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韩信的背水一战,不是因为背水而打赢的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9

01

背水一战,是井陉之战里韩信用的战法,

韩信以3万人对战赵国20万,结果韩信大获全胜,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仗打完后,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孙子兵法》确实是这样记载了,但是就因为背着水,这仗就打赢了,似乎也太容易解释了吧。

毛爷爷说过,指挥战争是一门艺术。

如果大家真以为韩信就靠背水列阵打赢20万大军,那就把战争看得太简单了。

下面,我们就一步步来分析,韩信是怎么打赢的吧。

02

汉军和赵军,

两军之间,隔着一条大河

,如果当时赵王听取了手下李左车所言“半渡而击”,趁着汉军渡河渡到一半时,就出击攻打,那韩信必败无疑。

可惜赵王说“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好嘛,既然“半渡而击”手段不磊落,那么李左车再献计,“我去劫汉军粮草,大王深沟高垒,坚壁不战,我们是主场作战,人多粮食多,只要守住城门,就能拖死韩信大军。”

可惜赵王还是不采纳,他要和韩信打阵地战,痛痛快快地打赢那个未尝败绩韩信,打破韩信的不败神话。

正因为赵王的自大,给了韩信赢的机会,有机会了,就要抓住。

韩信的军事部署是这样的,兵分三路,2万大军先渡河,剩下的1万等交战后,再渡河,韩信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赵军“半渡而击”,毕竟谁都不知道赵王会不会改变主意,最后是两千奇兵埋伏于山林之中,这是整场战役关键中的关键。

韩信的2万大军渡河了,背水列阵,迎面是赵王的20万大军,两军开始冲锋厮杀,刚交战没多久,韩信就下令回撤,并要求所有士兵将手里的旗帜都扔掉,此时,

另外的1万大军已经渡过了河,严严实实、整整齐齐地列阵,就像是一堵墙,这堵墙,即堵住撤退的两万大军的退路,也给了这两万大军信心。

这个时候,

赵王的20万大军看到汉军败退,纷纷跑出大营去捡旗子

,这是战场的规定,胜利后,拿着敌方的旗子,就可以领赏。韩信也是鸡贼,扔下的旗子特别多,赵军士兵当然个个不甘落后去捡啦。

此时,

韩信同时做了两件事,一是,激励全军,“退无可退,大家何不奋勇杀敌”,3万汉军退无可退,只能拼死一搏,另一是,给潜伏的两千奇兵信号,偷袭赵军大营,此时赵军大营已空,得手非常容易。

赵军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前有穷凶极恶的汉军,后也有不知数量多少的汉军,加上赵军忙着捡旗子,阵型早就没了,在前后夹击下,20万大军成了挨宰的两腿羊。

当然,两军的绝对数量还是悬殊的,哪怕汉军士气再高,也难以一当十,但是战场的地形,对于韩信来说又天赐良地。

战场发生在井陉,地形狭窄,无法发挥出人多优势,如果阵型大乱,人多反而是更糟糕,乱成一团,想重新组织都组织不了。

狭窄的井陉,发挥不出人多的优势

背水列阵,只是打赢的其中一个条件,没有地形的配合,没有敌方愚蠢的行为,没有2千奇兵偷袭,没有另外一万大军给的信心,这场仗,再怎么背水,也赢不了。

韩信真名将也,充分利用了地形、完美地利用了敌我双方的心理,打赢了这力量悬殊的阵地战。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没有在战场上体现,那就是韩信治军:

后面渡河的1万汉军,没有看到前面2万大军撤退了,而停止渡河送死;

那佯装撤退的两万大军,也没有慌慌张张假逃变真逃;

那山上的两千奇兵,及时拿下赵军大营,没有任何迟疑;

最后是全军哪怕“陷于死地”时,也听从韩信的号令,奋勇杀敌。

这些都能说明韩信带兵厉害之处,所有兵将都准确无误地执行他的军事部署。

03

我这里详细复盘井陉之战,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不要被表面事情蒙蔽了,我们很容易相信一个抽象的金句,以为这条金句是真理了。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我啥都没做,我怎么就有罪了?

“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不好意思,有时候正义真的会永远缺席。

“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小时候考试还没考够?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没做错事情,道啥歉。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什么鬼?我没事看深渊干嘛。

“所有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倒是和我说说多少钱啊。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从概率上说,先来的一定是明天,否则大家都不用出门了。

上面这些金句,大家都听过吧,很打动人,就像背水一战一样,从表面的意思,我们就能看清事情的真相。

那如果我们去深究了,就会发现事情根本不是一回事。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才是我们认清事实真相的关键。

就像井陉之战,如果你想了解真相,就每个细节去分析,如果懒的话,就只说“背水一战”四个字吧,反正大部分人都这样认为。

别被所谓抽象的金句,夺走了我们思考的勇气。



  • 历史上,韩信的背水一战,不是因为背水而打赢的吗?
    答:背水一战,是井陉之战里韩信用的战法,韩信以3万人对战赵国20万,结果韩信大获全胜,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仗打完后,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怎么打赢的?为何无人能成功模仿?背后有何秘密?_百 ...
    答:背水一战就是井陉之战,经过韩信指挥过后,成为一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在绝境中为寻找生机而拼死一战,但是韩信的背水一战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孤计,也就是说只有韩信仅仅使用成功过一次,其他人都没有成功使用过。 那么韩信的背水一战是如何打的? 一、双方兵力情况 史记上说赵国陈馀的军队是“号称20万”人,这里用了号称...
  • 在历史中,韩信背水一战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答:中国历史上能用背水一战这种计谋取胜的,只有秦汉时期的韩信能够做到取胜,在后世的朝代中,敢用背水一战迎敌的将领都不多见,更别说用背水一战取胜了。背水一战,简单地说就是背靠水源,正面迎敌,使用这种计谋是没有退路的,虽然目的是激发自己一方将士必死的奋战之心,只有击败敌人,才能生存下来,如果...
  •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聪慧还是巧合,历史上算孤例吗?
    答:一说到韩信,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背水一战”。确实,“背水一战”可以称得上是韩信最杰出的操作,里面包含着丰富精深的战术思想。但是奇怪的是,自从韩信用了“背水一战”之后,这么好的一种战术打法,后世基本上没怎么用过。而且就算有效仿的,也基本上是失败。比如马谡“守街亭”之战。马谡把...
  • 韩信违背常理,背水摆阵,为何也能够打胜?
    答:正是因为韩信身上拥有绝对威信和传奇色彩,才确保了他的背水一战计划能够顺利执行;如果没有这一条保证,这条计谋在执行过程种肯定会出现各种意外!在这种背景下,陈馀自然认为要赶紧抓住韩信出现失误的这个机会,将其一举击溃,于是他倾巢而出,结果中了韩信的圈套。事实上,不仅仅是陈馀,还有后来项羽帐...
  • 楚汉战争韩信背水一战竟是个大阴谋!
    答: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次战役,韩信用背水而战来引敌出战,他用出人意料的举动来达到激发士气的目的。同时,韩信巧妙地虚张声势,以两千轻骑兵突袭敌营的方法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此次战役是用计谋得成的,并非真正地不顾命地背水一战。假如在没有退路,也没有与敌接触过,最后只会像马谡在街亭一样,虽然...
  • 1万对20万背水一战,韩信究竟哪来的信心?
    答:韩信从小学习兵法,有安邦定国之志。当时的韩信仅仅手握一万兵马,而赵国派出了二十万兵马出城迎战。在一比二十的巨大悬殊之下,韩信是如何打赢这场战役,他的信心又是从何而来呢?背水一战本是兵家大忌,韩信的兵马因经过了长途跋涉已经疲劳不堪,采用这一战法其实是想让士兵无路可退,激发将士的求胜...
  • 韩信背水一战还是背水一战?
    答:韩信 背水一战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
  •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聪慧还是巧合,历史上算孤例吗?
    答: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始,刘邦拜韩信为帅,率兵东进魏,代,赵,燕等国.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军数万越过太行山,向东攻击赵地,赵王歇与赵统帅陈馀二十万重兵屯结在井陉口(险要的关口),欲与韩信决战.韩信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采用背水列阵战术,于是率兵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地处驻扎。
  • 背水一战大破赵兵30万的韩信,只是侥幸胜利吗,有何依据?
    答:陈赊被杀,赵王歇被俘,以三万对二十万的韩信大胜。背水之战是中国古代载入教科书式的战争,也是韩信军事生涯里指挥最为出色的战役。事实上“背水一战”并不是韩信首创,如果我们仔细的回顾历史的话,当初项羽率楚军北上抗秦在巨鹿以五万楚卒破釜沉舟大破秦军四十万,韩信的背水一战很有可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