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不可抗力怎么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合同的法律特征

合同的法律特征有:1、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3、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4、合同是国家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受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和约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分析:在制定合同法的过程中,对于合同的形式有不少意见,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合同法应当规定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合同容易发生争议。另一种意见认为,合同可以书面、口头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凡是不违反法律,民事主体双方自愿订立的合同就是有效的,合同法不应对合同再规定限制条件。在起草的过程中,有关合同形式条文的写法也数易其稿。考虑到既要适应现实需要,又要提倡当事人尽量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合同,避免口说无凭,使订立的合同规范化、法制化,本条对合同形式的规定为,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指以文字等可以有形式在再现内容的方式达成的协议。这种形式明确肯定,有据可查,对于防止争议和解决纠纷,有积极意义。书面形式一般是指当事人双方以合同书、书信、电报、电传、传真等形式达成协议。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面对面地谈话或者以通讯设备如电话交谈达成协议。以口头订立合同的特点是直接、简便、快速,数额较小或者现款交易通常采用口头形式。如在自由市场买菜、在商店买衣服等。口头合同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广泛采用的合同形式。口头形式当然也可以适用于企业之间,但口头形式没有凭证,发生争议后,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一、合同上不可抗力条款怎么写
不可抗力条款是指合同中订明如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另一方当事人不得对此要求损害赔偿。因此,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
不可抗力条款是规定在合同订立后发生当事人在订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时,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的条款。
不可抗力是民法典中明文规定的唯一的一种免责情形。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条款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不可抗力的定义;一般多援引民法典关于不可抗力的定义,但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另行的约定不同于民法典规定,使其具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一般在合同中当事人还列举了不可抗力事件。
2、发生不可抗力的通知与证明;
3、发生不可抗力时双方当事人应当采取的措施;
4、因不可抗力发生的损失各方如何分担。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的解释
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
比如合同中约定,地震不属于不可抗力,即约定范围小于法定范围,如果发生地震而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依然可以以地震作为免责事由;
比如合同中约定,交通事故是不可能抗力,即约定范围大于法定范围,则可视为双方当事人约定交通事故可以作为免责事由,但这个事由不是不可抗力。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怎么写
    答:法律分析: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的,可以写明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不能的,应及时通知对方,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不能履行一方的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第一款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合同中因不可抗力因素怎么写
    答: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如果能预见,或应该能够预见,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例如某船运输一批货物从一海港到另一海港,船长出海前未听广播天气预报即开船,结果遇上风暴使货物受损。该风暴对于船长来说就不是不可抗力。因为作为海上运输的船长出海前应了解一下当天的天气预报,...
  •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内容怎么写
    答:法律分析:合同不可抗力条款范本如下:1、 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影响一方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则在不可抗力造成的延误期内中止履行,而不视为违约。2、 宣称发生不可抗力的一方应迅速书面通知其他各方,并在其后的十五(15)天内提供证明不可抗力发生及其持续时间的足够证据。3、 如果发生不...
  •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怎么写
    答: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一般应规定有以下内容:1、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具体来说,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可抗力事件,一般均予以承认;但对于构成不可抗力的社会事件的范围,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实践中,主要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哪些社会事件为不可抗力事件;2、不...
  •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内容怎么写
    答:解除合同。一般来说,如果不可抗力事故使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则可解除合同。如在买卖特种粮食的交易中,该特种粮食的产地因水灾而失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延迟履行。如不可抗力只是暂时阻碍合同的履行,则只能延迟履行。例如,由于不可抗力使交通受阻,可能延迟履行,等通车后再履行 法律...
  • 合同上不可抗力怎么写
    答:一、合同上不可抗力条款怎么写不可抗力条款是指合同中订明如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另一方当事人不得对此要求损害赔偿。因此,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不可抗力条款是规定在合同订立后发生当事人在订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可...
  •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内容怎么写
    答:1、在合同中,通常可以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即免除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而违约的一方的违约责任。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一般应规定的内容有:2、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590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
  •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内容怎么写
    答:1、首先写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明确不可抗力包括的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如地震、洪水、战争、暴动等。2、然后明确当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的期限,以减轻给对方造成的损失。3、然后规定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应由哪个机构出具证明文件,以及如何提供这些证明文件。4、最后明确...
  • 合同中不可抗力的条款怎么写
    答:1. 定义不可抗力事件及其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在合同中,不可抗力事件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当这类事件发生并影响合同履行时,受影响方有权暂停履行合同责任,不视为违约。2. 通知义务及证据提供:一旦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受影响方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合同...
  • 合同中不可抗力的条款怎么描述
    答: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不可抗力事件的定义:条款应明确不可抗力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自然灾害通常被视为不可抗力,而社会事件的范围则应在合同中由当事人具体约定。2. 通知期限:一旦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合同当事人应在约定的期限内通知对方。3. 证明文件及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