源状况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09年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600亿吨,比上年增长6.7%;铁金属储量为770亿吨,比上年增长5.4%。从表1中可知,巴西、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和中国铁金属储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67.7%,其中,俄罗斯、澳大利亚和乌克兰铁金属储量之和占世界总量的46.8%,而且这三个国家的铁矿资源品位较好,中国虽然铁矿石储量很大,但多为贫矿。

表1 2009年世界铁矿资源储量分布单位:亿吨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二)我国铁矿资源状况

近年,我国铁矿石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121.3亿吨下降到2009年的93.0亿吨,储量每年减少约3.5亿吨,年均下降3%左右。基础储量变化不大,在210亿~220亿吨之间。查明资源储量呈增长趋势,从2003年起每年增加4亿~12亿吨,2003年查明资源储量576.6亿吨,2009年增加到646.0亿吨,六年增长了69.4亿吨,原因是近几年矿产品价格持续走高而刺激采掘业投资力度加大,矿产资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导致资源储量消耗加快,从2005年起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每年增加1亿吨以上;此外,矿业市场的活跃引发社会各方面对地质勘查投入的不断增加,新发现矿点的数量不断增加,进而增加了查明资源储量。截至2009年底,全国铁矿石储量为93.0亿吨(其中富铁矿1.9亿吨,占总量的2.0%),比上年减少8.7亿吨,同比下降8.6%;基础储量为213亿吨(此数据为国内统计的,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的储量基础220亿吨略有不同),比上年减少13.4亿吨,同比下降5.9%。我国铁矿资源集中分布在辽宁、河北、四川、内蒙古、山东、安徽及山西,七省(区)的铁矿石基础储量合计为173.4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81.4%(表2)。

表2 2009年我国铁矿资源储量分布单位:亿吨

二、国内外生产状况

(一)世界铁矿生产状况

1.铁矿石

受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带动,近几年世界铁矿石产量保持增长态势。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显示,2004~2009年,铁矿石成品矿产量增加6.15亿吨,年均增幅达8.9%。尽管受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但2009年世界铁矿石成品矿产量仍达到17.79亿吨,同比增幅2.7%。2009年世界铁矿石成品矿产量超过亿吨的国家有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这四个国家的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3.1%;其他产量较大的国家还有俄罗斯、美国、乌克兰和南非等。近年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铁矿石成品矿产量增长幅度较大(表3),主要是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对铁矿石需求量大幅增长及高价铁矿石对市场不断形成刺激,使这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加大了对铁矿石的开发力度。

表3 2004~2009年世界铁矿石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注:中国数据按国家统计局数据将铁矿石原矿(平均品位约28%)量折合成65%的成品矿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铁矿资源生产供应格局基本稳定,主要供应国家一直是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印度、俄罗斯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导致世界铁矿资源供应垄断不断加剧,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计算,排名前5位国家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逐年增加,2000年为66.7%,2005年为73.8%,2009年达到82.9%(表4)。

表4 世界前5位主要铁矿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比重单位:百万吨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1~2010

2.生铁和粗钢

世界生铁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为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美国、韩国、巴西和乌克兰(表5)。世界粗钢主要生产国为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表6)。其中,中国生铁产量增加最快,从2004年的2.68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5.53亿吨,年均增长率为15.6%,远高于世界3.7%的平均水平。进入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全球钢铁企业的生产经受严峻考验,有些国家的生铁和粗钢生产出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2009年钢铁产业继续受金融危机影响,生铁产量除中国有所增加外,其他国家的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美国、德国和巴西生铁产量连续两年下降,2009年分别比上年下降47.1%、41.4%和37.1%。2009年世界各国钢铁生产也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差异较大,中国经济的率先恢复拉动钢产量明显增长,而欧盟、美国、日本等恢复缓慢,各大钢厂的产量出现大幅下滑,粗钢产量均比上年下降超过30%。

表5 2004~2009年世界生铁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注:中国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0。

表6 2004~2009年世界粗钢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注:中国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0。

(二)我国铁矿生产状况

1.铁矿石多年来,我国已形成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钢铁工业基地和与之配套的鞍本、冀东—密怀—张宣、攀西、吕梁、长江中下游(大冶、安庆—繁昌、宁芜)、邯邢、鲁中、许昌—霍邱、包白和海南十大铁矿石生产基地。受铁矿石高价位的刺激和铁矿石产业政策的鼓励,从2004年起,我国铁矿石原矿产能迅速增长,年增量超过1亿吨。2009年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8.80亿吨,比上年增长6.4%,增速比上年回落8.6个百分点(图1)。

图1 1992~2009年我国铁矿石原矿生产变化

2.生铁、粗钢和钢材

近年,我国生铁产量大幅增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09年,生铁产量从1.55亿吨增长到5.53亿吨,年均增长率为17.2%,远高于世界年均5.1%的增长率。特别是2009年,随着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生铁产量也表现出积极恢复,比上年增长15.7%。

2001~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从1.52亿吨增长到5.72亿吨,年均增长率达到18.9%,远远高于世界3.3%的增长速度。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比上年增长13.5%。2009年累计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65亿吨,比上年增加11233万吨,增长24.8%,扣除库存实际消费量约5.3亿吨,这表明国内市场总体需求旺盛。

2009年,钢材产量为6.94亿吨,比上年增产约1亿吨,同比增长14.9%(图2)。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十大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特大型钢铁工业基地,这些钢铁企业将通过战略重组形成我国钢铁工业的新格局。

图2 我国生铁及其冶炼产品产量变化

3.废钢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产能的快速扩大,废钢需求也稳定增长,而供给总量仍然不足。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废钢市场的总体表现为“进口激增,内需不足”,全年进口废钢1369万吨,同比增长281%,创历史新高(表7),我国进口废钢成为日本废钢市场的救星,我国需求成为东亚地区废钢市场最大的亮点;而中国与韩国进口的增加,也导致了日本出口废钢价格接连上涨。

表7 2001~2009年我国废钢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铁矿消费状况

世界铁矿石消费量没有直接统计数据,但一些间接指标可以显示世界铁矿石的消费变化,这些指标包括生铁产量、直接还原铁产量、粗钢产量及铁矿石进口量等。其中,生铁产量最能反映铁矿石消费情况。

从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看,在2000年以前,世界生铁产量有所波动,但波动的幅度不大,说明铁矿石消费变化不大。2000~2007年,随着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世界生铁产量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从2000年的5.81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9.49亿吨,年均增幅为7.3%,这反映了世界铁矿石消费扩大的倾向(图3)。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生铁产量降为9.39万吨,同比下降1.6%,2009年生铁产量继续大幅下降,降至8.73亿吨,同比下降7.0%。

图3 世界生铁生产情况

粗钢产量是衡量铁矿石消费量的又一重要指标。国际钢铁协会(IISI)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2.24亿吨,同比减少7.9%;66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12.04亿吨,同比减少7.9%(表8)。其中,中国产量5.72亿吨,同比增长13.7%,中国粗钢产量不仅再次拔得头筹,且其产量比第二名到第八名的总和还多,占全球份额的46.7%,2007年为36.4%,2006年为33.8%,2005年为30.9%,2004年为26.2%,呈逐年增加态势,可见世界新增铁矿石消费量中的大部分是由中国带来的。此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粗钢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独联体产量比上年减少了14.7%,欧盟减少了29.7%,北美减少了33.9%,只有亚洲增加了3.8%。

表8 2008~2009年世界各地区粗钢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IISI;中国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

(二)我国铁矿消费状况

近几年,我国铁矿石消费量稳步攀升,2009年铁矿石成品矿表观消费量达到了10亿吨(其中进口成品矿6.28亿吨,国产原矿折合成品矿3.79亿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目前铁矿石的消费量占全球铁矿石消费量的1/3左右。

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72亿吨,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65亿吨,比上年增长24.8%,扣除补库存因素,粗钢实际消费量约为5.3亿吨。这表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拉动了钢材消费大幅度增长,也表明国家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措施有效地抵御了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对我国钢铁业的冲击,钢铁复苏为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形势回升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我国钢材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变化趋势见图4。

图4 1990~2009年我国钢材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变化

钢铁企业增产减收,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大幅下降。2009年68家重点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684.66亿元,同比下降12.75%;实现销售收入22478.58亿元,同比下降10.1%;实现利润553.88亿元,同比下降31.43%(含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调整),12月末,68家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中有8家亏损,比上年减少5家,亏损面为11.76%,同比下降7.35个百分点,亏损额为62.48亿元,同比下降35.11%。2009年,我国钢材消费结构为:建筑业占51.3%,机械制造业占16.5%,汽车业占7.9%,轻工家电业占5.4%,船舶业占3.5%,其他工业占0.9%,交通业占6.9%,其他占7.6%。

四、国内外贸易状况

(一)国际铁矿贸易状况

铁矿石贸易量继续增加。尽管世界经济出现衰退,但2009年世界铁矿石成品矿贸易量达到创纪录的9.55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了7.4%,这主要是由中国需求增长和中国铁矿石产量增速放缓所导致的进口大幅增长所致。2009年,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出口量为3.63亿吨,同比增长17%;巴西出口量为2.66亿吨,同比下降3%;印度是第三大出口国,出口量为1.16亿吨。2009年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达8.90亿吨,同比增长11%。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约占世界进口总量的2/3。世界三大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铁矿石产量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的35%,控制着世界61%的海运贸易份额。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近十几年来钢材的国际贸易量不断增长,占世界钢材总产量的比例不断提高。根据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世界总出口量占世界钢材总产量的比例在2000年达到40.9%,世界钢产量的2/5是供产钢国之外的其他地区消费的。这一比例近几年略有降低,原因是近年来钢产量急剧增长的中国是以供应内需为主的。

(二)国内铁矿进出口贸易状况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一直持续强劲增长,对铁矿石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生产根本无法满足其消费需要。1990年,我国消费铁矿石成品矿2.36亿吨,到2009年消费量已经达到10亿吨,相应地,铁矿石原矿供需缺口逐年扩大。显然,消费需求已远远超出了国内的供应能力,不足部分必须依靠进口来解决。

我国粗钢生产规模仍在继续扩大,2009年粗钢产量达5.72亿吨,同比增长13.7%。在废杂钢回收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粗钢产量的增长预示着我国铁矿石需求仍然旺盛,为了满足铁矿石的消费需要,铁矿石进口量持续增长。2009年2月起,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连续11个月保持同比增长态势,9月份进口量首次超过6000万吨,达到6438万吨,大幅增长64.3%,随后10月、11月进口量虽高位回落,但12月再度冲高至6216万吨,激增80.2%,全年进口铁矿砂6.28亿吨,同比增长41.6%(图5)。

图5 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变化趋势

受价格等因素影响,2009年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8.80亿吨,同比仅增长8.2%,而生铁产量同比增长15.7%(增产生铁量的80%左右是靠进口铁矿石满足的),需要增加成品矿1.19亿吨,而国产成品矿铁矿石只增产0.24亿吨左右,需增加进口铁矿石0.95亿吨,实际全年进口铁矿石成品矿6.28亿吨。铁矿石超需求进口增大了铁矿石价格和海运费上涨压力。

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集中度仍较高。虽然我国铁矿石进口国达40个国家(地区),但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四国仍是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主要来源(表9)。2009年,澳大利亚占进口总量的41.7%、巴西占22.6%、印度占17.1%、南非占5.3%,四国合计占我国进口总量的86.8%,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三国进口量只占总量的4.5%,从其他国家进口占总量的8.7%。

表9 近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区域分布表

受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2009年,我国出口钢材2459.6万吨,同比下降58.4%(图6),净出口粗钢也由2008年的4766万吨下降为286万吨,减少4480万吨。从出口形势看,第四季度有所好转。2009年,列我国钢材出口前6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韩国、欧盟25国、越南、印度、美国和泰国,向其出口均比2008年同期大幅下降,降幅为39%~80%。从总体来看,我国向欧美出口钢材比例显著下降,向东南亚出口比例上升,这说明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国钢材出口地区出现了新变化。我国钢材进口(入境)前6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俄罗斯、欧盟25国和哈萨克斯坦,2009年从日本、欧盟25国进口钢材量均出现了下降,降幅分别为12.9%和14.0%,而从东欧进口钢材量大幅上升,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进口钢材同比分别增长860.6%和230.6%,从韩国进口钢材同比增长29.4%。

图6 1990~2009年我国钢材进出口情况变化

五、铁矿价格走势分析

金融危机曾使得矿业资金链出现断裂,矿产品价格出现急剧下滑。铁矿石也不例外,其价格在2008年下半年经历大幅回落之后,2009年上半年一直都在震荡整理。随后,受经济回暖及我国规模进口的支撑,铁矿石价格表现出积极的上扬,从7月份开始,印度现货矿价高于国内矿价,天津港63.5%印度粉矿价格曾于8月上旬突破800元/吨,此后出现一定的回调,9月上旬甚至跌破700元/吨,但是自10月开始又出现稳步回升。12月31日,天津港63.5%印度粉矿价已经回升至900元/吨(图7)。

图7 2008年以来天津港63.5%印度粉矿CIF价格走势

六、结论

(一)世界铁矿供需趋势2009年,钢铁产业继续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钢铁业表现为“供应略有增加,但需求不足”。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全球铁矿石成品矿产量比2008年增加1.8亿吨,但生铁产量除中国有所增加外,其他国家的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美国、德国和巴西生铁产量连续两年下降;粗钢产量除了亚洲保持不足4%的增速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说明全球铁矿石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尽管世界经济出现衰退,但2009年世界铁矿石贸易量达到创纪录的9.55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了7.4%,这主要是中国强劲需求的结果,受其影响,下半年铁矿石价格表现为震荡上扬,2009年底天津港63.5%

印度粉矿价已经回升至900元/吨。

(二)我国铁矿供需趋势2009年是国内铁矿石市场变化较大的一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拖累,钢铁业遭受重创,铁矿石市场低迷。下半年受宏观经济向好及钢铁需求扩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铁矿石生产出现积极恢复,使得2009年铁矿石原矿产量达8.80亿吨,同比增长8.9%,但仍不能满足炼钢需求,进口铁矿砂6.28亿吨,比上年增长41.6%,是历史上进口增加量和增幅最大的一年。

(王海军)



  • 全球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
    答: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矿产资源形势突出表现为总量丰富,基本满足需求,持续的资金与技术投入保证了矿产品供需的动态平衡。但是,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大规模介入全球矿产资源市场,重要战略矿产的供应受局部政治、军事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投机资本大量介入能源、矿物原材料市场,更加剧了矿产品...
  • 铁矿石资源战略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答:铁矿石资源的战略研究图书目录 首先,我们深入探讨了铁矿石产业的发展环境,分析了当前全球和我国经济形势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接着,目录涵盖了对世界铁矿石供需格局的详尽分析,包括主要产出国的产量、消费国的需求变化,以及市场供需平衡的动态变化。针对我国,铁矿石供需格局分析尤为...
  • 铁矿石的我国现状
    答:2009年国内铁矿石需求将比2008年减少6000万吨,中国铁矿石进口2009年将缩减至3.5亿吨,缩减比例达21%。2009年,国际铁矿石明显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铁矿石市场杠杆向买方市场倾斜。在这种市场形势下,力拓等铁矿石供应商已丧失强势地位。第二,中国进口铁矿石库存量较大。2009年1-4月,中国共进口铁矿石1.87亿吨。中国的...
  • 铁矿石价格暴涨,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答:铁矿石价格之所以会暴涨这么厉害,简而言之是因为供需矛盾。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我国铁矿石储量极少而且品质普遍较低,所以我国铁矿石绝大多数都依赖进口。根据大数据来看2020年1月到11月,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就高达10.7亿吨,远超了去年全年的进口总量。正因如此铁矿石的价格稍微有...
  • 矿产资源供需分析及开发利用现状
    答:由于煤炭还有较大的资源潜力,通过外围找矿和深部探矿,可充分满足我省“十五”至2010年对煤炭的需求。(2)黑色金属矿产 河南省黑色金属矿产中铁矿产地最多,占金属矿产总数35.5%。20世纪50~70年代,先后对1 6个矿产地进行过详细勘探,28个矿产地进行过初步勘探,33个矿产地进行过详细普查,63个矿产...
  • 《金属期货》之高炉的主食铁矿(二)
    答:一般而言,大宗商品的价格水平总体上由供需决定,铁矿石也不例外。铁矿国际市场定价方式的演化,正是供需结构转化的结果,也是全球钢铁生产中心的变迁历程。 1950年以前,当代钢铁业的中心在欧美,自给水平相对较高,总体供需水平也长期相对稳定,全球的贸易需求较低,因此那时的铁矿以最直接的现货交易为主,价格变化也不大。
  • 全球固体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及供需形势
    答:本表1981年的数据引自《国外矿产年评1995~1996》;1992、2002年的数据是分别根据《国外矿产年评1992》和《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2~2003》(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编著)的数据所计算的。 二、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起伏变化 全球矿产品供需和市场贸易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20世纪90年代初,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对矿产品需求...
  • 铁矿石价格下跌
    答:今年以来,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上半年开始,铁矿石供应就相对紧张,进入8月后铁矿石连续出现大幅下跌,2001主力合约从月初的761.5元/吨下跌至589.5元/吨,20天下跌172元/吨,跌幅达到22.59%。有行业人士指出,武安钢铁焦企强化应急管控的通知是铁矿石期货大跌的原因之一。市场分析师陈艳...
  • (四)全球矿产资源供需格局正在发生调整
    答:1978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能源意外获利法》,对页岩气开发实施长达15年的优惠政策,各州政府都实施了相应的五项税收优惠,甚至有些州对页岩气的开发不征生产税。我国页岩气扶持政策正在制订当中。西非铁矿带将影响未来全球海运铁矿石市场格局。西非国家,铁矿石资源丰富。几内亚,已探明铁矿石储量65亿吨,矿体...
  • 《铁矿石资源的战略研究》都分析了哪些内容?
    答:我国铁矿石供需格局分析,讨论了中国作为消费大国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我国铁矿石对外贸易和投资情况分析,详细解读了进出口策略与投资决策。我国进口铁矿石检验监管状况分析,强调了质量控制与监管的重要性。最后,铁矿石资源的战略研究部分,探讨了资源安全与战略规划的关键性议题。这部作品对于政府决策部门、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