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一词多义怎样记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1、少顷

少顷,汉语词汇。拼音:shǎo qǐng,少顷:片刻,马上,很快的意思。

2、既而

既而,汉语词语,读音jì ér,副词,一会儿。指上件事情发生后不久。


3、未几

未几,汉语词语,读音为wèi jǐ,意思是古代常用的泛指没有多久;很快的意思。

4、俄而

俄而,读音é ér,汉语词语,意思为不久;顷刻。

5、已而

已而,拼音yǐ ér,汉语词语,意思是不久;后来。


文言文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一词多义:

我国的文字用法极为复杂,一个字词往往有很多的意义与用法。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方法,一个词的基本义称为“本义”,由本义生发延伸出来的意义称为引申义。另外,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产生的词义,假借义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词义。



  • 文言文一词多义怎样记忆?
    答:1、少顷 少顷,汉语词汇。拼音:shǎo qǐng,少顷:片刻,马上,很快的意思。2、既而 既而,汉语词语,读音jì ér,副词,一会儿。指上件事情发生后不久。3、未几 未几,汉语词语,读音为wèi jǐ,意思是古代常用的泛指没有多久;很快的意思。4、俄而 俄而,读音é ér,汉语词语,意思为不久;顷刻...
  • 文言文一词多义怎么背
    答: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有多种意思的话,那么就需要联合他的语境去记忆背诵
  • 如何解决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问题?
    答:一、一词多义 止:(1)止有剩骨:通“只” (2)一狼得骨止:停下 以:(1)投以骨:把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3)盖以诱敌:是用来 之:(1)复投之:代指狼 (2)二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久之: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 (4)又数刀毙之:代指“犬坐于前”的前...
  • 高中语文文言文,一字多义太难背了,有什么方法没?
    答:建议你不要死记硬背,静下心来,然后打开一篇文言文,对照下方的注释,逐字逐句地翻译文言文,遇到不会的就去翻老师给的通篇翻译,一样还是逐字逐句地解释,不要嫌麻烦,这样有用很多。一字多义使你记忆起来很难,但如果你照我的方法做,记忆了多篇文言文,还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及经验的,到时候再考...
  •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答:3、如而、则、者、也、然、矣、乎、哉、耳、焉等等。这些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需要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和记忆。一词多义在语言中的作用:1、提高表达的效率:一词多义可以使我们在有限的词汇量中表达出无限的意义,从而减少词语的使用,提高表达的效率。例如,山这个字可以有多...
  • 文言文一词多义问题文言文一词多义,帮我弄到这几个字
    答:1、代词——他,她,它(们).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2、动词——往,到.去.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 一词多义故文言文
    答:3. 文言文 一词多义 【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用)凭……身份。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用)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用)凭……身份。) 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初中的古文所有的一词多义
    答: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集录1.安:①怎么 —— (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养—— (衣食所安)2.卑:(①低下 —— (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 —— (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 ——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 ——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并
    答:1. 初中的古文所有的一词多义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集录 1.安:①怎么 —— (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养—— (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 —— (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 —— (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 ——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
  •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有哪些?
    答: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有:一、归:1、返回:相如既归。2、归还: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二、过:1、过失,过错: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2、胜过,超过: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3、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4、走过,经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