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齐山登高用了什么典故?表达诗人的什么感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九日齐山登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九日齐山登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既有放浪沉醉的自嘲自勉,又有世事沧桑,光阴易逝的的感叹,诗,人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内心的抑郁不平。
《九日齐山登高》是杜牧与好友张祜登上齐山观景,有感而发的七律: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友人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时任池州刺史),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在九日重阳节一起登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开头两句,写出了杜牧在登上齐山后,俯览江水的愉悦心情。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第三、四句转而慨叹人世的忧多乐少。尘世间的纷扰使得平生很难开口大笑,但在这种心境支配下,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不如及时行乐,用酩酊大醉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
  第五、六句进一步写因登临而产生的光阴易逝之感。最后两句,借用齐景公牛山涕泣事,春秋时,齐景公登上牛山,北望而流涕说:“美哉国乎,郁郁芊芊,若何滴滴,去此国而死乎?”感叹自己一旦离开了人世,美好的江水能否永保。这里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抒发了胸中的怨恨和感慨。
  全诗用登高忘忧的旷达豪宕之笔,写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之思,形成了既爽快健拔又含思凄恻的风格特点。“尘世难逢开口笑”一句,是杜牧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对人生道路的辛酸的总结,是趣语,也是理语。
  在杜牧众多的慨叹诗中,都是诗人在对人生探索后所发的感叹,既能代表封建社会下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也能引起潦倒失意的士大夫的普遍共鸣。

杜甫《登高》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九日齐山登高》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登高》原文:
杜甫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日齐山登高》原文:
杜牧 (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典故: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安慰自己。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
表达感情:诗人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现了这种旷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

九日齐山登高_百度汉语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齐安登高》是杜牧的一首七律。此诗为安抚友人张祜的失意情绪而作,诗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来排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落后、消极的一面。至于那个典故的问题,那就是诗中最后一句“牛山何必独沾衣”的“牛山”指的是齐景公登牛山而坠泪的故事

  • 《九日齐山登高》的作者是
    答:《九日齐山登高》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佳作。杜牧在这首诗中详细地描述了他去齐山登高,感受到秋高气爽的天气和山中的宁静,同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齐山"是地名,可能是一个地名。这首诗中,杜牧通过对登山的描述,...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原文及赏析
    答: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诗题名 《九日齐山登高》,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九节,又称重阳节、茱萸节。《易》把“九”定为“阳数”,又是“极数”,根据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双阳相重,故名重阳。屈原在 《远游》中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可知远在战国时期重阳...
  • 杜牧的重阳诗
    答: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重阳诗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九日齐山登高》。1、诗的内容如下: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2、这首诗以旷达乃至颓废的态度来消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
  • 九日齐山登高原文及翻译
    答:一、原文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二、翻译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
  • 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答:《九日齐山登高》、《蜀中九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1、《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
  • 九日齐山登高翻译
    答:2、翠微:这里代指山。3、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赏析:《九日齐山登高》是杜牧为安抚友人的失意情绪而作,...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答:登山后的感悟 登山后,杜牧深深地感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他认为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教会了人们勇气、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还认为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给予了人们无尽的美好和神奇。结尾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是一篇充满感慨和赞美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感叹大自然的壮美景色,表达了对大...
  •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译文 | 注释 | 赏析
    答:赏析 这首诗编在《江东集》,是作者在建康任江东转运副使期间出行今皖南一带时所作。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唐代诗人杜牧曾于其地任刺史,作《九日齐山登高》诗,诗题中“齐山寺”,当即后世为纪念杜枚而建。“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起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
  • 杜甫《登高》和《九日齐山登高》两首诗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异同?
    答:杜甫《登高》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九日齐山登高》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登高》原文: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