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跟家人讲完杜甫人生经历之后家人的评价是酸腐儒生?而我觉得杜甫是读书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楷模?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2
社会学与家庭教育有什么关系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 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 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 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四) 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 家庭教育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顶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总之,做为家长 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 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希望采纳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嫉恶如仇、同情人民,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他从盛唐的尾巴走来,带着不可言表的使命。尽管,他不是救世主,也不是那个平定战乱的人。但是,他却为那个不忍直视的乱世增添了无上的光彩。

2020年是“诗圣”杜甫(712-770)逝世1250周年。今年正值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人心惶惶之时,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于4月6日推出了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与但丁、莎士比亚比肩,第一次以纪录片方式,介绍给西方世界。

BBC资深主持人兼撰稿人、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沿着杜甫生平行踪,为观众讲述这位中国最伟大诗人的事迹。纪录片中被誉为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朗诵了多首英译杜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的诗人继2012年“杜甫很忙”的热潮之后,一时名噪异域,感动全球,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源于民间自发的“恶搞”,而是以专业纪录片的形式,可谓稍稍复归于正。

为此,新华社于4月19日推出时评,给予高度肯定:

它(纪录片)的播出让居家隔离抗疫、饱受疫情焦虑的民众产生了共鸣。杜甫诗歌的美充满了慰藉人心的力量。杜甫半世穷困漂泊,但他目之所及都是众生。生在那个多元包容的大唐,杜甫的悲悯关爱更是穿透地域、文化和民族。他懂得世间的悲欢,他悲悯黎民的命运。而现在,他的诗与他的心,在更广阔的世界流传,收获不少外国知音:“为治愈我们破碎的世界,团结一致,请读杜甫的诗,这对世界是有好处的。

随后,央视9套纪录频道也于6月11日播出了BBC这部纪录片。至此,杜甫的“人民性”再次被推上高峰。

回想2012年,恰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杜甫很忙”的主题涂画曾以大家意想不到的方式风靡一时,被誉为“唐代户籍警”的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曾就此接受《东方早报》专访,该访谈现在读来仍有指导意义。

在陈尚君教授看来,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丰富有变化的”,他的诗歌里面有自己也有国家。杜甫目睹了“安史之乱”对大唐帝国的摧残,国家遭受变乱,由盛转衰,他本人也因此流离失所,终老异乡。他的诗有对社会时事、国家变局的纪实,有对百姓苦难的记载,也有个人一时的悲喜。陈尚君教授特别指出作为诗人的杜甫其“人民性”之外的形象。

他的诗忧国忧民,多是描述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读来令人能够感同身受,素有“催泪神器”之称。杜甫的诗不仅对我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日本的文学也影响深远。然而杜甫的一生也是多灾多难的,他有志难伸,几乎半生都在流浪,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可以说杜甫一生的过往比他的诗还要令人难过。

杜甫并不算太长的一生,也只有少年时期还算不错,其他时期的杜甫,仕途不顺,生活贫苦交加,几乎大半生都在颠簸流离。而杜甫的诗因为受境遇所影响,风格比较沉痛。杜甫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走下坡路的时候,很多诗都描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朝廷的无能腐败和底层老百姓的疾苦。他的诗因为多方面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也生动的他记录了唐朝历史变化,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因而被世人誉为“诗史”。

杜甫在世时名声远不如李白显赫,但对后来者的影响超过李白。

唐代后半期最重要的四个诗人韩愈、白居易、杜牧、李商隐都是学杜甫的。到了宋代,王禹、王安石、 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还出现了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明末清初,顾炎武等人也有明显的学杜倾向。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有人评说:杜甫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

古往今来,很多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都跟苦难相联系。一生顺风顺水的人很难对人性有全面的把握,也很难有宽广慈悲的胸怀。可以说,“诗圣”杜甫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虽生活在盛唐时代,却体味了巨大贫富差距带来的苦涩;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苦难。他将个人的不幸与胸怀天下的情怀相结合,最终升华为笔下动人的诗篇。

翻开一本杜诗,我们能读出人生的不易,从而珍惜每一寸时光,用心地生活;翻开一本杜诗,我们更能读懂生命的坚韧,进而从容面对苦难,在最狭隘的石缝里开出一朵花来。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杜甫便是如此,他用生命写诗,一生饱经风霜,饥寒交迫,却留给后人最温暖的启示。

有感性的朋友和我说,《赠卫八处士》是他心中,杜甫最好的诗。

从小到大,有多少人和事匆匆擦肩而过,儿时玩伴,同窗好友,深情故交,或曾:“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或曾:“同窗共读,青灯书屋情思起”,而如今“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真可谓“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偶尔见上一面,却也总是“痛时总比欢时长”。

岁月啊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岁月啊你别催,走远的还要追。

我想,一个人老了的重要标志,也许就是少年时初读不以为意,而今再读如杜甫《赠卫八处士》这样的诗,居然感同身受眼眶含泪吧。

春花秋月,冬雪夏草,一场绵绵秋雨带来了又一个秋天。愈来愈觉得,所有少年时生吞硬背下的那些古诗词都携带着诗人创作时那一刻的情深意重,在我们此后的一生中静水深流、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直到后来的某一刻直击心扉,时空折叠,让人灵魂抽离,怆然泪下。 



推测:1、你的家人文化水平不高。2、你的家人缺乏社会责任感。3、你的家人所在圈子都是实用主义者,只关注于自己目前的既得利益。
而你:1、尚年轻,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影响着你,思想里还充满理想,也有着上进精神。2、年轻人毕竟求知欲更多,与社会也联系更紧密。
如上,如有得罪处请包涵。

  • 杜甫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变迁?
    答:(从“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杜甫虚岁45岁,在投奔新皇帝唐肃宗的途中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被迫做了伪官。半年后,他潜逃至凤翔,找到了唐肃宗,这一经历,被称为杜甫的“陷贼时期”)和为官(公元 756年至759 年,45 岁至48 岁)对战乱的厌烦,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亲人的思念,对国家...
  • 杜甫为何被连续饿了九天?诗圣杜甫的人生经历
    答:他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写的虽是初唐四杰,却是诗人自嘲之意: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的人生经历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35岁以前:读书和漫游时期 732年,20岁的杜甫开始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江浙生活。五年之后,他去唐朝首都河南洛阳...
  • 杜甫:一生终了都只是个小诗人、小观园,死后却受人膜拜
    答:这么说吧,杜甫如果看到宋代以后世人对他的追捧,估计他自己都会被吓死。真实的杜甫,生前除了年少时过过一段优裕的快乐时光,一辈子都在盛世的底层挣扎,在乱世的途中歌哭。他的朋友,李白是名躁天下的大诗人,高适后来做了大官。只有他,一生终了,仅是一个小诗人,一个小官员。2史学家以张九龄罢相的开元二十四年(736...
  • 读完 杜甫传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造成哪四个时期?
    答:第四期是杜甫离蜀入夔,漂泊湘鄂,以至于去世的作品,约计六百余首。此时杜甫已是五十五岁的暮年,他经过了种种人情物态的变化,历尽了人生一切的艰苦,所表现的风格有感伤的意味,因此怀思古人,追悼亡友,回忆往昔的作品特多,创作的艺术也进入了更为精醇的境界。尤其是律失,已入圣域。(代表作:诸...
  •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件大事?
    答:杜甫出生于唐玄宗登基的先天元年(712),见证了整个大唐开元盛世(713-741),又遭逢八年安史之乱(755-763),人生与唐朝由盛而衰的剧烈转折相重叠。他一生颠沛流离,饱受苦难。丧乱中的国与家、个人与时代、社会与百姓构成杜诗的重要题材,其间有兴亡治乱的历史大疼痛,因此被称为“诗史”。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杜甫草堂...
  • 探索杜甫漂泊无定的一生,他永远怀着对生命最质朴的热爱
    答:杜甫还四处寻找树苗花草,遍植房前屋后。漂泊多年的杜甫像衔枝的燕子,筑了一个巢。一家人停下流浪的步伐,有了停靠的港湾,过上了安宁的日子。尽管生活上仍不乏困窘饥饿,甚至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茅草建造的屋顶在次年八月就被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但对于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稳定居所的人来说,对于遍历凄风苦雨...
  • 诗词:杜甫跌宕起伏的一生
    答:和杜甫齐名的李白享受的是天降辇相迎,杜甫明明被尊称为诗圣,却一生穷困潦倒,死于凄凉。李白天赋难学,但论起对后世的影响,杜甫堪称空前绝后,中唐的韩愈、李贺学他炼字,白居易、元稹学他的通俗,晚唐的李商隐学他的七律技法。到了宋代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都受到他的影响,乃至两宋最大的诗派...
  • 后世为什么称杜甫为诗圣请从历史文化以及人生经历等方面稍作考究?_百 ...
    答:和李白的浪漫主义不同,杜甫的诗以现实主义为主,杜甫经历了唐朝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转变,对当时的社会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他的诗主要描写了当时的历史,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因此,他被称为诗圣。
  • 杜甫的人生经历概括
    答:杜甫的一生呢,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年少轻狂-游山游水,中年抑郁-忧国忧民。一般啊,我们提到杜甫都是认为是忧国忧民的形象,确实是这样的,但是那只是我们没有看到他的前半生。杜甫呢,是出生在官二代家里的,老爸是当官的,祖父也是当官的,所以呢,杜甫从小呢,家境还算优越,所以就衣食不忧呀,...
  • 杜甫是因为都经历什么,才造就了后来写出悲情诗歌的他?
    答:而他自从经历了安史之乱,则彻底蜕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悲悯百姓的诗人,他的诗歌到了这个阶段才真的成熟和伟大起来。痛苦、悲惨和愤慨,造就了杜甫空前绝后的伟大的作品,也成就了“诗圣”的名号,杜甫献祭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人生乃至自己儿子的生命,获得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光辉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