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故事中的怎样利用气象“武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5

《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段神话故事:姜子牙施展法术,使几天内天气发生几度变化:三伏天里,先是下起鹅毛般的大雪,冻死了商朝军队的大批人马;接着又变为炎炎烈日,那融化了的冰雪,又把商军营地变成一片汪洋;随后又是一场暴风雨,商军全部覆灭,这就是著名的“冰冻岐山”战役。

“冰冻岐山”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是历史上却记载着一些真实的事:利用气象条件夺取战役的胜利。

1794年深秋,法国拿破仑的军队向荷兰发动猛烈进攻。荷兰军队面对千军万马的强敌,没有力量进行自卫还击。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为了一时应急,打开了运河水闸,企图用滚滚的洪水去阻挡拿破仑的攻势,迫使敌军后退。

荷兰人的这一应变之策,果然见效了。拿破仑眼看着那汹涌而来的滔滔洪水,一筹莫展,只得命令军队全部撤退。正当撤军的时候,法军统帅、拿破仑的老师夏尔·皮格柳突然下令停止撤军。士兵们纷纷议论:“这究竟是为什么?”原来,学识渊博的夏尔·皮格柳发现,当地的一些蜘蛛正在大量牵丝张网。这预兆着干冷天气即将来临,因为蜘蛛对外界空气湿度变化十分敏感。果然如此,欧洲大陆受到寒潮袭击,强冷空气横扫欧洲大陆,那滚滚的洪水一夜之间就结冰封冻了。法军踏着冰雪,蜂拥冲过了瓦尔河,攻克并占据了荷兰腹地的交通要塞——乌德勒支城,顺利地完成了作战计划。事后他说:要不是“活的气象仪”——蜘蛛给我下了这一正确的“出击令”,我们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攻克敌方要地。

可是,在决定拿破仑一生命运的两次战争——莫斯科战役和滑铁卢战役中,恶劣的天气——严寒的暴雨,也使这个不可一世的军事家一败涂地,遗恨终身。

1812年6月,拿破仑率领联军60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涅曼河向俄国发动猛烈进攻。开始时,联军攻堡夺塞,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俄国大片土地。可是,拿破仑忽略了俄国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逐渐暴露出军事上的破绽:在荒凉的大草原上,盛夏酷暑和雷雨的袭击,士兵们中暑生病,纷纷死去。俄军采取了“回避决战”和“坚壁清野”的战略,使拿破仑欲战不成,欲罢不能,进退维谷,左右为难。10月底,严冬将临,拿破仑下令撤退。就在这个时候,北方寒潮频频南下,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下。寒风肆虐,大雪纷飞,由于大军深入腹地已久,粮草供应不上,又无房屋可蔽身,饥寒交迫,士兵厌战,加上行军又常迷路,伤员、战马冻死,尸横遍野。俄军乘机截杀进击,联军溃不成军,仅剩下“两万个饿坏冻伤的幽灵。”

1815年6月17日,拿破仑军同英国将军威灵顿率领的同盟国联军在比利时滑铁卢遭遇,揭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拿破仑原计划第二天早晨发起攻击,中午结束战斗。可是,天气在“捣蛋”,夜间,风狂雷鸣,暴雨倾盆,遍地水洼,泥浆满地,“辎重车的轮子淹没了一半,马肚带上也滴着泥浆”。早晨雨势已减,依然是细雨不停。拿破仑不得不把总攻时间延迟到上午11时30分。双方军队在交战中,人喊马叫,杀声震天,由于法军居下,联军占小山高处,法军步兵前进困难,炮车陷入烂泥里,威力难以施展。由于进攻时间推迟了5个多小时,原来联军正处于十分危急的关头,威灵顿的普鲁士援军赶到战场,使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法军溃败。

1916年5月,德国人在法国香槟地区利用稳定的东北风进行毒气攻击,毒气从施放地点顺风扩散了25千米,使法国人遭到了很大的损失。4天以后,德军又进行了一次毒气攻击,由于风向突变,自己反而吃了亏。

1940年,英、法和比利时三国33万军队被德军围困,英国巧妙地利用多佛尔海峡两天的浓雾,动员国内一切船只,从敦刻尔克全部安然撤到英国。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战,企图在冬季前攻陷莫斯科。这一年天冷得早,由于德军没有准备冬衣和厚靴袜等,士兵严重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威力。而红军利用了冬季有利条件,对德寇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日本气象人员预报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北太平洋上天气晴好。于是日本军舰从日本到夏威夷群岛要向东航行12天,选择了冬季中风大浪急的北航线,以免美军侦察机发现,估计美机不会到那里巡逻。日本舰队从11月26日启航,途中遇到好天气,加快了航程。12月8日,突击舰队到达珍珠港以北200海里处。突然,日本的350架飞机分两批出击,在2小时内投下炸弹、鱼雷600多枚,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巨大的损失。

1943年,美国在意大利的伏尔特河岸制造了5千米长、1600米高的雾层,掩护部队顺利渡河;德国也曾用人造雾掩护过整个工业地区,以防空袭。

1968年冬天,美国的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采用人工除雾的方法,清扫了空中走廊,使185架飞机安全起落。

20世纪70年代,人工降雨还用于军事,制造特大暴雨形成山洪爆发,用来冲毁敌方的桥梁、堤坝、公路、铁路和营房。例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就曾用人工降雨的办法来破坏“胡志明运输小道”的。在撒播催化剂时增添某种化学药剂,使降落的雨水呈酸性,以杀伤和腐蚀敌方的士兵和武器。

近年来,把气象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想更多了。例如,在云中施放小火箭,触发局部区域闪电放电,能有效地抑制闪电,从而造成一条无电通道,或电场很弱的空中通道;使用单分子薄膜材料,可以减少局部地区大气的相互作用,抑制台风的发展,甚至改变台风的运动方向,给敌方造成破坏。



  • 战争故事中的怎样利用气象“武器”?
    答:《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段神话故事:姜子牙施展法术,使几天内天气发生几度变化:三伏天里,先是下起鹅毛般的大雪,冻死了商朝军队的大批人马;接着又变为炎炎烈日,那融化了的冰雪,又把商军营地变成一片汪洋;随后又是一场暴风雨,商军全部覆灭,这就是著名的“冰冻岐山”战役。“冰冻岐山”虽然是个...
  • 举例说明气象是怎么用来做战争武器的?
    答:1916年5月,德国人在法国香槟地区利用稳定的东北风进行毒气攻击,毒气从施放地点顺风扩散了25千米,使法国人遭到了很大的损失。4天以后,德军又进行了一次毒气攻击,由于风向突变,自己反而吃了亏。1940年,英、法和比利时三国33万军队被德军围困,英国巧妙地利用多佛尔海峡两天的浓雾,动员国内一切船只,从...
  • 气象武器是怎样使用的?有被使用过吗?
    答:1. 自古以来,军事行动与气象条件紧密相关。例如,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展示了人类利用气象条件在战争中取得优势的早期例子。2. 从日俄战争到伊拉克战争,气象因素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传统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气象条件都对战斗双方产生影响。谁能有效利用这些条件,谁就能在战场上获得额外...
  • 改变环境的“气象战”!
    答:核试验对环境的破坏巨大,但气象武器的破坏力可能更难以预测,如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在军事上被巧妙利用,不仅可以伪装行踪,还能进行远程侦察,获取敌方的重要情报。DARPA,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正积极推动先进科技的发展,气象武器的潜在威胁在他们的研究视野中日益凸显。在奥巴马执政时期,对无人战争...
  • 气象武器是怎样使用的?有被使用过吗?
    答:可以说,无论作战样式如何变化,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都要受到气象的影响。气象条件是把双刃剑,对作战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关键看谁能驾御它而不受其影响,如果能合理利用气象条件,气象将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气象武器已经开始使用。1943年,美军为了掩护军队过河,就曾在...
  • 天气气候武器实战
    答:为了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策略中引入了以气候为手段的"气象战"概念。西方国家针对各类地理环境,精心设计了多种气象战策略。例如,通过人工降水手段引发洪灾,导致交通瘫痪;通过制造干旱,削弱对手的经济实力;通过操控台风路径,对敌军港口和海岸设施构成威胁;还有利用人工诱发闪电引发大规模森林火灾,进一步...
  • 气象武器有哪些国家在战争中运用过?
    答:气象武器有中国古代在战争中运用过。关于气象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早在中国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中就有论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极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其中“二曰天”可见气象作为战争胜利的五大要素已经...
  • 越南战争中一种灾难性的武器——催雨弹
    答:催雨弹是一种早期的气象武器,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高射炮把一种特制的炮弹打到高空爆炸,这种炮弹的弹头是改装过的非金属外壳弹头,内部除了少量炸药外还装有碘化银颗粒,是一种专门特制的特殊催雨炮弹。这种催雨弹在民间经常会用到,在战争中还是非常少见的,但是在曾经的越南战争中,美国就曾经使用过...
  • 气象武器有哪些国家在战争中运用过?
    答:1. 中国古代战争中运用过气象武器。2. 《孙子兵法》中已有关于气象在战争中重要作用的论述,认为天气条件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3. 古人利用气象条件夺取战争胜利的例子包括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变化的应用。4. 在黄帝和蚩尤的涿鹿之战中,蚩尤利用浓雾作为掩护,而黄帝则采用指南车来指引军队方向...
  • 气象与战争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答: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战斧”巡航导弹的命中率只有50%~60%,原因就是云雾天气的干扰。雾对生化核武器影响特别明显,会抑制其扩散速度和范围。云雾因能见度差而具有一定的隐蔽作用。1940年英法联军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退,就是利用大雾作掩护,使德国空军找不到轰炸目标。1942年5月美日在珊瑚海战役中,双方损失航母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