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谣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0
告趣,与你分享关于自媒体行业的见解。

相信很多朋友都被朋友圈里各种转发的谣言伤透了脑筋,通常, 遇到 来自不熟悉的人的谣言忽视就行。但是亲友发来的不实信息,你总得花时间去解释,有时候遇到了固执的,还费力不讨好……

那么为什么朋友圈谣言总是层出不穷?为什么那么假的信息你们都要相信还要转发,实在是不能忍!很想咆哮!

其实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

朋友圈属性

微信属于 强关系型产品 ,强关系型社交的产品相对是个封闭的圈子。 传播方式也比较私密 。主要通过一对一的聊天以及公众号作为载体的“群发”来传播信息。代表性的产品还有QQ空间,它们都具备很强的社交边际,不容易被打破。这样的特点使得讨论基础很弱,错的信息一旦发出来,对的信息如果进不去,就谣言满天飞了。

弱关系社交的社交边际比较弱,比如微博这样的开放式平台,很容易打破,一旦有人发布了错误消息,你可以很轻易的找到一个辟谣的信息。 当然,弱关系社交发布的信息量过大,需要具备一定的甄别能力,但是你至少能看到比较专业和靠谱的说法,强关系社交如果没有人出来辟谣,你连看到靠谱说法的机会都没有。

利用了中老年用户的特点和心理

再来看看谣言主要流窜的圈子,我们很容易发现,谣言多是通过中老年用户传播。微信操作简单,对于年岁大的人好上手,转发朋友圈的内容对于这样的受众不是重点,转发本身才是他们觉得有意义的 有存在感 的趣事。从心理层面来讲, 利用一个新兴工具转发和传播信息本来就是一件很超前的事。

而且微信更偏向于亲友化, 所以很多打着关心亲友幌子的谣言就可以大行其道,而长辈们往往不会确认这类消息的真假,而是出于关心亲友就转发了。 而长辈们的同龄人可能碍于彼此的交情即使知道是谣言也未必会指出。

中老年用户心理多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管他是真是假,万一有用呢?万一是真的呢?——基本上都是这个心理来转发的, 再加上另外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对于没有什么科学常识(非贬义)的人来说无异于“警钟”,比如20岁大学生吃小龙虾死了,喝水死了,跑步死了,看到的人会联系到自己或者儿女身上, 生怕重蹈了他们的覆辙,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乎谣言就起来了。

对自媒体平台的监管缺失

我们国家人民从小就接受权威主义,对于同一件事情,报纸、电视等媒体,发出的都是同一种声音。父辈们很少能见到两种不同的宗教信仰,或者不同的政见互掐。他们没有被媒体骗过,不会意识到,来自“官方”的东西会有假。

然而这就是自媒体的特性,门槛低,导致任何声音都可以发出,而这个自媒体是否官方与权威,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分辨的。 他们对于媒体中的报道,不会持有怀疑心态,没有这种防备心。当我们接触到互联网这个大众都能发声,难以受管控的平台,就要考验我们的判断能力。而我们的父辈,多半是经验主义,很少会有考据求证的态度去判断一个信息的可靠性。

所以当一群只想博人眼球吸引注意的人利用谣言聚集了这样的用户之后,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容易接受他人价值输出的人正是各种三无广告、危险理念的受众人。也更是容易被舆论控制,被利用,而且最能在他们中激起社会恐慌的人。

我们应该怎么做

作为自媒体,无论是大号,还是中小号,都应该坚守自己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原则。

同时,我们也应该主动担负起去监督自媒体行业出现的这些弊病的责任, 作为一个生产者或者是读者,勇敢的学会举报不实信息,而不是直接忽视,都算是为了传播业出了一份力!并且时刻将这种主动思考的正确思想传达给身边的人, 才会让整个行业更加健康,让自媒体在自己的辉煌中也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现在关注“告趣红人圈”,回复“告趣红包”领取随机现金红包!

告趣作为一个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不仅仅要为做到精准传播而努力,更要以身作则把控好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在日常的业务中负担起引导正确舆论的社会责任,同广大自媒体一起坚守职业操守和底线,并尽我们所有努力让传媒行业越来越明净。

当然,别忘了,遇到不断给你发谣言的亲友,要给他发这个!

  • 朋友圈谣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答:再来看看谣言主要流窜的圈子,我们很容易发现,谣言多是通过中老年用户传播。微信操作简单,对于年岁大的人好上手,转发朋友圈的内容对于这样的受众不是重点,转发本身才是他们觉得有意义的 有存在感 的趣事。从心理层面来讲, 利用一个新兴工具转发和传播信息本来就是一件很超前的事。而且微信更偏向于亲友...
  • 到底是谁制造了朋友圈"关怀式"谣言?
    答:记者采访了诸多微信从业者及专家,并经多方调查后发现,微信谣言背后有故意打击对手、诱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引导用户打吸费电话等多重图谋,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其背后的“圈粉”、转发广告等利益链。记者在一家大型公众号广告对接平台上了解到,一万名粉丝数以下的公众号广告标价费用为200至400元,而5万名...
  • 为什么朋友圈和微信群会有那么多弱智的谣言被广泛传播?
    答:首先在主观上的原因是因为大家没有分辨消息真假的能力。很多人看到这则消息,觉得它非常官方非常专业,而且还是某某权威的专家认证。他就认为这个消息一定是真的。这让我想到一个哲学的方法论是不唯上不唯书。其次是客观上的原因,很多的公共号推送的消息都不负责任,只是为了博大众眼球,所以它的真实性...
  • “朋友圈”信息真伪难辨,如何守护社交生态?
    答:求助信息背后可能隐藏诈骗高考期间的“失物招领”信息,虽有部分真实,但多为诈骗。虚假求助电话不仅可能吸费,还可能利用信息进行其他形式的欺诈。警方提醒,网民应对这类信息保持警惕,核实信息来源再做行动。游戏测试背后的个人信息泄露 犯罪分子利用“朋友圈”的测试游戏,套取用户个人信息,威胁用户安全。
  • 社交软件有很多,为何朋友圈成为谣言的重灾区?
    答:社交软件很多,朋友圈会成为谣言的重灾区主要的原因有几下几种。第一,有什么惹人注目的事,朋友圈都有转发等功能。现在的人总是喜欢逛朋友圈,因为通过朋友圈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情还有一些正能量负能量的东西。当一些惹人注目的事发生,很多人就开始转发在自己的朋友圈让自己的朋友可以看到,就这样陆陆...
  • 为什么朋友圈谣言泛滥??
    答:科学素养不够和我们追求健康的动机,让朋友圈成为充满谣言的灾区。从谣言的角度看,谁会写这样的文章?它离不开“兴趣”这个词。这种兴趣不一定是物质的,也不一定是经济的,也许是一种内在的秘密需求,或者是一种自恋的满足。根据北京大学陈春燕对网络谣言动机的分析,发泄不满、炫耀节目、故意制造混乱...
  • “央视曝光,你喝的不是茶是毒药”这条刷爆朋友圈的10W+,是板上钉...
    答:辟谣:“你喝的不是茶,是毒药”——谣言背后的真相近期,一篇声称“中国茶叶98%都有农残”的文章在朋友圈广泛流传,引发公众恐慌。然而,这并非事实。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对2012年旧报道的剪贴,企图利用大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制造恐慌,误导视听。最初,这篇谣言源于2016年9月的两个微信公众号,随后在网络...
  • 为什么朋友圈健康类谣言泛滥?
    答:科学素养不够和我们追求健康的动机,让朋友圈成为充满谣言的灾区。从谣言的角度看,谁会写这样的文章?它离不开“兴趣”这个词。这种兴趣不一定是物质的,也不一定是经济的,也许是一种内在的秘密需求,或者是一种自恋的满足。根据北京大学陈春燕对网络谣言动机的分析,发泄不满、炫耀节目、故意制造混乱...
  • 为什么朋友圈和微信群会有那么多弱智的谣言被广泛传播?
    答:热衷朋友圈,希望被点赞,甚至转发明显弱智的谣言,可能是因为:焦虑:害怕自己不如社交网络上表现出来的那么“成功”和优秀;不安:表明别人在关注自己,自己在关注别人。不然感到不安;触发成瘾:大脑皮层的不健康反应,刷朋友圈成瘾了,不赞不转难受;强迫症:朋友圈是衡量友谊的工具。不赞不转就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