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属于哪个市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西和县属于甘肃省陇南市。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地处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区、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秦州区接壤,总面积1861方公里。截至2021年10月,西和县下辖16个镇、4个乡。384个行政村、10个社区,耕地面积87万亩。介于北纬33°27'至34°13',东经105°03至105°38'之间。径距宽46公里,径距长62公里,总面积1861方公里。

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属梁峁沟壑区,地表起伏平缓,土质肥沃,东南属岭南山林区,峰峦叠障,山岭陡峻。境内平均海拔1692米。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4℃,平均无霜期183天,平均日照期为184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533毫米。

西和县的历史文化: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讨,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西和主要习俗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主要有春节的拜年、元宵的社火、二月二的种子、清明的烧纸、端午的艾蒿手链、七月七的乞巧、中秋的果实、腊月的冰块等。



  • 西和县属于哪个市?
    答:西和县属于陇南市。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地处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辖16镇4乡、384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截止2020年6月,总人口44.2万人。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0万亩。境内平均海拔1692米。历史沿革 西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生息、...
  •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中国虎乡还是千年药乡
    答: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千年药乡。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西汉时于洛峪(今洛峪镇)置武都郡,两晋时为仇池国,北魏于洛峪置南秦州,西魏时改称成州,后经多次变革,南宋时改岷州为西和州,明洪武年间西和州降州为县。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
  • 甘肃西和县属于哪个市
    答:甘肃西和县属于陇南市。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处于西汉水上游地段,下辖有汉源镇、长道镇、何坝镇等16个镇和4个乡,总面积为1861平方千米。甘肃西和县属于哪个市 陇南市是甘肃省地级市,其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于秦巴山区,下辖1个区、8个县,总面积为27800平方千米。陇南市共辖有...
  •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位于哪里
    答:位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汉水上游。总面积1861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邮编:742100。代码:621225。区号:0939。拼音:Xihe Xian。行政区划西和县辖6个镇、14个乡:汉源镇、长道镇、何坝镇、姜席镇、石峡镇、洛峪镇、石堡乡、西峪乡、苏...
  • 甘肃省天水市西和县以前古代是什么国
    答:仇池古国 西和县属于陇南市,不是天水市。
  • 甘肃省西和县位于百纬多少度
    答:西和县位于东经105.3,北纬 34.02。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区、康县,西与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接礼县、天水秦州区。 面积1861平方公里,人43.4017万人(2010年),辖9镇11乡 ,384个村委会,10个社区居委会。...
  •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在经纬度的位置是什么?
    答:东经105.3度,北纬34.02度。
  • 西和县的高铁站在什么位置
    答:甘肃省陇南市境内。根据查询百度地图上显示,西和县的高铁站在甘肃省陇南市境内,西和站是兰州至天水至汉中高速铁路新建车站,处在建设阶段。
  • 从甘肃陇南市西和县出去的需要隔离吗
    答:需要。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西和县属于高风险地区,从甘肃陇南市西和县出去的人员都需要进行14日的医学集中隔离观察,每隔一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自出西和县开始计算日期,满14天可自行离开。
  • 甘肃省哪个市(县)的秦剧团实力最强?
    答:陇南市西和县秦剧团最早可追朔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1950年为西和县戏剧宣传队,1956年成立西和红光秦剧团,1976年成立西和县文艺宣传队,1979年改为西和县秦剧团,团长杜宝泉。西和县秦剧团 起源时间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剧团简介西和县秦腔传统底蕴深厚, 历史 久远,蜚声省垣的魏启元先生,不仅演戏,还要编戏,记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