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二郎山,也称“陕北小华山”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神木二郎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大。和周边的景区环环相连。极具特色。在 榆林文化 中,神木二郎山也称为陕北小华山。可见神木二郎山这么一个着名景点也可以称为榆林的标志性景点了。本文带你一起来了解神木二郎山!

  神木二郎山,俗称西山,位于神木县城西1公里的窟野河与芹河交汇处,因其山上有二郎庙延名。文人墨客视其貌似驼峰,又多称“驼峰山”。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巡行驻跸,赐名“笔架山”。

  山形建筑:
  二郎山巍峨峻秀,挺拨险要,东西石壁陡峭,松柏挺立,前后两峰凸起,中稍低凹,两峰中断处原建有一木桥,游人攀蹑而过,名“断续桥”。在前后相距1公里多的山脊上,依照山形地势,有一百余间(孔)建筑,殿、庙、亭、阁、窟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其规模颇为宏大各现特色。

  主体建筑有八仙洞,地藏洞、浩然亭、二郎庙、关帝庙、诸神殿、祖师庙、玉皇阁、娘娘庙等,其建筑多为单檐硬山式或砖石窑洞带廊檐,庙、殿现存明清壁画18幅。多为工笔重彩,间有国画。还有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石60余通,明代及清嘉庆元年(1796年)摩崖题刻七方。

  特别是明代照壁,正面石刻“虎啸图”,背面石刻“九龙戏水图”,栩栩如生;明代石牌楼,造型古朴;地藏洞石窟藻井,雕刻细腻,均有较高的艺术及历史价值。山上还有抗战中部分爱国将领在“浩然亭”中留下的题刻,为古老的殿庙渗入了新的生机。

  • 神木二郎山,也称“陕北小华山”
    答:神木二郎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大。和周边的景区环环相连。极具特色。在 榆林文化 中,神木二郎山也称为陕北小华山。可见神木二郎山这么一个着名景点也可以称为榆林的标志性景点了。本文带你一起来了解神木二郎山!神木二郎山,俗称西山,位于神木县城西1公里的窟野河与芹河交汇处,因其山上有二...
  • 神木二郎山的介绍
    答:神木二郎山,麟州胜景,古属羌山,俗称西山,因山体中部有两处凸起,状如骆驼双峰,又名“驼峰山”。其海拔高度为1082米,素有“陕北小华山”的美称,成为神木的标志性景观。窟野河、秃尾河汇流于山前,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后。西边沙石相间,一片松林,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18年...
  • 榆林市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
    答:神木二郎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神木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山势蜿蜒,巍峨险峻。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古长城穿行于山后。西边沙石相间,果林成片,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曾来此山,他观山状如似笔架,所以将此...
  • 神木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答:神木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二郎山山势蜿蜒,巍峨险峻。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古长城穿行于山后。西边沙石相间,果林成片,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2、红碱淖风景名胜区 红碱淖风景名胜区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煤田腹地。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景区似三角形,...
  • 神木小众景点有哪些 神木有哪些小众景点
    答:神木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山势蜿蜒,巍峨险峻。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古长城穿行于山后。西边沙石相间,果林成片,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曾来此山,他观山状如似笔架,所以将此山御之曰:“笔架山”。后来,...
  • 神木县有啥旅游景点
    答:1、神木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山势蜿蜒,巍峨险峻。2、神木红碱淖。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煤田腹地。红碱淖四周生态环境良好,东侧有天然牧场尔林兔草原,水草丰盛,牛羊成群。3、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位于神木县木瓜梁村,距县城9公里,陕北民俗文化...
  • 神木县有什么名胜古迹好玩?
    答:即古麟州。2)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3)天台山在神木县境贺家州镇东男方向距县城65公里。4)杏花滩在神木县城南5公里的单家滩村,旧有摩岩石刻,古岫岩寺等明代建筑。5)红碱淖风景名胜区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 煤田腹地。
  • 神木县有什么名胜古迹好玩?
    答:即古麟州。2)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3)天台山在神木县境贺家州镇东男方向距县城65公里。4)杏花滩在神木县城南5公里的单家滩村,旧有摩岩石刻,古岫岩寺等明代建筑。5)红碱淖风景名胜区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 煤田腹地。
  • 神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神木旅游攻略
    答:二郎山 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神木市城西1千米处。二郎山山势蜿蜒跌宕,巍峨险峻。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后。西边沙石相间,一片果林,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武宗皇帝支神木时曾来此山,他观山状如似笔架,所以将此山御此日:“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