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7
求苏教版科学实验计划与进度表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和进度表(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相关搜索: 工作计划, 实际应用, 进度表, 好奇心, 教学
一、 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共有 班,这 班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 学期教学目的
(一) 充分展开教学步骤,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步骤来实现。为此,教学步骤必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习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二) 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习?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三) 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 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计划及教案 2010-08-29 11:07:1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居住的星球》
单元计划及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认识我们居住的星球,让学生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史,知道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志及作用,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并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一是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方面:在6年级,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和部分探究过程的机会。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原有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在部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探究过程某些方面需要的能力和理解力。
二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方面:我们通过本单元的活动,力图让学生知道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志及作用,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
二、活动分析和建议
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活动时,可能还会碰到新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研究教学活动这样设计的意图,根据我们活动的设计意图来确定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向,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移。
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绘制我们自己的地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包括从他们的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的原理数据、整理分析、交流汇报等。虽然看似是学生自主的参与探究的完整过程,其实在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小学生毕竟还不能很好的开展完全自主的探究活动。
在整个单元的研究活动中,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单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生活的结合,我们只有引导学生从这样一个基础出发,我们的探究才能真正开花、结果!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措施
1、强化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过程,促进自主学习。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5、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四、课时安排:
1、我们的生长发育 1 课时
2、地球 2 课时
3、地球仪 2 课时
4、地图 2 课时
5、建立“地球档案” 2 课时
自由研究 2 课时
1我们的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 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许多特性是遗传的,并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 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以及父母的照片。
2. 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
3. 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六年级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项目,并对一年后我们在身高、体重方面进行了预测,还记得预测的数据吗?
几个学生反馈一年前的预测以后,揭示课题:我们的生长发育
二、新授
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
(1)检测我们的预测是是否正确就需要我们来实际测量,等一会我们每个同学到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要求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
(3)学生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教师巡视指导。
(4)相互参观、评价每个学生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在参观前教师提出参观任务: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学生参观完以后反馈:谁做的最好?
(5)教师提问:自己一年前猜测的正确吗?从测量的数据看,说一说你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2.探究三年级到六年级身高、体重等变化
(1)教师:请将三年级到六年级制成的“身体生长记录卡”集中起来,并把每年的相关数据记录在教材中的“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上。
(2)提问:如果要探究每一年里身高、体重的变化,我们应对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我们可以计算出身高、体重等数据在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变化、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变化、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也就是用后一年测量的数据减去前一年的数据。
(3)学生计算变化数据。
(4)提问:
(1)从身高、体重等变化数据,你有哪些发现?
(2)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以后教师归纳: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一定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3.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到六年级的平均身高与平均体重
(1)提问:我们已经有了每年的身高、体重数据,我们要计算男、女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我们该怎样做?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选学生作为样本:出生年月相同相近、男女同学选择的一样多、身体健康。
(2)教师选择做样本的学生:我们选出生年月在10月、11月、12月的同学,男女同学各10名。
(3)学生用作样本的男、女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三、四、五、六年级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
(4)提问: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析数据以后,教师归纳:通过平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
4.认识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
(1)提问: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你认为他们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鼓励学生从身高、体重、精神风貌等方面来给人的一生划分阶段。
(2)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划分年龄阶段。
(3)出示一幅一个人从婴儿老年的图片,教师归纳并板书: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4)对照图片说一说自己处于哪个阶段?还将经历哪几个阶段?
三、全课归纳,并要求学生提出课外延伸的问题
1.教师小结: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儿童时期,要珍惜每一个年龄阶段,让我们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充实而有意义。
2.课外延伸:关于“我们的生长发育”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准备怎样去研究?小组内相互交流,课外就按照小组研究的方法去研究。
第二课时
一、展示课前准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资料。
二、引导学生研究遗传与变异现象
1.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照片与爸爸妈妈的照片对比,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对比?反馈中引导学生从五官、皮肤、头发等方面对比。
2.教师提观察对比的要求:(1)观察要认真。(2)将观察到记录在表格里。
3.提问:从对比中有什么发现?
4.教师归纳: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长相、眼睛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5.出示一组母子动物的照片,母子之间毛色、花纹、体态上有一定的形似性:
让学生观察一组稻子从“稻谷种子——稻谷秧苗——成熟的稻子”照片。
让学生观察以后反馈: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动物和植物也有遗传现象。
6.教师提问:在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的照片时,除了具有一些相似性以外,还有什么发现?
7.学生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照片,寻找不同的地方,并要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里里面。
8.观察以后反馈: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从肤色、嘴巴、头发等方面找差异。
9.教师出示两对双胞胎学生的照片,学生观察以后反馈:双胞胎之间有差异吗?
10.归纳变异现象的概念:
11.引导学生认识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12.全课小结:在我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父母的遗传一直影响着我们,同时因为多种原因,我们也与父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变异现象,而且遗传与变异现象也是生物的一个特性,影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三、课外延伸:收集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办一期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小报。




2地球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1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5.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8.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9.会查找、收集、分析处理关于地球的资料及信息。
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等相关资料。
2.稍大一点的三夹板,带桅杆的轮船模型或者地形地球仪。
教学过程
课前师生收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过程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学生朗读单元课题,提问: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
2.谈话: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3.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4.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索关于地球的这么多的奥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进行地球知识竞赛,大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对地球知识的学习,还是让我们从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开始吧。
二、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
1.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了不少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同学们分小组分享你们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学生分组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放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4.提问: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哪种观点最接近现在的情况?古希腊人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呢?
5.演示模拟实验,师生讨论。
用一张大一点的三夹板模拟海平面,一个带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拟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现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
6.谈话:这个现象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他们从这种反常的现象中大胆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观点。古希腊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联想到整个地球是球形的,他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点,这是人类对地球认识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他们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振奋人心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猜想。他们是怎样寻找证据的呢?
7.学生阅读资料,讲故事,谈感想。感知人类寻找证据,对地球形状进行的艰险的探索活动。
三、观察图片,计算数据,构建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知。
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从太空远观地球了,地球真的是一个“地”球吗?也就是说是一个以陆地为主的球体吗?
2.学生计算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以及它们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感知陆地和海洋、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得出结论。
3.观看关于地球的图片,包括从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丽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建立和舒发对地球的美丽情感。
4.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
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3地球仪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3.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4.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5.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 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故事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 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
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
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的学生看到北极点在海洋之中,而南极点却在陆地上;有的学生看到了中国的形状象一只雄鸡;有的学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学生观察到有的国家很大,有的国家却找不到……)
(上述学生的发言是凌乱的,也有一些是不准确的,教师要有选择地板书。板书时,尽量将有联系的名词分类写,为后面的梳理做好铺垫。)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有必要进行梳理。
(演示讲解,并适时地将板书归类整理)
⑴ 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⑵ 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两条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在南半球,有两条相对应的纬线:南回归线、南极圈。
⑶ 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使英、法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一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和西经20°为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⑷ 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
⑸ 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四、简单制作,巩固知识。
1.教师提出要求:学习了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同学们的头脑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轮廓,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制作?
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看课后的制作提示。
3.学生动手制作,并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做的简易地球仪。
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
关于地球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认识、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标识。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一找,看谁还有新的发现。


4地图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3课)
教学目标
1.看地图,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2.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4.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6.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8.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地图及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学生读图,收集标识的信息,初步了解地图标识的意义。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分组读图,收集信息。
(3)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很多标识帮助人们读懂地图。
(4)出示书上地图,小组展开比赛,收集有关标识的信息,并把观察到的标识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标识多。
(5)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常见标识的意义。
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
三、综合运用。
1. 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得这两地的信息,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1)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小组说一说从图上了解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
(2)通过交流汇报,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再次迁移,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发展。
2. 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
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收集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在这次活动中,首先要学生联系前面关于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看懂世界主要国家分布图,弄清楚各个大洲、大洋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关系,然后大致画出麦哲伦航行路线图,学生通过地图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










5建立“地球档案”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4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构造
2.了解有关地球过去与现在的知识
3.培养学生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4.学会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小组制作一份“地球档案”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组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地球的影像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到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完年,地球有许多的秘密,你知道它哪些秘密?
2.学生交流有关地球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研究地球的构造。
(1)提问:关于地球的构造,你们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出示地球构造示意图,教师讲述:地球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了解地球的过去与现在。
(1)谈话: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以前发生过许多事情和千奇百怪的变化,关于地球的过去,你们都了解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3)播放影像资料,讲述:同学们你们收集的资料很丰富,我们用更直观的方法来了解一些地球过去的事情。
(4)谈话:刚刚我们一起经历了地球的过去,那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地球的现在,你们又了解多少呢?
(5)学生交流讨论。
(6)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
3.建立“地球档案”。
(1)谈话:今天我们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这么多,干脆我们把它们整理起来合理的利用它们,为地球建立一个“档案”,你们觉得怎么样?
(2)谈话:可以小组同学商量讨论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呢?
(3)学生讨论,小组整理制作“地球档案”。
三、拓展延伸
举办“地球档案”展览。评一评,哪些小组制作的最有创意。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两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遗传与变异》、《假设与实验》,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1、探究对象主要是认识系统与平衡;2、过程与方法着重与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3、探究水平是以自主探究为主。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科学知识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单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水滴里的生命》、《做酸奶》、《馒头发霉了》、《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的,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与地震》、《地表的变迁》。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是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我们周围的变化》《铁钉生锈了》、《变色花》、《洗衣服的学问》、《单元总结》。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现象就行了,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讲解的太深奥。


  第五单元


  《假设与实验》中包括以下内容,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基础;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假设》、《实验》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六、教学进度表



新鲜出炉,最新2021苏教版:

                  2021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按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本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制订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在我任教的六年级1班、六年级2班,共84名学生,其中,男生42名,女生42名。经过之前5年的科学学习,孩子们基本对科学课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也不断增强,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不过,班级当中两极分化较为明显,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不断提高;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程不够重视,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这学期,我将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激发和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总体内容

       2021年秋期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由5个单元组成,依次为:“物质的变化”“遗传与变异”“化石的奥秘”“探索宇宙”和“科技改变生活”,共有18课内容。教材的最后,设有一个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作为江苏省教育厅最新编订的小学科学教材,本册教材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从知识上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了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了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套教材以科学世界观作为组织线索,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强化对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的指导。在每册教材的后面设有“专项学习”,将有关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包含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的指导系统化和显性化,在保证过程完整的基础上,将探究和设计要素按年级有所侧重,又螺旋上升地加以编排。

       教材设计专门针对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STEM单元,帮助学生展开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强调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源的全配套;重视科技史的学习,除了在专项学习中有专题介绍外,在每个年级教材的最后一面,还特别对科技史作概略的梳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呈现,有助于孩子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

       (三)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为“物质的变化”,包括4课内容,依次是:《蜡烛的变化》《铁钉生锈》《制作汽水》《化学家的研究》。第一课,总体认识物质变化的种类。第二课,具体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进一步理解铁钉生锈产生了新物质,并通过控制变量实验,提升学生科学探究水平。第三课,以自制汽水活动为载体,通过探究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进一步认识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第四课,从科学家分工的角度,介绍化学家研究物质成分、性质、用途等方面的学问,加深学生对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很多活动都是利用了物质变化的认识。

……

完整word打印版,请见百度文库:2021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采纳。



  • 哪有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答:本学期任教六年级两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
  •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教学设计
    答:5.教师小结:小羊多利没有爸爸和传统意义上的妈妈,它不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成的,它是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的无性复制,这种技术就叫克隆。 四、讨论克隆技术对人类的意义 1.谈话:大家对克隆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多利的诞生你怎样看?你认为克隆技术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呢? 2.学生踊跃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有...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大树有多高》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_百度知 ...
    答:到了晚上,圆圆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洁的月光照在大树上,大树长长的影子正好落在巴依大老爷的院子里和屋顶上。长工们在阿凡提的带领下,涌进巴依的家里,有的还爬上了房顶。巴依吓坏了,急忙赶大伙出去。这时,阿凡提说:“树荫是我们花钱买下来的。树荫移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你要想让我们出去,...
  • 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答: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答:六年级同学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制定计划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们不妨参考一下由我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
  • 哪有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答:刚刚写完,最新2021秋季苏教版:2021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一、指导思想 按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本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
  • 需要一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答:《利息》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本课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并通过制作使学生理解“影片剪辑”在Flash动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答:一、教材分析及全册目的要求:江苏教育出版社版本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共包括了七个单元32课时的内容。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答: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1、成功之处: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
  • c++ 代码 《教学计划编排》
    答:举报文档c++程序设计教学计划99人阅读隐藏>>分享到:嵌入播放器: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预览复制本课图谱科学六年级上苏教版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第五单元 设计与制作期中考试1. 设计你在这里2. 把梦想变成现实相关专题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儿园开学典礼教师发言稿人评论页2011秋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