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历史背景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0
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于是,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 关于都江堰的历史解说
    答: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
  • 千年奇迹都江堰!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造福人们千年之久?_百度知 ...
    答:都江堰始建于秦朝,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年的 历史 ,而如今它依然可以投入使用。那么都江堰是如何让自己成为了跨越千年维度的水利工程呢?本期子牙童趣知识局就和大家一起了解,都江堰屹立千年的秘密。(一)都江堰的 历史 背景 都江堰是一项超级水利工程, 由两千年前的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
  • 都江堰的由来
    答:一、都江堰的建造背景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它灌溉着灌县以东成都平原上的万顷农田。原来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
  • 都江堰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于是,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 谁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历史及作用?
    答: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历史:战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
  • 都江堰资料
    答: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
  •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是由谁主持修建
    答:都江堰此洞是由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主持修建的。下面将详细介绍都江堰的历史和背景。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始建于公元前256年。当时,成都平原上雨水丰富,但毁灭性洪水也频繁发生,给居民带来极大困扰。为解决这一问题,时任蜀汉宰相的诸葛亮提出在岷江上游修建一座灌溉工程,经过多年努力,最终于公元...
  • 都江堰兴修的历史背景
    答:这是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堰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可充分保障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涡作用,还有效地冲刷了沉积在宝瓶口前后的泥沙。这些...
  • 都江堰历史介绍
    答: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
  • 四川省春江堰的历史
    答:李冰创建都江堰 【李冰创建都江堰】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间(约公元前276~前251),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团结和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前后建成都江堰。实践证明,历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