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1、教育要遵循儿童身7a64e59b9ee7ad9431333366303761心发展的阶段性.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就指出,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特点,教育要遵照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混为一谈。同时,还要看到各年龄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人为地截然分开,要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

2、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儿童的发展总体来讲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教育中要做到不“凌节而施”,教育就应当遵循儿童发展之自然。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要做到循序渐进。
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要“拔苗助长”、“陵节而施”,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消极地迁就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3、教育还要照顾到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的儿童的发展在总体一致的基础上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同一儿童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扩展资料:
在儿童教育时涉及如下的一些理论问题:
第一,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先天遗传,遗传只给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前提,但不能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则起着主导作用。
第二,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的内部,即存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在儿童心理发展上,也是一样。
第三,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但并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它必须通过儿童心理的内部原因来实现。
第四,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儿童心理一方面是不断发展的,但同时又是有阶段性的。只看到不断发展的一面,或只看到发展阶段的一面,都是不对的。
参考资料:
儿童心理发展-百度百科
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网
中国心理网

  • 幼儿园教资考点: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如个体动作的发展,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远近律和大小律,体现在每个儿童身上。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
  •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答:1、教育要遵循儿童身7a64e59b9ee7ad9431333366303761心发展的阶段性.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就指出,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特点,教育要遵照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把不...
  •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哪些规律?
    答:连续性:在整个生长发育期,所有儿童的生长过程都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一般体格生长,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后以最初6个月生长最快,尤其是前3个月;后半年起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又猛然加快。不平衡性:身体中的所有组织、器官不是以同一速度生长,也不是同时停止生长。即有先有...
  •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关键时期
    答: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宝宝生活技能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其中既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还有心理层面的引导。在这个科学育儿时代,许多专家都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它们都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生长发育速度的规律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从头到脚,从中轴到边缘,这是生长发育的顺序规律。而身体系统的成熟顺序则...
  •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发育的速度规律: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身体各部分的发展顺序是从头到脚,从中轴到边缘。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2. 心理发展的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心理逐渐发展。认识能力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发展。
  •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答: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幼儿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1、直觉行动思维。孩子主要通过感知来了解世界,用手去摸,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所以一些艳丽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动手操作的玩具更...
  •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有哪
    答: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如两排相等数目的棋子,如果等距离摆开,幼儿都知道是“一样多”,但如果将其中的一排棋子聚拢,不少幼儿就会认为密的这一排棋子数目...
  •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答:儿童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矛盾斗争过程,既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量变过程,也是身心发展到一定时期或程度而发生质变的过程。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变换中,儿童身心发展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学前早期:0~3岁学前期:3~6岁学龄期:6~16岁 妈妈给双胞胎喂乳 所以,我们具体要深刻把握以下几点:阶段与...
  •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答:儿童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 顺序性:儿童身心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如身体发展从头部到躯干四肢,动作发展从翻身到坐、站、走、跑,再到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认知和思维能力也是先具体后抽象发展。2. 不平衡性:儿童身心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明显差异。新生儿和青春期是两个高速发展期...
  •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规律?
    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孩子的成长是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个人特点和思维世界,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分享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一、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生活范围扩大; 2、认识依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 二、4~5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