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诗文,体悟文化意蕴,增强民族精神积淀
1.诵读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初中学生主要背诵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其中包括:《弟子规》《三字经》《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经典古文名句》《中国名言实录》等。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自主趣味解读《三字经》,利用自读课为学生讲解《笠翁对韵》中历史典故,趣闻故事,如“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金屋闲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趣味训练。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寻找文字的起源,知道了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了解了汉字的发展过程,讲述了关于汉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杨修巧解字》《欧阳修追字》《多写一撇打了败仗》《神奇的“打”字》《“马虎”的由来》等,同时透过汉字还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学生感觉汉字很神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写字不再随随便便,而是用心写字,错字逐渐在减少。学生在活跃有趣的气氛中领略了中国文化,掌握了字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一些有趣味的训练内容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些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4.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是引导学生诵读程颢的《郊行即事》王禹俏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都将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出板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一箭双雕。
二、亲近古诗文,营造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在教学《伤仲永》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方仲永因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而“泯然众人”的结局,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茅塞顿开。
(3)音乐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如教杜甫的《石壕吏》可以配上古典乐曲《十面埋伏》文中的悲惨气氛显现而出,易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2.挖掘古诗文教材文化内涵。
古诗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1)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点名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王昌龄的《出塞》等都抒写出了诗人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王维的《杂诗》等作者表现自己对家乡强烈的热爱和思恋之情。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高适的《别董大》、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2)在文言文教学中蕴涵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学艺术。教师在讲授优秀文言文篇章过程中要着重它的艺术造诣的讲解,鼓励学生从古代文学和古代文人思想中吸取优秀的艺术创造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达到古为今用的艺术教育目标,真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最直接的现实意义,使之大放异彩。比如:郦道元《三峡》描绘自然之美,范仲淹《岳阳楼记》抒写情怀之美,柳宗元《小石潭记》的意境美,《论语》论述哲理美等。此外,一篇好的古文,必须有上乘的思想内容,缺乏灵魂的文章不会成为优秀的篇章。因此,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还要注重文章思想内容的学习,看看作者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作者的思想内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写文章怎样才能塑造出如此之深的思想高度。如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教师可顺便将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过去学生的处境作比较,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他们明白读书必须勤奋、吃苦,方能成才的道理。再者,我们还要注重从文章的写法、结构、修辞等等来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只有多方面的弘扬才能真正做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否则的话,只能是触之皮毛。
第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目标。比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十则》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指导我们对朋友要以诚相待。教学中,可用先贤的言论来教育学生养成诚信的美德。在《陈太丘与友期》中,又从反面教育学生与人交往“应守信重礼”,否则将会被七岁顽童所不齿。像这些简短的故事,语言质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教师不须一言说教,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文学形象的人格魅力。在作品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中,学生能够自然感知着是非曲直,接受着诚信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走进古诗文,加强文化实践,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在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实施了“孝”的活动,布置了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了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做”(做一回家长,做一次家务,做一件好事)活动,从日记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的行动。 “良言一句三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礼仪之邦——中国,我们有礼,更应该守礼。因此,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礼”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让中国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我们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语文让我们快乐,语文让我们聪明,语文让我们美丽,语文让我们高尚,语文让我们有了内涵,语文让我们体现出了人的意义、人的价值、人的尊严!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化的脚步加快,外来文化的渗透,使得传统文化受到冷落。这一现象已引起了专家的重视,语文教育界"回归传统"的呼声日愈高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
  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上,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下,绽放出最美的心灵之花。
  1.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正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蜂拥而至的外来文化吸引了中国孩子的眼球。他们喜欢吃洋快餐,爱看日韩动画片,抢着过圣诞节、情人节,却忽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心却远离了本土文化,断链的文化缺失,使得学生心灵飘荡无依。另一方面,家长在物质上无条件的满足,养成了独生子女惟我独尊的无礼与自私,有才无德之人比比皆是。追求物欲的享受、目中无人、“三省吾身” 、“贤思齐“的美德亦早已被他们抛之脑后。我们看到他们生活在幸福之中,他们却寻求各种刺激来填充空虚无聊的心灵。
  而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积淀,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古诗文中,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豁达,也有"不以物善,不以已悲"的淡定;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雄心,也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美,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它们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我国历史上出了许多重修养、重气节、重独立人格的仁人志士,他们与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培养、激励密不可分。要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作用,语文教学的传承是最主要的途径。语文课文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广泛,除了上文提到的人文内涵,还有建筑、音乐、美术、舞蹈、民俗等内容。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把语文课当成"纯知识"的技能练习,应当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取更多的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养分--优秀的传统文化。
  2.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自然界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文人眼中,都成了他们思想情感的载体。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是高洁情操的化身,白居易心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是顽强生命力的体现,马致远眼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思乡游子的断肠之物,龚自珍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是无私奉献者的心灵告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古诗文中的山水景物就是作者心灵的镜子。引导学生用充满诗意的眼光和饱满的激情去欣赏自然,品味万物,正是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途径。
  这类课文的教学,可借助多媒体丰富其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可通过配音乐来营造学习氛围,引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中:如《钱塘湖春行》的教学,可选择活泼流畅的琵琶曲《阳春白雪》;而《夜雨寄北》则可配舒缓哀怨的古筝曲《梅花三弄》。伴着优美的古典音乐,学生可以自然轻松感受作者的情怀。还可通过视频来形象地再现诗中描绘的画面:《观沧海》可选择惊涛澎湃的大海作背景,《望岳》可把巍峨的秦山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去理解诗意。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在"声" "色"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去理解自然不仅仅是自然,它可以承载文人的情感,成为人类情感的自然、文化的自然,更可以是每个人心中的自然。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研究家乡的历史名人遗迹,探寻家乡山水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把课本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解越多,学生眼中的自然的文化内涵就越丰富,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就越浓。诗意的山水自然,会让他们空虚的心灵慢慢充实。
  3.挖掘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精华,构筑学生心灵家园
  一篇好的作品,必然有优秀的思想内容,而这些优秀的思想内容,正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在讲解这些文章时,要善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
  3.1 要注重古诗文中传统美德的弘扬。“孔融让梨”教我们懂得谦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们明白要取人之长,"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刘禹锡追求精神的充实胜过物欲的享受的精神境界的体现,《陈太丘与友期》中,小小的元方都知道如何做一个守信有礼的人……讲授《诗经》中的《蒹葭》时要花大力气来歌颂赞美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让学生在爱情观上有一个纯洁的认识。随时挖掘教材中人物的美德,不知不觉间就会让美德注入学生的心田。
  3.2 要以“形象”为榜样,激励学生。古诗文中有许多优秀的形象:《行路难》中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者杜甫,《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这些形象极具个性,讲解时注重分析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弘扬他们的品质,以此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   3.3 注重弘扬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几经外族的入侵,在国难当头之际,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屈服害怕过,总有起身而出站在最前列、不惜以生命来捍卫国家的尊严的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铮铮誓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表达的是岳飞重整乾坤的 豪言壮志,陆游用"位卑未取忘忧国"来写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宴子、唐睢、蔺相如等为捍卫国家的尊严义正辞言与敌国较量。这类作品联系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意识。
  教师在引领学生传承文化的同时,更要传承内在的精神。而要让这些精神永驻学生心田,要从以下方面去做:
  首先,要鼓励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篇章和名著。中国的文学遗产极为丰富,教材中涉及到的是有限的。其它如四大名著的原著、诗、词、曲的大部分,《论语》等经典作品,就要求学生在课外主动去阅读。久而久之,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学生脑海中积淀下来。
  其次,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价作品中的思想。要做好讨论与评价,就要鼓励学生围绕讨论的话题搜集与作品相关的资料:写作背景、作者经历、社会状况等。比如在讲解《桃花源记》时,教师要求学生评价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是不是逃避现实的表现。学生只有了解当时陶渊明所处的社会环境、官场状况之后,才能作出合理的评价。在评价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评价中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此外,还要与写作结合。让学生将课堂上与课外获得的情感体验通过文字再现出来,或叙或议,在文字中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将传统文化的精粹逐渐融入自己的血液中。
  4.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要想更好地弘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做到以下方面:
  4.1 语文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语文教师要多读经典,记诵名句。现在的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有所缺失。我们既然是传统文化的播种者,就应该首先充实自己。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的心中,总是自己心中有阳光。"除了阅读经典,还要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文史不分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有了这些积累,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就能随机应变,随时进入文化宝库,给学生讲解与点拨,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在课下有目的选择阅读。比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不仅要讲解课文,还要涉及"三苏"的文史知识以及相关的诗词:“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只有这样,文言文教学才会更有意义,更有趣味。
  4.2 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时代在变,教师面对的学生也不断变换,教师的知识要更新,方法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教师要认真地加以取舍。引导学生学习经典,敢于个性化的解读经典,才会在阅读经典中获得乐趣,才能让经典陶冶情操。
  要创新,就不能把传统文化的传播局限于课堂讲解上。教师应创新地开展一些活动:如举办“师生同读一本书的”活动,可以让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交流读书心得,带动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经典的活动。还可以举办以“我的读书故事”、“我喜欢的书”、“我的读书心得”、“我的读书方法”等为主题的手抄报展览。在晨读时选择《论语》、《弟子规》等让学生诵读,举办背诵经典的比赛……创新的学习活动,会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轻松接受传统文化的滋润。
  当然,一个语文教师,还要具备一颗人文关怀的心,要做一个性情中人,不能让喧嚣浮躁、物欲横流的现实淹没了自我。让自己散发出传统文化的芬芳,才能影响学生、滋养学生。
  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也需要每一个学生的参与。走近圣贤,走进经典,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本人自走上教师岗位即开始思考并努力付诸实施的重要课题。自2002年至今,本人在每天的语文教学中,从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入手,寻求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达到细水长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现在,回顾自己近九年的教学之路,谈一谈自己的得失成败,以抛砖引玉。
首先,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语文课堂。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最终,学生将获得一个灵秀、丰满的生命。
其次,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要想把这些文化因素渗透、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本人是这样尝试的:
在备课时下足功夫。所谓备课是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我们要想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就必须在备课时下功夫。要备课,首先要备教材,其次要备学生。备教材时,要弄清楚一篇课文有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影子,又包含了多少传统文化的因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接触、感受传统文化;备学生时,要弄清楚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要渗透,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已不需要耗费时间等。
在上课时做足功夫。所谓下足功夫,其实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显性教授和隐性渗透。显性渗透就是在学习课文时,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就在其中,是必须学习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课时,古文部分已然分开,即散文和韵文之别。
先说散文,散文大致分为:
论说文(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贾谊的《过秦论》等)
应用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等)
杂记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
史传文(如左丘明《左转》、司马迁的《史记》等)
而如果从创作时间上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
先秦散文(如左丘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两汉至南北朝散文(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唐宋散文(如唐宋八大家作品)
明清散文(如归有光《项脊轩志》)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散文,最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同时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的还有韵文,即诗、词、曲、赋等文体。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一般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诗歌如《诗经·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压韵的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诗歌如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锦瑟》等。
词,即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柳永的《雨霖铃》等。豪放派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曲,即元曲,主要由杂剧和散曲组成。我们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课本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节选)》。
赋,主要是汉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当然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汉赋也经历了汉赋、辞赋、俳赋和文赋等几个变体。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中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属于辞赋,而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则属于文赋。
这些传统文化皆是显性教授的内容。那么,隐性的传统文化又在哪里呢?答案当然是在课文里。
归有光在他的《项脊轩志》中讲到“吾妻来归”。“归”是指古代女子出嫁。为什么叫“归”呢?唐代大学者孔颖达注疏说:“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而且,称嫁曰“归”早在先秦时期就确定了。《诗经•周南•桃夭》有诗句云:“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归有光又在文中讲到“吾妻归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诗•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朱熹解释说:“宁,安也。谓问安也。”即出嫁的女子向自己的父母问安。《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杜预注:“宁,问父母安否。” 这就是传统文化。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屈平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两个传统文化的因子:古代官员的任免升降制度,和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古代官员的任免与升降,这里简单地讲。除、授、拜、封、召等都表示授予官职,如李密《陈情表》中讲到“拜臣郎中”“除臣洗马”等;还有转、调、徙、迁等都表示调动官职,如《张衡传》中讲张衡仕途“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罢、免、黜、左迁主要表示免职或降级,如上文讲到的“屈平既黜”等。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他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确定“合纵”政策,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齐、楚、燕、韩、赵、魏在东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连横是强秦为了避免六国真正团结起来,自己孤立无援,就派张仪游说各国帮助秦国攻打其他弱国。后来的成语“纵横捭阖”就是由此而生。
不管是显性的传统文化还是隐性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努力让传统文化渗透、滋润我们的年轻一代。
不忘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作业是我们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大致可分为平时作业和假期作业。平时作业除了考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之外,还可以借势渗透传统文化。在布置平时作业时,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古诗文的熟读与背诵。古诗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或者是其载体,熟读或者背诵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
2、作文的布置与写作。学生在写作文时,多多少少会引用古代名人的事迹或其诗句,而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渗透。
3、成语的日常积累。我们整日讲高考题型,说成语是一种必考题型,想办法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但请不要忘记,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可见,成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除了平时作业,还有假期作业。我们布置假期作业时,已经并且还将如此进行下去,即让学生在假期中读一本古代名著(如《三国演义》),看一部高质量的古装电视剧,抑或让学生体会春节的习俗,看一看挂满街头的灯笼,抄录并仿写几幅对联等等,相信传统文化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头脑和思想意识当中。
第四,不忘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使者——教师本人。其实,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还需依靠教师的推进和落实。教师就是要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要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当仁不让。而要做好这个艰巨的工作,首先需要高度的责任感。没有责任感,为教书而教书,或是为高考而教书,语文教师就成了一个狭隘的工具;有了责任感,语文教师才能勇于贯彻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其次,需要自身素质的提高。俗语说,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要想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我们语文教师的自身文化素养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也有幸承担了这样一个任务,我们相信,在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将在美丽的校园里,广大的学生中,发出新芽,抽出新绿,开出新花,结下新果!

  • 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答:语文教学,文以载道,传统文化的渗透,也离不开对具体古诗文的品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需要春风细雨般的细腻浸润.在古诗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理解古诗文内容,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入点. 古诗文之所以...
  • 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答: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初中学生主要背诵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其中包括:《弟子规》《三字经》《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经典古文名句》...
  • 如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
    答: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美”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并不缺少, 缺少的只是发现.选人初中语文数材中的古诗词都是都具有极其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文学精品.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具有美好思想感情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 理解课文所用的精妙的语言...
  • 如何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答:首先,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语文课堂。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
  •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知识【论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_百度...
    答: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渐染。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应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古诗文中传统文化教学的有关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以供大家一哂。 一、古诗文教学为什么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1.什么是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传承性、连续性...
  •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经典
    答: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经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重视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学科性质所担负的责任,更是历史所赋予的神圣职责。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文、诗、词...
  •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答:我们不仅领略了《黄河颂》和《三峡》中的旖旎风光.而到了夏天、品传统文化意蕴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情并茂.让学生在苏轼的诗和老舍的文中体会杭州西湖的春意盎然和济南冬天的温情脉脉,挖掘文化意趣.为了进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当我们走进文本;从课文主题入手,感受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或...
  •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答:我们应当在学生中渗透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下一代中发扬光大,我们可以在初中的语文教育中,尤其是古诗文的中多讲一讲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还有在初中的语文文化教育中,比如说成语的解释众多,讲一讲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样子的话,学生会有汉字,很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在初中语文的...
  •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答:深化传统文本情感,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度 正所谓“文以载道”,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为了进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笔者一直致力于以语文教学为载体,...
  •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谈
    答: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谈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 语文 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