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杜甫跌宕起伏的一生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0
和杜甫齐名的李白享受的是天降辇相迎,杜甫明明被尊称为诗圣,却一生穷困潦倒,死于凄凉。

李白天赋难学,但论起对后世的影响,杜甫堪称空前绝后,中唐的韩愈、李贺学他炼字,白居易、元稹学他的通俗,晚唐的李商隐学他的七律技法。

到了宋代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都受到他的影响,乃至两宋最大的诗派江西诗派,更是尊她为“诗派之祖”。

但是你知道吗?就是这样的诗圣,在盛唐之时,却名声薄弱,他几乎所有的荣誉都是在死后加封的。

韩愈将他和李白齐名并称,元稹不遗余力地赞扬,苏轼尊杜甫为古今诗人之首,到了晚唐,他的诗才被称为“诗史”。

到了明代,他才被尊为“诗圣”,而他的生前既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也没有等到诗名远播,可他却一日不曾想过停笔罢写,也不曾一日忘记忠君报国。

年纪越大,经历越多,才越能理解杜甫的可贵与艰难,杜甫生于名门,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的大诗人,母亲则出自名门望族。

他从小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能够博览群书、云游四海。

五岁观公孙大娘舞剑,七岁能文赋诗,十四岁在洛阳齐王府上,听李龟年演唱,15岁爬树打枣,稀松平常。20岁游遍五岳,裘马轻狂,这就是杜甫的年少时期,意气风发、昂扬肆意。

736年,杜甫24岁时,在洛阳参加科考,结果落榜,而他的父亲当时为兖州司马,于是他一为省亲,二为散心,干脆跑去了山东看望父亲,在这一待就是四、五年。

期间,写下了那一首著名的《望岳》。30岁时他回到洛阳,娶了去了当时的司农少卿之女杨氏为妻,32岁时他遇到了被赐金放还的李白,一见如故,充当起了李白在河南期间的导游。

后来又碰到了高适,三人一路游玩,求仙问道。一年之后,李白和杜甫又一次在山东相遇,这也是他们人生中的最后一面,同时两个人天涯沦落,命运殊途。

747年,玄宗想招揽天下贤才,通一艺者即可到长安应试,杜甫收到消息后极为开心,多年怀才不遇,此次一雪前耻,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李林甫妒才,操作考试,使得无一人中选,杜甫再一次落榜,从此困局长安将近十年。

这10年间,他为了谋得一官半职,家里独留妻子,照顾老小,他四处奔走拜谒。

十年辛苦,历经辛酸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751年,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赏识,等候分配。

直到755年,才授予他兵典参军一职,说白了就是看管兵器库,而这个时候,他已经43岁,没有了年少时的意气风发,眼里的光渐渐褪去,身上的英气内敛,变得越来越沉稳。

他从长安返回奉先,想把这个好消息带给家人,可等他到家,才发现小儿子已经饿死,于是有了那一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你想过吗?为什么人们崇拜李白?这样的天才,却总会在杜甫的身上找到共鸣?我想也是这个原因。

他虽然同样有才华,但不是仙人,也曾追逐过诗和远方,但柴米油盐最终将他又拉回了现实,一切都由不得他飘飘欲仙,一切都要求他必须脚踏实地,也是从此他的诗歌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坎坷之路。

同样也是这一年的冬天,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出逃,肃宗继位,刚刚把妻儿安顿在鹿 州,没多久,作为人臣的他又不得不与家人分离,前往灵武觐见,不料在路上,他被反叛军抓获,含泪写下了《月夜》。

等他终于逃出生天后,回望长安,生死一线,感慨写下了那一首千古名篇《春望》。

随后,他顺利面圣,官受左拾遗,但也不过一两年的时间,他又触怒肃宗,被贬华州,从此不被重用。

接下来,杜甫的人生就是各地辗转奔波,安史之乱尚未平息,他从华州跑到洛阳,也在这一路上,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随后因为厌恶官场的黑暗,愤然辞官,南下成都。

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之下,搭建了浣花溪草堂,也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杜甫草堂,此时他寄人篱下,身无余钱,饥寒交迫,甚至以往一些所谓的好友,看他落魄也陆续与他断绝了来往。

年纪尚小的孩子在他怀里撒娇叫个不停,嚷嚷着想好吃的,的此时的杜甫,50有余,看着眼前的光景,不知道是否在曾经一瞬间,对人生的坚持和选择,有过后悔,在这里他写下了那一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400多年之后,陆游来到了浣花溪,在风雨交加之夜写下了“位卑未敢忘国忧,事定犹待阖棺”。

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辗转乐山、宜宾、重庆各地,连续的奔波,导致他疾病产生,身体每况愈下,写下了七律之冠《登高》。

707年,杜甫坐船前往岳阳,在梦里他看到了父母妻儿围在身边,所有的人生匆匆过客皆悉数登。

江川变化,往日走马,梦外是他一生苦海,梦里他的炽热山河,最终他没有从梦里醒来,病逝于孤舟之上。

  • 如何理解杜甫的沉郁顿挫
    答: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可以理解为,沉郁指的是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分析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内容充实,关注社会民生。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
  • 千古之谜诗人杜甫是死于糖尿病吗?
    答: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尽管仕途跌宕起伏,但他始终保持着年轻时的傲气。他用诗歌为国运民生呐喊,赢得了世人的赞誉。这就是杜甫,堪称大诗人。千百年来,留给后人最大的疑问就是他的死因。那么,杜甫是怎么死的呢?他的死因一直有争议。但总结起来,都和饥饿酗酒有关。刚到长安不久,父亲去世,杜甫失去了...
  • 杜甫在中国诗坛地位的提高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答:肯定是从艰难到让大家敬佩的过程啊!因为不是谁一下子可以一蹴而就变得特别优秀,谁的过程不是经历坎坷?还可以达到彩虹,因为大家都理解,彩虹总在风雨后,所以他经历的过程肯定是有艰难到最后的胜利,他如何面对那些艰难的过程,都值得我们学习。
  • 杜甫《垂老别》诗词赏析
    答:诗人用老翁自诉自叹、慰人亦即*的独白语气来展开描写,着重表现人物时而沉重忧愤、时而旷达自解的复杂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多变的情思基调,又决定了全诗的结构层次,于严谨整饬之中,具有跌宕起伏、缘情宛转之妙。 杜甫高出于一般诗人之处,主要在于他无论叙事抒情,都能做到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精析微,探骊得珠,通过...
  • 唐杜甫旅夜书怀原文及赏析
    答:后四句书怀,也写得跌宕起伏。五、六两句是以反言见意。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曾向唐玄宗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所谓“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莫相疑行》)是也。“词感帝王尊”,“文章实致身”,后被肃宗任为左拾遗。
  • 杜甫的诗为何被称为“诗史”?三吏三别中,三吏与三别分别指什么?_百度...
    答:着重描写了失踪人物的忧虑、旷达的复杂心情,诗风延续了杜甫经典的沉郁顿挫和跌宕起伏风格。最后《三吏》分别是《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石壕吏》 主要讲述的是杜甫在一位农家投宿,但是在夜间官吏却将家里的老人抓去充兵,老翁不得不翻墙逃走,与家人痛苦道别的悲惨遭遇。《新安吏》这讲述...
  • 为什么说杜甫诗歌的风格为沉郁顿挫?
    答:就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而言,其感情的强烈是第一位的。杜甫的诗,蕴含著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其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喷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变得缓慢,低沉,回环起伏。几欲喷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缓急回环,跌宕起伏,是为沉郁顿挫。
  • 杜甫的三别 杜甫的三别分别是什么
    答:表达了作者对饱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以及对战争的憎恶之情。3、诗人用老翁自诉自叹、慰人亦即自慰的独白语气展开描写,着重表现人物时而沉重忧愤、时而旷达释然的复杂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多变的情思基调,决定了全诗的结构层次,让诗显得更为严谨整饬,情节跌宕起伏。
  • 杜甫,韩愈同白居易在侧重点上有何不同
    答:不同之处:韩愈侧重杜甫诗的体格变化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传统。白居易则侧重于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方法。诗人介绍: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
  • 杜甫的诗歌鉴赏
    答:傲骨嶙峋,狂荡不羁,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在七绝《赠李白》中,正突现出狂与傲的风采、骨力、气度,显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这正是此诗的诗眼和精髓。它不仅同杜甫歌咏李白的其他诗篇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形象地揭示了李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这首七绝,沉郁有致,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末句用反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