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的建制沿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巴东县长郭玲图片


上图就是巴东县长郭玲。
望采纳我的回答。

  秭归殷商时代为归国所在地,西周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西汉置秭归县(公元二年)。秭归是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县名因屈原而来。《水经注》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秭归。” “秭”由“姊”演变而来。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前205年),置秭归县。缘其地为楚三闾大夫屈原之故乡,“屈原有贤姊,闻原放还,亦来归……因名曰秭归。”
  北周建德六年置秭归郡,避郡县同名改秭归县为长宁县。隋开皇三年罢下诸郡,改长宁县为秭归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归州,辖秭归、巴东二县,次年辖秭归、巴东、兴山三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置巴东郡、治秭归。乾元年(公元758年)复置归州。宋代仍名归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归州路,隶湖广行中书省,十六年(1380年)降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归州置秭归县,隶夷陵州。十年(1377年)再改秭归为长宁县,十三年(1380年)裁长宁县复置归州,辖兴山、巴东二县。
  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归州为直隶州,隶湖北省,辖长阳、兴山、巴东、恩施四县并容美、龙潭19个土司。十三年(1753年)降为县级州,属宜昌府,不再辖县。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为秭归县。(以上出处)
  1949年属宜昌专区,1959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复属宜昌专区,1970年属宜昌地区,1992年属宜昌市。
  1991年6月15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1]18号)同意秭归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归州镇迁至剪刀峪(即现在的茅坪镇)。
  1998年秭归县县城正式搬迁至茅坪县.
  2000年,秭归县辖7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9804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茅坪镇 77966 香溪镇 35643 屈原镇 21472 沙溪镇 37831 两河口镇 31848 郭家坝镇 36208 杨林桥镇 28155 水田坝乡 36899 泄滩乡 15439 梅家河乡 19465 磨坪乡 13130 文化乡 18314 周坪乡 13479 芝兰乡 12194
  2004年底,秭归县辖7个镇、5个乡,6个居委会、186个村委会。

巴东,古名为“巴”,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相传周以前居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廪君为著名首领,后向川东扩展。周武王克殷,封为子国,称巴子国。
春秋时与楚、邓等国交往频繁,对鄂西、川东的开发有重要贡献。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 年)并于秦,以其地为巴郡。族人在川境的,部分称板楯蛮;南移到今湘西的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先后移到今鄂东的,东汉时称为江夏蛮,两晋、南北朝时称五水蛮。
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 年)改固陵郡置。治所在鱼复(复)(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三国蜀汉改永安,晋复名鱼复)。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开县、万县以东,巫山西部以西的长江南北和大宁河中上游一带。刘璋分巴郡置巴东属国。治所在涪陵(今四川彭水)。辖境相当今四川东南部的黔江、彭水、武隆、酉阳等县地。建安末刘备改其为涪陵郡。
隋开皇初废郡,隋大业时又曾改信州为巴东郡。地控三峡之险,三国时为蜀汉东部门户,有重兵屯守于此,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巴东县。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归州,辖秭归、巴东二县,治所在秭归。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置巴东郡、治秭归。乾元年(公元758年)复置归州。
宋代仍名归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归州路,隶湖广行中书省,十六年(1380年)降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归州置秭归县,此时巴东县隶夷陵州(治所在夷陵,即宜昌)。十三年(1380年)复置归州,辖兴山、巴东二县。
清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七年(1729年)升归州为直隶州,辖长阳、兴山、巴东、恩施四县及容美、龙潭19个土司。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归州降为县级州,此时巴东县隶宜昌府。
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巴东县属荆南道。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贺龙创建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洪湖根据地等,巴东县是革命老区。1932年,巴东县从宜昌行政督察区划入恩施行政督察区,恩施地区始为8县之治。
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治所在恩施)。1985年筹备建立三峡省,巴东县是三峡省(筹)的行政区划范围。1986年放弃三峡省筹备,仍属湖北省鄂西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新中国建国后,巴东县辖: 信陵镇、东壤口镇、平阳坝镇、沿渡河镇、官渡口镇、茶店子镇、绿葱坡镇、大支坪镇野三关镇、清太坪镇、杨柳池镇、溪丘湾乡、堆子场乡、罗溪坝乡、火峰乡、楠木园乡、安居乡、税家乡、枣子坪乡、马眠塘乡、鼓楼乡、白沙坪乡、长岭乡、泗淌乡、金果坪乡、泗井水乡。
至2014年止,辖信陵、东壤口、沿渡河、官渡河、茶店子、绿葱坡、大支坪、野三关、清太平、水布垭10镇,溪丘湾、金果坪2乡。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480个。



  • 巴东县的建制沿革
    答: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 年)改固陵郡置。治所在鱼复(复)(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三国蜀汉改永安,晋复名鱼复)。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开县、万县以东,巫山西部以西的长江南北和大宁河中上游一带。刘璋分巴郡置巴东属国。治所在涪陵(今四川彭水)。辖境相当今四川东南部的黔江、彭水、武隆、酉阳等县地...
  • 巴东县锦衣村的历史,向氏的起源??
    答: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巴东县属荆南道。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贺龙创建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洪湖根据地等,巴东县是革命老区。1932年,巴东县从宜昌行政督察区划入恩施...
  • 巴东县属于哪个市
    答:巴东县历史沿革:随着1993年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纵观恩施州地区行政区划史。恩施市区有着悠久的行政建制历史,从三国时延续至今。但一直没改名的,却是建始县的名字。而地级行政建制则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中间偶有中断,但基本一路延续下来。而各县级行政建制的分布,则形成于...
  • 湖北巴东县属于哪个市
    答:三峡库区巴东县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川鄂交界的巫峡与西陵峡之间,自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县城信陵镇,濒临长江南岸,在209国道线上与长江交汇点上,水路,沿江东下至武汉,溯江西上抵重庆,陆上,经209和318国道通达州府恩施。209国道连接南北,...
  • 隋唐时候的四川是什么样
    答:开皇五年(585),杨素出任奉节“信州总管府”总管,经略长江上游,号令全蜀兵马,管辖包括成都在内的整个四川地区。开皇十八年(598),奉节“信州总管府”又改属县“乐乡”新置“巴东县”,巴东“县名”始于此!至此,三峡地区沿江各县“县名”齐备,沿革至今。入唐,武德二年(619),奉节信州更名夔州...
  • 湖北神农架属于哪个市
    答:神农架建制沿革 神农架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1970年5月,国务院批准将房县、兴山、巴东的24个公社和2个药材场、1个农场划为神农架林区的行政区划,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省辖行政区。1971年,划归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72年3月,复归省辖...
  • 现在湖北大冶市在明朝时是归江西省吗??
    答:巴东县:洪武九年(1376)改属夷陵州,隆庆四年(1571)复改属归州。西南有连天关巡司;南有石柱巡司,隆庆四年迁县南偏西为野山关巡司;归州西偏北有牛口巡司,后迁本县利洲。襄阳府:元为襄阳路。龙凤十年(1364)改置襄阳府,属行省;二十四年(1391)改属河南布政司,寻复改属布政司。
  • 现在湖北大冶市在明朝时是归江西省吗??
    答:兴山县:洪武九年(1376)改属夷陵州,十三年(1380)复改属归州;正统九年(1444)省入归州,弘治三年(1490) 复置兴山县,仍属归州。东北有高鸡寨巡司;又东有桑林坪巡司,后废。 巴东县:洪武九年(1376)改属夷陵州,隆庆四年(1571)复改属归州。西南有连天关巡司;南有石柱巡司,隆庆 四年迁县南偏西为野山关巡司...
  • 湖北省建始县,建始县是属于哪个市呀?
    答:建始县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所辖8个县(市)之一。位于湖北省鄂西南山区北部,东连巴东县,以野三河为界;西接恩施市,以太阳河为界;南邻鹤峰县,以长河、茶寮河为界;北与重庆市巫山县毗连;西北与重庆市奉节、巫山两县接壤。县域国土面积2666.5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 湖北天门市属于哪个市区?
    答:天门市,古称竟陵,为湖北省17个省辖市之一,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因境内天门山得名“天门”;1994年,国务院批准天门市为湖北省直管市。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128.66万人。天门市所属地区:华中地区湖北省。截至2016年底,天门市是湖北省辖直管市,拥有地级市管理权限。全市辖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