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花夕拾》品鲁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导读:《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回忆性的散文集。文集共收录作品十篇:有描写对猫的仇恨的《狗·猫·鼠》;追忆保姆阿长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揭露封建家长制阴暗面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勾魂使者的《无常》;回忆自己童年趣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鞭笞旧时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刻画心术不正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缅怀日本老师的《藤野先生》;怀念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范爱农》。

他,是人之子,是民国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是上个世纪最忧患的灵魂。

他,是鲁迅。

我读了他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早晨掉落的花在晚上拾起来,意味着鲁迅在风烛残年的时候回忆自己幼时的经历。

鲁迅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幼时家庭遭遇科场舞弊案,青年时期弃医从文,壮年时期又被列入“勾命单”。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朝花夕拾》这本书,鲁迅以儿童的目光去看待,又用成人的思想去评论,仔细读来,却也是甜酸苦辣咸齐全。

写甜。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云雀,这便是百草园的概貌了。这里是作者幼时游玩的胜地,精神的寄托。这里是鲁迅小时候蜜糖一般的存在,却因为要去读书而与那里被迫分离。即使私塾的院子再大,哪有从小玩到大的百草园大,哪有从小玩到大的百草园有意思呢?

想来,这便是酸的因果了。

他进了私塾,想读的书身边的人不让他读,心中所想也无法说出口。他内心发酸,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施展。这是最郁闷的感觉,也是最无奈的时期。

说苦。

成了名人,被他人称为“正人君子的仇敌”是苦;长妈妈、父亲的逝世是苦;再也无法见到藤野先生是苦;跳进旧中国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脱、无力挣扎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鲁迅,但最终让他写成了这本在暴虐、阴暗、乌烟瘴气的社会中趟过的《朝花夕拾》。

言辣。

笔锋辛辣,是我对鲁迅的看法。他骂人,骂得有技巧。在《朝花夕拾》里面,每篇文章都充满着对当代封建社会的讽刺与嘲笑。他在那个时代,用自己辛辣的笔锋,铺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意咸。

咸,是泪水的味道。《朝花夕拾》中朴实平凡的散文,已经足够催人泪下。那一丝丝微苦的咸,是作品里面不可缺少,且又可歌可泣的盐分。染咸的是回忆,泪水滴落所溅起的水花和泛起的涟漪,是作者的深思。

后人评论《朝花夕拾》,留下一首可以细细品味的诗:

独酌花酒释胸竹,

寒衣不胜暑。

朝花夕拾谁归属,

甜酸咸辣苦。

作者:上海市田家炳中学初一(3)班 周佳怡

指导老师:康虞佳

主编:李坤媛

编辑:王镇强



  • 鲁迅在朝花夕拾的性格
    答:从《朝花夕拾》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正直、爱恨分明的人。在本书中鲁迅的文笔非常尖锐,冷嘲热讽地刺向“腐烂”的社会。我这里有一本《朝花夕拾》。我差不多看了1年才看懂。所以,我认为,这篇作文要写好,首先你自己要理解,以上均为我个人理解,希望这篇作文你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写,毕竟千篇一律是作文...
  • 读完朝花夕拾对鲁迅的认识500字
    答: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比如在被选为课文的两篇文章中就有这种手法。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面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 朝花夕拾中鲁迅的品质
    答:《朝花夕拾》让我们了解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制度和社会的冷酷,表现了鲁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
  • 《朝花夕拾》表达了鲁迅对什么的思考
    答:人生阅历的疏密、时代氛围的错落,造就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思想。过多的“斗士”形象的渲染,让人过多的感受到鲁迅的“冷峻”,就像最常见的那张他的照片。当我们抛开鲁迅身上的光环,细细品读《朝花夕拾》,就会发现他内心深处的一片净土。正是在这片净土上,散发着许多人性的灵光,使他的文章洋溢出...
  • 对鲁迅朝花夕拾的评析!
    答:《朝花夕拾》渗透了作者深切的人生感受和对中国社会生活、中国国民精神的剖解,流露出作者对于人生存的基本问题——爱与死的童年体验和回忆和成年以后的深沉思考。《朝花夕拾》是一本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散文集。这使它与同时期许多散文作家的作品明显地区别开来。它具有一种适性任隋、洒脱不羁的风格,想...
  • 从《朝花夕拾》品鲁迅
    答:他,是人之子,是民国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是上个世纪最忧患的灵魂。他,是鲁迅。我读了他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早晨掉落的花在晚上拾起来,意味着鲁迅在风烛残年的时候回忆自己幼时的经历。鲁迅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幼时家庭遭遇科场舞弊案,青年时期弃医从文,壮年时期又被列入“勾...
  • 《朝花夕拾》中鲁迅的形象
    答: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 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
  • 朝花夕拾体现了鲁迅怎样的特点 举此书中的几个例子来谈(以一个特点为...
    答: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却以自我的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与生命剖析,这是我很久以后再读先生作品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 我从朝花夕拾看鲁迅
    答: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 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
  • 《朝花夕拾》鲁迅读后感
    答:《朝花夕拾》鲁迅读后感13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朝花夕拾》鲁迅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朝花夕拾》鲁迅读后感1 早闻《朝花夕拾》,但没有机会去欣赏一下。所以,趁这个寒假,我饱读了《朝花夕拾》。 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