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如何降低轧钢工序成本?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轧钢的成本构成都有什么

轧钢的成本构成如下:
原材料成本
人工成本
水电费,污水处理费用
设备折旧成本
研发成本
相关税费
轧钢(汉语拼音:zhá gāng),英文:steel rolling,是指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钢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叫轧钢。轧钢的目的与其他压力加工一样,一方面是为了得到需要的形状,例如:钢板,带钢,线材以及各种型钢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钢的内部质量。 我们常见的汽车板、桥梁钢、锅炉钢、管线钢、螺纹钢、钢筋、电工硅钢、镀锌板、镀锡板包括火车轮都是通过轧钢工艺加工出来的。 轧钢的分类 轧钢方法按轧制温度不同可分为热轧与冷轧;按轧制时轧件与轧辊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同可分为纵轧,横轧和斜轧;按轧制产品的成型特点还可分为一般轧制和特殊轧制。周期轧制,旋压轧制,弯曲成型等都属于特殊轧制方法。
此外,由于轧制产品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有些产品是经过多次轧制才生产出来的,所以轧钢生产通常分为半成品生产和成品生产两类。 轧钢工艺流程 热轧工艺 从炼钢厂出来的钢坯还仅仅是半成品,必须到轧钢厂去进行轧制以后,才能成为合格的产品。
从炼钢厂送过来的连铸坯,首先是进入加热炉,然后经过初轧机反复轧制之后,进入精轧机。轧钢属于金属压力加工,说简单点,轧钢板就像压面条,经过擀面杖的多次挤压与推进,面就越擀越薄。在热轧生产线上,轧坯加热变软,被辊道送入轧机,最后轧成用户要求的尺寸。轧钢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作业,钢带在辊道上运行速度快,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效率也高。

企业只有保持定力,提振信心,将效益观念和成本意识扎根在生产过程中,把降本增效作为提升管理的机遇,充分发挥好技术优势,严格落实成本倒逼机制,将制造成本做到极致,才能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发展。
“降本增效”存在的思想误区:
最大限度地削减成本就是“降本增效”。降成本而不能降质量,更不能因降本而给社会和人民造成巨大的危害。
不少企业都想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利益,如果片面地强调降低成本,必然会导致产品内在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降低。
所以,应该明确“降本增效”的核心是建立持久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价值正是取决于其持久性,即降成本不能降质量。只有为企业带来长久性竞争优势的成本削减措施,才是应该提倡和追求的。
用“静眼”看待“降本增效”创造的企业成本优势。一些企业在进行“降本增效”分析时流于形式,没有考虑宏观经济形式和企业经营的自身状况。
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各项投资成本减少,会造成成本降低和企业自身经营范围的相对缩小,费用成本降低就不能被视为“降本增效”的成果。
所以,必须考虑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的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会怎样独立于其目标,并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科学对标 逐条分析

  长钢轧钢厂建立周成本动态分析机制是该公司强化精细化管理的延续,其内涵是将轧钢工序消耗指标逐项分解到车间、作业区、班组、岗位四级考核责任人,每周对消耗指标进行分析,制定对策,以达到降低轧钢工序消耗,最终提高成材率的目的。

  2013年3月份,长钢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先进企业,重点对轧钢工序消耗情况进行了对标,扎实开展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降低
钢坯消耗、降低水消耗、降低电消耗、降低煤气消耗、降低备件和材料消耗以及提高轧钢成材率的“五降一提”对标找差活动,采取“班班汇总工序消耗情况,每周
小结一周工序消耗情况”的制度,每天对本班的成本消耗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榜公布在各作业区会议室,使广大职工及时了解当班工序消耗情况,做到工作前指标超前
预测,工作过程中可以优先选取降低成本的方法。之后每周由车间技术人员对本周车间的轧钢工序成本进行汇总分析,并在轧钢厂每周一的经营生产分析会上进行公
布,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形成人人参与降成本的良好氛围。

  激发职工的降本增效意识

  面对钢铁市场的严峻形势,如何发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全员参与降本增效的氛围,实现轧钢效益最大化是长钢轧钢厂最重视的课题。

  该厂将“提高轧材成材率,降低轧钢工序消耗,实现精细管理、精料入炉、精确操作”作为建立周成本动态分析机制的最终落脚点,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活动,不仅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降本增效意识和工作责任心,还取得了提高成材率和产品质量的效果。

  加热炉作业区围绕降低氧化烧损和煤气消耗量展开评比活动,通过合理控制空煤比使煤气的月消耗量大大降低,月创效20万元。

  轧机作业区开展了“降低热轧轧废、降低轧钢消耗,提高轧钢成材率”活动,采取了“先算后干、边算边干、干完再算”的班组成本核算法。

  棒材精整作业区开展了“降低精整切损,合理调整倍尺精度”活动,使轧钢厂棒材车间成材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去年,轧钢厂棒材生产线在提高成材率指标上,实现了降本增效2849万元。

  立足岗位创效 开拓新“增长点”

  周成本动态分析机制的实施,有力地激发了职工岗位创效的意识,推动了降本增效工作的扎实开展,成为轧钢厂新的“增长点”。

  去年,设备管理科技术人员先后对棒材车间供水系统和水循环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节能改造。改造后,水泵水压从0.42兆帕提高到0.488兆帕,
流量从495吨/小时提高到550吨/小时,1号和2号水泵每小时节电分别达到了25.4千瓦时和20.05千瓦时,节电率分别为20.56%和17%,
年创效达到19.06万元。他们还对加热炉净环供水系统的精轧浊环中压循环水系统2台水泵、精轧浊环中压循环冷却水系统的2台水泵和精轧中压循环冷却水系
统冷却循环3台水泵进行了节能改造,分别创效45.19万元、8.98万元和61.85万元,实现了节能环保低成本轧钢。

  像这样的创效点子还有很多。2013年,该厂职工立足岗位共提出修旧利废、合理化建议168余项,职工岗位创效达到660万元。

  对标挖潜 举措得力

  对标挖潜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要得益于得力的举措。2013年3月份,该厂下发了《轧钢厂2013年降本增效实施方案》,对涉及的轧钢工序消耗都作
了详细指标分解;落实产品结构调整方面,严格按照公司下达的品种钢生产作业计划,认真做好45#、65#、70#硬线钢,SWRH77B预应力钢绞
线,H08AH08E焊接用钢,ER50-6、ER70S-6合金焊线钢7个新品种钢的批量生产组织工作,实现了品种钢生产的效益最大化;优化轧钢工艺结
构方面,针对棒材车间?准12毫米螺纹钢和?准14毫米螺纹钢四切分和?准16毫米螺纹钢三切分轧制技术,在提高成材率上进行了技术攻关,使轧钢经济技术
指标得到更大提高。同时,他们对?准10毫米螺纹钢二切分工艺前期开发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形成大批量生产,实现了产量和效益的双
赢。

较低制造费用

  • 新常态下如何降低轧钢工序成本?
    答:钢坯消耗、降低水消耗、降低电消耗、降低煤气消耗、降低备件和材料消耗以及提高轧钢成材率的“五降一提”对标找差活动,采取“班班汇总工序消耗情况,每周 小结一周工序消耗情况”的制度,每天对本班的成本消耗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榜公布在各作业区会议室,使广大职工及时了解当班工序消耗情况,做到工作前指标...
  • 钢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论文
    答:2.2.3成本分析与生产工艺脱节原有的成本分析主要包括产量、定额、价格与费用分析,这些分析都集中注重企业内部产量、耗用量及原材料价格等方面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但是忽视了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的改进等几个方面的成本分析,没有将成本核算与分析全面地融合于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的全过程,并不能从生产整体的角度出发找出降低...
  • 互联网+给钢铁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方向
    答:融合 5G 技术的铁水罐车远程操控与智能调度系统,对铁水罐温降实现了精准管控,从炼铁到炼钢工序之间的铁水物流、时间流、信息流实现全程无缝对接,开启铁水罐运行效率全面提升的智慧管控时代。通过现场的大量数据进行流程分析,整合钢铁厂全场风貌,以及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重要工序。并通过自主研发的 HT...
  • 2022经营部个人工作总结
    答:1、积极走出去,努力开拓市场和新客户,完成公司下达的经营指标,促使公司效益最大化; 2、提高工作效率,按时完成工程施工预算,加强与相关科室的配合,以优质于民的.理念,加快完成客户需求; 3、积极配合公司推行内部承包核算相关工作,完善成本控制相关办法; 4、加强班组管理,督促科室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随时了解科内各工作...
  • 发展部工作总结
    答:(一)加强投资管理控制,为公司降本增效目标实现奠定基础。 20xx年,公司新开工项目原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其中重点技改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一般技改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根据公司的发展形势需要,增加了两个重点技改项目,共追加投资9588万元。在钢铁行业不景气,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何将全年投资费用控制在计划以内,并有...
  • 邢台钢铁厂要搬迁到哪里去?
    答:稍微做上一个基层小头目,可能对上下工序会有一定了解。到横班领导或者工段(车间)领导,会逐渐清晰地认识到整个厂的生产节奏,开始更多地关注成本、质量,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可能会有接触。到了厂或者公司一级,就会更多的在意整个生产经营,对人力资源、财务、供销等都会有一定了解和体悟。换句话说,路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