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警报一拉响,就说明糖尿病并发症即将出现了,别无视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指什么?

PSA首先是从精浆中发现的,而后自前列腺组织中被提取,是由前列腺腺管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酸性蛋白酶。PSA主要存在于男性的血清、精液和前列腺组织中。在血清中,PSA以游离和结合2种形式存在,其中大部分PSA与α1-抗胰蛋白酶(ACT)以共价键结合成一个80~90kD的复合物(PSA-ACT),PSA上的部分结合位点被封闭,但仍有部分抗原结合位点显露,故与ACT结合的PSA仍有一定的免疫活性;一部分PSA与α-2-巨球蛋白(AMG)结合,形成约800kD的复合物(PSA-AMG),在该复合物中PSA所有抗原结合位点均被封闭,因此该复合物无免疫活性。血清中的大部分PSA主要与这2种蛋白抑制因子结合,形成稳定的硫酸十二钠复合物。另外,少量的PSA在血液中以游离的小碎片形式存在,它不与血清中的其他蛋白相结合,分子形式与精液中PSA相似,分子量为30kD,因其游离在血液中,故称F-PSA。用目前的测定方法不能检出不具免疫活性的PSA-AMG,故目前的检测方法检测到的血清总PSA(T-PSA)只包括F-PSA和PSA-ACT。临床PSA总值实际上是指存在于血清中能用免疫测定法测出的各种状态的PSA值的总和,所以为游离PSA(F-PSA)和PSA-ACT之和。F-PSA和T-PSA相当稳定,贮藏超过24小时应置冰箱内保存;若贮藏在-20℃或-70℃环境中,6个月其活性仍很稳定。
PSA作为单一检查,目前具有最好的前列腺癌阳性诊断预测率,同样,它也帮助提高了许多小病灶、低分级前列腺癌的发现与诊断率。此外,PSA是观测前列腺癌进展情况的重要指标,病变发展越迅速,PSA数值也越高。但是我们不提倡只依靠检测PSA而不做直肠指诊(DRE)来诊断前列腺癌的做法,因为有30%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可能不升高,只在正常范围内(即PSA<40ng/ml)波动。如将PSA测定与DRE相结合使用会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且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最有效的方法。目前认为,如DRE正常,且PSA<40ng/ml可不必进行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若PSA水平大于10ng/ml,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将超过50%以上,因此对这类患者应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当血中PSA4~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在25%左右,这构成了是否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一个灰色地带。目前,F-PSA被多数学者认为是提高PSA水平处在灰色地带的前列腺癌检出率的有效办法。最近研究显示血清F-PSA百分比水平的降低与已穿透包膜的前列腺癌及癌肿体积大于05cm的可能性呈负相关,这点提示我们F-PSA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之间存在负相关变化。当血清PSA在4~10ng/ml之间时,游离PSA水平与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呈负相关。
同时,为了鉴别PSA在4~10ng/ml之间的患者是否进行活体组织检查,近年来又提出了几个PSA相关指标:
(1)PSA密度(PSAD):即单位体积前列腺组织含PSA量,也就是血清总PSA除以前列腺总体积。前列腺总体积一般采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波检查测量,计算方法是前列腺总体积=052×(前列腺前后、左右、上下三径线长度之乘积)。经过多年来的研究认为PSAD可提高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普遍认为若PSAD>015时应进行活体组织检查,但是PSAD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作用有一定局限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2)PSA移行区密度(PSAT):即单位体积前列腺移行区组织含PSA量,PSA除以前列腺移行区体积,建议正常值为035。前列腺移行区通过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波检查测量,计算方法与前列腺总体积一样。研究表明,活检阳性率与PSAT具有显著相关性,PSAT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对PSA呈临界状态者可能较PSAD更为准确。
(3)年龄相关PSA:根据大量不同年龄正常男性的PSA分析表明,年轻者PSA水平较低,而年老者相对较高。这一年龄范围是40~49岁:0~25ng/ml(平均07ng/ml);50~59岁:0~35ng/ml(平均10ng/ml);60~69岁:0~45ng/ml(平均14ng/ml);70~79岁:0~65ng/ml(平均20ng/ml)。年龄相关PSA的应用提高了PS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活体组织检查。
(4)PSA速度(PSAV):血清PSA改变的速度,即每年PSA增加速度。通过对PSA水平的纵向研究,动态观察PSA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以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若PSA每年增加075ng/ml,应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对PSA水平升高但总PSA仍在正常范围者,PSAV有助于鉴别是年龄引起PSA升高还是可能由前列腺癌引起的PSA升高,可据此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活检。
(5)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PSA/T-PSA):目前不少学者认为不管PSA结合状态,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PSA/T-PSA)对前列腺癌筛选很有价值,比用T-PSA更为可靠,特别是T-PSA在4~10ng/ml时的鉴别诊断,可使28%~33%患者免做活体组织检查。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比值临界值,大部分学者主要以15%和25%这两种比值作为临界值,以15%为上限PSA敏感性为90%,以25%为上限敏感性为95%。总之,前列腺癌释放至血液中的PSA主要以结合PSA类型存在,而BPH则以游离PSA为主,因此,若F-PSA/T-PSA比值<25%,应作活体组织检查。
(6)超敏感PSA测定:此方法可检测出血循环中很低水平的PSA,其有助于早期前列腺癌局部治疗后的复发。但是在非前列腺组织如尿道腺体中也发现很低水平的PSA,广泛应用超敏感PSA检测前列腺癌复发可常出现假阳性结果,因此,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的患者应用该方法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
(7)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检测:应用PCR技术可扩增很少量的核糖核酸,以检测血液中的PSA产生细胞。正常血液中不存在PSA阳性细胞,其只存在于前列腺组织内。但是前列腺癌时,血液中可能存在PSA阳性细胞,其与前列腺癌分期和进展性有相关性。
以上所述的PSA正常值均以西方人为标准确定的,最近日本和香港学者认为PSA的水平存在着种族差异性。西方学者研究了黑人和白人PSA水平也表明存在种族差异,黑人明显高于白人。因此亚洲人的PSA正常水平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以便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不是这么理解,PSA升高虽然是前列腺癌的参考指标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在PSA处于灰区(即其值在4—10之间)时,有70%的人经过穿刺筛查都是阴性,而在达到15ng时,也有50%的人是假阳性,一般前列腺癌的患者多发于45~60岁的人群之间,随着年龄增大,这种危险性也在逐渐增加,目前只能说暂时排除了肿瘤存在的情况,但要完全排查你的肿瘤可能,至少每年或每两年检查一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B超等。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好过了,所以很多人在饮食上就不会太控制自己,每天都吃大鱼大肉。经常吃肥腻的食物,经常吃甜腻的食物,都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出现,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如果不出现并发症的话,对患者的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出现并发症的话,那就会非常危险了。并发症出现后还有可能会威胁到生命。



浑身乏力

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都会导致乏力,很多人稍微休息一下就会好转,所以基本都认为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最近过于疲惫而导致的乏力。其实这有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要悄悄来临了。

 

口干、口渴

出现这种症状说明体内血糖含量过高,糖尿病恶化,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皮肤脱屑

如果出现皮肤很干燥,经常出现皮肤屑,也是糖尿病并发症来临的征兆之一。

双脚麻木

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出现这种症状,往往预示着可能会产生神经病变。

胃口不好

病情慢慢发展,还会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大便稀烂等,这时候病情已经严重。但就医,更多人也只想到了肠胃不适、消化不好,并未想到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出现了。



所以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血糖,平时生活中注意不要吃高糖分的食物,不要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饮食方面尽量的清淡,可以吃一些低糖的水果,多吃蔬菜。如果可以的话,平时要多吃一些粗粮,避免便秘。肥胖人群还要注意多运动,很多糖尿病都是因为肥胖引起的。



一直消瘦,而且视力模糊,这个时候就应该警惕一点了。

尿液里的泡沫增多,视力下降,那说明糖尿病并发症即将出现。

比如说视力严重下降的时候就要小心了。

如果容易感冒就说明糖尿病的并发症出现了。

  • 颈椎病、糖尿病等会引发拇指麻木吗?
    答:警惕你的左手大拇指:四种可能的病症手指的细微变化,往往预示着身体的微妙变化。特别是大拇指的麻木,可能是四大病症的预警信号:颈椎问题: 颈椎病如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一旦压迫到颈神经根,手指的麻木感就会出现。这时,保持良好的坐姿,适时的颈椎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糖尿病并发症: 当糖尿病引发...
  • 如果哪五个部位出汗,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答:3、压力大、烦恼多——腋下大出汗 顶泌腺只有某些部位才有,例如腋窝。而顶泌腺就是产生汗水的地方。如果压力大、烦恼多,腋下出汗就是最好的证明了。4、糖尿病——集中上半身出汗 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并发症,因此有60%的患者都会出现排汗障碍。而糖尿病患往往是下半身,包括下肢与...
  • 耳鸣是身体的警报,耳朵出现嗡嗡响,与哪些疾病有关呢?
    答:一、耳鸣是身体的警报,耳朵出现嗡嗡响,也许与这些疾病有关 严格意义而言,耳鸣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人体现象,一部分耳鸣是身体即将或已经发生问题的警讯。简单来说,就是突然耳鸣了,而且时间还很长,那有可能是因为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了问题。1、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先兆 比如非常常见的突发性耳聋...
  • 周边血管5大征兆 拉警报
    答:黄玄礼表示,周边血管阻塞的成因与全身动脉粥状硬化的危险因子相同,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抽菸、高血脂症、年龄老化、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血液黏稠度过高或有发炎情况的人,都是周边血管病变的高危险族群。 1. 男性: 黄玄礼进一步说明,除了上述高危险族群外,在临床统计上,也有男多于女的趋势,以轻症患者来看,男女比率约...
  • 【慢病说】足部出现伤口,别不当回事
    答:糖尿病足病,这个听起来似乎遥远却可能致命的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不容忽视的健康警报。据统计,它不仅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治疗费用高昂的一种,更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截肢或威胁生命。其中,神经病变和动脉病变是引发糖尿病足的关键因素,大约45%-60%的溃疡源于神经病变,而足部感染更是雪上加霜,...
  • 511是什么日子拉警报
    答:过去十余年的研究成果表明,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包括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某些癌症(如肝癌和2型糖尿病)等。设立“世界防治肥胖日”的目的是呼吁全球关注并采取行动。511的谐音是“我要1”,其中的“1”象征着苗条。对于中国庞大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来说,这个日子寄托了人们追求健康体重的...
  • 经常性“麻手”别大意,或是4种疾病的警报,切勿硬抗
    答:2、颈椎病:长期不良姿势可能导致颈椎异常,影响手臂活动。颈椎病患者中有70%的人会出现手麻。颈椎间盘突出或关节增生可能压迫神经,引起手指麻木。3、糖尿病:高血糖长期损害血管和神经,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手臂刺痛和麻木。血糖控制不当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如截肢风险。4、肘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受压导致...
  • 经常性“麻手”别大意,或是4种疾病的警报,切勿硬抗
    答:3、糖尿病 你以为糖尿病仅仅是简单的血糖升高吗?若是长期对血糖控制不在意,就会引发糖尿病的并发症出现!而并发症基本不能逆转,糖尿病会长期对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从而引发周围神经变异,所以会有手臂刺痛、麻木的症状出现。而且长时间血糖增高,还会对运动神经造成损伤,导致下肢腿脚麻木、冰冷刺痛、...
  • 尾牙接春酒喝不停? 小心胰脏拉警报
    答:随着春酒旺季的到来,专家呼吁:饮酒需适量,不然小心胰脏罢工。 胰脏炎引起上腹剧痛 常与胃痛混淆 胰脏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器官,横躺在上腹部的中央,主导人体糖类代谢激素─胰岛素(Insulin),与糖尿病息息相关。除了具有调整血糖的内分泌功能,以及分泌多种消化酵素,也帮助消化食物中养分,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