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心理健康是指人具有完整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它包括情感特征与意志特征、正常的认识、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标准是评价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尺。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六项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
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
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程老师讲心理《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10月10日“精神卫生日”科普视频分段

 看似不错的教师工作,其实面临巨大压力,很多教师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甚至很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心理学研究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最新参照标准: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3、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4、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5、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7、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心理健康的教师如果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了矛盾和问题,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形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它有利于教师的生理健康。众所周知,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教师的生理健康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比如教师的躯体性疾病等会给其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其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其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和谐。另一方面,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其生理健康。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长期的、过度的焦虑、忧愁、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而健康的心理则有助于培养健康的身体。教师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能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它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有问题,如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常表现的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常烦躁,情绪不稳,学生也会受影响,如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相反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学生也会同样积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答: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①能积极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②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的要求。③热爱职业,积极地爱学生。即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心理环境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获得成就感。④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 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答: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教师角色认同。(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①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②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③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忌妒、厌恶等反面态度;④积极与他人真诚沟通。(三)能正...
  • 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1、积极的心态: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导者,需要具备积极的心态。他们应该对生活、工作和学生充满热情和兴趣,能够以身作则,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人际关系良好:教师需要与学生、同事、家长和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2、良好的自我认知:教师...
  •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
  • 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包括
    答: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绪稳定:教师应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受外界因素的过度影响,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性。自信自尊:教师应具备适度的自信和自尊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且能够自我肯定和自我鼓励。压力适应: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应对压力的能力,能够有效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不过度焦虑或抑郁 情感交流:...
  •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2、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3、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
  • 教师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准是什么
    答:教师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准是良好的职业角色认同;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自我意识。
  •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根据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1.认同教师角色,热爱教育工作。教师角色的认同,即对自己了解恰当并能愉快地接受自身职业。这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标准。试想一个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怎么可能会认真愉快的工作?教师在角色认知上不健康就会表现出在对教师价值观的认知缺陷,即不能理解...
  • 教师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准
    答:教师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准是:情感稳定、工作满意、自我肯定和应对压力能力。情感稳定是指教师在面对各种工作与生活压力时能够保持情绪的平稳状态。情感稳定的教师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他们有较高的自我调适能力,能够积极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1、工作满意:工作...
  •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答: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如下: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为贫穷,树立正确的人身目标。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现象,如有偿家教,拜金主义盛行,在岗不敬业,不认真教书一门心思爬领导,认为老师工资低满腹牢骚等等。关于教师这个职业,很早社会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