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水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5
如何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水平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路径。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加快建设在更长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

具体怎么做?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体内容如下:
1、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
继续落实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市举家落户,鼓励对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及技术工人实行零门槛落户。

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实行积分落户,有条件城市要进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Ⅰ型大城市中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鼓励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区分城区、新区和所辖市县,制定差别化落户条件,探索搭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探索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2018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
2、强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
实现居住证制度覆盖城镇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显著提高居住证发放量。以居住证为载体向未落户人口提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及办事便利,鼓励城市群及都市圈内居住证互认。
3、深化“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
深化“人钱挂钩、钱随人走”,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综合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等因素,完善对落户较多地区的中央财政资金奖励政策。深化“人地挂钩、以人定地”,在制定各地区土地利用计划和安排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时,进一步增加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指标的权重。

4、不断提升新市民融入城市能力
推进中国公共招聘网与各地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网,更好为农民工等新市民提供求职招聘服务。落实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5年行动计划,制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十三五”时期是青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扭转、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回顾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质量不高、粗放扩张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以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突破既有模式的瓶颈,形成新的城镇体系布局,进而达到扩大内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

以美丽城镇建设为载体奋力走出青海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路子。针对新形势下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高端统筹、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青海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导意见》,决定从2014年起利用5年时间,安排4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作为引导资金,与既有渠道资金、社会资金统筹使用,形成聚集效益,核心打造80个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美丽城镇,每年支持16个美丽城镇建设,每个城镇安排3000—6000万元投资。工作开展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已安排下达32个美丽城镇建省级专项资金16亿元,实施项目191个,项目总投资66.57亿元。截至今年2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51.3亿元。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打造了门源县青石嘴镇、共和县龙羊峡镇等一批美丽城镇,城镇环境进一步美化,市政道路、供排水、供热、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特色鲜明、生态环保、设施配套、宜居宜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高原美丽城镇初具规模,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海东市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目前海东有省级核心项目19项,开复工率78.9%,完成投资27.75亿元,市核心区基础设施道路、海东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乐都区瞿昙寺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市级核心项目202项,开复工率71.8%,完成投资84.9亿元。东部城市群建设步伐加快,去年海东市安排东部城市群新发债券14.5亿元、核心区建设资本金15亿元,带动总投资426亿元的117个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了2016年国家第2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申报工作,通过竞争性评审答辩,海东成功跻身2016年核心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试点申报成功后,我市相继出台了海东市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城市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办法以及推进PPP建设模式加快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管廊建设运营。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镇化是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的必然途径。摒弃以往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正在考验各级政府的执政智慧。只要我们协力同心、苦干实干,坚定不移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一个城乡一体化蓬勃发展的青海必将从蓝图变成现实。

  • 如何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水平
    答:回顾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质量不高、粗放扩张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以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突破既有模式的瓶颈,形成新的城镇体系布局,进而达到扩大内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以美丽城镇建设为载体奋力走出青海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新...
  •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答:1. 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着力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城市环境,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这包括提供优质的公共交通、医疗保健、教育、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如绿化、文化、历史等。2. 促进人的就业和创业:新型城镇化关注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在农村...
  • 如何凝聚区,镇 干部力量,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答:在我国的城镇用地,特别是开发区与小城镇建设中,要提高我国城镇用地的集约化用地的紧凑度,倡导混合使用土地的新理念,切实发挥每一寸土地的最大效能。合理节约用地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长远方针,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2.要走出一条质量、效益型的城市发展的健康之路。应牢固树立...
  • 发改委: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答:发挥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县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设施水平,有效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知》称,要以“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提升公共服务治理水平,优化产业...
  • 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
    答:推动产城融合,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高质量的城镇化,需要坚实的产业支撑,依靠产业发展集聚人口和其他资源要素,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高度重视产城融合。形成有利于产城融合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
  • 四川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部署和要求,努力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加速与提质并重,坚持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根本,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围绕加快...
  • 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提出一些建议
    答:为当地传统产业链的完善,城市产业升级、创新力、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先导作用。 3.关注就业导向,提供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就业保障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一个适合创业、就业不断增长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社会,应充分吸纳农业溢出人口。新城本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新城建设意味着大量人口将进入城市工作,并且...
  • 那曲传统牧区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采取的发展模式?
    答:针对那曲传统牧区的特点和需求,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采取以下发展模式:1.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的城镇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和提升,提高能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打造和谐、美丽的城乡建设新格局。2.文化多样性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发挥那曲传统牧区的...
  •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答: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有序发展民事调解、文化娱乐、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社区性社会组织,发挥农民自我...
  • 发改委:优化城镇化布局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答:对于“十四五”规划纲要针对下一步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还有哪些针对性措施的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称,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和强大国内市场的源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胡祖才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