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异常大小便的识别与应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如何辨别孩子大小便的异常

在照顾宝宝时,由于妈妈接触孩子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总是能最早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尤其是孩子大小便异常情况,常常预示着某些疾病的发生,所以更多值得家长的注意。 大便异常反映的疾病: 1. 大便灰白色,同时孩子的白眼珠和皮肤呈黄色,有可能为胆道梗阻或胆汁粘稠或肝炎。 2. 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防治贫血的铁剂药物所致。 3. 大便带有鲜红的血丝,可能是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门周围皮肤破裂。 4. 大便为小豆汤样,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5. 便淡黄色,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6. 大便黄褐色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7. 大便为蛋花汤状,泡沫多,酸味重,量多,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8. 大便次数多,量少,绿色或黄绿色,含有胆汁,带有透明丝状粘液,孩子有饥饿表现,为奶量不足,饥饿所致;也可能是腹泻。 9. 大便粘液性,鼻涕状并带血,多为痢疾。 小便异常反映的疾病: 1. 小便次数较多,每次尿量少,小便时哭闹疼痛,可能尿道有炎症。 2. 小便金黄色或橘黄色,可能受维生素B2、黄连素、痢特灵等药物的影响。 3. 小便啤酒色或尿色发红,为血尿,多见于肾炎,此病多于3-8岁的孩子,2岁以下少见,有的新生儿由于盐结晶把尿布染红,不算病态。 4. 小便棕黄色或浓茶色,摇晃时黄色沾在便盆上,泡沫也发黄,多见于黄疸型肝炎。 5. 小便乳白混浊,如加热后变清则为正常现象,加热后变得更混浊则不正常

主要看大便,有规律、并且粘稠、比较细腻,未消化颗粒少,尿液淡黄色,还有看看宝宝的精神状况。

1、泡沫样大便: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
2、奇臭难闻大便:偏食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时,这些蛋白质可中和胃里的胃酸,这样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难闻。
3、发亮大便: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内滑动。
4、绿色大便:若大便呈绿色,粪便量少,黏液多,属饥饿性腹泻。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粪便呈暗绿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5、蛋花汤样大便: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现蛋花汤样大便。
6、豆腐渣样大便:则常常见于霉菌引起的肠炎。
7、水样大便:多见于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
8、 灰白色大便: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9、柏油样大便: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此外,正常人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10、鲜红色血便: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和直肠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11、果酱样大便: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见于肠套叠;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
12、黏液脓性鲜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肠炎。
13、洗肉水样血便:并有特殊的腥臭味 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1、识别婴儿大小便异常的方法之大便颜色
绿色大便
绿色便是由于肠道蠕动过快(肠道蠕动的快,胆汁中的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就会呈现绿色,而如果肠道蠕动慢胆绿素有充足的时间被还原,就会呈黄色),导致肠道蠕动快的原因也有多种:受寒,受到惊吓,母乳妈妈饮食偏寒凉或者食用过多蔬菜等。
灰白色大便
灰白色大便如果还伴有全身黄染,多是肝胆疾病所致(如胆道阻塞),需送往医院查明以免出现肝损伤。
果酱色、红色大便
多是肠套叠导致。若是鲜红色或者大便混有血丝,是胃肠道下部分出血,若伴有便干硬就是便秘,硬便划伤肠道导致。若为红色且果冻状,高度怀疑肠叠套,应立即送往医院。
2、识别婴儿大小便异常的方法
大便气味太臭
这是蛋白质吃得太多导致的消化不良(很多刚断母乳换奶粉时会出现这情况)。母乳妈妈应减少高蛋白食物,持续便臭的配方奶宝宝应考虑暂换深度水解蛋白粉喂养,辅食宝宝应减少肉蛋摄入并停夜奶。
大便酸臭味加重,并带有较多泡沫
这是淀粉类或糖摄取过多,无法消化而导致的过度发酵。母乳妈妈应停止甜食,少吃精细米面,适当吃杂粮,主食粗细搭配,辅食宝宝应注意搭配合理,避免只吃米面淀粉类。大多泡沫便变只意味着偶尔的消化不良,也是正常的。
3、识别婴儿大小便异常的方法
闻尿味
正常的新鲜尿无气味,放置时间长了,尿中的尿素就会分解出氨,产生氨气味。但如果刚排出的尿就有异味,则是疾病的表现。
建议:多留心观察,必要时带宝宝就医检查了。
4、识别婴儿大小便异常的方法
小便颜色
尿液发白
绝大多数宝宝尿液变白不是病理现象。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里,宝宝的尿液变白主要是由尿中磷酸钙、草酸钙、碳酸钙等含钙物,在尿液的酸碱度偏碱性时发生沉淀所致。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宝宝的肾脏还未发育健全。
但如果宝宝的尿液变成乳白色,尿中有多量脓球及白细胞,并伴有尿急、尿频等症状,可能是泌尿系统有感染存在。
尿液变红
新生儿或小婴儿出现血尿多数是由于先天性的尿路畸形,有相当一部分宝宝在剧烈活动后或发烧时可出现暂时性血尿。

  • 如何解决宝宝在幼儿园尿裤子的问题
    答:穿便于穿脱的裤子注意宝宝穿的裤子最好是松紧带的,而且不能过紧,便于宝宝穿脱。宝宝经常会玩得忘了大小便,直到憋不住时才想起去厕所,如果裤子不便穿脱,就很容易使宝宝陷于困境。出门前大小便也有一些父母每天在送宝宝去幼儿园之前,要求宝宝一定先排大便,这样至少宝宝可以免去在幼儿园大便的麻烦和担心。但...
  • 幼儿异常大小便的识别与应对
    答:1、泡沫样大便: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2、奇臭难闻大便:偏食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时,这些蛋白质可中和胃里的胃酸,这样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
  • 孩子的如厕难题与应对策略
    答:应对策略:1、鼓励、耐心等待 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父母一定要静心等待,除了给孩子必要的帮助外,尽量避免不断地询问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里尿尿了吗?”“你今天有没有憋尿?”等类似的问法可能会强化孩子的焦虑心理,让孩子很没有“面子”,所以我们应给孩子一些时间克服暂时的困难,将...
  • 如何解决幼儿上厕所难的问题
    答:在照顾刚入园的幼儿生活起居中,我发现大便是小班幼儿的一大难题。怎样才能解决孩子上厕所难的问题呢?我们认为,营造适合幼儿的厕所环境势在必行。小扶手缓解腿部压力既然孩子腿部力量不够,我们就在厕坑的边上安装了小扶手,并在扶手上缠上柔软、好看的花布。小扶手减轻了孩子腿部的压力,也减轻了孩子心理的压力。
  • 如何帮助幼儿解决上厕所的问题
    答:心理原因:幼儿可能对陌生的厕所环境或者上厕所的感觉感到害怕、不适,从而产生心理障碍。生理原因:幼儿可能有膀胱过度活动、便秘等生理问题,导致排尿或排便不顺畅,从而不愿意上厕所。行为原因:幼儿可能想要逃避上课或者其他活动,因此利用不上厕所来推迟课堂时间。针对不同的原因,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心理...
  • 解读儿童排泄障碍
    答:当孩子在白天发生了排泄事故,你也不必每次都重复告诉他们下次要把大小便排在厕所里。事实上,孩子都知道应该怎么做,只是他们不能或不想这么做。你只要默默陪伴他们经历这个过程就好。 4. 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 一般来说,继发性的儿童排泄障碍(已经学会控制排泄的儿童重新出现排泄问题)常常与心理因素有关。你应该留意是哪...
  • 儿子明年上幼儿园,在家用可以用小马桶,如何适应在幼儿园大小便呢?
    答:第一、日常训练,改变习惯。平时在家里已经养成了用小马桶大小便的习惯,改变起来一时间肯定会有很大的不习惯,如果太过强迫也可能会造成宝宝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长也不要太过着急,平时可以尝试通过蹲便引导宝宝改变习惯,也可以家长给宝宝做一些示范,可以先从小便开始尝试。第二、加强与老师的沟通,请...
  • 正确识别宝宝“便便”异常,哪些有助于发现消化功能状况?
    答:便臭带黏液,多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烫乃至脱干,均应按时带娃到医院体检。婴幼儿排便的频次和材质经常体现其消化功能的情况,父母若能高度重视对婴幼儿排便的材质、色卡和频率的观查,正确地鉴别正常的和异常情况的排便,有利于初期发觉宝宝消化系统的出现异常,为确诊病症给予有价值的案件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