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姓姬,为何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呢?

姬发,姬昌是后人的称呼。在当时,并不会直接称呼姬昌,姬发。姬是姓,按照当时的习惯,姓代表血统,称呼一个男人不会用姓作为开头,而是用官职作为开头。那么,对姬昌的称呼应该是,直接称呼为昌,或者文王昌。对姬发也是一样,直接叫他发,成为武王之后,便称呼他为武王发。

周朝的姓和氏与现在的姓氏含义并不一样。周朝的姓和氏是分开的,用氏称呼男子,用姓称呼女子。氏用来明贵贱,姓用来明世袭,别种族,别婚姻。可以用官职做氏,可以用地名做氏,也用祖先的字做氏可以。
而且,在先秦文献里面,周武王兄弟几人的名字前面并没有加姬这个姓,在史记里面,也没有加姓。而像上姓下名的称呼直到春秋战国才出现。直到秦汉时期,姓与氏才合二为一。

而姬发这样的称呼也是姓氏合并之后流传下来的称呼,尤其是封神演义这样的作品深入人心之后。
那么,伯邑考的三个字何解呢。伯邑考,姓姬,名考。伯,是伯仲叔季的伯,兄弟排行。邑,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表明伯邑考的世子身份,另一种说法是,他担任过邑这个官职。实际上,如果加上姓,完整的叫法就是姬伯邑考,但是,一般并不这么称呼。

至于姬发的其他几个兄弟,则是按照封地+排行+名的命名方式。比如说,老三名鲜,被封为管国,因此被成为管叔鲜。

姬昌的姓氏为“姬”,为何他二儿子叫姬发,大儿子却叫伯邑考?

姬昌姓姬,所以他的孩子们都是姓姬,大儿子其实是叫姬伯邑考,二儿子叫姬发。

在封神演义里面,周文王姬昌有百子,伯邑考就是姬昌的嫡长子,姬发是二儿子。伯邑考实际为姬伯邑考,但是前面的姓氏经常被省略,也就成了伯邑考。伯邑考,姬姓,名考,“伯”字代表其在子女中排行老大,“邑”字是其任职的官位名称。而姬发,也经常会被称为仲发,“仲”字就是排行第二的含义。

姬昌也常被唤为姬伯,也就是在姬家排行老大的意思。所以伯邑考不能唤为姬伯邑考,显得有失尊卑,因此称之为伯邑考,表示其在子女中排行老大。反观我们现在对家中亲戚的称呼也可以了解到,比自家父亲年长的兄弟,唤为伯父,而年纪小的兄弟就唤为叔父。

伯邑考毕竟在姬家同一代里排行老大,而且还有世子的身份,取名更加谨慎,名字上也体现出了古时的很多礼节。伯邑考才貌双全、智勇无双,大家对其赞不绝口。而二儿子姬发,虽然是伯邑考的弟弟,但是无论从外表还是才情上,都比不上伯邑考,因此常被换做“姬发小二”,完全不受人待见。

伯邑考不仅才貌双全,同时人品绝佳,孝顺父母,而且视死如归。在周武王伐纣以后,姜子牙知道伯邑考的忠诚孝顺,将其封做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之神,象征着尊贵和权力,也是紫微星后来为首的缘由。



我们在最早的原始社会,一开始是处于母系社会,由母亲氏族组成。姓氏的构成是女性和婴儿,这是汉语名称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也是反映当时的血缘关系的一个符号。西伯侯继昌的姬姓不仅产生于商代,而且还存在于神话故事中,一些古老的氏族都以姬为姓氏。

古人有这样一个习惯,如果一个家里有几个兄弟,他们会按照伯仲叔季的四个字来排列。伯指的是家中的老大,仲是老二,叔是十分特别的一个,不管有多少兄弟,老二以下都叫叔,最后一个叫季。成语不分伯仲叔就是从这个习惯中出来的。

当时姬文王的大儿子叫做伯邑考,他的小儿子却叫做姬发,其实这个名字起得,有些人专门研究过,伯邑考的全称应该是叫做姬伯邑考。我们也可以称呼他为姬邑考。他的姓氏是姬,伯是他在家中的排行,邑考就是当时的一种官职名称,所以综合起来他叫做伯邑考。

而当时的伯邑考正处于这样的光环下,所以很多人也忽略了姬发,甚至有很多人称之为“姬发小儿”,其中,我们也看到姬昌对长子非常重视,遗憾的是,伯邑考最终被妲己给害死了。

我们叫爸爸的哥哥为伯伯,比爸爸小的叫叔叔。伯邑考原本是的同龄人中的老大,也是姬家的世子。因此,他的讲话显得更加谨慎,就像王子的位置一样,很多人都盯着他看,所以他的名字可以多一些,但千万不能错。



伯邑考也姓姬,只是叫多了,大家就以为他真的姓伯,实际上“伯”是他的排行,即老大,“邑”是他的封地,他的名字叫考。

伯便是大,伯邑考本来是姬家同辈中的老大,又是世子。所以,他的称呼便显得比较慎重了。姬发是老二,姬是姓,发是名。在伯邑考的光环下,没人会在意他这个不显眼的弟弟。

在古代名字是体现一个人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文王的大儿子叫伯邑考,小儿子叫姬发,其实伯邑考的全名应该是姬伯邑考,也可以叫他姬邑考。姬是他的姓,伯是他在家中的排行。伯邑考本身就是姬家同辈的老大,还是世子,所以他的称呼就比较谨慎一点,同时在古代邑考还是一种官职。古人书写工具有限,史书上书写人名往往是只在开头写姓氏,以下几行的行文就不写姓只写名。

商朝有四大诸侯。这四大诸侯中每一个名字中间都带了一个‘伯’字。而伯字亦有老大的意思,伯邑考姓姬,名考,“伯”是他的排行,“邑”是表明了他的世子身份,所以说称他为伯邑考。伯,代表的是老大的意思。姬发,有时候也叫做仲发。仲,代表的是老二的意思。

当时伯邑考父亲姬昌并没有死,所以说儿子根本不能做主,也不能代表一家之主的地位,所以他便弄了个称呼,叫做伯邑考因为如果叫做姬伯邑考的话就代表他是家里的老大,只有在他的父亲去世后他才能成为一家之主,因此如果叫做姬伯邑考的话是十分不孝的。所以电视剧中叫他邑考是错误的,如果说叫他伯邑还算是说得出过去。

周文王的几个儿子只有伯邑考的名字是最特别的。其他的儿子是封地加上辈分最后才是名字,还有一类是称号和名字。伯邑考这个称呼就表明了伯邑考及其后人在周武王和周成王的两次分封中都没有得像周文王的七个儿子一样得到封地,只是得到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尊称而已



  • 姬发是姬昌的二儿子,为何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
    答: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为什么不仅和他的二儿子姬发叫法不同,而且和其他的几个儿子叫法也不同。其实伯邑考的名字之所以不同其他的几个兄弟,主要是因为他是西伯侯姬昌的继承人。周文王姬昌有十个儿子,在《史记·管蔡世家》中记载:“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
  •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呢?
    答:姬发,姬昌是后人的称呼。在当时,并不会直接称呼姬昌,姬发。姬是姓,按照当时的习惯,姓代表血统,称呼一个男人不会用姓作为开头,而是用官职作为开头。那么,对姬昌的称呼应该是,直接称呼为昌,或者文王昌。对姬发也是一样,直接叫他发,成为武王之后,便称呼他为武王发。周朝的姓和氏与现在的姓氏...
  • 为什么姬昌的长子叫伯邑考,次子却叫姬发呢?
    答:周天子的家族是姬姓,周文王叫姬昌,次子叫姬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长子名姬考,因其是长子称为“伯”,“邑”是表明其世子地位,所以人称“伯邑考”,并不是说他姓伯。伯邑考和姬发是周文王的正妻太姒所生,传说中太姒是大禹的后人,美貌绝伦,聪慧仁慈,素有贤名...
  • 封神榜 姬昌的大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 而三儿子叫胡安?
    答:伯邑考,是单名考.他被封了个官就是邑,当时就叫伯邑,因为他叫考,所以是伯邑考 周文王姬昌的三个亲生儿子的全名:大儿子:姬伯邑考 二儿子:周武王姬发 三儿子:姬伯安
  •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叫姬发,老三叫伯安?
    答:我们称呼自己父亲的兄弟,比父亲大的称为伯父,比自己父亲小的,称为叔父。伯便是大,叔便是小。伯邑考本来是姬家同辈中的老大,又是世子。所以,他的称呼便显得比较慎重了。就仿佛太子的位置一般,很多人盯着,所以,他的名字可以多一点儿,但是决不能出错。姬发是老二,姬是姓,发是名。在伯邑考的...
  •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答:伯邑考是姬昌的长子,他也是姓“姬”,单名“考”。伯邑考不是他的名字, “伯”是他的排行,也就是他在家中排行老大的称呼,“邑”是表明他的世子身份,因此“伯邑考”这三个字包含了他在家中的排行,还有身份地位,以及名字。而二儿子姬发因为...
  •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这是怎么回事?
    答:古人完整的记名,有字前名后的习惯。比如孔子父亲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其实就是孔纥。所以伯邑考应该是字伯,名邑考。邑不大可能是封地。因为以封地为氏的话,就应该叫邑伯考了。(当然也有可能字伯邑,名考)看到还有人说考是指先父,不可能用在名字里。可是孔子的七世祖,就叫正考父。
  • 姬昌姓姬,为何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答:姬昌姓姬,所以他的孩子们都是姓姬,大儿子其实是叫姬伯邑考,二儿子叫姬发。在封神演义里面,周文王姬昌有百子,伯邑考就是姬昌的嫡长子,姬发是二儿子。伯邑考实际为姬伯邑考,但是前面的姓氏经常被省略,也就成了伯邑考。伯邑考,姬姓,名考,“伯”字代表其在子女中排行老大,“邑”字是其任职的官位...
  • 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为何二儿子却叫姬发?
    答:伯邑考是长子,不过周文王还在,就轮不到他做主,如果他的名字伯邑考前面加了一个姬,那显然会冒犯到姬昌。因而提到他的时候,通常就没有带上姓氏,称呼他为伯邑考,表明他是家中长子即可。对于姬发来说,就无所谓这种顾虑,可以直接称他为姬发。那么问题来了,在历史上,身为次子的姬发继承了姬昌的位置...
  • 到底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答:因为伯邑考是姬昌的大儿子,在家就是老大,所以可以称为姬伯邑考。二、姬伯邑考去掉姬字改为“伯邑考”是避“姬昌”的讳我们反观商朝的四大诸侯: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细心的同学是不是已经发现,他们四人的称谓中每个人中间都带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