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这是什么东西?长得有点像花椒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请问有人知道这个像花椒非花椒的叫什么名字?求解!🙏

有点像野花椒,就那种大山里自己长的那样,如果有花椒味但又不是很像的话那就肯定是了

鸦胆子,又名老鸦胆、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蛋子、鸭胆子、解苦楝、小苦楝。拉丁文名Brucea javanica.为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株均被黄黄色柔毛。小枝具有黄白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通常7,对生,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偏斜,边缘具三角形粗锯齿,上面疏被、下面密彼伏柔毛,脉上尤密。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狭长,生于海拔950~1000m的石灰山疏林中。
本种之种子称鸦胆子,作中药,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止痢疾等功效。
1.治痢:鸦胆子(去壳,捶去皮)5克,文蛤(醋炒)、枯矾、川连(炒)各1.5克。糊丸,朱砂为衣。或鸦胆霜、黄丹各5克,加木香1克亦可,乌梅肉丸,朱砂为衣。二方俱丸绿豆大,粥皮或盐梅皮,或圆眼干肉或芭蕉子肉包吞十一二丸,立止。
2.治热性赤痢,及二便因热下血:鸦胆子(去皮),每服二十五粒,极多至五十粒,白糖水送下。(《衷中参西录》)
3.治痢久,脓血腥臭,肠中欲腐,兼下焦虚惫,气虚滑脱者:生山药(轧细)50克,三七(轧细)10克,鸭蛋子(去皮)五十粒。上药三味,先用水四盅,调和山药末煮作粥。煮时,不住以箸搅之,50克沸即熟,约得粥一大碗。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鸭蛋子。(《衷中参西录》三宝粥)
4.治疟疾:鸦胆子仁10粒,入桂圆肉内吞服。每日3次,第3d后减少量,连服5d。(《广西中草药》)
5.治早期血吸虫病:鸦胆子果仁10粒,每日2次,连服4、5d。(《广西中草药》)
6.治滴虫性阴道炎:鸦胆子20个,去皮,水一茶杯半,用砂壶煎至半茶杯,倒入消毒碗内,用消过毒的大注射器将药注入阴道,每次注20~40ml,轻者1次,重者2~3次。(《河北中医药集锦》)
7.治痔:鸦胆子七粒。包圆眼肉,吞下。(《纲目拾遗》)
8.治疣:鸦胆子去皮,取白仁之成实者,杵为末,以烧酒和涂少许,小作疮即愈。(《衷中参西录》)
9.治鸡眼,胼胝:先用热水烫洗患处,发软后用刀削去隆起处及表面硬的部分,贴上剪孔的胶布,孔的大小与病变相等,而后将捣烂的鸦胆子盖满患处,而以胶布敷盖,每隔6d换药1次,一般3次。(《中华皮肤科杂志》)
10.治花柳毒淋,有热:丈菊子(即向日葵,捣碎)50克,鸭蛋子四十粒。将丈菊子蒸汤一盅,送服鸭蛋子仁。(《衷中参西录》消毒二仙丹)
11.治毒蛇咬伤:鸦胆子、半边莲、七枝莲、对面针各适量。掏烂敷患处。

菊花

菊花

无茱萸

  • 外形有点像花椒籽 小一点,炒出来有爆米花的味道,是什么?一种植物
    答:楼主你好,这是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叫红蓼,也叫荭草,照片里的是它的种子,是一种中药,中药里叫水红花子。
  • 求解这是什么东西?长得有点像花椒
    答:菊花
  • 这是什么植物,看上去有点像花椒的叶子
    答:1. 胡椒木,亦称台湾胡椒木,属于芸香科花椒属植物。2. 其特征为奇数羽状复叶,叶基有短刺,叶轴有狭翼。3. 小叶对生,呈倒卵形,革质,叶面浓绿且富光泽,全叶密生腺体。4. 胡椒木为雌雄异株,雄花呈黄色,雌花为橙红色。5. 果实为椭圆形,颜色红褐色。
  • 叶子中间有刺,树上也有刺,叶子细长,有点像花椒数,但是冬天叶子也是绿...
    答:竹叶花椒
  • 万能的网友,帮我看看这是什么树!结的果实有点像花椒!树皮又有点...
    答:朴树,落叶乔木,荨麻目榆科朴属植物,见图。
  • 求解这是什么东西?长得有点像花椒
    答: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如今,中国菊花已遍及全球。菊花的色彩多种多样,有粉红的、有紫红的、有白色的、有淡紫的,它们红的像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菊花的香气清新,闻上一下就会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 请问有人知道这个像花椒非花椒的叫什么名字?求解!
    答:有点像野花椒,就那种大山里自己长的那样,如果有花椒味但又不是很像的话那就肯定是了
  • 这个是什么植物,我们这里很常见,山上见到果实很红,好像可以吃。
    答:名字:东方水麻。别名:柳莓。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600m的山坡溪边。性味 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消积;解毒。主治小儿疳积;小儿头疮;中耳炎。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这个是什么东西啊,求解
    答:有点像青花椒
  • 草药识别!这个是 山茱萸吗? 之前买的不是这样的啊?之前的像枣肉干似的...
    答:他给你弄错了,这是“吴茱萸”,有点像花椒。山茱萸则似小枣子,去核了。一字之差,功用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