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西市东市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1
现代的繁华的都市,总是人流不息,高楼大厦林立,经常有国际进行的业务,而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一座古代的城市,又会给大都市一个什么样的定义呢?或许是因为见惯了影视城,所以很多人以为古代的都城其实并不大,里面也没有太多有意思的东西,但其实并非如此,《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长安城,算是满足了很多人对于古代大城市的幻想。
最近看《长安十二时辰》,来来回回刷了三遍,每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等更新,就想着沉醉于长安城的烟火气,做一回穿越千年的大唐梦。那借着剧还没更新,咱们先来聊点儿不一样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长安城,究竟有多大?我觉得一句话可以概括:当年的全球第一大城市。总人口超过百万,在当时的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如果按照面积来算,包括外郭城、皇城、宫城、禁院、坊市在内的所有地块,占地总面积达到惊人的87平方公里!相当于1400座水立方(62950平方米),比当时欧洲最大城市——君士坦丁堡,还要大整整7倍,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国际大都市!
那如此一座特大型的国际都市,究竟有多繁华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先说一说长安的城市规划了。众所周知,唐朝长安设有东,西二市。要说起这二者有何不同,那咱们就简单说三点:
第一,商业性质。
东市靠近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等皇城宫殿,所以围绕东市附近,建有众多达官显贵的豪宅大院,因此在东市中随处可见奢侈品商铺,属于高端消费人群所处的商务区,出入者以本土权臣显贵居多。《长安志》:(东)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西市则相当于国际化的商贸大市场,多平民百姓聚集之地,也有大量来自西域中亚等国与日本朝鲜的东亚客商汇集于此,总的来说,较东市而言,西市更加平民化,大众化,人流客源也比东市较为复杂,除了天南地北的来往商客,也有各国商旅和大批胡商,所售商品也以日常商货与小额消费为主。
第二,娱乐性质。
东市因靠近大唐皇宫,如兴庆宫等,因此整体氛围相较来说,要更为严肃一些,而西市则聚集大量胡姬与东南亚各国艺人,舞者戏子,曲艺杂耍,比比皆是,往来不绝。
李白就曾流连于西市中,并如此写道: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前有一樽酒行二首》正如《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场景一样,主角在络绎鼎沸的西市中穿行,随处可见载歌载舞者,这就是西市的一大特点,文化娱乐氛围相当浓厚。
当然东市也有相应的娱乐项目,但是整体氛围却不如人流更加密集的西市热闹,这是由于划分的位置所决定,毕竟东市紧挨着兴庆宫等官府机构,常理来说,会更加安静,就跟现在的人民政府门口,不可能开设大型夜总会是一个道理。
第三,居住性质。
众所周知,由于大唐的开放政策,吸引大量西域胡人到长安旅居游玩,其中更不乏天竺或波斯人,而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们,自然也需要一处落脚地,因此大量的客栈或胡居,以及具备特殊功能的建筑,便在西市应运而建,比如著名的波斯邸,正是自隋朝伊始,修建于长安城中的特殊建筑,是由波斯商人供外来进贡者,或本土商贾进行珠宝古董交易的场所,唐朝时仍旧沿用。
唐·牛僧孺《玄怪录·杜子春》:老人于是袖出一缗,曰:给子今夕,明日午时俟子於西市波斯邸,慎无后期。及时,子春往,老人果与钱三百万,不告姓名而去。
而东市中更倾向于第一点商业性质中的描述,因大量官员富商的宅邸都在此市,因此相对来说居住性质也与西市有所差异,但并非只有宅邸,同样也聚集大量商行,不过我上文也说了,东市属于高端消费聚集区,因此有着大量的名贵商品或奇珍异宝在此售卖流通。
方才引用的史料,《长安志》中,就对东市有所概括: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由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可知,东市内同样聚集大量商行。然四面立邸,说明东市内建立有大量宅邸。又四方奇珍,皆所积集,便能看出东市内的奇珍之多。
以上,便是长安城内东市西市的具体区别,总的来说虽然在部分城市功能上,二者几乎保持一致,但西市比东市显然承担的城市功能更为广泛,包含居,购,商,玩等多种功能。
基于这个角度,我们就来着重说说当时的长安西市,究竟有多繁华?由于东西两市内的交通纵横,一条条笔直道路将长安城分割为大大小小的无数坊块,在坊与坊之中,自然就是数不胜数的店家商铺。
行人穿梭其中,随处可见贩夫走卒,或商旅驼队,这使得西市内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又如大衣行,秤行,豆家店,酒楼等铺面,在西市中可谓比比皆是。而我个人认为,可从两个方面简要探讨长安的繁华程度:
第一,各具特色的本土商业店铺。
在长安城内,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歌舞玩乐,均能找到固定场所,且每一家商铺都具备自己的不同特色。
如当时颇具盛名的衣冠家,虽看上去像是裁缝衣铺,但实际上却是一家美食店,拿手好菜有萧家馄饨、庚家粽子、樱桃毕罗、冷胡突鲙等美味佳肴。
《酉阳杂俎·前集卷七·酒食》: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汤肥,可以沦茗。【庚家棕子】,白莹如玉。韩约能作【樱桃毕罗】,其色不变。有能造【冷胡突鲙】、鳢鱼臆、连蒸诈草、草皮索饼。
这表明当时的大唐子民,在衣食住行,尤其是从食这一点来看,就已经有了更为丰富的选择,诚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稳定的国家局势与繁荣的经济之上。
既然说到特色商铺,那就免不了说一些更具特别的,比如长安城中著名的平康坊,相信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朋友们,肯定对平康坊三个字印象深刻,无他,唯风流耳.
因此坊简直就是当年男人们的天堂,就连进士状元郎也免不了去此地欢歌载舞,更是才子佳人们的风流作乐之地,如大诗人李白,白居易等,便常在平康坊内欢歌饮酒,乃至宿夜无归。
《开元天宝遗事》: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牋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而《长安志》中甚至用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来形容平康坊的热闹,远非其他各坊所能相比,足以可见当时人们的夜生活之丰富。《长安志》:平康坊因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如上,仅为简单列举两例,诚然长安城东西两市内特色店铺数不胜数,毕竟仅东市便有货财二百二十行,然而若探讨全部,恐怕没个三天两夜也说不完,总而言之,大唐时期的人民百姓,生活在盛世华章之下,享受着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快乐,的确是我国历史上生活幸福感最高的群体之一,而且当时的人们非常骄傲,即使是胡人,也会以大唐为荣,就无须多言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唐子民了。
第二,来自异国他乡的风情胡商。
胡商是当时唐朝盛世下的别样风景,这些胡商可能来自于西域,也可能来自遥远的中亚甚至是西亚小国,他们带着大量的本国商品宝物,不远万里来到繁华的大唐经商交友,对当时繁盛的大唐流连忘返。
翻开唐人记录长安盛景的笔记《酉阳杂俎》,很能轻易的便看到诸多关于胡商的记载,而且在大唐百姓眼里,这些胡商都非常与众不同。
先说一则非常生动的胡商故事,当年的右相李林浦,正是《长安十二时辰》中右相林九郎的人物原型,据说李林浦过生日的时候,十分喜欢请来僧人在家中设斋宴,每次李林浦都会赏赐僧人一些小巧玩意,比如有僧人曾获赐一具马鞍,转手倒卖后,竟高达七万钱之巨。
而某次李林浦十分高兴,席间赏赐给当时设宴的僧人一只彩色竹筐,这僧人不识货,因而非常失望,但散席后,他还是照常来到繁华的西市,打算将手中彩筐转手倒卖,便找了一名胡商问这彩色竹筐的价钱,还尝试着提出了一千钱的价格,谁知那胡商却直截了当的告诉他:此值一千万!僧人顿时震惊大喜,忙追问此乃何物?那胡商笑着答曰:此宝骨也!僧人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右相李林浦赏赐的竹筐,竟然还是一件罕见的珍宝!
通过史料中的描述,我们也可看出胡商的鲜活形象:《续集卷六·寺塔记上》:李右座每至生日常转请此寺僧就宅设斋。有僧乙尝叹佛,施鞍一具,卖之,材直七万。又僧广有声名,口经数年,次当叹佛,因极视右座功德,冀获厚亲。斋毕,帘下出彩篚,香罗帕籍一物如朽钉,长数寸。僧归失望,惭惋数日。且意大臣不容期己,遂携至西市,示于商胡。商胡见之,惊曰:上人安得此物,必货此不违价。僧试求百千,胡人大笑曰:未也,更极意言之。加至五百千,胡人曰 :此直一千万。遂与之。僧访其名,曰 :此宝骨也。
像此类胡商在长安城中比比皆是,分析胡商往来不绝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大概有两点:
其一,大唐当时对于胡人的优惠政策,吸引诸多西域胡人前来定居从商。
众所周知唐朝自开国之初,便制定了开放的基本国策,为了能引来大量胡人丰富中原文化及增加贸易收入,早在唐高祖武德年间,便曾推出了种种对外优惠政策,如唐高祖颁布的《武德令》所载:蕃胡内附者,上户丁税钱十文,次户五文,下户免之。
如上可知,来华的胡人,上户需缴纳税钱仅为十文,而次户则只有五文,下户甚至不必交税,便可在大唐国境内进行活动。上户所指的正是在唐朝户籍制度中,按照收入所划分的富裕之家,但十文的税钱却基本上形同虚设,为何我会如此说呢?原因正是由于来到大唐从商的胡人,基本上非富即贵,而且资产十分雄厚。
《新唐书.回鹘传》:始回鹘至中国,常参以九姓胡,往往留京师至千人,居赀殖产甚厚。
所以这就相当于唐朝当局给这些百万富豪们,每年只有十文的征税,相对来看,这已经相当于是免税的程度,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大量胡商甘愿跋涉千里来到中土大唐,因为他们带着大唐没有的奇珍货物,赚得高额差价,使自己获利颇丰的同时,还不必缴纳高额税收,这正是唐朝当局对这些外来胡商的鼓励政策与欢迎态度,自然也就吸引更多胡商前来大唐淘金。
其二,由于唐朝本身的繁荣与强盛,使得越来越多的胡商慕名而来。
众所周知,在唐初贞观年间,乃至开元盛世,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致使大唐生产的优秀手工业制品远销海外。
估计那时候的海外人士,看着物美价廉,质量十分优秀的大唐制品,也会毫不吝啬的赞美一句:Made inchina~!(中国制造),所以在这种强大的对外输出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外商慕名来到鼎盛的大唐,再加上第一点中的优惠政策,他们就更加愿意留在大唐经商,于此加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互通。
二者合一,既使大唐本身的软实力持续对外输出,也在不断吸引外商来华的基础上,推动着本国民生经济的大力发展,逐渐将大唐的经济繁荣推上历史顶峰,造就出在中国历史上局指可数的繁荣盛世。
总结来说,大唐的长安城,经过数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不论是知名度,还是繁荣度,甚至是人民幸福度,都可位居历史巅峰,而唐人的文化,也因此在滋养本国人民的基础上远传海外,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强大与繁华,这是历史上不多见的盛景,也是令后世魂牵梦萦的壮丽画卷,我想,当时的百姓目睹着万国来朝,站在楼阁高处,遥望着目及所至灯火通明,仿佛无边无际的雄伟长安,也会热泪盈眶着感慨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西汉长安的东市和西市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唐代的长安城布局严整,“百千家如围棋局,十二街是种菜畦”,就是真实的写照。在此严密的街市布局中,设有两个商业区,称东市和西市。从唐长安的地图可以看出,东市位于皇城东南方向,兴庆宫西南方向,位置大约在现在的安东街以东、乐居厂以西一带,占有两坊的面积,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924米,约...
  • 唐朝东市卖什么
    答:1. 唐朝东市是长安城内的两大市场之一,另一个市场是西市。东市位于长安城的东部,主要服务于皇宫和贵族阶层,因此售卖的商品以奢侈品和高档用品为主。同时,东市也有众多商铺售卖各种日常用品和食品,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2. 奢侈品方面,东市售卖各种珍贵的珠宝玉器、丝绸绢帛、香料药材等。这些商品...
  • 唐长安城西市东市
    答:西市靠近丝绸之路起点,是国际性的贸易市场,吸引了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商人,特别是波斯和阿拉伯的胡商,他们开设各类店铺,如波斯邸、珠宝店等,还设有供胡姬歌舞的酒肆,吸引了李白等文人墨客的足迹。唐政府对长安城市场,包括东市和西市,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定时贸易和夜禁,市场大门的...
  • 古人称买东西的时候为什么要叫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呢
    答:唐朝时期的长安是历史上东方和西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在大唐长安,人们买货品有两大市场,其一位于长安城东,叫“东市”,服务于当时的达官显贵;另一个位于长安城西,叫“西市”,则服务于平民百姓,也是国际货品进入长安的通道。“西市”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时间长了...
  • 唐代长安城的“东市”具有怎样的职能?
    答:唐代京都长安,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东市”在今西安交通大学一带,“西市”在今劳动南路一带。“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乐坊等大多位于此处。而“西市”不仅是大众平民市场,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韩国等国际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唐代“西市”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
  • 西汉长安平面图中的东市、西市是什么场所,为什么分布在城的边缘
    答:东市,西市都是贸易场所,卖东西的~~西汉长安城大部分地区是宫殿区,城市的中部宫殿集中,所以市分布在城的边缘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953329.html
  • 为什么都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答:东西市的划分也是有讲究的,盛唐长安城东市主要以娱乐消费产业为主,而西市的贸易金融产业则更加繁荣 一个小故事:说宋代王安石有一次上朝,路遇提篮购物者,问道:“何往?”答曰:“买东西。”又问:“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购物者哑然,不知如何回答。王安石笑着解释:“东通于木,西属金,南...
  • 唐朝时期商店和作坊集中的地方是什么?
    答:唐代“西市”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有220多个行业,固定商铺4万多家,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2、东西两市的区别 唐长安东西两市除所处位置上的不同之外,主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经营商品的种类略有不同 东市和西市同是长安城工商业市场,但是由于其市场位置...
  • 唐朝长安城处决犯人的刑场叫什么? 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唐长安城中有两个刑场的名字非常的独特,既不是笼统的菜市口也不是所谓的午门,而是狗脊岭和独柳树。关于唐朝长安城的刑场的个数和分布,历来是有争议的。有一种观点认为主要的刑场有三个,分别是东市(狗脊岭)、西市和独柳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西市的刑场就是独柳树,即长安城的主要刑场有两个:...
  • 长安城的西市东市是什么?
    答:东市靠近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等皇城宫殿,所以围绕东市附近,建有众多达官显贵的豪宅大院,因此在东市中随处可见奢侈品商铺,属于高端消费人群所处的商务区,出入者以本土权臣显贵居多。《长安志》:(东)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则相当于国际化的商贸大市场,多平民百姓聚集之地,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