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的治水经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当前南方水灾的防治有何现实意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何意义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具体地说,利用鱼嘴分水堤从眠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动将眠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时,又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都江堰建于眠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都江堰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都江堰是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历代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视,逐步完善了管理机构,建立了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积累和总结了"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使古堰持续发展,相沿不废。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后来的灵渠、它山堰、渔梁坝、戴村坝一批历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记。其工程结构主要由渠首工程、附属工程和灌渠系统工程组成。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附属工程由百丈堤、人字溢洪堰组成;渠系工程主要由内江总干渠、沙黑总干渠、金马河干渠等组成。建国后,为解决都江堰工程维修期间的城市供水问题,又特别设计增建了工业引水暗渠。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奥妙之处,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形成无坝限量引水并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况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放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勤劳智慧的川西人民,在发展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事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分水泄洪、引水灌溉、低堰排沙、运行维修等各种矛盾关系,紧紧依托自然条件、充分运用工程技术解决了各种问题,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治水经验。“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新、旧两个版本的“三字经”,留下了系统、完整而又非常具体的治水经验。认真学习研究和推广都江堰经验,对治理黄河、解决山东的水问题,加快水利网络化建设,发挥我省乃至全国自然地理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仍然意义重大。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具体讲,以三维空间巧妙构筑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渠首“三大工程”,优化岷江特定区段的硬约束,形成不同流量条件下的主流走势、环流力度,造成岷江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内、外江不同的水沙分配比,克服川西自然地理劣势,优化岷江和成都平原的关系,发展水利网络化,使其最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其三维空间的关系是:平面布局是基础、是前提;立面结构是在平面布局的基础上历经千载,反复优化逐步形成的。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 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自三星堆考古发现及成都平原一系列古城址的发现以来,学术界对于古蜀文明的讨论已成为热点,其中有不少论及古蜀文明的起源与其形态特征者。我在拜读了大家的文章后,深受启发,但仍感到有一些问题交待的不是那么清楚,尚有待继续深入探讨:到底古蜀文明起源的时间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古蜀先民是如何或在什么环境条件下来到成都平原从事开发并创造出灿烂的古蜀文明的?古蜀文明的性质如何,即它到底是一种原生态的文明,还是一种次生的、由传播而来的文明?这种性质的文明到底可归结为几个根本性的特征?窃以为,这些问题之所以解答欠清,一个重要的原因,殆与学者未尝将以上问题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大问题,并将它纳入中国古代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的大背景加以看待有关。本文即打算从整个人类文明起源的角度,将上述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同其它地区,特别是同古代中原夏文明的比较,对古蜀文明的起源及其特征提出一些新的认识。一家之言,谬误难免,请各位学者不吝批评指教。

古蜀文明是在一个自成单元的特殊地理环境中独自产生的,它的产生要从古蜀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谈起。
所谓“古蜀地区”,我以为首先应当指今川西的成都平原,因为无论是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的核心部分,还是三星堆文化的前驱宝墩文化,其所分布的地区都限制在这一带。这不是否认四川盆地其它地区也有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的分布,而是强调成都平原是古蜀文明,包括三星堆文化及十二桥的发祥地而已。
今天成都平原的面积约为1.68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约为450-750m,由岷江和沱江两条河流(包括它们的一些支流)的冲积扇组成,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土地肥美,气候湿润,自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与定居生活的理想环境〔1〕。但是,这种人地关系,只能说是古蜀文明发生以后的情景。在这之前的远古时期,广袤的成都平原却并不是那么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因为那时的气候较今日更加湿热,成都平原也尚未最终完成向内陆平原的转化(它的前身是远古的内陆湖),到处是池沼湖泽,河网密布,林木茂密,作为平原构成要素的一些河流冲积扇尚未发育成功,河流两岸的阶地亦未最后成型,总之尚是一派莽荒的景象。加之其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开发与战胜自然环境的能力有限,难于抵御那里经常发生的洪涝灾害,未敢涉足平原的腹地中央。其时四川盆地的先民们只能选择在平原周围一些低山地带或丘陵地区栖息繁衍,平原内部是无人居住的。目前考古发现四川盆地稍早一些时候的文化遗址都分布在成都平原以北、以东乃至以西的低山丘陵及其与平原交接的边缘地带,平原上最早的文化遗址只能上推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2〕,此即是远古时代成都平原未尝有人类居住的证明。目前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成都平原上最早的考古文化即宝墩文化,其年代距今约5000-3700年左右〔3〕,大致与中原龙山文化的时代相当。过去人们或称之为“三星堆一期文化”,表明三星堆最下层也是这种文化,三星堆文化是直接继承宝墩文化发展而来的。由于目前成都平原尚未发现比宝墩文化更早或与之同时的其它考古文化,我们有理由认为它是最早居住在成都平原的古代先民们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是否今后有更早于宝墩文化的人类文化遗存在平原地区发现,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即令今后有这样的发现,其时代也不会比宝墩文化早多少。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问题。据说1950年代,成都市北郊羊子山土台基址下面曾发现过5件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之物〔4〕,有学者认为,这或可作为成都平原更早时期有人居住的证据。然而这种推测是不能成立的。一则,在整个平原地区,我们并没有发现依次叠压在宝墩文化之下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期及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层,仅凭成都市北郊偶然出现的这几件打制石器,就作出如上判断,未免轻率;二则,据原报告称,这几件打制石器出土时所在的地层不早于全新世,与这几件打制石器所应处在的年代并不一致,说明它们并不是本地的产物,或是由其它原因致其迁移至此的。考古学者叶茂林便认为,这几件石器系从外地搬运至此的,因其所在地层属于全新世早期的黄沙土冲积层,“它们之出现在成都平原地区,当是由于搬运作用的结果”〔5〕。也就是说,它们是从其它地区由洪水冲积带到此处的。
总之,就目前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而言,古蜀文明的起源最早只能追溯到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只是在这个时期,人们才始从四川盆地周围的山丘或山前较高地势地区走向成都平原腹地,才始对平原内肥沃而低洼的冲积土壤进行开发垦辟,在那里构筑居民点并渐次发展成城邑,才从而有了古蜀地区最初的文明的曙光。
为什么只有到了这个时期人们才始对成都平原内地进行开发和垦植呢?这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决定的。一是此期人们的技术手段,也就是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可以对低地农业进行开发的程度。人们可以在低湿地方构筑房屋,可以通过筑造城墙或堤防防止洪水的威胁,可以开挖沟洫排水抗涝,甚至引水灌溉,等等。众所周知,这些技术在龙山时代其它一些地区已是司空惯见的了,对于四川盆地先民们想亦必然。
另一个古蜀先民能在这个时期进入平原腹地的原因,或者说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期气候环境的变迁。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古蜀先民进到成都平原以前,那里到处是池沼湖泽,河网密布,林木茂密,自不适宜人类居住。那样一种地理环境,乃是与当时尚处于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背景有关,因为湿热的气候与过多的水分不利于湖泊沼泽的消失及陆地地貌的形成。殆至距今5000年前后,地球上的气候突然起了变化,由暖湿而趋于干凉,从而使得一些平原低洼地区的环境出现了改观的契机:湖泊沼泽大面积萎缩,河床下切,河流阶地与平原冲积扇迅速发育,整个地面变得日渐干爽。如此,就使得人们可以从原来的低山丘陵地区下到这些平原低洼地区的河流阶地上居住了〔6〕。毫无疑问,四川盆地的情况也应是这样,因为这次气候变迁是全球性的,四川盆地地气候变迁不应有所例外。限于资料,我这里只查阅到《四川林业科技》上刊登的刘和林等人对于川西南地区古气候变迁的两篇文章,文章分别选取川西南雷波与布拖两个地方的植物孢粉进行分析,得出这两个地方分别自距今5000(或5300)年和距今4000年气候由暖湿转向干凉的结论〔7〕。我曾经研究过古代中原夏族的起源与夏代国家形成的问题。夏族的发祥地应在古河济之间,也就是古代的兖州〔8〕。那里也是一片平原低洼的地势,有多条河流纵横其间。在早,这片广平低洼的地方也是很少有人烟的,因为那里也是湖泊沼泽遍布,河网密布,时有汗漫的洪水发生,除个别地势较高的岗丘之外,多数地区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以是缘故,在仰韶—大汶口文化时代及其以前,这一带考古发现的人们的聚落遗址十分稀少。只是到了龙山时期,随着气候的变干变凉,这里的地貌环境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里离海不远,由海平面的下降,引起河流侵蚀基准面的相应下降,从而导致河流下切。新的河流阶地、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堆积的迅速发育,更促使这里湖泊沼泽大面积地减少。而这一切,都意味着这里提供给人类居住的空间大面积地增加,可耕种土地面积迅速扩大。加上其时其它一些地区出现的资源与能源的紧张,从而使得这些地方的居民,尤其是古河济地区以西和以东两个高地的居民纷纷向这一地区转移,形成古河济地区人口与聚落的空前迅速地增长。结合有关文献记载,我认为这应当便是古代夏族及夏王朝在这一带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
可以比较得出,古蜀地区文明产生的道路与中原夏文明产生的道路是非常相似的:它们都起源于龙山时期,都发祥于平原低洼的两河之间的地区(古蜀地区的两条重要河流是岷江与沱江),都是由于气候变迁导致本地区出现地理环境的改观,从而促使四周较高地势的人们前往此处从事开发并从而发展出本地最初的文明。只是中原夏族的文明发展得稍快一些,更早一些时候进入文明和国家状态,如此而已。
其实,从整个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像中国的夏文明、古蜀文明这样的文明生成的道路,应是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的。至少我们所知道的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等最早的文明,都是生长在平原低洼的地理环境或河谷地区,靠了那里河流冲积而成的肥沃土地迅速发展起来的。学者称这种环境下的农业为低地农业。比较起过去人们在山丘或山前地带所从事的所谓山地农业,低地农业一般出现较晚,但却效率更高,积累粮食与剩余财富的时间来得也快,因此,这些地方都能够较早地进入文明社会。另外,由于低地农业出现的时间较晚,到这里从事开发的居民多来自其它地区,伴随着他们的到来,这里无异成了多种文化汇萃的地区。我想,这也是这些平原低地能够快速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蜀文明从根本上说,应属于原生性质的文明。它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出来的,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文明。在它之前,这里没有其他人类涉足,没有比它更早的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或文明遗址。
古蜀文明也不是由传播而产生的文明,它不是个别外来文明迁移至此而产生的。尽管它包含有许多外来的文明或文化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古蜀文明属于古蜀居民自己的创造,它是古蜀居民立足于自己本土的基础上,将各种外来文化熔铸于一炉,从而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明。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在这里都只构成古蜀文明的一些个别的因素,都未曾占据古蜀文明的主流。
根据古蜀文明的这种性质,联系到它的起源,可以归纳出古蜀文明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是它的亚热带低地农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作为亚热带低地地区的居民,古蜀先民所从事的是稻作农业,并且早在宝墩文化时期就已如此。这已为都江堰芒城遗址的灰坑中所发现的水稻硅酸体的遗存所证实〔9〕。应当说,古蜀地区这种平原低湿气地理环境,总体上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适应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的。由岷江和沱江两条河流与其支流造成的多个冲积扇上的土壤肥美而且疏松,人们在这样的土地上仅仅使用竹木工具就可以有效地进行耕作。据称,宝墩至三星堆时期成都平原一带很少发现大型的石制农具,便与古蜀先民使用竹木工具为主的耕作方式有关。加上这里充沛的降水量及丰富水系带来的灌溉之利,获取农业生产的较好收成是不成问题的。可以认为,古蜀地区的富庶并不是待李冰之后,而是自有人群在此从事垦植就已开始了的。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湿热气候条件下的平原低地既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一面,也有给人们的安居乐业带来严重威胁的不利的一面,那就是这里时常发生的水涝灾害。于是,防御和治理水害亦成了古蜀先民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方面,考古发掘亦提供给了我们不少信息。首先是人们的居处。那时人们多选择在两河之间的较高阶地或台地上居住,以避免洪水的冲击。建筑形式则多采取在地面上构筑木(或竹)骨泥墙的住屋,或干栏式建筑,以对付低湿而又多雨的自然环境。特别是人们发明了筑城,并将城址选择在上述较高的台地上,以防止平原上汗漫的洪水的淹没。目前仅宝墩文化时期,考古工作者就已发现了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温江鱼凫、崇州双河、崇州紫竹、郫县三道堰、大邑盐店、大邑高山、广汉三星堆(月亮湾地点)等9座古城。这些古城当然也可以作为防止敌对人群侵袭的堡垒,但从其建筑特点看,防御水害显然是它们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10〕。我曾经指出同样处于平原低地环境的古河济之间龙山时代居民筑造的众多古城具有防御洪水的功能,并指出这与文献记载的“鲧作城郭”、“鲧禹治水”传说可以相互印证。现在看来,古蜀地区大批古城址的涌现实与之具有相同的性质。就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而言,这两个地方发现的古城址的密度与国内其它地方相比要高出一大截,这显然不是偶然的。
为了维护低地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古蜀先民很早就懂得了开挖沟洫、引导水流的重要性。传说中有大禹导江为沱的故事,虽未必证明大禹一定在这里治理过洪水,但反映了蜀地治水传统的悠远。进入历史时代,则又有“鳖灵治水”的传说,其事载于《华阳国志》,称杜宇末世,“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以除水害”。杜宇之世当西周至春秋中叶,学者多以为可信以为实。就考古情况而言,属于成都十二桥文化的金沙遗址据称就曾发现有密布的农田灌溉沟洫遗迹〔11〕。属于春秋晚期的成都方池街考古发掘中,亦发现有数条用卵石修筑的石埂,考古工作者亦认为与治水有关〔12〕。到了战国,蜀守李冰在这里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学者咸以为其是在总结此前蜀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完成的。凡以上史实,均可说明古蜀地区低地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性质。
第二,是它吸纳众多外来文化因素,并将它们熔铸为一炉的文化气质。
前言古蜀文明是在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其产生的时间并不十分久远,因为这里太古时期的气候、环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随着气候环境的变迁,人们才始从四周较高地势的地区陆续来到这片平原低地从事开发,从而给古蜀地区带来文明的曙光。这种文明产生的方式,决定了古蜀先民来源地的复杂性与其文化构成的多样性。如今日学者屡屡提到的,早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时期,这里通过岷江上游及嘉陵江上游的通道,就接纳了许多来自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的因素;通过长江三峡走廊,又吸纳了来自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的因素。以上这些文化因素,是人们比较说得清楚的,还有一些文化因素,由于来自更远的地方甚至域外,人们对之还说不太清楚,只是从某些出土文物所具有的一些文化特征,来大致推测它们出自某个地域。如根据三星堆出土大量象牙和海贝,推测它们大致来自南方,包括南海与南亚地区;根据三星堆出土青铜人像、青铜神树及金杖等物,推测其与古代西域、甚至西亚地区的古代文明具有一定关联。由于这类出土物占了三星堆出土文物的不小部分,人们对三星堆文化有着某种神秘的感觉。要之,古蜀文明所具有的多种文化因素的物质,是同时期其它地区的文明所不曾具有的。当然,这所有不同的文化在古蜀先民那里已被熔铸为一炉,我们看那些具有不同文化因素的文物都出自同一个祭祀坑,即表现了这些不同文化都被古蜀国家的统治者所接纳,它们在古蜀国最高统治者眼中是已融为一体的。第三,是它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及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多神崇拜是与多元文化相联系的。既然古蜀地区的居民非来自同一个地方,那么他们将各自保有的不同宗教信仰带进新的生活环境中来,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学者根据三星堆出土的各种器物,包括上面的各种图案、符号、雕塑,指出器物主人各自具有的对于天神、日神、山神、神树、鱼凫、纵目神等各类神祗的崇拜,尽管这些说法有的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但均显示了三星堆人多灵崇拜的事实。只是这众多神祗中应当还是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神祗,我认为它就是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族群所奉祀的祖先神,或者就是人们所说的鱼凫,它是鱼凫族的象征。
作为三星堆神权政体或政教合一政体的证据,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了,就是三星堆祭祀坑所出青铜立人塑像及那枚金质的权杖。一般认为,这尊大型的青铜立人像,乃是一位王者兼大巫师的形象,既握有世俗王权,更是最高神权的代表。而所谓权杖,更是王权与神权合二为一的象征。这枚绘有某种宗教意义的图案的细长、金质的权杖,与古代西亚、埃及神权政体最高统治者所使用的权杖性质相同,充分显示了古蜀国家政教合一的性质。这种政治体制,显然是古蜀地区不同于古代中原或其它地区国家形式的又一个特征。
还有一些学者总结出来一些古蜀文明的特征,但我以为,以上三点,应是古蜀文明最基本的特征,是可以与古蜀文明的产生相互联系起来加以说明的最重要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宋豫秦等.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科学出版社,2002.121.
〔2〕〔3〕赵殿增,李明斌.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90-91,165.
〔4〕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清理报告〔R〕.考古学报,1657,(4).
〔5〕叶茂林.羊子山土台遗址打制石器的性质与年代浅析〔J〕.四川文物,1988,(5).
〔6〕曹兵武.从仰韶到龙山:史前中国文化演变的社会生态学考察〔A〕.环境与考古研究:第二辑〔C〕.科学出版社,2000.22-30.
〔7〕刘和林等.川西南布拖县火烈湖孢粉组合特征与距今4000年以来古气候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03,(2);川西南雷波县小海子孢粉组合特征与距今1.6万年以来古气候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04,(2).
〔8〕沈长云.夏后氏居于古河济之间考〔J〕.中国史研究,1994,(3);夏族兴起于古河济之间的考古学考察〔J〕.历史研究,2007,(6).
〔9〕中日联合考古调查队.都江堰芒城遗址1998年度发掘工作简报〔R〕.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成都考古发现(1999)〔C〕.科学出版社,2001;中日联合考古调查队.都江堰芒城遗址1999年度发掘简报〔R〕.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成都考古发现(1999)〔C〕.科学出版社,2001.
〔10〕赵殿增,李明斌.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67.
〔11〕张耀辉.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略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6,(1).
〔12〕宋治民.蜀文化与巴文化〔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126.
〔作者简介〕沈长云,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91。

  可以从这些方面回答:
  这些事摘要:
  都江堰工程2000多年经久不衰,富有成效的工程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江堰历史上的三级管理体制、岁修制度、闸坝与河渠的管理修缮,保障了工程的完好性,为都江堰持续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要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就要努力建设人水和谐、生态友好的绿色水工程,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下是范文】
  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以其功能效益的持续发挥和扩大而闻名遐迩。都江堰巧夺天工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以及三大工程之间的相依相连、三位一体的运用,使天府之国“水旱从人”“沃野千里”。“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引水、分洪、飞沙,使水资源得以持续永久的利用,造福人民;“顺天应人、以天工代人力”营造了成都平原的富饶和良好生态;“深淘滩、低作堰,排洪保灌”至今仍泽育着千万亩粮田。都江堰的建设与运用,成功跨越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开发、掠夺、和谐的各个阶段,与环境相得益彰,与自然和谐统一,与社会经济发展脉络相承。

  都江堰之所以能持续利用,我认为可归结为四个主要方面的突出建树和经验:

  1.巧夺天工的工程建设

  其一是工程布局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其二是能够持续改造,效能可不断扩大。这不仅是原有的宝瓶口、飞沙堰和鱼嘴工程,还包括近期新建的闸坝引水工程。

  2.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要求相顺应

  都江堰工程的建设与运用,是人们的需要,是自然环境的组成,人水和谐,顺天应人。

  3.完善运用功能和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都江堰建造之初以防洪、航运为主要目的,后在汉景帝时代扩大了灌溉。新中国成立后,对都江堰进行了史无前例、规模宏大的建设和改造,使之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灌面积突破67万hm2的特大型灌区。

  4.有一套较为完整而又与时俱进的管理体系

  持续而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修缮维护,较好地解决了工程老化、工程配套等新问题。

  一、都江堰是当今世界上仍在发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年,迄今已有2260年的历史。世界上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很多,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或湮灭、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至今仍充满活力向前发展,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

  都江堰在岷江上游340kin处建堰无坝引水,集雨面积2.3万km2,多年平均来水量147亿m3。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江堰灌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扩大成都平原及周边高地,灌溉面积达45万hm2;60年代末~80年代初,从南、中、北三路打通龙泉山,建成黑龙潭、三岔、鲁班等大中小型水库近300座,灌溉面积扩大到57万hm2,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1986年~1993年,进行了灌区改造,使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目前已达到67万hm2,灌区规模跃居全国首位,都江堰总引水量达100亿m3,完整而庞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设施体系,已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

  二、都江堰古已有之、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工程管理体系是工程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都江堰工程之所以历2260年运用而经久不衰,富有成效的工程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官堰”与“民堰”

  都江堰在2000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三级管理体制。省级政府部门管渠道工程,设置堰官,管理堰务,称为“官堰”。下一级政府部门按行政区划管理岷江干流的都扛堰至新津河段的金马河、灌溉排洪兼用的蒲阳河、柏条河、清白江及中游的杨柳河等,并管理支渠或分干渠,统称为地方水利工程。在各河引水的支渠以下灌溉工程,由受益群众组织自建自管,称为“民堰”。

  汉灵帝时(公元168年)设置了“都水掾”和“都水长”等水利官员,负责维修管理都江堰渠首工程。据《水经注·江水》载,三国蜀汉时,“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自蜀汉后,晋、唐、宋等朝代,渠首所在地的县令兼办渠首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局、处、站三级专业管理机构和基层管理组织。

  2.岁修

  都江堰创建初期,以及秦汉时代主要是工程建设和开发。以后各朝代逐步扩大灌区,并加强了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宋代以后,形成每年冬春枯水季节又是农闲之时的断流岁修制度,制定了“旱则引灌,涝则疏导”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维修方法。2000多年的治水经历,总结出了流传千古的治水经验。最为著名的有李冰的治堰准则“深淘滩、低作堰”,两者相辅相成,科学地解决了引水与泄洪排沙的关键问题;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灌县知县胡圻所编治水“三字经”,以及后来的治河格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治水八字法则“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等等,这些成功法理,至今仍然对都江堰的维护管理起着指导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工程维护上坚持了“五年一大修”和“十年一特修”的制度,保持了工程的更新和稳固。

  3.闸坝与河渠管理

  都江堰建成以后,一直用竹、木、卵石等来修缮灌溉、防洪等工程。1952年春以后,开始从渠首到灌区的干支渠进口,用钢筋混凝土陆续修建闸坝,干渠用钢闸门,支渠用木闸门并逐步改为钢闸门。又将人民渠进口拦河坝改为钢筋混凝土节制闸,将石堤堰府河与毗河分水的毗河水坝改为节制闸,将木马山进口引水工程的江安河拦河水坝改为橡胶坝等,随着引水流量不断扩大,都江堰渠首的工程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系列的维修、改建、续建,保障了工程本身的完好性,为工程的持续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灌区的扩大,都江堰灌区逐步形成了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较好地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都江堰运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工程的权属、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修缮维护的投资渠道等方面暴露出了新问题,比如,水资源配置以行政手段为主,市场作用机制不明显,水管单位只对工程统一管理,无权或无足够职能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缺乏对灌区主要水源的控制能力,公益性支出得不到回报,供水价格低于供水成本,虽然都江堰的运用效益大,但水管单位的财务收益小,使工程维护配套经费严重不足。

  近年来,在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指导下,四川省水利厅、都江堰管理局抓住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探索水利工程管理的新思路,发挥管理效能,注重协调和把握工程管理、效益发挥、文物保护及人文景观等方面关系,创造、继承和完善了都江堰工程管理模式,使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从都江堰持续利用看水利工程科学管理

  都江堰的“健康长寿”,并非历史的偶然遗留,而是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那么多远古的水利工程已遗迹全无?为什么那么多近代的水利工程成为病险工程,功能缺失,效益难以发挥?成都平原的人民依恋都江堰,天府之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都江堰,都江堰的工程持续发挥效益,这都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争事实。除此之外,事实还证明,都江堰的一整套随历史进步而不断调整的管理体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该说,都江堰因其简易低廉、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修缮、维护而成就了持续经久。都江堰的管理运用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典范。都江堰的成功不仅限于工程建设和运用本身,还在于对它的精心管护和不断扩大的效能,以及符合水情、工情和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人员富余、管理粗放和社会保障程度低等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这些弊端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

  为解决上述问题,迅速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水情、工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担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与保障的重要任务。今后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将通过积极推进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建设,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持续发挥。

  1.理顺水管体制,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通过改革,要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初步建立满足水利工程管理需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型水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2.继续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力争在2010年以前基本完成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3.加快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按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水管现代化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努力建设人水和谐、生态友好的绿色水工程。

  水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大型水工程的建设,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以及人们生活和生存方式的变化。以往有的水工程建设,虽经过了前期工作“千锤百炼”的打造,但建成后仍旧是效益不高、环境影响突出、运行边际成本过大。现在看,这样一些水工程的修建,只是使既得利益者得益于一时,甚或只是得到了施工期的效益,而其后果却遗害多年,带来新的热点、难点问题,甚至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即便对这些工程进行毫不吝惜的投入、精心呵护,也难以运用长久,甚至用得越久,越是弊多利少。所以,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建设人水和谐的绿色水工程,坚决从源头杜绝不良项目的上马建设,这就需要对拟建的水工程项目进行充分论证、认真比选、精心设计;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度量和把握工程目标实现的置信区间和偏差。

  都江堰是中华民族科学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都江堰的建设和运用所体现出的深刻运管系统观,展示出的人水和谐、“天人合一”、共生共存的理念,以及人对自然尊重和自然与人融合的友好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与持续发展的永久财富。

  参考文献:

  1 敬正书主编.中国水利发展报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7
  2 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5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放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 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的治水经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当前南方水灾的防治...
    答:最为著名的有李冰的治堰准则“深淘滩、低作堰”,两者相辅相成,科学地解决了引水与泄洪排沙的关键问题;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灌县知县胡圻所编治水“三字经”,以及后来的治河格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治水八字法则“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等等,这些成功法理,至今仍然对都江堰的维护管理起着指导作用。新中国成立...
  • 都江堰的修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答:古代先贤在建设都江堰工程时,遵循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个伟大工程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这些照亮人类前行道路的生态智慧启示包括:天人合一、 师法自然、协同共生,等等。事实上,先秦的师法自然思想为李冰建设都江堰奠定了基础。都江堰的修筑及其运行管理,都遵循着自然运行的生态法则,都是本着人与自然长...
  • 江堰水利工程是怎样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的
    答:都江堰创建以来,基本实现了水分"四六",外江泄走六成,既保证内江灌区用水 需要,又防止灾害发生。都江堰水利工程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直接影响了中国广大地域。这种工程形式展示了古代水利规划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 思想,被国外环境和水利专家誉为"亲自然和水利工程"。都江堰既有灌溉、排水...
  • 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都江堰源远流长,惠泽后代,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而“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指导思...
  • 大禹治水和李冰修筑都江堰 启示
    答:李冰都江堰的修筑,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
  • 都江堰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它对今天的治水工程有什么启示?
    答:都江堰创建初期,以及秦汉时代主要是工程建设和开发。以后各朝代逐步扩大灌区,并加强了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宋代以后,形成每年冬春枯水季节又是农闲之时的断流岁修制度,制定了“旱则引灌,涝则疏导”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维修方法。2000多年的治水经历,总结出了流传千古的治水经验。最为著名的有李冰的治堰...
  • 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何意义
    答:“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新、旧两个版本的“三字经”,留下了系统、完整而又非常具体的治水经验。认真学习研究和推广都江堰经验,对治理黄河、解决山东的水问题,加快水利网络化建设,发挥我省乃至全国自然地理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仍然意义重大。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
  • 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功的主要原因和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经验
    答: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
  •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资料
    答: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历代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视,逐步完善了管理机构,建立了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积累和总结了"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使古堰持续发展,相沿不废。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
  • 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何意义?
    答: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