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流派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传播社会学的主要流派

一般而言,分析传播活动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可以分为三种流派:传统学派、批判学派和发展学派。三者各有特点,又相互补充。 传统学派从维护现有秩序的立场出发,分析传播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因为其研究视角多是微观性的,其研究的对象也集中在受众身上,并且强调实证在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 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较多的批判学派,不同于传统学派聚焦于微观的研究路径,更多的将个体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传媒与权力,传媒与意识形态,传媒与文化的关系。方法上更倾向于将定性与定量结合,将传播者、受众等因素,以及传播过程的诸多环节至于社会制度下加以综合考察。 发展学派主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传媒的价值与作用,具体来说,大众传媒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主张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大众传媒,同时也要注意这其中对自己利益的保护。 媒介依赖理论美国社会学家梅尔文·德福雷在1976年出版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依赖理论》书中首次特出这一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受众对大众传媒具有依赖性。这一观点的出发点是,当代社会的人们要实现生存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目标和资源,人们对这两个因素的需求则是以对信息的需求为桥梁的。也就是说,作为大量信息提供源的大众传媒成为人们依赖的对象。同时,这种依赖关系又是相互的,在人们对大众媒体需要的同时,其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社会的支持,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是嵌入社会系统中的。进一步的,从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媒介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合作与冲突的来源,即双方在实现各自目标过程中,不相互依赖对方的资源则是冲突的来源,对彼此资源的依赖与使用则能促成合作。情景论美国传播学学者梅罗维茨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空间感的失落》提出此观点。他的情景论是对戈夫曼拟剧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糅合,即承认人们在他人面前会通过一定的技巧来展现自己,这也就是特定情境下的自我行为调整,以及媒体会对社会情境产生影响。由此进一步提出媒体所营造的特定情境会出事人们产生对应的措施。这里理论其目标指向主要是进一步解释传播媒介是社会系统的重要部分,对社会结构有巨大影响。型塑论美国传媒学家乔治·格伯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相关理论,并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与归纳,最终形成于《与电视共成长:社会化的观点》一书中。型塑论的出发点是受大众传媒长期影响的人的价值观会随之改变,从而与传媒所倡导的价值观重合。在此,这一理论着重探讨了传媒在公共空间中对价值观的选择与整合,从而对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助推。模式化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出版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点是这一理论的出发点。班杜拉在社会学理论中认为个人的行为时有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产生的,行为、环境以及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作用。并且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大部分是在观察、模仿中习得的。传播学学者且此为依据,将这一理论扩展到传播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为人们提供了足够多的行为模式,人们根据自身条件和喜好,通过大众传媒模仿、学习其中的一些模式。这一理论着重探讨了传媒对人社会化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了传媒的影响是深远且彻底的。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作为西方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将矛头对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控诉他们通过操纵大众传媒来侵蚀民众的革命意志。福利国家、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的合谋,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尤其是通过大众传播所塑造的大众文化给人民提供了虚假的心理满足,将控制延伸到心理层面,使其丧失批判能力。在此,该理论将对人的解放放到了对心理层面的解放,甚至认为只有对心理层面的束缚物的革命,才能获得人最终的自由。政治经济学的传媒理论,英国政治经济学者彼得·戈尔汀、格拉姆·默道特、詹姆斯·克伦等是这一理论的代表。该理论认为只有将传媒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联系起来,才能更全面的了解传媒所起的作用,切入视角多是传播者。这一理论着重探讨了所有制结构以及市场对传媒的约束力,特别是西方国家垄断化的传播体系下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社会文化理论英国的伯明翰学派是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其代表学者有斯图亚特·霍尔、雷伊蒙德·威廉姆斯等。该理论注重传播媒介的社会文化背景,探求一个社会中的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主张研究媒介产品的时候不仅研究文本内容,更应该对产生这一产品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分析。社会需求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所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研究学派的传媒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是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前提条件是其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对于适应社会需求的的标准,默顿给出了如下三条:一,大众传播的意图是适应社会传播;二,公众接受传媒内容的效果;三,传媒应按照公众的需求提供信息。 并且默顿还认为没有必要要求媒体起到指导思想的作用,在既定法律法规的制约下,媒体自然就能实现对信息的正确筛选工作。思想统治权理论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葛兰西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提出“霸权”思想,认为在任何时代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思想统治权理论强调大众传媒对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关键作用,而非辅助作用。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统治阶级的研究,葛兰西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统治不是简单的进行思想灌输,而是在制造一种认同,让大众认同某些观念,甚至参与到这些观念的建构中。面对被统治者,统治者不是简单的剪除,而是通过将其利益纳入自身体系中,从而达到自身体系的维系。 社会进步助推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勒纳通过对中东国家现代化历程和水平的调查缩写成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现代化的实现与标志是由城市化、全民教育、普及化的大众传播和公众参与四个要素构成。在此,他把大众传媒看作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器,指出发展大众传媒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中认同这一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正是因为信息在发展中国家传播的不平衡与拥塞,给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在城市社会学领域,世界上有七个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
1.传统城市生态学派——重于生态,将城市社会视为一个生命网。典型代表为“芝加哥学派”,该学派观察城市的角度着重于生态。
2.社会文化生态学派——突出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该学派认为,决定城市社会结构、社会空间与行为方式的首要因素是文化因素,而不是非人格的生态力量。
3.新正统生态派——更突出生态因素。该派试图破解传统生态派在生态要素与社会文化要素两者之间摇摆的二元论困境,认为社会文化要素与生态要素是一元的,文化现象就在生态领域之中。
4.城市规划界的生态城市思想——城市与自然相平衡。之所以将“城市规划界的生态城市思想”单独归为一派,是因为规划界在理论思想和学术脉络上来自一个独立的学术共同体,强调城市与自然相平衡。其思想溯源于英国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同时具有城市的和农村的优点。
5.城市社会活动形式理论——对比城市和农村在社会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差异。该理论的研究视角重在对比城市和农村的差异。这一派早期的突出代表是齐美尔,他的主要观点是:都市环境对于人的过度刺激以及对金钱交易的刺激,制约着都市人的精神生活。
6.城市政治经济学派——强调政治经济因素对于城市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该理论从政治、经济的视角观察、分析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
7.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模型。此理论最初是城市生态研究的延伸。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显然属于同心圆结构,它造成中心城区巨大压力的诸多弊端也凸显出来。扇形结构理论认为城市中具有同一性质的区域从中心向外围发展,目前我国一些城市的新城区、开发区有此种特征。多核心模型反映了美国城市发展中的非中心化趋势。

楼上引的百科太复杂了,我这种分类虽然不算非常精确,但基本上够了。

如果按照理论流派分,基本上是这样(不是学科分类):

实证主义 孔德/涂尔干(迪尔凯姆)
结构功能主义 涂尔干/帕森斯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卢卡奇?
现代化/理解社会学 韦伯
理性选择 斯密 (主要经济学用)
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
符号互动 米德/库利/戈夫曼/布鲁默
交换理论 霍曼斯
现象学社会学 舒尔茨
结构主义 列维施特劳斯 (人类学)
文化解释 格尔茨
后结构主义 (福柯/德里达, 这个叫法以及其中的分类还是有争议)

当然也可以按照冲突/稳定,个人/社会,唯名论/唯实论等角度去分。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87.htm

政治学。历史学。

都是专家……

  • 当代社会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答:当代社会学主要流派有: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关系论 功能论: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人类学方法论主张。它认为认识事物的实质、本质或第一原因是不可能的,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和属性;主张排除实体概念,在相互依存构成整体的诸因素和诸事物的联系中把握对象,而对事物的现象和属性的认识在于了解其功能...
  • 古典社会学有那三大流派
    答:古典社会学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 现代社会学有哪些主要理论流派简答题
    答:较成熟的有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交换理论及互动理论。1.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学中历史最长的重要的理论方法。他通过对社会功能系统的假定以及人们行为系统和控制人们行动的系统分析,为整个社会达到均衡、稳定规划了一个模式。他的观点也是社会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一直争论的焦点。2.冲突理论其...
  • 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有
    答: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元素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通过有序关联维持社会结构的平衡,并且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导致社会寻求新的平衡状态。此理论重视社会制度而较少关注个体行动,并认为大多数社会和文化现象都具有功能,因为它们有助于社会的维持。2. 冲突论:作为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之一,冲突理论关注...
  • 社会学的流派有哪些?
    答:楼上引的百科太复杂了,我这种分类虽然不算非常精确,但基本上够了。如果按照理论流派分,基本上是这样(不是学科分类):实证主义 孔德/涂尔干(迪尔凯姆)结构功能主义 涂尔干/帕森斯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卢卡奇?现代化/理解社会学 韦伯 理性选择 斯密 (主要经济学用)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 符号互动...
  • 社会学的现代流派包括哪些
    答:个体社会学和公共社会学 个体和社会的对立是诸多应该立即摒弃的陈词滥调之一,不仅因为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社会是由不同的、独特的个体所组成的,而且因为个体都被社会化了,人们并不清楚个体在被社会化之前的例子,这一对立没有任何意义。个体社会学。社会中包含着个体,个体有喜怒哀乐,同时受到社会的影响。...
  •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流派
    答:都市社会学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分化出许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①都市化派。该派认为,都市的主要特点在于角色分化、次属关系、价值观的世俗化以及规范秩序解体。他们主要研究与农村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机制如何被都市取代。②亚社会派。该派的基本观点是竞争,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类在生物亚...
  • 中国社会学史主要有哪些流派?
    答:中国社会学史主要有哪些流派,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在当时,中国社会学的研究基本可以被分为六个大方向:一是唯物史观社会学、二是社会原理研究、三是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四是人类学调查和社区研究、五是社会史研究、六是政法、经济、文化和伦理研究。而在这些方向中,人类学调查和社区研究这个方向随着中国...
  • 中国社会学社区学派的特点
    答:中国社会学社区学派在教育制度研究方面有较多学术积 累,并以人类学色彩的社区研究为特点 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有三大流派,乡村建设学派,综合学派,社区学派。三大学派各有各的特色,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来开创中国社会学,使社会学本土化,为后来的中国社会学者研究中国社会打下了基础。以下对三大学派作一...
  • 请问社会学三大理论流派是什么,其各自的特点和区别又是什么?
    答:但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现象学社会学的学术思想来源是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M.舍勒的知识社会学和M.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基本问题舒茨早年研读现象学,他批判地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尝试着把生活世界、主体间性等概念引入社会科学,并把它与韦伯的“理解”概念相结合,主张社会学回到生活世界的基本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