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辉社会学概要的主要内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社会学主要内容是什么拜托了各位 谢谢

到学校图书馆的文学区去看 应该有

说实话,这专业很难就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社会研究和社会调查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实证调查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中外社会学主要学派与学说,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各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理论和思潮;
2.熟练掌握社会学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
3.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了解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及其发展;
5.了解现代社会学的前沿理论及重要研究领域中的新进展;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社会学、法学。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中外社会思想史、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与计算机应用、中国社会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讨论、实地参观、社会调查、专业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1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或哲学学士
相近专业:社会学 社会工作 家政学 人类学 女性学

《社会学概要》蔡文辉 李绍荣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问.研究的对象并不着重在个人,而是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多少总是受到社会的影响与节制的.社会学不太研究人们心里想些什么,或者人们的动机和人格,那是个人内在特质方面属于心理学常讨论的问题,社会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问题总是围绕者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权力理论
功能学派的观点:社会是建立在人们的共同价值体系上的,政府的政策不会违背这种价值体系。如中国社会敬老,所以政策层面有敬老院的老人福利制度。社会价值体系可能存在冲突但政治制度必定会设立政策维护其中之一,压抑其他,以试图将社会冲突降低到最低点。价值体系的多元导致政治权力多元化,各个社会利益团体代表不同人民的利益与兴趣,彼此相互监督、制衡;通过游说、参与等方式影响立法机构的政策制定,进行利益表达。没有任何一个团体能单独控制或垄断决策的运作。而且各团体在不同论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是有主次差异的,即是有限的。
冲突论者的观点:社会是由一群相互争夺资源、自私自利的人聚合而成。拥有较多资源者借其财富影响政治领袖、夺取权力以保护其本身的利益,甚至推翻任何不合作、不支持他们的领袖或政府。这就是权力精英论。这群权力精英是由政界、军界、工商界以及大众传媒等事业里的最高级别领袖组成,由类似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背景、宗教信仰和种族成分,把持国家政治和外交政策,决定国家大事,以维护精英层的利益为主要任务。权力精英层还会培育一批中介团体,帮助他们说话,表达利益。普通老百姓是很难有机会参与意见的,只能任由上层精英摆布,无法和上层结构抗衡。
美国有人就认为布什总统攻打伊拉克的决策就是权力精英运作的最佳例子。权力集中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人口控制论
英国哲学家马尔萨斯在18世纪末期就呼吁重视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粮食的增加是算数级数而人口的增加是几何级数。他建议以人口控制来减少世界人口及粮食供应间的差距。然而他明确反对认为方式的生育控制或积极的检视方法,而赞成人口控制方式应是晚婚,以减少可能生育的年数;同时他强调结婚夫妇应对其所决定生育的子女数加以负责,若不如此,世界将面临饥荒、贫穷及苦难。
马克思强烈批评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观点,认为在欧洲工业社会里经济关系的本质才是问题的关键;社会的毛病不是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而是出于资本主义社会分配不均。如果一个社会一切都是有秩序的,人口的增长能使社会更富裕,而不是带来贫困、饥荒。
埃里克等人指出,世界人口爆炸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人口的增长一定要靠人工的方式加以生育控制。同时有效地运用资源也很重要,工业国家人口所占比例不多,却消耗了绝大多数自然资源。

社会变迁的理论
1、 孔德的阶段演变理论 孔德认为社会变迁分三个阶段:其一,神学时期。人类社会以家族为中心,社会的领袖是神学者代表。社会意识形态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为重点;其二,哲学时期。哲学家成为社会领袖人物,开展政治思考,意思形态则以反抗超自然所应验的本质为对象;其三,科学时期。工业为重心,科学家为领袖,并以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来处理人的事务。
2、 斯宾塞社会进化论 斯宾塞认为宇宙的进步是又一种模糊、不和谐、同质的境界,转变到一种相当明晰、和谐、异质的境界之过程。从“军事型社会”向“工业型社会过渡”。
3、 马克思唯物论 马克思认为物质因素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形态、人类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的前途。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造成社会的变迁,阶级斗争更是加剧了变迁的刺激因素。生产方式和分配的矛盾会制造新的生产方式和人际关系,矛盾是社会内部必然现象,不来自外部,阶级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具体体现,必将以革命的方式使社会进入无阶级的社会。
4、 韦伯的意识主导论 韦伯认为,西方的历史发展是由一种传统性权威,进化到理性法律权威的过程。韦伯对资本主义出现于西方社会而不见于中国或印度的看法是西方社会受了基督新教伦理的影响,在没有此伦理的领域,资本主义就未能发生。他认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官僚制的理性权威社会。
5、 帕森斯的功能论 社会总是向均衡的方向行进,社会变迁是调整与再调整的缓慢过程。
6、 冲突论 社会不可能达到均衡的境界,社会变迁因资源的竞争和冲突推进,虽然会带来破坏,但终究会导致进步。在冲突之后,原先受压抑的团体会获得地位的改善,因而提高社会的品质。所以变迁是常态。
7、 循环论 社会没有永久的进步或衰退,而是一种无目的的高低循环。如中国的强盛、繁荣、衰退的循环,以及传统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朝代更替观念都是循环论的观点。当人类社会面对自然界的挑战时,就会在社会结构、组织上加以调整而发展出一套应对的策略,这是循环的开始;策略得当,社会继续生存;反之,会被破坏、灭亡。文明之间可能融合,进入新一轮的成长、破坏、衰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将循环出现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

现代化过程及理论
工业化——经济成长——现代化
工业化改变生产方式,促进经济成长,主要特征是:工厂制度兴起;机器动力的使用;生产量的增加;农业消退。
经济成长是推进现代化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国民所得增加;国家财富提高;工业生产额提高;城市化;商业交易增加。
现代化的特征:政治参与增加;教育普及;宗教世俗化;生活品质改善。
关于现代化的理论主要有以功能论为代表的聚合理论和具有马克思冲突思想色彩的依赖理论。
1、 聚合理论 认为现代化的结果是把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差距缩小,无论社会现代化起步早晚,所采取的途径为何,所有的社会都必然朝同一终点变迁,现代化特质将遍及世界。该理论具有很强的西方社会本位色彩,即现代化就是西化过程。它忽略了每一个社会的差异独特性,忽略了出现不同社会模式的可能。其实即使西方社会,英法美德都个别的特质,本能被看成是同构型的社会群。
2、 依赖理论 该理论认为西方国家不仅不是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榜样,而且西方国家也不会愿意豪无代价地帮助这些国家赶上现代化的列车。甚至成为这些国家现代化的阻碍。依赖理论把西方已经现代化了社会比喻为一群都会中心;把那些未现代化的社会比喻未一群没有控制自身前途的卫星,完全依赖中心运动。都会中心利用榨取资本与剥夺经济原料等方式来控制尚未现代化的社会,而使后者现代化的方向与前途均受前者的支配主宰。都会中心国家为了本身既得利益最大化,不会真心协助卫星国家走向工业化的成功途径。非西方国家在走向现代化多遭遇的挫折,其实都是西方国家所预设的。拉丁美洲发展的曲折经验说明了这一理论。这些国家受着美国强大军事和经济压力,因而无法按照自己的步骤走向现代化。

相似的理论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提出的世界体系论,指出世界分为三个领域:核心、边陲、半边陲。核心国家有强大的生产力,极力支持自由贸易政策;利用强大的资金、工艺技术以及管理方法来支配全世界的经济活动,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先进国家。低度开发的国家,由于缺乏资金,没有工艺技术,只能以其本身的自然资源及廉价的劳动力向核心国家换取资金及技术,其经济发展政策常常被核心国家所控制,无法按照自己的步调来策划。如亚洲、非洲、南美等贫穷不发达国家。半边陲国家是那些具有边际经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依赖核心国家并受其支配,同时也压榨那些尚不发达的边陲国家,如以色列、爱尔兰、韩国。

可见,依赖理论把他们的贫穷和落后归罪于发达国家,虽指出了国家之间的不公平,但同时忽略了贫穷国家不发达的国家本身的内部问题。

  • 蔡文辉社会学概要的主要内容
    答:3、 马克思唯物论 马克思认为物质因素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形态、人类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的前途。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造成社会的变迁,阶级斗争更是加剧了变迁的刺激因素。生产方式和分配的矛盾会制造新的生产方式和人际关系,矛盾是社会内部必然现象,不来自外部,阶级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具体体现,必将以革命的方式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