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哪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于哪里?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白话问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听书讲古,经常能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篇。

虽然孟子没有明示,但是汉朝的经学家赵岐在注释这一篇的时候,给出了起码是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

“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赵岐,东汉经学家。字邠卿,初名嘉,字壹卿。京兆长陵人。曾任并州刺史,因党锢被免职。后任议郎、太常等职。著有《孟子章句》。

虽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较孔子时代的有一些进步了。从不孝的第一条“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表面上的顺从、唯唯诺诺,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孔子《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而到了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反思,对于这种情况,孟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这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即不孝。

对于第二条,也是与孔子时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是中国历来所宣扬的崇高思想品德之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

【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译文】
孟子说:“不孝的情况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后代的罪过为最大.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虽然没有禀告,但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

赵岐《孟子注》补充说: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没有子孙后代去落实和宣扬祖宗的高尚德行,这是第三种不孝,就是孟子说的最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白话问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赵岐《孟子注》补充说: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没有子孙后代去落实和宣扬祖宗的高尚德行,这是第三种不孝,就是孟子说的最大的不孝。

经部集成·四部丛刊经部·初编经部·孟子·卷第七·离娄章句上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後为大於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後为大。
经部集成·四书类·四书集注·宋·朱熹·孟子集注(吴县吴志忠仿宋本)·卷七·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後为大。〔赵氏曰:「於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後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後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来源:翰堂典藏http://www.hytung.cn/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哪里﹖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原文】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译文】孟子说:“不孝的情况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后代的罪过为最大.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虽然没有禀告,但实际上...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出自哪里?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 孔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是哪有三?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啊
    答: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如下: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哪里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出《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其意为,不孝的表现有三种,其中以断绝后嗣这一点的罪过最大,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是怕没有后嗣,所以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也是相当于禀告父母了。关于“不孝有三”...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哪里。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翻译:舜没有告知父母就娶妻子,没有尽到后辈的的职责。君子以为他虽然没有禀告父母,实际上相当于已经禀告了。传说中,舜帝的父母不贤,导致舜帝一直没能娶妻,舜帝最后只好不告知父母,自行娶妻。不孝有三出自《孟子...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什么意思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作品名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创作年代:战国 作品出处:《孟子》文学体裁:语录体散文 作者:孟子及其学生 分享 作品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1] 意思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但君子认为他虽没有禀告,实际...
  • 请问古人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指哪三不孝
    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解是?
    答:出自: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第二十六章。原文: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释义:不孝的事情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做后辈的责任是其中最大的一种,舜娶二妃都没有告诉其父母,是没有尽到做儿子应该尽到的责任。但君子认为舜娶妻这件事虽尽了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