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和“一望二三里”是两首不同的诗句的开头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一望二三里”和“一去二三里”两首诗有何准确的出处?

“一望二三里”出自:邵雍[北宋哲学家]《山村咏怀》。
原文是: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释义: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一去二三里”出自:徐再思《无题》。
原文是: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释义: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扩展资料:

《山村咏怀》创作背景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徐再思人物生平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平事迹不详。钟嗣成曹本《录鬼簿》言其“好食甘饴,故号甜斋。有乐府行于世。其子善长颇能继其家声”。天一阁本《录鬼簿》,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记载他做过“嘉兴路吏”,且“为人聪敏秀丽”、“交游高上文章士。
习经书,看鉴史”等。这些都说明他在仕途上虽仅止于地位不高的吏职,但却是一位很有才名的文人。其生卒年月很难确定。《录鬼簿》把他列为“方今才人相知者”一类,并说他“与小山同时”。
张小山生活在元末,据此推算,其生年应在一二八○年以后。他的散曲〔双调·蟾宫曲〕《钱子云赴都》有“今日阳关,明日秦淮”句,既云“赴都”,又点明“秦淮”,很可能已是明初。其卒年疑在一三五○年以后。他一生的活动足迹似乎没有离开过江浙一带。
清·褚人获《坚瓠集·丁集》说他“旅寄江湖,十年不归”。他的〔双调·水仙子〕《夜雨》“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及〔双调·蟾宫曲〕《西湖》“十年不到湖山,齐楚秦燕,皓首苍颜”等句,均可证实他确曾在外飘泊达十年之久。
其作品大量是《吴江八景》、《苕溪》、《甘露怀古》等内容。他离开家乡,在太湖一带飘泊,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村咏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再思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意思是: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是的。"一去二三里"是《山村咏怀》中的诗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邵雍,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乡村中漫步的情景,其中“一去二三里”是指他离开村子二三里。而"一望二三里"是另一首诗《望夫山》中的诗句,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其中“一望二三里”是指她站在山上远望村子之外的情景。因此,"一去二三里"和"一望二三里"是两首不同的诗句的开头。

(宋)邵康节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其中 第一句也作 一望二三里
所以这两句是一首诗的开头

  • “一望二三里”的古诗原文
    答:原句应是一去二三里,出自宋代诗人邵雍的山村咏怀。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注释 ①去:指距离。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
  • 一望二三里和一去二三里哪个是原诗
    答:一去二三里。古诗选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出自于邵雍的五言绝句《山村咏怀》。是一首流芳千古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 古诗:"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的意思
    答:直译:一眼望去,二三里外有一座小村庄,小村庄里坐落着四五户人家,袅袅炊烟正从烟囱里飘出。慢慢走进,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六七棵树,树枝上都已经开满鲜花了。实际上,这首诗里的数字只是泛指,并非具体数字。因此也可以翻译为:远远望去,二三里外有座小村庄,小村庄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日积月累里的古诗的意思
    答: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意: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
  • 一去二三里古诗赏析
    答: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一去二三里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忆江南: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
  • 一去二三里的全诗是什么?
    答:我记得小时候是一去二三里,乡村四五家。儿童六七个,八九十枝花。现在的改了,和以前不同了。现在的是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古诗一望二三里作者是谁
    答:作者是:北宋哲学家邵雍,原名叫做《山村咏怀》。作品原文:《山村咏怀》 北宋---邵雍 正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白话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 一去二三里古诗原文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是我国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诗人邵雍;山村咏怀全诗原文如下作者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解释一眼望去,可以看到二三里开外的景色,那里有着四五户人家烟囱里正冒着袅袅炊烟村庄旁边还有六七座凉亭矗立在那里,旁边有;一去二三...
  • “一望二三里”的古诗原文
    答:【原文】山村咏怀 作者: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作者】邵雍,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
  • 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的意思
    答:意思是: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白话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