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与近代西方回避制度的共同历史价值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5
什么叫历史?

十万个冷知识

  • 价值:

回避制度作为用于防止同宗、同乡徇私,用于防止官员限入地区性利益之中的一种重要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封建社会官场腐败现象,使吏治得到相对的澄清。重视回避制度在当今人才选拔,对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官员回避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有积极现实意义的。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不仅仅是衡量程序争议的标准,其存在更具有一系列重要价值;其不仅仅符合诉讼机制本身的要求,也是诉讼双方趋利避害心理所做的理性分析与妥协的结果;由于每个人都存在人格缺陷,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设置在维护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中立的同时也是为他们规避价值冲突提供了合理的路径;最后也是更重要的是回避制度不仅是为了实现刑事诉讼中各方当事人的真正平等,更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需要。

  • 中国回避制度概况

      先说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回避制度,设置时主要是从血缘和地缘关系来考虑的。早在汉武帝时,地方官任职,如刺史不得在本州任职,郡守、相国不得在本郡任职,县令、长不得用本县籍人,至于其佐贰掾属则皆为本地人。
       《汉书·京房传》讲到房为魏郡太守,自请得除用他郡人,因此可知汉时掾属无不用本郡人,而京房用他郡人之请,属于破格。杜佑在《通典》中也讲到汉县之丞、尉及诸曹掾,多以本郡人为之,只有守相受命于朝廷,不得在本州、本郡任职。由此可知西汉官员回避制度还比较粗糙。
       到东汉有“三互法”,《后汉书·蔡邕传》:“初,朝议以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至是复有三互法。”指有婚姻关系的出身于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即丈夫不能在自己家乡和妻子家乡所在之州、郡为官,必须到第三地为官,这样可以避免利用乡党关系营私舞弊。
       到了清代,选官的回避就更加严格了,州郡地方官已不能自行聘用本郡人为其掾属,尽用他郡人。除了官员任职回避之外,还有司法审讯中的回避制度,《唐六典》在这方面便有明文规定,在其刑部篇之下第十六条:“凡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亲属、仇嫌者,皆听更之。”其本注云:“亲谓五服内亲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并授业经师为本部都督,刺史、县令及府佐与府主,皆同换推。”


  • 西方回避制度概况

     英国的普通法中规定:“法官在某个案件中拒绝行使审判权的一种特权和义务。由于法官与某一方当事人存在亲属关系或因案件的处理结果可能产生与其有关的金钱或其他利益,可能被怀疑带有某种偏见,因而不参加该案的审理。”(《牛津法律大辞典》)其着眼点是审判官与案件当事人有没有利益关系,是否会影响审判的公正,亲属关系是其中之一,但不限于亲属关系,所以任何人都不得在与自己有关的案件中担任法官。回避的目的是保证审判能在相关当事人心目中保留公正的形象,这是西方回避制度的起点,然后由司法回避,在逻辑上自然提出行政回避的问题。
       行政人员不能在作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的同时,又兼顾私人利益,更不能以权谋私,故在官商之间要有一道防火墙。所以行政回避制度是为了避免行政官员在行政过程中,偏袒某种私人利益,从而损害公众的公共利益。政府采购及项目建设,必须有一个招投标制度,便是为了防止行政人员以权谋私。
       为什么西方的回避制度中没有地缘关系方面的规定,因为市场经济是动态的流动经济,西方的国家是建立在联邦制的基础上,而中国是以农业为基础,是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地方行政系统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为了保障国家的统一,故历来就有地缘籍贯上的回避制度。至于它向师生关系、上下级同事关系的延伸,都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传统是建立在熟人关系之上,他还没有完全进入陌生人社会,或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保持着熟人关系,故在中国,在社会活动中,一个人的人脉和关系网还起着重要作用,现在有人称之为社会资本。故在中国历史上的回避制度便包括这方面的内容,它的目的是保持执法和行政的公正与公平。


总结: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都产生了回避制度,这与当时社会关系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的回避制度有相同点,也是不同点,这与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关系,但最终的目的大体一样。



共同价值如下:
(1)西方工业文明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2)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3)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人们思想观念、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对现今社会的影响
    答:16世纪以后,我国的考试制度愈来愈受到世界的注目,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西方国家仅用英文出版的介绍中国科举制度的书就达70余种,中国传统考试经验的广泛流传,为近代欧美各国建立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有益的蓝本。孙中山先生在考察欧美各国考试制度后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局限性
    答: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时二千多年,在古代国家的政治运行中,对于国家权力、政府权力、官僚权力的监察和约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是有限的,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可以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始终与其历史局限形成二元对立,单线垂直的历史局限是监察制度的性质;位高权重的...
  • “大学”,我国古代的大学,始于汉代,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是国...
    答:今天重提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近代化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从历史意义上讲,中国高等教育只有最终完成了理念层面的近代化才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最终完成。从现实意义上讲,中国高等教育理念近代化的完成,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根本途径所在。因为中国目前所采用的高等教育制度是西方的“大学”,而其理念却不...
  • 怎样认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体现了怎样的演变趋...
    答:八股取士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清末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科举制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在官僚系统中,地方官员,无论是临民之官,还是封疆大吏,如何选用,...
  • 请描述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发展历程(至少四项)并结合现实生活任选一项...
    答:八股取士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清末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科举制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在官僚系统中,地方官员,无论是临民之官,还是封疆大吏,如何选用,...
  • 公务员晋升制度的优点,和我国学习借鉴国外的公务员晋升制度的那些优点...
    答:中国古代人事制度对西方国家有很大影响。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西方文官制度是源出自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人事制度的弊端在于:重人治、轻法治;重政治、军事人才,轻科学技术人才;重男士轻女性。二、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文官制度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它首先产生于英国。继英国...
  • 求一篇 评价我国古代封建科举制度的论文
    答:在历史上, 中国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选拔“人才”。人们接受国家正规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自己能被国家权威部门选上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封建社会,手工艺的学习好象不是正规的国家教育)。这是中国人之所以会拼命学习的根源之所在。正是由于人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被选上,取得名誉与地位,所以,人学习...
  • 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与科举制有什么区别?
    答:然而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科举制却备受赞赏,以致在19世纪 西渐欧美后,成为近现代文官制度的胚胎,也是中国政体中“受到欧洲人无条件赞美”的特别之处。现代不少 西方学者还认为科举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注:威尔·杜兰 (Will Durant):《伏尔泰所赞扬的政府》,《世界...
  •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论文
    答: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
  • 北洋政府于1912年公布什么标志着中国律师制度的产生和起步
    答:伴随着对共和制度的向往,律师制度的出现废除了封建法律工作由官员担任的传统体制,迈出了社会追求司法独立和公平的重要步伐。回顾和总结中国律师制度的百年发展历史,对于加强我国律师制度和社会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拟在2012年适当时间举办高峰论坛,以纪念中国律师制度建立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