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2:如何断舍离?学会这几点,你也可以成为整理大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30
大家好,我是言欢!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断舍离》!



知晓断舍离的工作机制,明白舍弃东西的效果,更新对待事物价值的观念,只有这样,身体才能觉醒,我们才会自觉地作出行动。

断舍离,就是扔东西,但不是乱扔,而是有体系和系统的扔。在对居所杂物进行断舍离的同时,脑中也要进行断舍离的作业,即进行思想观念的整理。这样可以对我们自身进行“体质改善”,改变我们无法放手,总是囤积货物的毛病。

就好像我们为了减肥,为了护肤和健康,要控制饮食,多排出宿便。但是长时间进行减肥和饮食控制,就需要搞清楚“该吃什么东西”“怎么吃”“为什么以前的饮食方式有问题”等问题,否则会很快退回到以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

断舍离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项“物品的断舍离”和“观念的断舍离”。只有两者同步,家务清理工作顺利进行,思维方式也逐步更新,才能形成一个良好循环。

“观念上的断舍离”是指在对家里进行杂物处理时,对让自己士气低落,不愿意进行收拾整理的旧观念、旧思维进行摒除和更新。

当我们决心进行断舍离时,最先应该做什么?答案是把衣柜、壁橱、抽屉等所有的收纳容器的盖子打开,让平时看不见的东西全部展现在眼前。这种最初的认识现状的作业是尤为重要的,如果不把握家里有多少东西,就草率地开始作业,很快就会因为杂物的量超出想象,而造成身心上的徒劳和疲倦感。

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先做一个事前的了解和统筹,认识家里物品的现状就是为进行断舍离而做的事前准备。那怎么检查住所的现状呢?从这三个阶段进行:

  1. 收纳空间的物品量合理,没有过度过量,偶尔出现“凌乱”情况

  2. 收纳空间已经满载,甚至出现物品“溢出、过剩”情况

  3. 东西已经好多年梅雨整理过,出现了“堆积”情况

现在很多女性既受到了“没有收拾干净的环境”的损害,又不得不自虐地自嘲为“不会收拾家务的女人”,心理上受到的伤害也越发地深刻。特别是职场高知女性,非常容易陷入完美主义的陷阱。

只有摆脱这种自罚性的思维倾向,不再去否定自我,才能实现思维观念上的断舍离。

大断舍离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获得“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而收拾东西就是手段。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明确描绘住所的蓝图——收拾整理完后,我想在这里进行怎样的生活。

  简约风格的空间——摆放北欧系家装用品或原木家具

  民族风格的空间——装饰有东南亚风格的布衣或藤编家具

  现代流行风格的空间——以办公为主的功能性家具



把握自己现在的居所物品过剩、无法收纳的现状后,把杂物全部摆出来,放在地板上、桌上等水平面的位置。然后从高处对杂物总量进行俯瞰。

值得提醒的是,越是初学者就越会像“打激素”一样,立马想从“大块头”着手,花费比原计划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付庞大的杂物量。因此,在开始实践断舍离时,要在计划的时间内从少量的、小单位的着手,单位越小,将物品从收纳柜取出来所花的时间就越少。

这种小单位量的断舍离持续下去,不久就会变成大单位量的断舍离。

断舍离将家里大量的杂物,通过三层“筛子”进行选择取舍: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第一层筛子我们可以拿食物做例子。把冰箱里的食物全部拿出来摆在桌子上,如果其中有过了保质期的生鲜食品或是还在保质期内却看起来没有食欲的食物,就应该立刻处理掉。杂物处理也是同样的道理。

地板上和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不同的杂物,先从已经损坏的、被弄脏的、不能使用的、已经被抛到脑后的东西,将来也用不上的东西开始处理。垃圾·废品相当于“忘却物”,连存在本身都被忘记的东西。

经济学上有个”巴莱多定律“,它指的是”公司80%销售额是由20%的员工创造的“”80%的成果是在所花全部时间的20%中产生的“等现象,又称80/20定律。

在收拾整理家务时也同样适用这一定律:在居住空间里的东西,其中80%是忘却物,目前在使用的东西只占了20%。

第二层筛子是“自我轴”和“时间轴”。这一层是断舍离的核心,原因有以下三点:

  1. 从这些角度进行杂物取舍,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接纳喜欢上自己

  2. 掌握以物品与自身的“关联度”为焦点的思维方式

  3. 清晰地展现随着时间变化,自身与物品关联度的变化

在处理掉垃圾、废品之后,有意识地按照自我轴和时间轴进行杂物的取舍,就能在大量杂物之中锁定那些对“现在”的“自己”必要的东西。比如,有个人要把用了10年以上的眼镜送给你,“这副眼镜非常好,务必戴”,你会用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力,而且眼镜的样式合不合胃口还难说。那么,“现在”的“你”应该很容易判断这副眼镜的价值。

但是,这副眼镜不是不能用,还有高级品牌的logo,可能你就会产生一种“太可惜”的感觉。而且,碍于送你眼镜的人的面子,你可能就选择收下了眼睛。但这种选择本身就焦点错位,变成了“他人轴”或“物质轴”。所以,以“自我轴”为基准进行取舍时,只需要考虑“这个东西我想不想用”。

在压缩和锁定物品物品的过程中,以前“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这一模模糊糊的概念就逐渐地清晰起来了。

物品与自己的关联度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同一件物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判,也有不同的关联度。这是所有的人·事·物三者的关系网成立的大前提。

案例:幸小姐,长时间持续实践断舍离,在生活上已经能够轻松自如地处理衣服,严格筛选喜爱的东西。但对餐具的断舍离却进步缓慢,因为这些餐具都是她婆婆送给她的。这些餐具在幸小姐的柜子里,一挤就是20年。终于,幸小姐鼓起勇气,准备收拾这个橱柜。

在收拾柜子时,看见白净的柜子变得脏兮兮,幸小姐哭了。她在擦拭柜子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太过顾虑婆婆怎么想,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总是以他人为价值标准,而让自己牺牲了很多。最后,幸小姐终于处理掉了大量的让她心累的餐具,她的生活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第三层筛子就是必要·舒适·愉快“的观点,即对“现在”的我来说,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应该处理掉。从下面三个视角对杂物进行选择和抛弃时,全部调动自己的知性、感受和感觉。

  不需要的东西  东西使用起来很便利,虽然没有坏,但是丢了也不发愁

  不合适的东西  以前很需要,但是对现在的我不合适

  不愉快的东西  长时间使用,但会有莫名的违和感和不快情绪

与“忘却物”不同,这些东西被称作“留恋物”。

我们断舍离时,首先从容易对付的“忘却物”开始,然后再对付无用处的“留恋物”,在处理这些杂物的过程中,你的“断舍离EQ”也会提升。同时也会注意到“不合适”“不愉快”的“事”和“物”。只有坦然面对自己的感受和感觉,才能看清楚哪些东西是“不合适”“不愉快”的。有意识地以这三个标准进行取舍选择,才能不断地磨炼自己。

案例:美登利女士,经历过日本泡沫经济期,所以,每次买西装都十分犹豫,不知道该买黑色还是棕色,这时,她的先生都会说:“哪种都会用上,干脆都买了吧。”或者“再犹豫就错过了,两件都拿下吧。”慢慢的,美登利女士也向先生的生活习惯靠拢。所以,他们家一直在不停地增加各种各样的杂物。

有一天,先生说想搬家去邻近的城镇,因为他刚在那里买下了一间大房子,他想在大自然中悠闲地过日子。实际上是先生觉得家里东西多得放不下了才想换房子。没过多久,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引起核电站事故,他们的新家变成禁区,这时,他们正好遇见了断舍离。

断舍离美登利女士读了很多遍的书籍,在心中做出断舍离的清单,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她开始实践断舍离。例如OL时代的套装,别人送的但自己不怎么喜欢的大牌包,婆婆送的辟邪的钱包……她从“必要·舒适·愉快”这三点开始实践断舍离。她先生觉得很不可思议,慢慢也深受影响,在搬到市区的小公寓时,居然说不买电视机,换成投影仪。

没有电视后,先生也不再边吃饭边看电视了,而是与妻子面对面吃饭,两人之间的聊天次数和质量飞速提升。并且,先生上班开始带妻子亲手制作的蔬菜汤当午餐。两年后,成功减重36斤,身体也更健康了。公司人事调动时,先生又获得了晋升。

只有将杂物压缩到最适当的量之后,才能进行真正的“收纳”环节。断舍离对于“收拾”和“打扫”有着全新的定义:

  “收拾”就是对庞大的杂物量进行压缩和收纳的作业

  “整理·分类”+“扫除”,总称为“打扫”

在断舍离的前提下,最正确的“打扫”程序是首先清除那些垃圾、废品,以及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之后再转而进行杂物收纳,进行“清扫·擦拭·磨刷”。



断舍离并没有什么规则或说明书,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以下几个方法:

1、三分法

首先,把杂物放入收纳箱前最重要的是“分类”,但如果分得太细,自己也记不住;分得太粗,东西却又不太容易找到。断舍离把分类作业分成中三个要点: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

以厨房为例:

大分类:食材、料理用具、餐具

中(小)分类:食材放进冰箱,分为:冷藏室:食品、饮料、调味料

                                  蔬菜室:叶菜类、根茎类、作料类

                                  冷冻室:已经做好的热食、准备做的食材、需要冷冻的零食

              料理用具分为:洗涤类用具:搅拌盆、竹笼屉、切刀类

                            燃气类用具:平底锅、蒸煮锅、工具

                            电器类用具:加热用、料理前加工用、其他

              餐具分为:碟盘类:六盘子、中型盒、小碟子

                        器皿类:陶瓷制、漆制、金属制

                        饮瓶类:茶杯、玻璃杯、葡萄酒杯

分类方法没有绝对答案,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活习惯,建立自己的三分法。

2、7·5·1法

“7·5·1法”指的是进行杂物收纳时,对收纳空间的物量进行的大致估量。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7成,像衣柜、壁橱、抽屉等,所放的杂物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7成。这个比例其实是为了建立物品进出的通道。而剩下的三成空间是为了让人提起“收拾”的劲头。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3成,像带玻璃门的碗筷架或橱柜等,所放的杂物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5成,因为“美观度限定量”为5成。

展示性的收纳空间占1成,像玄关鞋柜上或橱柜上等水平面上,所放杂物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1成,因为,以“1成空间放一点”的思维去装饰空间时,即便是不起眼的日常小物件也会带出空间的美感,形成别具一格的装饰品。

3、1 out 1 in法

1 out 1 in 法是为了坚持“7·5·1”收纳空间整理法所必需的。断舍离遵守的是“处理一个,收纳一个”的原则。只有有意识地“先出后进”,才能唤起良性循环。

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物,同样也能用在事和人上。当一个人还没有和“关系已经走到尽头”的恋人正式分手,就开始和新的恋人开始交往,人们一定会对这个人抱以不自然的想法。

案例1:一直想拼命赚钱的今日子小姐,在丢掉了47本教人如何赚钱的书之后,慢慢改变了自我的金钱观,之后没多久,她突然从几乎不怎么联系的父母那里分到了一笔财产。

案例2:理香小姐是一位离过婚的30岁的女性。因为她对于“结婚”的执念,所以,即使离婚后她又订婚,最后还是分手了。遇到断舍离后,她去了曾经许愿的神社还愿,抛弃心中的执念,她变得神清气爽。之后,她遇见了意气相投的人,很快就结婚了。

4、one touch 法

我们在进行杂物的取舍和收纳时,都希望能更快更好更不费时间精力。如果收纳花费太多的时间和步骤,就会让人产生厌倦。因此,杂物拿出放入的动作就是:“打开门→拿出来(放回去)”。只需要把动作压缩成这两步,以one touch(一键式)取出来。这样一来既没有了什么多余的压力,也不会觉得“太麻烦”。

那些觉得“家务事真麻烦”的人,一定要动动脑子,下点功夫去减少“花时间的、烦琐的”做法,这样的话,家务活做起来会越来越有意思。

5、自立·自由·自在法

“自立·自由·自在”的原则就是将审美意识提高一个层次,使家里的各个地方都能看出主人的用意用心,建立一个舒适自由的空间环境。

自立

在收拾杂物时要有“立”意识,例如:家里厨房的毛巾放在方形浅盘里,最多放10条。

自由

这里的自由是指“选择自由”。

自在

衣服类等无法“立式”收纳时使用的方法。“自在”有“随心所欲”的意思。

杂物的“自立·自由·自在”的状态也会有利于它的主人“自立·自由·自在”地生活。“物如其人”,杂物收纳的样子就是你本身的样子。



处理杂物有其正确的方法。处于初学者来说,一提到处理杂物,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扔掉自己最想抛弃的东西,进行减分。而断舍离则是“加分法”。

断舍离是要从非常简单的爱小地方着手,小地方获得的小成功不断累加,能给人以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自己的老大难问题。

案例:12年前,由美女士生下一个有残疾的孩子。而她的第二个孩子依然有残疾,并且孱弱多病,是医院的常客。不幸的是,他自己又得了疝气,身体无法自由行动,做手术也无法根治,又找不到人帮忙,她甚至想过一死了之。

重压之下,家里就变得乱七八糟,到处脏兮兮的,灰尘遍布,对现状灰心丧气,对自己麻不不仁的她,每天如行尸走肉般得过且过。

当她的健康逐渐恢复,她遇到了断舍离。当她回到家,眼前依然是翻倒的垃圾桶,依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两个孩子,还有加班到深夜的先生。她觉得自己哪有时间来进行断舍离。这时,一个断舍离的学员朋友给她来了一封有意思的信:“今天的断舍离就是这个。”短信下面附有一张扔掉的筷子的照片。

由美女士想着:这就是断舍离,这么简单,那我也能做到。瞬间,她鼓起勇气,迈出了断舍离的第一步。

那天之后,由美女士开始发生变化。用心面对自己的两个孩子,直面自己的命运。

断舍离把我们的生命分为三块:

  肉体生命是作为生物的人的生命

  社会生命是对归属和被承认的欲望

  精神生命是对智慧、美、沟通的渴望

无论是谁,都有一种倾向——轻视肉体生命,只注重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但只有肉体基础健康良好,才可能让自己的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绽放光彩。没有气力开始实践断舍离,总也迈不出第一步的人首先要让作为根基的肉体生命恢复元气。

断舍离的精髓在于“出”,因此,在家中实践断舍离时先从“出”这一点着手,恢复家里的流动感。比如说厨房主要是水池、排水管、垃圾桶这些需要“出”的地方。

当人们清理出口,消除阻塞后,会更加注意入口,严格筛选进入的杂物。

一进一出才是真道理。

总发愁“该从哪个地方着手”的人应该针对相应的“出口”实践断舍离,首先要在相应的场,恢复肉体上的舒畅和健康。

学会断舍离,除了收纳整理,我们还会有哪些收获?我们下次继续分享!

  • 《断舍离》2:如何断舍离?学会这几点,你也可以成为整理大师!
    答:1、三分法:首先,把杂物放入收纳箱前最重要的是“分类”,但如果分得太细,自己也记不住;分得太粗,东西却又不太容易找到。断舍离把分类作业分成中三个要点: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2、7·5·1法:进行杂物收纳时,对收纳空间的物量进行的大致估量。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7成,像衣柜、壁...
  • 《断舍离》2:如何断舍离?学会这几点,你也可以成为整理大师!
    答:这时,一个断舍离的学员朋友给她来了一封有意思的信:“今天的断舍离就是这个。”短信下面附有一张扔掉的筷子的照片。由美女士想着:这就是断舍离,这么简单,那我也能做到。瞬间,她鼓起勇气,迈出了断舍离的第一步。那天之后,由美女士开始发生变化。用心面对自己的两个孩子,直面自己的命运。断舍离把我们的生命分为三块: ...
  • 《断舍离》之杂物上的断舍离2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_百度...
    答:1.断舍离将家里大量的杂物,通过三层“筛子”进行选择取舍。(1)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2)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3)“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2第一层,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具体做法:地板上和桌子上摆上的...
  • 《断舍离》第二章总结
    答:我们如果要下定决心实施断舍离,就必须把池塘翻个底朝天,也就是把衣柜、壁橱里的东西全翻出来,这显然是个大工程。要开始实施断舍离,就必须把原来立体堆积起来的,变成平面,铺满整个屋子。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清理淤泥,可能在水池的生活的其它鱼儿,还会惊呼:“你干嘛呢,你这要是折腾乱了,还是要重新...
  • 《断舍离》|如何进行观念上的断舍离
    答:判断出自己所处的阶段,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有助于我们自觉践行断舍离。2.停止自我否定   女性受到没有收拾干净的环境的损害,同时又忍受着自我惩罚式的自嘲。我们生活在物质和信息极为丰富甚至过剩的社会,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指出如何与物质和信息打交道,我们很容易被物质和信息的洪流淹没。
  • 《断舍离》
    答:1、观念上的断舍离 第1步:认识现状。量比较合理,偶尔凌乱;满载,溢出或者是过剩;多年未整理以至堆积。对照以上三种情况,对自己的居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2步:停止自我否定。停止给自己贴负面的标签,比如我不是个会整理家的人,自我否定,自我伤害。第3步:描绘家的具体构想。想象自己住在健康舒适...
  • 断舍离的步骤
    答:一:观念上的断舍离 1.认识现状 2.停止自我否定 3.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二:杂物上的断舍离 1.拿出杂物,俯瞰 2.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3.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4.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5.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
  • 《断舍离》阅读分享2
    答:实际上,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搞清楚这个目的后,显而易见,“收拾东西”仅仅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断舍离将家里大量的杂物,通过三层筛子进行选择取舍 1.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2.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3.以...
  • 《断舍离》少即是多,三个核心帮助我们学会断舍离,靠近成功
    答:提升收入、家庭和睦、舒适的人际关系,这些都和他们无关。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断舍离的思维,没有让自己真正做到断舍离。断舍离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很多人觉得,断舍离不就是很普通的扔东西吗,怎么会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呢?我们生活中这么认为的人真的还不少,但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
  • 《断舍离》(2):无法丢弃的理由
    答:1、逃避现实型。 这种类型的人,太忙碌,在家时间非常少,没时间收拾。多数情况下,也是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待在家里的人。通过断舍离,也许也能正视家庭问题,得以合理解决、2、执着过去型。 对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东西也非得收着不可,多半隐含着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尤其在现状不幸福时,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