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一)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尚不充分,仍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已经由绝对落后水平转变为相对落后水平,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对各种服务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人民对社会公平、民主法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二、是发展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和社会公平需求。

1、从经济方面看,首先是收入不平衡,包括地区、城乡收入发展的不平衡;其次是消费不充分,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足40%,仍然是世界大国中最低的国家之一,难以满足经济增长对消费的需要。

2、从社会方面看,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3、在教育方面,从教育的经费投入、教育质量和就学机会看,农村还落后于城市,中西部还落后于东部;

4、在医疗方面,从卫生健康投入、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利用程度及卫生健康水平看,城乡和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5、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以及养老保险覆盖率均不够充分,难以满足人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以及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我国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

2、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我国文化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

四、是人与自然发展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

生态环境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长期处在价值链低端的国际分工使得中国资源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此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浓、法制不健全、生态投资不足,使得人民对新鲜空气、清洁水、良好环境质量的需要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五、是经济建设与总体安全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逐渐从国土和军事安全转变为政治安全,再转变为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长期复苏乏力,使得经济安全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议题。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也使得社会安全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二)三大不平衡制约中国经济发展

一、居民收入不平衡

“收入不平衡”主要指居民收入和财富严重分化,以及住房、医疗、社保等资源的可得性在不同人群之间差异过大。首先,中国收入分化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居民收入差距悬殊。截至2015年,前1%人口收入在全社会当年总收入中的占比为11.4%,前10%人口收入占比为37.2%,后50%人口的收入仅占全社会收入的16%。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禀赋优势以及政策差异,东南沿海地区实现率先发展,部分城市收入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但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仍然较为落后,城乡之间、不同省份之间在居民收入以及教育、社保、居住、环保等社会资源方面的巨大差异。

三、产业结构不平衡

产业结构不平衡是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追求质量与效益的时代,工业化初期的产业结构已经明显失衡,部分产业占据了过多的资源,制约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1、是当前经济对投资高度依赖,消费占比不足。当前中国固定资产形成占GDP比重高达44%,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其中房地产投资的差异更大,中国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14%,是美国的4倍。

2、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内部结构不合理。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尽管超出50%,但较英美法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服务业中,权重行业为批发零售、交运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信息技术、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等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占GDP比重远低于美国。

3、是金融行业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发展不足。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已超过美国,但其原因是中国金融体系内部结构失衡,间接融资占比过大,银行业占比达到近80%,远高于美国的42%;而证券业与保险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二者合计占比仅20%,远远不及美国。

扩展资料

1、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但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5日发布公告,经最终核实,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74358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5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与初步核算数一致。

3、2017年中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参考资料: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人民论坛网



  • 如何认识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答:1、从经济方面看,首先是收入不平衡,包括地区、城乡收入发展的不平衡;其次是消费不充分,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足40%,仍然是世界大国中最低的国家之一,难以满足经济增长对消费的需要。2、从社会方面看,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充分。3、在教育方面,从教育的经费投入、教...
  •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主要是:一、 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2008年下半年起明显下滑,到2009年第一季度下降到谷底,但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扭转了下滑趋势,开始逐季回升,走出了一个标准的V字形反转,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
  • ...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_百度知 ...
    答: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实践证明,一些即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而一些就其性质说不是社会...
  • 1.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答:1、了解历史背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首先需要了解中国历史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经历了不同的社会阶段和变革。了解中国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根源和演变。2、分析社会现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
  • 如何理性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
    答:一、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 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势必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必将加剧自然资源的供求矛盾,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我国人均资源紧缺,而资源...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答:但是,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同时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使我们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1)近年来...
  •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注意:在新时代新...
  • 如何认识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揭示了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指出了影响全面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问题是时代的呼声,矛盾是时代前行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同样,因为有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我们...
  • 如何认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答: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的认识体现在以下3点: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集中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可以看到,今天我国社会发展确实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处在中等收入阶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